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南宁平话师公戏的高校舞台实践转化探析

    时间:2020-09-26 08:00:0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长期以来,在南宁平话语言圈流传的南宁平话师公戏,是该地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承载与体现,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单一的平话师公戏表演形式已很难适应现代传播语境。本文通过对民间平话师公戏的学习,结合对其进行高校舞台艺术实践的转化,进行经验总结与探析,以期探索多元化的平话师公戏展演形式,打破传统传播壁垒。

    [关键词]南宁平话师公戏;高校;舞台实践转化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9-0077-03

    南宁平话师公戏主要在平话语言圈流行,多集中在南宁城中村沙井杨村、友爱村、南湖村等地,其诞生与古代的傩祭、跳师等民间信仰仪式有着密切的关联,拥有系列仪轨,是平话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生动写照。与当地隆重的“土地诞”和祭祀、丧葬仪式、红事等仪式程序密切结合在一起。南宁平话师公戏在开场时常举行请神仪式,表演剧目多为《鲁班架桥》,其中有师公主持“架桥”仪式,请“神”从“桥上”降临人间,而后是师公戏精彩剧目的演出,《土地赞》《四姐下凡》《天姬送子》《送鸡米》《八娘过渡》等是其常演剧目。剧目内容多是民间传说,英雄事迹,神话故事等。师公戏临近收尾时将进行《存兵集将》仪式,号八方将士集结归令,最后散场。师公戏伴奏乐器以岳鼓为主,其他还有师公钹、高边锣、红边鼓、马锣、唢呐,其中岳鼓是师公戏的特色乐器。师公戏的演出规模也随着剧目不同而不同,一般有2~6人出演,分为生、丑、旦、净等戏曲角色。

    当下,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中,人们的娱乐生活变得丰富多元,城中村的居民更是对外面的热闹环境向往不已,年轻人对师公戏的关注度在不断减弱。面对这些问题,笔者于2017年7月通过参与平话师公戏研究创新项目,跟随南宁一个有名的平话师公戏班子下乡演出,进行了一系列相关理论和舞台实践的学习,结合对南宁平话师公戏的了解,以及现场学习和图片、文字、影像的收集,最后以舞台展演的形式呈现了学习成果。在其中深深体会到平話人真挚的民间信仰感情和师公戏的舞台表演魅力及其背后文化内涵,对师公戏的表演形式也有了更深层次的把握。

    目前,学界对平话师公戏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四方面。首先是偏向于起源故事与表演内容与形式,如唐济湘、谢桂联的《南宁平话师公戏概述》[1],从师公戏的农村阶段到城市阶段的表演变化、起源形成、唱本内容、唱腔艺术等方面进行讨论。其次是传承和发展方面,如李峻的《浅谈平话文化的传承、繁衍与促进》[2],从南宁平话人的历史、民俗文化、师公文化形成、传承与促进各个方面的研究。再次是变迁思考方面,如蒋燮、甘楚雯撰写的《当代城市化语境中南宁平话师公戏变迁思考——以友爱师公团为个案》[3]中,从班社组织、表演时间、表演场域、演出剧目、传承方式与观众审美等方面展开论述。最后是仪式方面,如张志卿《南宁平话师公戏的仪式与象征研究》[4]描述了南宁平话师公戏仪式的展演过程,并从象征人类学的视角解读了仪式的象征符号及其隐喻。但在这所有的成果中,从表演者的角度出发,将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紧密融合的探究形式还较为鲜见。

    因此,笔者在对南宁平话师公戏的学习研究实践基础上,结合在高校中的舞台实践展演,从师公戏怎样进行舞台实践展演,如何构架师公戏演出,参加师公戏展演的舞台经验积累与思考等几个方面开展论述。

    一、平话师公戏的调研学习

    沙井杨村坐落于南宁市西部,为南宁众多城中村之一,其村落以杨姓宗族为主,而笔者对平话师公戏的学习认识也是从这个小小的村落中开始。2016年7月,笔者第一次来到杨村拜访平话师公戏班,班主介绍了师公戏的伴奏乐器部分、唱本剧目部分,现场戏班成员也表演了部分剧目唱腔及舞台表演身段,讲述了如今平话师公戏的现状。通过对戏班成员的采访调研了解到,师公戏在平话人的生活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与他们的精神信仰、节日仪式息息相关,区别其他戏曲的地方在于它包含很多仪式性的内容,离不开仪式的基础。学习平话师公戏,必须要了解仪式内容及文化,才能深入理解所表演戏剧的含义和它背后的意义。

    通过初步交流认识,接下来将开展记录学习,跟随杨村戏班外出的几次演出,做了具体的剧本文字记录,每个剧目的唱腔表演学习通过演出现场师傅指导和模仿。从早上的开场到夜晚的结束全程录像记录,对演员进行了个人访问,从而得知多数演员唱师公是因为兴趣爱好而学习去演出兼职,旺季有邀请便来演出,淡季时通过做生意、上班工作等方式获得生活收入。师公戏的妆容模仿的粤剧,用深粉色腮红重抹于眼部周围,深黑色眉笔描画眉部及眼尾轮廓,眉毛细长上扬,眼尾拖长,突出眼部有神。演出后台师傅们休息时,校园小组积极地向他们学习台步走位和一些身段。师傅们也对大家耐心讲解和分析戏曲的注意点和人物形象演绎,“走圆场”是中国戏曲的基本步法,杨师傅示范为脚跟先落地重心缓慢压至脚尖,说步子小频率快是它的特点,师公戏也不例外地以它作为舞台走位步法,而女性角色的手势也以兰花指为主。学习《鲁班架桥》时杨师傅让大家双手架起与头成“山”字形,右手拿扇子,手腕转动画圈,配以伴奏鼓点沿着“桥”横向走位。唱时杨师傅指导要以赞扬歌颂鲁班的心态,但由于是“请神”仪式,表情应当严肃虔诚。在《四姐下凡》中要注重人物表情体现,婆婆“游相府”表现是从未见过世面的惊奇模样,而四姐则是要表现其聪明机智的形象。通过杨师傅的手把手教学,大家都能对剧本和人物的表演有准确把握与表现。

    二、高校舞台实践转化探索

    生动演绎师公戏,把学习成果展现到校园舞台上,让校园年轻同学感受到南宁的平话师公戏特色艺术和文化内涵。从剧目的选择上,把开头和结尾的剧目仪式《鲁班架桥》《存兵集将》保留下来,中间出演的为受观众喜爱具有特点的师公戏经典剧目,有《土地赞》《天姬送子》《八娘过渡》等剧,节选其中精彩部分排演,由9位同学共同完成。

    在演唱师公戏时,笔者结合学校学习成果运用声带与气息协调配合,发声运用鼻腔,胸腔,颅腔共鸣,将歌词中的每一个字用正确发音清晰唱出,将歌曲表达的情绪情感融入其中。中国传统戏曲中有“唱一辈子戏,用一辈子气”的说法,气息的运用,对戏曲的演唱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咬字的要求,用平话的正确发音做到“咬字归腔”“字正腔圆”,吐字有力清晰,归好韵,准确掌握曲调旋律的情感起伏和强弱对比。如《送鸡米》剧中“开花立”部分笔者认为夫人的一段独唱里:“害我实在挂怀,心里实在总不开,一心想着丈夫归来……”情感所表达的是她心中忧愁和对丈夫思念之情,演唱情绪上要饱含相思,面露哀愁,眼神一直看向窗外期待的走出门,后看见信使匆匆带着丈夫高中即将归来的喜讯,得知喜讯后唱:“今天请出阿爹来……全家都光彩。”即是剧情转折后的喜悦情感表达,演唱可欢快,明亮,表情保持开心激动的样子,这样才能使表演更贴近角色,打动人心。

    与戏曲唱腔同样重要的就是戏曲身段了,出场走位以“圆场”步法,在舞台上体现的戏曲身段都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在《八娘过渡》中多为三人齐唱和两人齐唱,在圆场伴奏结束后演员通过眼神交流对看,吸气点头同时起音,达到一个无伴奏无指挥的齐唱。仙女角色身段动作在原有基础上根据唱词变化,加上兰花指的“云手”“划手”“抚发”“剑指”等戏曲动作,眼随手动,达到协调统一,干净利落,动而不水,使动作看上去浑圆自然。

    值得提及的是,受文化生存语境影响,早期平话师公戏展演中不允许出现女性演员,而戏中的女性角色则由男性扮演。女性演员的缺失,让封建时期师公戏的女性角色没有符合原型,男性声调也不够柔软,影响观众听觉。改革开放后打破了封建制度,开始启用女性演员,现在所看到的师公戏是改革后的模样。

    如图3所示,为了有所还原封建时期的师公戏,《送鸡米》中高校学生反串了一名叫“梅香”的丫鬟,让观众看到了旧时男扮女装的不便,由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始终做不到与角色原型相符,这样的方式也会阻碍师公戏向更好的演出水平发展。[BW(D(S,,)][BW)]

    三、高校舞台实践中的问题

    民间师公戏班的演员与专业艺术院校受过系统音乐学习的学生在各方面有着很大差异,特别是演员的专业素质、生长环境、常见习惯等领域。因此,平话师公戏从民间呈现向高校舞台实践转化过程中存在系列问题亟待解决,尤其表现在师公戏的发展问题、语言问题、观众审美问题等三个方面。

    (一)师公戏发展问题

    民间学习戏曲主要通过师父的“口传心授”。但是经过长时间的变迁,口口相传的弊病也逐渐出现,容易造成师父会十句,辗转到徒弟只会五句的局面,不能通过专业的记谱去保存传统优秀剧目,从而导致许多优秀的剧目和唱词流失。因此,师公戏的保存工作是极其艰难的。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里,平话师公戏遭到较大程度的冲击。城市的多元化和各种各样娱乐方式层出不穷,对师公戏造成了严重影响,且演员逐渐变少,导致传统戏曲的继承面临困镜。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师公戏团的入团门槛也一点点放低,将对师公戏有兴趣的年轻人都吸纳进来学习,对许多研究的学者团队也来之不拒,倾囊相授,这为笔者学习及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师公戏表演语言难关

    如前所述,平话师公戏顾名思义是用平话语言表演的戏曲,语言是其传承发展的重要生存要素,南宁平话是接近粤语方言的地方话,它的语音比较平,吐字清晰,便于说唱。但对于从广西各地而来未接触过南宁平话的同学来说,学习一门新的地方方言是一件困难且有挑战的事情。平话与南宁的白话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讲白话的同学会产生混淆发音,出现半平话半白话的尴尬局面。为了达到准确平话发音,利用采风收集的视频,反复听音频,去模仿其发音,以及寻找平话当地人纠正发音。且要注意的是平话音节里没有普通话里的上声和去声值,但在阴平、阳平里有平稳低沉的上声和去声,准确的字音才能完美表现平话师公戏的精彩内容。

    (三)观众审美差异的碰撞

    民间观众与校园观众的审美品位有较大差异,平话师公戏对于当地观众没有理解语言的障碍,但在一个观众来自五湖四海的校园里,平话几乎没多少人能听明白。师公戏是当地人的精神寄托和信仰,是最受民间欢迎的戏曲,民间观众通过语言讲述的故事以及演员的表演往往听的津津有味,沉迷在故事中。但校园观众既没有这样的精神信仰又有理解语言的障碍,而如何将平话师公戏成功展演至校园舞台上,能让师公戏也成为校园观众喜愛并感兴趣的戏曲呢?这给展演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传统的东西必然要保留其原来面貌,表演时配上唱词字幕,在原有基础上加以戏曲唱腔的艺术处理,把动作情绪表情细致淋漓地呈现给校园观众,如此方能成功打动人心,受到观众喜爱。

    结语

    综上所述,南宁平话师公戏不仅仅是一个戏曲剧种,更是作为平话人人生观和集体记忆的生动写照,凝结了平话人民生活的智慧与乐趣。笔者依托项目的田野调研,结合在高校舞台实践中对平话师公戏进行转化的经历,进行系列思考和探析。平话师公戏作为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学习和研究师公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义重大。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扎实深入民间进行田野调查,体会民间的“口传心授”过程,亲自探索民俗背后的文化内涵,才是真正的传承。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优秀群体,应当作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借助校园的教育资源和环境,发挥个人的力量去传承发扬民族文化。建议在校园学习民族文化的同时,也要有社会实践作为辅助,能让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其然,更是知其所以然”,培养他们发掘民族文化事物背后蕴藏的意义及魅力的能力和素质。

    注释:

    [1]唐济湘,谢桂联.南宁平话师公戏概述[J].民族艺术,1992(01):78—81.

    [2]李峻.浅谈平话文化的传承、繁衍与促进[J].视听,2015(12):38—39.

    [3]蒋燮,甘楚雯.当代城市化语境中南宁平话师公戏变迁思考——以友爱师公团为个案[J].戏剧文学,2017(04):112—117.

    [4]张志卿.南宁平话师公戏的仪式与象征研究[D].广西大学,2014.

    (责任编辑:张洪全)

    相关热词搜索: 平话 师公 南宁 探析 转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