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济慈及其作品《夜莺颂》研究论述

    时间:2020-05-06 07:52: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史学家评论济慈是一位情感热烈和自我主观意识强烈的诗人,而事实上济慈作为浪漫主义诗人,他的独特之处主要在于高度关注社会政治问题,对人生和诗歌有着独到的理解。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对诗人济慈进行概述,详细研究论述了济慈的《夜莺颂》,体味诗人的情感,展现诗歌意象,表达艺术的美学魅力。

    关键词:济慈;《夜莺颂》;意象

    一、概述诗人济慈

    约翰·济慈是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对诗歌的艺术追求中见解独到,思维敏感温情,在政治信仰上他向往自由、热爱民主,曾经发表过长篇诗歌表达自由思想。同时,济慈作为与拜伦和雪莱齐名的浪漫主义杰出诗人之一,尊崇诗歌,认为事物独具美学魅力,在济慈的所有诗歌中,都可以感受到诗歌中的意象之美。此外,学者们发现济慈在诗歌创作中注重事物的客观性和物质性,赋予诗歌一定的社会意义。济慈的抒情诗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六首诗歌颂,包括《惰颂》、《心灵颂》、《希腊古瓮颂》、《秋颂》、《夜莺颂》和《忧郁颂》。其中前两种诗歌是济慈的初期诗作,写作手法较为单一。《希腊古瓮颂》是济慈所有诗作中尤为经典的一部,主要用来歌颂艺术的美学魅力。《秋颂》是六大颂歌中最为完美的一部,人们对此研究较少。而《夜莺颂》则是济慈走进人们心灵的诗作,描写了较多的自然风景,展示出诗人对大自然万物的独特认知,蕴含着诗人的人生态度和思维方式。

    二、论述济慈的作品《夜莺颂》

    (一)注重描写意象

    诗歌是一种浪漫主义思想者寄托心灵的媒介,诗人大多借助诗歌表达心中所想。济慈的作品《夜莺颂》中尤为注重意象描写,本部分主要从神话意象和感知意象两个方面入手,详细分析诗作中的意象,体味其中的艺术魅力。

    1.神话意象

    神话传说赋予了诗歌传奇的色彩。在十九世纪时期,并没有诗人在诗歌创作中运用神话故事,而济慈开创了诗歌创作的传奇性,在作品《夜莺颂》中运用传奇的神话故事进行描写。济慈的神话故事大多来源于希腊神话,可见济慈对古希腊文化的了解甚为详尽。古希腊神话中大多体现出世人对美的追求,这种追求与济慈的人生追求相符合,肯定了人生的价值、欣赏万物之美、追求浪漫。比如,《夜莺颂》中第一节“我的心在痛,困顿和麻木”、“於是向列斯忘川下沉”,其中的“忘川”意象就是希腊神话中的冥府之河,就是鬼魂喝了冥府河水就会忘记前世今生,这也暗含了诗人想要摆脱苦闷的现实,挣扎于现实和理想之间,徘徊于痛苦和快乐之间。

    2.感知意象

    追求感知是济慈诗作中的最大特色,体现出诗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观。感知意象主要是视觉感知意象、听觉感知意象、味觉感知意象、触觉感知意象和嗅觉感知意象等。济慈在诗歌中对感知意象的描写也是当时诗作中的独特之处,借助丰富的感官意象感知世界万物,感悟万物之美。济慈的诗歌就是一种感知万物之美的享受,通过感知意象体味诗人的情感。

    济慈在《夜莺颂》中充分运用各种感知意象表现出对美的享受。具体来讲,主要有三种感知意象:并置感知意象、通感意象和睡眠意象。并置感知意象主要依赖于济慈丰富的想象力,通过描写构造出一幅意境,使得读者身临其境。比如《夜莺颂》中第一节诗人运用味觉和视觉将抽象的痛苦和欢乐具体化,第二节中通过不同的感知意象并存,构建出一幅生动有趣的意境,接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给人以视觉感受。这就是济慈诗歌的最大魅力,将人的感知赋予一定的意象,将抽象的感受具体化。通感意象主要是将各种感觉相通起来,在《夜莺颂》中尤为常见,比如第五节中“温馨的幽暗”描写视觉感受,“芬芳”的“果树和草丛”,将味觉、嗅觉和视觉三种意象相通,使得读者感知意象更为生动有趣,更为形象地感知万物之美。睡眠意象是济慈最为常用的意象描写手法,睡眠意象是一种放松朦胧的状态,诗人可以摆脱世俗,充分发挥想象力。济慈在睡眠意象描写时对世间事物不追究结果,处于一种似懂非懂的状态,在作品《夜莺颂》开头“于是向列斯忘川下沉”展开丰富的想象力,跟着夜莺出没绿荫,与天地同乐。诗人热衷于描写朦胧的意境主要是现实中的境遇有关,诗人济慈在现实生活中饱受病痛折磨、对爱情绝望和生活穷迫等,诗人将心中所想寄托到诗歌中,渴望忘却世间苦难,离开痛苦,享受极致的快乐。

    (二)体现美学魅力

    济慈的《夜莺颂》中主要是通过在昏迷朦胧的状态下脱离理性,放松情感,将自身摆在审美客体和知性之间。济慈描写夜莺主要是有两层意思,一是向往像夜莺一样可以生活在绿荫世界,象征了自然之美;二是夜莺是诗人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建立起主管和客观之间的沟通桥梁,使得诗人可以自由转换于现实和幻想之间,还能提醒诗人自身存在于现实生活。同时,《夜莺颂》中体现出济慈创作诗歌的终极目标,即是追求美学魅力、完全脱离知性、获取对美的透彻认识。

    济慈历来都被评价为追求极致美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思想摆脱了现实的情感束缚。在作品《夜莺颂》种可以看出他对现实的思考,忧虑生活,带有较为强烈的悲剧心理。他的苦闷主要是源于对自由以及美的向往和残酷现实两者之间的矛盾,透过悲剧要素去衡量美,展现出痛苦的真实,这就是诗人济慈的“消极能力”,也是他唯一掌控生活的方式。济慈认为万物皆美,都需要得到“消极能力”的保护,而在描写创作中又避免破坏生活本质,不作出批判性的评价,注重事物存在的客观合理性,这是济慈《夜莺颂》的最大特点,体现出万物本身的美学魅力。

    参考文献:

    [1]肖可昕.前景化视角下济慈六首颂词译本分析——以屠岸译本为例[D].西南交通大学,2014.

    相关热词搜索: 济慈 夜莺 论述 作品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