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秦代建筑排水作法

    时间:2020-08-26 07:53: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文以考古资料为依据,主要从材料、技术、做法等方面对秦代的建筑排水的进行深入了解与探究。

    关键词:秦代 排水管道 排水竖管 排水弯管

    引言

    排水设施不仅能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也能提供卫生和安全的保障。伴随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与进步,建筑的排水作为建筑的一部分也在随着时间的推移,制造工艺的发展,材料和设计的不断改进得到逐步的完善。由考古实例我们不难发现,建筑排水发展到秦代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固定做法。根据对考古遗址勘探和发掘的资料的记载,我们可以一窥秦代建筑排水的具体做法。

    一 材料:

    通过发掘了解到,秦代的排水管道均为陶质,呈圆形。其表面有细直、交错及斜绳纹,内面为麻点纹,有泥条盘筑痕迹,管道的两端大小不一,节与节之间粗细相套,形成流畅的排水管线。

    在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的勘探和发掘中发现,其土台遗址中埋置的两条东、西两行并列的分布的排水管,平铺的排水管道东行残存??节排水管道,残高??厘米,西行残存??节排水管道,残高??厘米,壁厚均为???厘米,每节管道长约?????厘米,两端直径分别为?????和?????厘米,在平铺管道的最北段有弯头管将平铺管道与竖直管道相连接。弯头管亦为陶质,均高??厘米,长??厘米,厚???厘米,周身有中粗直绳纹。

    二 技术:

    1.管道的铺设程序与具体实例尺寸

    管道由竖管、弯管及平铺管组成。首先在生土中挖出埋放管道的管道沟槽,将管道铺设于沟槽中,然后在管道周围及其顶部抹一定厚度的草泥,待草泥干透在沟槽中填土加以夯实。

    埋放管道所挖的沟槽一般为倒凸形,在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东部出土西组管道我们可供清楚的看到它的具体尺寸:排水管道沟系上口宽1.4~1.6米、沟底览0.9~1.1米,沟口至沟底1.6米。排水管道沟深1.1米,沟口下0.5米处东西二壁出现二层台,台面宽0.15~0.35米,二台间构成水管道沟槽,槽内置排水管道。台面下至沟底为水管道沟槽深度。台下0.6米处为水管道顶部,槽宽0.9~1.1米,所抹的草泥的厚度自沟底向上通厚0.7米。

    2.竖管与室内的衔接与水排出室外后的处理方法

    排水弯管的作用是将竖管与平铺管道作以连接,让水随弯管改变流向,那么在秦代,竖管与室内是怎样衔接的;平铺管道延伸至室外之后,流出的水如何处理;怎样保障水在管道中能顺畅流出而不会出现停滞或回流现象。在辽宁绥中县石碑地遗址的发掘报告中,我们可以明确的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在石碑地遗址Ⅰ区B组的F1中,埋置地下的排水弯管的竖直端与一圆形穿孔对接,孔径约???米,穿孔之上是一陶盆,陶盆位于房内西北部的由地面砖铺砌而成的长方形漏斗状建筑设施的底部。而弯管的水平段向北延伸到达F2内的渗水井内,渗水井井坑直径1.9米,深1.6米,内置陶井圈,井圈直径为1.4米,由五节井圈套接而成。由此看出水进入长方形漏斗设施,由陶盆流入排水管道,汇集于渗水井中,最终由井渗入周围土壤或者由人工将使用过的水取走。在管道没有连至渗井的情况下,也会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其它办法将水作以处理,例如图三中的F2东北角的排水管道,将水引至夯土基础的外缘,流入Ⅱ区西院,西院面积大地势低,地面坡度大,水就可以在院内被植物利用或蒸发。

    3.平铺排水管道的坡度

    为了顺应水流,排水管道的埋设都有一定的坡度,坡度不够会导致水在管道中停滞不前甚至是回流的现象。参考《生活污水管道的规定取值表》中数据:管径为0.1米和0.2米时,通用坡度分别为0.020和0.008。那么遗址中的管道坡度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呢。从考古资料的三个剖面图中我们可以推倒出三段管道的的坡向,考古资料显示,其中的一条排水管道总长2.74米,首尾高差0.35米,由此推算出管道的坡度为约0.143,另一排水管道总长1.5米,首尾高差0.5米,推算管道坡度为约0.354,显然两段管道的坡度远远大于规范数值,能够保障水流的顺畅流出。

    石碑地所处的绥中地区属于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水热同期,降水集中,日照充足,季风明显。当冬季来临的时候,气温过低会导致的管道内水被冻结,不仅不方便使用还可能造成管道的破裂,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埋设管道时在管道周围及其顶部涂抹的一定厚度的草泥,可以起到一定的保温效果,另外,管道伸出墙外的部分不会太长,一般都截止于夯土台基,这种做法应当也是出于防冻考虑的结果。

    三 小结:

    在对秦代建筑排水做法的深入学习过程中,透过考古勘探资料知道了排水设施的具体尺寸与具体做法,让人不禁赞叹古代建造技术的高超,再对比与现代建筑排水做法,也不难发现建造技术的传承性与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带来的材料、工艺、技术等全面的进步。对秦代建筑排水做法的研究不仅能对古代建筑排水技术本身有一定的认识,还能进一步了解到古代宫室中人们的生活习性与习惯。

    参考资料:

    【1】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石碑地遗址1996年度的发掘[J].考古,2001.8:45-58

    【2】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姜女石工作站.辽宁绥中县石碑地秦汉宫城遗址1993-1995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97.10:45-57

    【3】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队. 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的勘探和发掘[J].考古学报,2007.3:359—375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队. 上林苑遗址一号、二号建筑发掘简报[J].考古,2006.2:26—34

    【5】 李毓芳.战国秦上林苑遗址发现流水景观[J].文物与考古,2005.2:96-98

    【6】 李毓芳.上林苑四号建筑遗址[J].文史知识,2007,3:78-84

    【7】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所、阿房宫考古队. 西安市上林苑遗址一号发掘[J].考古学报,2007.3:359—375

    相关热词搜索: 秦代 排水 作法 建筑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