•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人文社科 > 正文

    西方产权思想史研究的新探索和新航标

    时间:2021-04-17 08:17: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长期以来,人们在密切关注西方产权理论及其应用研究的同时,很少有人系统研究数百年以来积淀形成的西方产权思想。这种忽视产权思想史的研究势必影响到现代产权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有关产权制度的改革与创新。由彭芳春博士著述的、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的30万字的专题研究成果《西方产权思想史研究——兼论中国的产权改革与金融改革》(以下简称《西方产权思想史》),率先拉开了这一领域研究的序幕。本文通过评析这部论著,给出了该著作是西方产权思想史研究的新航标的最高评价。

    【关键词】 西方产权思想史 产权改革 金融改革

    一、内容新颖,研究系统,考察广博而细致

    《西方产权思想史》这部著作分为三部分:“导论”、“产权思想的考察与评述”、“现实借鉴与阶段论”。其主要内容是著作的第二部分,也就是第二章至第五章,该部分系统考察了现代产权理论以前约500年间产权思想的产生、形成与发展。具体内容包括考察重商主义以前以及重商主义、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近代制度经济学中的主要经济学家的产权论述,揭示其中的产权思想并予以评述。在《西方产权思想史》这部论著中,作者考察并论述了以下方面。

    1、重商主义以前产权问题论述和重商主义的产权思想。论著认为,尽管在西欧中世纪以前,出现不少像色诺芬、瓦罗和阿奎那等大思想家,他们也曾讨论过财富增进因素等问题,但相关的论证是零碎的,思想是极其简朴的,对于较为丰富的产权思想更不可能涉及。产权思想是从15世纪至17世纪中叶产生并流行于西欧的重商主义开始的,因而西方产权思想的历史上溯年代是重商主义时期。重商主义提出了货币财富的财产权利以及私商财产和公有财产的可转换性和基本要求的一致性的论述。

    2、古典经济学家的产权思想。论著认为,这一时期的产权思想上溯17世纪中叶威廉·配第,下迄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配第是直接论及所有权和强调所有权保护思想的先驱者之一,他主张对财产实施登记制度,并揭示了土地价值与土地产权保护制度之间的内在联系。魁奈在1767年以“中国的专制制度”为题,阐释了对所有权需要法律强制性保护的思想,并认识到财富具有可售卖、可交换、可让渡和对产生的果实有收益要求权等财产权利,但他尚未认识到财产权利的排他性等性质。而古典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斯密提出了关于天赋人权是最最神圣不可侵犯的劳动力产权的思想。他在指出公司制下财产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的好处的同时,发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及信息不对称问题。萨伊列出专门章节分析财产所有权问题。在他看来,产权对于财富增长至关重要,财富天然具有产权的性质,所有权界定之后,决定了分配权、处置权等其他相应权利。因此,财富首要的、最重要的性质是其产权性质。萨伊将产权问题引入到生产领域,并把这一认识拓展为多个层面的含义。

    3、新古典经济学家的产权思想。论著认为,这一时期的产权思想肇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边际革命”,到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革命”结束。马歇尔对经济变化的基本看法——自然是不能飞跃的,他将这一原理运用于所有制变迁的分析,认为早期文明的出现,使得财产制度由共有财产向村社式集体所有制发展,即出现了原始共有财产的所有权分割。而这种早期文明,既是个人所有权限制的原因,又是它的结果。进而指出制度(包括产权)的变迁是渐进的,而不是突变的。他用经济生物学和经济力学的方法来研究经济问题和产权问题,认为连续的原理特别适合制度的研究。而克拉克在《财富的分配》等著作中阐述了他的产权思想。他将产权问题的分析引入分配领域:分配遵从的首要规律,就是尊重财产权利的自然法则,任何偏离财富或劳动所应得的分配,都是侵犯了这一法则。他认为,分配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财产权利问题得到了解决。

    4、近代制度经济学家的产权思想。凡勃伦提出制度至关重要的观点,认为最为重要的两种制度就是:私有财产制度和技术制度。他大量运用了心理学、进化论和人类学等知识和方法,从制度因素、财产权利和有闲阶级等方面剖析了西方社会现实矛盾,主张以“制度”为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学体系。近代制度经济学的另一代表人物康芒斯在产权思想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是多方面的:重新诠释经济学,提出了制度经济学,认为所有权是制度经济学的基础;提出关于人的新假设,认为人是制度的产物,这一认识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关于人是自由、理性、利己的假设和仅从人与自然物的关系来研究经济学的认识界限;提出作为经济学基本单位的“交易”的产权实质是所有权的转移;认为货币是一种测量所有权的数量的制度安排,货币本身也是具有一种财产权利的商品,而买卖交易涉及到货币与商品两个方面,其实质也是所有权的转移。

    二、运用产权思想试图探索中国特色的产权理论发展新思路

    论著系统地揭示了科斯以前经济学说史中的产权思想,并且将这些思想运用到我国产权改革和金融改革中去,这种借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一定程度的创新性。论著分列第六章、第七章两个部分展开应用与对策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借鉴和计量实证研究,运用上述西方产权思想来分析传统产权制度、中国产权制度变迁和金融改革实践问题,试图探索中国特色的产权理论发展新思路。

    1、产权思想与中国的产权改革。论著首先运用西方产权思想史中有关财产权利与政府职能的思想,分析了苏联型经济制度下的产权制度、无限政府以及1979年以前的中国产权制度与政府行为。接着运用有关产权制度及其变迁的论述和思想,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国有产权制度变迁过程和政府主导型国有产权变迁中的政府行为,并基于产权理论的计量模型度量了中国国有产权制度变迁的成效与问题。最后研究了国有企业所有者“缺位”与“委托—代理”关系,以及土地产权制度进一步改革问题,提出了具有操作性和前瞻性的解决思路与建议,如在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方面,主张以国家所有制改革为突破口,以企业行为市场化为切入点,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设置国家征用私产及其他非国有财产的特别权利,建立多元化所有制下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和市场体系;而在土地产权制度方面,认为应尽快全面推行土地国家所有制,将城市土地和集体所有制土地一并纳入国家所有,并进一步明晰和完善国有土地使用权等。

    2、产权思想与中国的金融改革。论著密切关注现代经济的核心即金融领域的改革实践问题。论著运用产权思想深入探讨了资本的产权性质以及对金融改革的启示,结合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金融改革实践论述了产权制度与金融改革、金融发展、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并针对我国实际深入分析了“好银行”与“坏银行”两大层面的金融改革:研究了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线的现代商业银行制度的建立与改革进程,揭示了现有金融领域的产权制度缺陷与道德风险生成机理,提出了颇有见地的新观点和新对策。如在不良金融股权改革方面,指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克服中国特殊债转股带来的产权软约束和改变对金融产权缺乏有效保护的状况等。

    三、阶段划分,领域拓展,为该领域深入系统研究提供了新思维

    论著在广泛涉猎科斯以前500年西方经济学各个时期的传世著作的基础上,注重三种研究方法的有机结合:经济学说史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的结合、归纳与分析的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的结合。论著不仅考虑到始于15世纪止于20世纪30、40年代的一些主要经济学家对于产权思想的贡献,以及关于产权问题认识上的各个层面的不断深化、不断演进的过程,而且兼顾不同时期的产权思想演进特点,将科斯以前约500年间产权思想的产生、形成和发展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萌芽阶段。这是西方产权思想产生的时期,时间跨度为15世纪—17世纪中叶,约200年历史。也就是说,在14世纪以前,没有出现过真正的政治经济学,鲜见比较系统的有关产权思想论述,直到重商主义时期才比较重视财产权利问题。以重商主义为代表的萌芽阶段财产权利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狭隘的财产权利观,认为只有货币才是财富。二是极端的货币产权思想,过分夸大了货币要素的极端重要性,忽视了真实要素的重要作用,认识到货币具有占有、转让和收益权等财产权利,没有意识到非货币财富的相关财产权利。三是片面的流通权益观念,注重货币进入流通包括对外贸易给予财富增长的促进作用,忽视了生产使用领域的产权作用。

    2、形成阶段。时间跨度为17世纪中叶—19世纪70年代,约230年历史。主要有古典经济学家创始人之一的威廉·配第以及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约翰·穆勒等人的产权思想,而对产权思想作出重要贡献的还有让·巴蒂斯特·萨伊和麦克库洛赫等经济学家。这个时期的产权思想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先破后立,在否定中论述产权问题和建立、丰富产权思想,以亚当·斯密、约翰·穆勒等人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批判地继承了重商主义关于财产权利的看法和观点。二是自然演化,在漫长的、渐进的社会进化过程中,孕育相对丰富的经济思想和产权思想,内容庞杂,涉及面广,从货币到非货币、私有产权到公有产权、人的假设到劳动权利、产权性质到功能设置、理论探讨到政策主张,这些思想大大推进了人类对产权问题的认识进程。三是累积效应,经过约230年历程,人类对产权问题的认识实现了质的飞跃,较系统而深刻的财产权利思想基本形成,并具有古典经济学特点,其中包含着许多合理的内核。

    3、发展阶段。时间跨度为19世纪7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约70年历史。这是一个产权思想得到不断发展和深化的重要时期,主要包括新古典经济学家和近代制度学派的产权思想。科斯以前约70年间处于发展阶段的产权思想特点:一是比以前任何时期更重视产权思想的研究,在短短的两代人时间里(70年)出现了马歇尔、克拉克、凡勃伦和康芒斯等一批致力于产权问题和产权思想研究的新古典和制度经济学大家。二是放松人的行为假设拓展了产权研究空间,马歇尔从产权研究的前提——人的行为假设开始进行了改进,不同意古典经济学家只把人当作利己的、经济人的看法,认为人不仅仅是经济人、利己人,而且也是利他人,凡勃伦和康芒斯关于人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推进一步,认为人同时还是社会人和制度人。人的行为假设条件的放松,使得关于劳动力产权、财富权利、产权的性质和功能等在内涵和外延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三是创新产权研究方法,推进产权思想体系完善与发展,马歇尔运用连续原理研究产权制度变迁,克拉克主张用动态方法来研究经济和产权问题,制度经济学家则主张运用与斯密和穆勒等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的分析方法来研究财产权利和制度变迁。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家研究产权问题的共同之处在于:突破了纯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运用了与古典经济学家不同的非纯经济学分析方法,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重视心理学、进化论、人类学知识和方法的综合运用,主张把经济学、伦理学和法律学组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四是产权思想虽然得到扩展和深化,在体系和方法等方面也得到创新甚至变革,但是发展的局限还是明显的,如对于人的认识上,还依然使用完全“理性人”假设;在产权配置资源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内容上仍存在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领域;在理论体系上,依然是较松散的、不够系统的论述,并未形成一个能引导产权经济学科形成与发展的基本理论体系等。

    世界主要国家的市场化实践表明,产权制度改革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权改革有赖于产权理论的研究,而产权理论的研究有赖于产权思想的探索。论著对西方产权思想史产生发展阶段的划分以及未来发展的展望,包括涉猎的诸多研究领域——运用经济学说史和历史分析方法系统地梳理了科斯以前500年西方产权思想,从产权视角重新审视了西方经典经济学著作并评价经典作家的地位和贡献,以进化科学视角阐述了西方产权思想演进阶段以及上溯和下迄年代及阶段特点,采用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前苏东国家与中国的产权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结合数理统计与计量方法研究了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产权制度与金融发展以及中国经济与金融领域的若干产权改革问题等。作者的这些分析对于深入研究产权思想、产权理论和产权改革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从某种意义上说,论著对西方产权思想及其理论与应用的新探索,成为了学术界和实业界研究西方产权思想史的引航灯与新航标,将激励更多的经济学人和实践改革者来系统而深入地研究产权思想、产权理论及其实践改革问题。

    (责任编辑:张琼芳)

    相关热词搜索: 航标 史研究 产权 探索 思想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