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论望都二号汉墓石枕形器彩绘图与羽化升仙思想观念的传播

    时间:2020-05-06 07:54:2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望都二号汉墓出土的彩绘石枕形器,在之前很少发现,绘在石器上的升仙图生动反映了汉代“羽化升仙”的思想,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对望都二号汉墓的历史背景、石器彩绘图反映的思想观念和影响略加探析,得出东汉晚期绘画艺术风格在前人影响之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开启魏晋之先河。

    关键词 望都二号汉墓 石枕形器 祥瑞 羽化成仙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1望都二号汉墓历史地理概况

    望都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平原,西靠太行山,汉属中山国,望都因“尧山在北,尧母庆都山在南,登尧山见都山,故以为名” ,望都因尧母故里而闻名。望都二号汉墓位于城东二里,所药村东,为东汉晚期墓。于1955年4月开始清理,9月结束。其墓室为多室砖墓,墓室墙壁绘有精美壁画但破坏严重,存有丰富的随葬遗物,其可分为:陶、铜、铁、玉石、骨、货币、买地券等类,其中陶器最多,共170件,并且大量陶器绘有云气飞鸟纹饰。

    2石枕形器彩绘图评析

    两件彩绘石枕形器,形状相同。器形平面为长方形,横断面为六角形。石器由十二块长方形石板和三块六角方形石板组成。石板的两面都绘有彩画,内容为云气、鸟兽、四神,以及神话故事。整个彩绘图的题材内容围绕着神话故事和祥瑞符开展,其中的三块六角形石板位于石器的中间和两端,内容成为一个独立单元,描绘了一幅羽化升仙图。中间石板用彩色线条分成了两层,上层是升仙的终极目的地,即神仙世界,以云纹装饰背景,西王母位于上层正中,头戴胜,四分之一的侧脸看向下层玉兔奔来的方向,其左右分别跪坐两名侍女,右侧边端的是鸟首人身的羽人,呈跪地献草的状,其前的侍女同样手持仙草看向西王母的方向,左侧两名侍女与右侧结构一样,跪地献草。下层左上角,一只玉兔奔腾在云气生成的Z字型爬梯上,看向西王母所在的宫殿,身后墓主人驾车奔腾在由云纹构成的虚拟世界中。另一面的绘画结构与西王母图一样,上层东王公拱手盘膝而坐,两边站立着侍从,下层三个骑士各骑马、鹿身披氅衣,左手执轡,右手扬鞭,在云气中开道奔驰。两端石板图案相同,位置相向,外面绘双凤含仙草图,里面绘“四神”图,形态各异,玲珑活现。整幅图画采用平涂画法,先用墨线勾勒轮廓,再填加红色和黄色,笔墨线条流动,合乎运动规律。

    石枕形器彩绘图,充分显示了墓主人羽化升仙思想,画面绘有羽人、玉兔、凤鸟、仙草、朱雀、白虎、龙、马、鹿等多种图案,汉人将这些看作祥瑞的征兆,负载墓主人羽化升仙。羽人,即体生毛,双臂变为翼,能飞临仙境的得道升仙者,羽人应该是介于仙境和人間的长寿使者,与大多数出现的人首鸟身的羽人形象不同的是,这里的羽人则是保留了鸟首,幻化成了人形,手持仙草,颇具浪漫主义色彩,这样的鸟首人身形象在汉代画像石中也出现过,如在东汉晚期山东嘉祥村祠堂画像石中的羽人献仙草图。

    灵魂升天的使者凤鸟和玉兔,古人经常将玉兔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玉兔即月兔,象征着月亮,汉代道教的阴阳学,将西王母看作阴的象征,将月亮视为阴,在汉代绘画中玉兔常伴西王母左右,呈两种不同的状态,一种是搗药形象,另一种是奔腾形象,石枕形彩绘图中,玉兔头四十五度向上与西王母侧脸向下不期而遇,似乎一方在等待另一方,画面简单颇具故事性。画中另一名使者凤鸟,凤乃百鸟之王,是传说中一种神鸟,具有祥瑞之意。绘者用凤鸟代替青鳥,行使取食和信使的职能。传说中三青鸟居于三危山,“为西王母取食” 。

    羽化升仙所乘的交通工具选择了速度快的仙鹿,“黄帝时,西王母使使乘白鹿,献白环之休符,以有令方也” ,由此可看出鹿乃仙人坐骑,并可以实现空间的位置转换。天马即“龙翼而马身” ,传说中的天马可以“上蹑浮云,晻然而上驰”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仙鹿和天马便成为墓主人进入理想世界的最好选择。 升仙的守护者“四神”即朱雀、玄武、青龙、白虎。“ 苍龙、白虎、朱雀`玄武, 天之四灵, 以正四方” ,四神镇守四方,汉人将他们看成祥瑞之神来镇守宅地,引入道教神学体系之后,便成了神仙的防御卫士,在墓葬中则成为了羽化升仙的守护神。

    除了各式各样的奇灵异兽之外,整个画面背景都绘有云气,也就是渲染环境的祥云瑞气,云的故乡是天,汉代受到天人感应的影响,所以将云视为天的祥瑞之气。在汉代的绘画艺术中,人们就将云气抽象为规范纹饰来装点画像,去营造一个虚幻的神话世界,等待死去的墓主人灵魂重生。

    3羽化升仙思想的内涵及其影响

    仙人能飞升变化, 故谓成仙曰羽化。羽化是升仙的途径即欲登仙,先羽化。羽化升仙思想起源于战国时期,发展兴盛于两汉。东汉时期,灵魂不死思想进一步发展,道家学说在神仙方术的基础上,吸收儒家天人感应思想和当时流行的谶纬之学,形成了以长生不死和得道成仙为核心的道教学派,这些便成为羽化升仙思想的基础和土壤。

    羽化升仙思想是厚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人认为“墓者, 鬼神所在, 祭祀之所” ,鬼,代表了阴间,神,代表了仙界,所以便将墓葬作为引魂的重要场所,因此,不管是在墓室的墙壁上还是随葬品中到处可见蕴含升仙思想的祥瑞图像和神话故事。在这些羽化图像中表达升仙的方法很多,可乘仙禽异兽,亦可徒步云间。理想的仙界环境和人物造型也丰富多彩,有居住昆仑山的西王母和其配偶东王公,也有拟人化的风雨雷电。负载升仙的工具多种多样,天马、仙鹿、玄武、青龙,大鸟和九尾仙狐等图,这些升天的工具预示着祥瑞,辟邪镇凶,守护四方。不管这些绘画形象如何变化,升仙的愿望不会变。

    石枕形器彩绘的羽化升仙图,清晰地表达了墓主人升仙的愿望。从绘画题材看,望都汉墓的壁画和随葬遗物与山东汉代画像石、河南汉代壁画风格有相似之处,这说明望都汉墓石枕形器彩绘中的升仙思想与山东文化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从绘画技法上看,石枕形器的彩绘方法采用勾线平涂方法,与墓中壁画的方法相似,但却不完全相同,壁画在勾勒平涂的基础上出现了没骨画法,整体来看与西汉时期的勾线平涂相比是一个发展和进步。结合其它的随葬品和壁画综合分析,相比于西汉,东汉晚期汉墓绘画对于线的运用变得流畅和自然,人物造型的塑造更加生动,题材的处理趋于灵活。

    4结语

    望都二号汉墓墓室内绘有完整壁画,存有丰富的随葬品,但是由于墓室的坍塌和多次被盗,造成大量文物破坏,從残存来看,壁画的内容与望都一号汉墓的壁画结构和内容大致相同,除了反应现实生活的属吏图和家禽图,在墓顶还出现了大量的云气和鸟兽图案,与石器彩绘图案内容相似,表达了墓主人升仙的愿望,这正是东汉末期黄老升仙思想与神仙方术体系的融合。望都一号和二号汉墓大量的壁画遗存和精美的随葬遗物可以看出墓主人绝非一般平民百姓,其生前必是身份地位尊贵之人,墓主人将自己的陵墓选择在望都也有其历史文化的渊源。望都以尧母-庆都而闻名,在这里流传着许多关于尧母的美丽传说,形成独具特色的尧母文化,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的尧母故里,也许便是两位墓主人将陵墓选在望都的初衷,既契合了墓主人求仙的愿望,也为羽化成仙寻找一点现实的依据。

    注释

    班固撰,颜师古校注:《汉书》卷28下《地理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1460页,张晏补注。

    欧阳询主编:《艺文类聚》卷91《鸟部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第1577-1578页。

    李昉:《太平御览》卷960《兽部》引《瑞应图》,《文津阁四库全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年影印本,子部,第二九七册,第889页。

    班固撰,颜师古校注:《汉书》卷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976页,应劭补注。

    班固撰,颜师古校注:《汉书》卷22《礼乐志》,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第977页,苏林补注。

    何清谷:《三辅黄图校释》卷3《未央宫》,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0頁。

    黄晖:《论衡校释》卷23《 四讳篇》,北京,中华书局, 1995年,第972页。

    参考文献

    [1] 陶莎.论大连营城子汉墓壁画与“羽化升仙”思想观念的传播[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02).

    [2] 北京历史博物馆、河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编辑.望都汉墓壁画[M].北京:中国古典艺术出版社,1955:1-11.

    [3] 李叔还.道教大辞典[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519.

    [4] 张健伟.关于汉代墓室壁画技法的研究与梳理[J].装饰2003.

    相关热词搜索: 望都 汉墓 羽化 彩绘 思想观念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