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整合“知情意行”,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时间:2020-04-09 12:24: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当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总体向好,但在部分党员干部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动摇和缺失的问题。从心理结构要素看,认知模糊、情感淡漠疏离、意志的缺乏和行为的失范是造成理想信念动摇和缺失的主要因素。因此,通过夯实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激发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筑牢理想信念的保障、把握坚定理想信念的关键,构建“知情意行”四个方面之间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心理机制,是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知情意行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74(2019)03—0078—05

    [作者简介]刘晓艳,女,硕士研究生,池州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理想信念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是共产党人战胜艰难险阻取得辉煌成就的强大精神支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继往开来的新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使命更需要理想信念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1]在此背景下,了解共产党员理想信念现状,探讨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路径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必要。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现状分析

    围绕党员干部理想信念这个主题,我们主要采取网络问卷调查,对市委党校3个主体班的学员进行了调研。此次调研共有125名学员参与,主要是县处级和科级领导干部,其中113名学员完成了问卷,12名学员没有完成问卷,参与率为90%。完成问卷的学员中男性87人,女性26人;党龄在5年以下的2人,6—10年的8人,11—15年的19人,16年以上的84人。考虑到本次调研样本数量不多,因此,在网络问卷调研的同时,辅之以座谈交流、访谈和参阅文献的方法,尽量弥补不足,以增强调研情况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一)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总体向好

    从总体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状况是积极健康的,特别是十八大以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推进,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已经受到各级党组织的高度重视,也围绕党员意识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调研中,有25%的受访者认为党员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了很大改变,73%的人认为有所改变。在调研和座谈中,有超过95%的党员干部普遍认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87.5%的党员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成为共产党人的共同信仰非常坚定,说明党员领导干部对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绝大多数是有明确认知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信心,能够正确对待利益得失,工作尽职尽责,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中发挥了坚强有力的骨干作用。

    (二)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缺失

    尽管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是坚定积极向上的,但在调研中也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8900多万党员中,大约有97%以上的是解放以后入党的,不足3%的党员是解放以前入党的。解放以前和解放以后入黨的区别在于解放以前入党的党员可以说经历了血雨腥风的洗礼,理想信念比较坚定。解放以后入党的党员从严格意义上说没有经过真正的党性锻炼,理想信念更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动摇或缺失。在受访的党员干部中,有5%的认为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现象非常严重,71%的认为比较严重,19%的认为一般,只有5%的认为当前理想信念缺失现象不严重。这说明大家普遍认同当前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缺失的现状。而理想信念的缺失在现实中的主要表现,按照调研结果的先后顺序分别是脱离群众、享乐主义盛行、政治纪律松懈、以权谋私、封建迷信和腐化堕落。这些表现在现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这些现象一旦呈蔓延之势,就会葬送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命运,绝不是危言耸听。因此,对于是否应该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有99%的人都认为很有必要。这些数据表明,广大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缺失现象有着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心理结构要素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影响

    现代心理学的理论表明,人类一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都必定要和个体的精神和心理具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除了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外,自身心理因素的制约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一)认知模糊

    认知是信仰发生的基础,其目的在于解决“是什么”或“什么事实”的问题。“共产党员”,从其名称上看,顾名思义就是要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共同理想的先进组织的成员,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首先就要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认识工具,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科学认识和不懈追求上。理想信念只有被正确认识理解,才能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追求。但在当下,思想政治理论由于不能及时跟进实践的发展,缺乏应有的解释力。当面对部分党员干部的一些思想困惑问题时,思想政治工作却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说服力和引领力。所以,不少共产党员对于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的认知是模糊和表面化的。“马克思主义过时论”老调重弹,有人认为产生于一百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现在再提马克思主义完全是出于意识形态的考虑。“共产主义渺茫论”沉渣泛起,一些人存在所谓“共产主义渺茫论”的模糊认识,甚至还有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不可能实现的理想”。面对我们独立自主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部分党员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对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相互关系还存在疑惑。因此,如果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是片面的、模糊的,就会导致认知偏差或错误认知,从而对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就会产生排斥情绪,以致改变原有的理想信念。

    (二)情感淡漠疏离

    无论是人的普通情感抑或是具有特殊价值意义的道德情感,都是人们实践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在动力。在调研中发现,虽然有超过95%的党员干部普遍认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但同时也有近10%的党员干部对在大庭广众之下说出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会感觉不好意思或无所谓,这就反映出党员干部对党的情感认同不同程度的缺失。对理想信念的情感认同可以促进党员干部调整自身的认知模式,积极接受党的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并自觉内化为个体意识。然而,当前在和平时期长期执政的情况下,一些党员在当初入党时他们入党的目的不是认同党的宗旨与理想,不是为人民谋利益,而是为了自己个人利益。一小部分党员和干部在工作上表面服从组织,表面服从工作安排,而实际工作起来却是阳奉阴违,甚至不作为,唱反调,背后煽阴风捣鬼火,唯恐天下不乱。这些人说到底就是感情上和组织不亲,感情上不信赖组织。当然,部分基层组织对党员情感需求关注不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情感缺失,再加上平时的工作中对党员的关怀和帮助不够,让少数党员缺乏荣誉感和归属感,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动摇其对党组织的情感认同以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

    (三)缺乏坚定的意志

    行为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坚定的意志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它可以产生和维持形成坚定理想信念行为的强大精神力量。它一方面可以帮助党员干部克服在坚定理想信念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另一方面也能推动党员干部自觉抵制、改造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模糊的认知以及在其基础上的情感的淡漠疏离必然会导致意志力的缺乏,从而产生一系列的背离党的理想信念、性质宗旨的行为。从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党员干部的腐败案件可以看出,其违法乱纪的深层原因常常是从丧失信念、意志涣散开始的。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重视意志、信念,正是清醒认识到坚强意志对于革命和建设的正面作用。但当前无限广阔的网络空间,不断消减党性教育的影响力,再加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国家的文化入侵,一些党员党员意识淡漠,革命意志销蚀,面对金钱和权色,不能洁身自好,面对困难和问题,畏首畏尾,停滞不前,从而动摇了对理想信念的坚守。

    (四)部分党员的行为失范

    作为人类心理活动的终结和外显,行为是至关重要的。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既要把理想信念内化为自身思想意识,更要在实践中践行理想信念。坚定理想信念是内化和外化的能动统一,二者相互促进。即对理想信念的科学认知、情感认同和坚强意志,会支持和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行为,同时正确行为也会反过来促进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科学认知和情感认同。

    因此,全体党员在坚定理想信念上应做到知行合一、真正身体力行,为社会做出好的表率。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失范行为,严重破坏了党内的政治生态,不仅使党员缺少先锋队的人格力量,还在更大程度上使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大打折扣,直接影响着党员干部对理想信念的认知、认同和坚守,甚至还会影响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权威。

    三、坚持“知情意行”统一,坚定党员干部理想信念

    (一)认知明理:夯实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一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理想信念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成果。马克思主义立足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解放事业的生动实践,分析了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自身矛盾和必然灭亡的命运,开创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并且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是虚弱的浪漫主义的批判,而是在占有现代文明的基础之上的批判,并在批判中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文明的可能性——实现共产主义。在马克思看来,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不是抽象的,是一种不断地改变现状,又不断地超越现状的实践批判运动,是以实现人的彻底解放的价值诉求。同时他们也强调,实现共产主义在实践中将会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进程。共产主义作为人类新文明类型的可能性,按其成熟程度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因此,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是建立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之上的,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具有其历史合理性。[2]

    二要創新以认知为导向的理想信念教育阵地。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教育内容枯燥、教育设计不合理,方法落后、内容脱离实际和施教者问题等影响和制约了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针对这些问题,首先要创新各级党校、各级党组织的主阵地建设。结合当前党员干部的认知特点和时代特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改进传统的工作方法,有的放矢地采取专题解读、专题调研、座谈交流、党组织活动以及体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方法,坚持深层次学习,真正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在师资上注重施教者素质能力的提升,加大名师培养吸收力度,努力造就一批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精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家。帮助党员干部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始终坚持科学指导思想和正确前进方向,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理性看待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从而把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仰由感性上升到理性,避免把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尽如人意的东西简单归咎于马克思主义。其次,要创建理想信念教育的新平台。理想信念教育既要创新传统教育阵地,同时也要认真研究党员干部的需求习惯,积极探索利用网络新媒体技术,创建虚拟和现实相结合的新平台,与传统教育阵地“错位互补”。充分发挥电视传播的直观性、手机终端的快捷性、互联网络的交互性等传输优势,构建“三网合一、中心统揽、资源共享、全域覆盖”的党员干部学习教育网络,为党员干部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提供更多、更便捷的渠道。当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教育内容和方法,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积极回应现实热点,做好正面舆论引导,切忌生硬,努力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二)以知促情:激发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

    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3]情感是人类活动不可缺少的内在动力。因此,以知促情,培养党员干部的情感认同就是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的动力源泉。

    首先,以共产党人的使命感激发情感认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在加入党组织时,我们庄严宣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可以说,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都是围绕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展开的。中国共产党历经各种艰难险阻,从一个只有数十人的政党发展壮大为世界第一大政党,并不断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其中就有共产党人对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强烈认同以及为此而付出的巨大努力甚至是牺牲。党员干部对自己所肩负的光荣使命要有一种明确的主体意识,要自觉做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用对共产党人的使命的强烈的认同感和责任感作为强大动力,去为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而不懈努力。让忠诚履责成为一种自觉,让服务群众成为一种应该,让无私奉献成为一种骄傲,让“为民为党”的使命感推动党员干部不断前行。

    其次,以对组织的归属感承载情感认同。对组织的归属感指的是党员个体对组织的认同感和使命感,是情感认同的重要支柱。一方面我们要注重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把党建工作渗透、融合到各项工作中,在加强本单位的全面工作中树立威信,切实改变一些基层党组织存在感不强的现状,让组织成为党员干部的“靠山”。另一方面,要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健全人文关怀机制。加强和改进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加强正向激励制度建设,倡导严管即厚爱的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切实做到帮助党员干部解疑答惑、解困帮难,让党员真正感受到党组织的关怀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进党员干部对党的感情。

    相关热词搜索: 党员干部 知情 理想信念 坚定 整合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