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达洛维太太》中人物声音的多重诠释

    时间:2020-08-17 07:51: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分析了“one”在《达洛维太太》中作为自由间接思想的语言手段以呈现人物声音的功能。“one” 模糊指代的特点为作家提供了叙述者声音与人物声音的自由转换手法,使读者从多重角度倾听人物声音:内心独白、内心对白、和意识流,创造出与人物亲近和通感的效果,呈现声音流动性、混杂性、呈现性的特点。

    关键词:《达洛维太太》;人物声音;自由间接思想;one

    在传统小说中,声音指叙事中的讲述者,包括对人物、环境、事件的详说。现代小说理论把小说看做“活”的文本,充满了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的声音和对话,声音研究的就是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的关系,例如巴赫金认为“长篇小说作为一个整体,是一个多语体、杂语类和多声部现象。”[1]P42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人物声音指的是作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来设计的人物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可以是人物在内心所发生的未发而为声,也不一定行之于色的对话,是心理活动的对话或者内心世界的应答。人物声音在意识流小说家的创作中体现出独特的话语风格,自由间接话语就是意识流小说叙事中再现人物声音的重要手段。在英国著名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的名著《达洛维太太》中,作者通过大量的自由间接思想呈现人物声音,包括感受、记忆、幻想、顿悟,反映了小说人物在危机时刻独处时的自我反省,使读者深窥人物真实意识和动机。本文旨在分析自由间接思想在小说文体学中的功能。

    一、 自由间接思想的定义和语义分类

    自由间接思想作为自由间接话语的一种被广泛地运用于严肃小说和流行小说中。作为一种常见的意识呈现模式,自由间接思想是叙述者对人物的意识和思想的一种复杂的转述,其对作者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形式特征的灵活和以戏剧化方式表现人物声音。杰哈·简奈特认为,“自由间接话语的基本语法特点是引述动词的缺失、时态的交替以及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转化,所谓‘间接’就是话语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不固定的,常常令人捉摸不透的话语。” [2]P143自由间接思想语义模糊的特征决定了解读需要综合叙述者、人物、和语境加以推测。Alina Leskiv 认为自由间接思想不只是心中的话语,还能够捕捉人物脑海中的印象、幻觉、和“回声”意识流,他从语义结构角度将自由间接思想对人物声音的呈现分为内心独白、内心对白、和意识流[3]P63。

    二、“one”在《达洛维太太》中呈现人物声音的功能

    “one”的高频出现似乎是伍尔夫小说的一个特色,通过使用“one”,伍尔夫自由地、巧妙地利用叙述者的眼光从一个人物的内心转换到另外一个人物,将自己置于人物的亲身感受中,从而采用了后者的视角。结果,人物声音与无所不知的叙述者的声音相融合,造成了读者视角的细微而强有力的变化。通过便捷地变换声音,克拉丽莎、赛菩提寺、彼得等小说人物对我们敞开了心胸。 “one”在《达洛维太太》中表现人物声音的叙述功能可以归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2.1“one”的第一人称阐释:内心独白

    意识流小说的发轫者,法国作家杜雅尔丹曾概括内心独白为“人物内心深处的,再接近无意识地带的思想。是在没有听众的情况下,在沉默中进行的语言,给与人再现思想的原本状态的印象的对白。” [4]P89所以内心独白是假定没有他人倾听的情况下,一个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无顾忌的直接表露出来。其特点是在独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迹,纯粹是小说中人物自己的真实声音。不定代词“one” 作为第一人称诠释时,可以用于这种叙述者声音完全消失,转化为人物声音的情形,强调人物正在以当前的眼光来评价和感受事情,起到放大人物声音的效果,这样的叙述产生了很强的直接性和生动性。例如:

    (Richard) Really it was a miracle thinking of the war, and thousands of poor chaps, with all their lives before them, shoveled together, already half forgotten; it was a miracle. Here he was walking across London to say to Clarissa in so many words that he loved her. Which one never does say, he thought. Partly one’s lazy; partly one’s shy. [5]P84

    这段描写的是理查德在回家路上的内心独白。大战后,作为国会议员理查德也经历了心灵的“荒原”: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在战争中丧失了生命,并被逐渐遗忘,而自己的幸存是一个奇迹(miracle),应该反思和克拉丽莎的婚姻。他觉得克拉丽莎是他的“需要支持和帮助”的娇妻,他只是把自己完全地倾倒给她。然而,他对平淡缺乏激情的婚姻也有了期盼。“one”在这里使用使得理查德的心理活动的明度上升,也具有强有力的音响效果,将理查德对于自己婚姻生活的思考和感想突显出来,丰富了为数不多的对理查德的内心世界描写。

    2.2“one”的第二人称阐释:内心对白

    在意识流小说中,“one”还可以诠释为第二人称“你”,来实现人物与潜在听众(读者或其他人物)的对话,通过内心对话,作者引导读者从看似混乱的人物声音中重建人物的价值观,为人物实现了评价周围事物或现代社会的功能。与内心独白相比,内心对白表现的意识深度是有限的,前者在表现人物声音时毫无保留,好象它们直接从人物意识中流出来一样,而后者则通过与潜在听众的对话介入了作者的评论,加强了人物与读者的交流,依赖读者参与来形成对文本或人物的判断,从而唤起读者的共鸣。见下例:

    (Clarissa) She came into a room; she stood, as he had often seen her, in a doorway with lots of people around her. But it was Clarissa one remembered. Not that she was striking, not beautiful at all; there was nothing picturesque about her; she never said anything specially clever; there she was, however, there she was. [5]P87

    这段描写了彼得初见克拉丽莎时的印象,克拉丽莎进入彼得所在的房间的那一瞬间,叙述者声音由“one”的使用滑入彼得的声音:“你”会记得(one remembered)她,她就站在人群中,并不突出,也不美丽,然而她就站在那里,什么也没说,却轻而易举地带走了“你”的心,彼得从心底里欣赏克拉丽莎,忍不住将克拉丽莎与萨利相比较,宛如与读者展开对话,使读者真切地领会他的细腻的感受。片段“There she was”的反复使用意味深长,隐含了对克拉丽莎的由衷的倾慕之情:克拉丽莎是一个对生活充满热忱的人,她的魅力源自于对生活的乐趣的感受。

    2.3“one” 的第三人称阐释:意识流

    “one”的第三人称阐释主要用于实现叙述者或者人物对自己声音(思想或感受)的客观、理智分析。在Alina Leskiv关于“意识流”的定义中,小说中的叙述者或人物很理智的对自己的思想或感受进行分析追索,并且是在无旁人倾听的情况下进行的。它与内心对话和内心独白的区别在于它以理性为指引作出合乎逻辑的、有条理的推理或说明,而非任意识自然流动。虽然意识流小说描写的内容包含非理性意识层面,但作家是在十分理智的状态下创作作品,所以不定代词“one”为作家提供了一种在叙述者和人物声音之间“插话”的手法,使得叙述者的声音启发和引导我们解读自由间接思想:叙述者声音融合到人物声音中,读者可以理性而客观地判断人物的个性和价值观,参与到对人物个性的解读中,例如:

    (Clarissa) All the same, that one day should follow another;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that one should wake up in the morning; see the sky; walk in the park; meet Hugh Whitbread; then suddenly in came Peter; then these roses; it was enough.[5]P89

    理查德无关痛痒地听完克拉丽莎谈及她的宴会和彼得的来访后离开了,克拉丽莎陷入到对自己目前生活状态的反思中:“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早上在晨曦中醒来,在公园散步,碰见休,然后彼得又闯进来,使枯燥的生活荡起一层涟漪。“one”使得作者再次在叙述者和人物声音之间徘徊,以叙述者声音来诠释“one”:克拉丽莎的一切都进行得那么顺利,包括朋友、地位、宴会和金钱;以人物声音来诠释“one”:她每一分钟都在矛盾中挣扎,外在自我与内在自我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在撞击自己的心灵,使自己每天都生活在灵魂的拷问之下,不知道生命该何去何从。从这种理性的意识流分析中,我们了解到克拉丽莎虽有钱有地位却活得并不开心,她内心充满了危机和恐惧。

    三、 结语

    不定代词“one”作为自由间接思想的手段有效地调节了人物多重声音的明暗度,使读者多角度、多视野、多层次来了解人物的内心,以形成对他们价值观的判断。正如梅尔文·弗里德曼的评论:“《达洛维太太》的结构,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于作者有能力从一个人物的意识转换到另一个人物的意识而没有明显地改变她的风格与方法。这的确是弗吉尼亚·伍尔夫不愿服从在白日梦中必用其他人称代词的部分原因,她几乎完全依赖不确定代词使得内心意象与群体画面之间经常的转换并不打破风格的连续性。”[6]P117,通过模糊指代,伍尔夫将错综复杂的人和事通过人物声音倾泻而出,使读者从人物声音中了解到了生活的变迁,更真实、细致地反映了生活。

    参考文献:

    [1]巴赫金. 小说理论[M]. 白春仁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

    [2]Genette, Gerard. Narrative Discourse: An Essay in Method[M]. Trans Jane E. Lewin. Ithaca: Cornell UP, 1980.

    [3]Alina Leskiv.The Literary Phenomenon of Free Indirect Speech [J]. Literary Notebook, 2009(2): 60-64.

    [4]转引自戴维·洛奇.小说的艺术[M]. 王峻岩等译,北京:作家出版社,1998。

    [5]Virginia Woolf. Mrs. Dalloway [M]. Hertfordshire: Wordsworth Editions Limited, 2003.

    [6]弗里德曼·梅尔文. 意识流:文学手法研究[M]. 申雨平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5。

    本文系合肥工业大学科研项目(YJG2010X02)的阶段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

    相关热词搜索: 诠释 太太 声音 人物 洛维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