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白领化”特征

    时间:2020-10-13 08:09:1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关键词]白领化;蓝领工人;去技能

    [摘要]由于信息革命的推动和产业结构的变迁而导致劳动力在不同职业间流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工人阶级就业的职业构成经历了一个“白领化”的历程。这一白领化的实质是白领雇员的“无产阶级化”,这表现在白领工人在技能水平、工资待遇和失业状况等方面,日益与蓝领工人趋同。

    [中图分类号]D73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2826(2011)02-0053-08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化”过程,是一个数量增长和结构变化相统一的过程。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状况的变化方面,首先表现为数量上的历史性增长。工人阶级在经济活动人口中所占比重明显增大,已成为各发达国家社会人口中的大多数。

    在数量增长的同时,工人阶级的内部构成也经历了一轮“信息化重组”。其中引人注目的是工人阶级就业的职业构成经历了一个“白领化”的过程:工人阶级就业在职业类别上由以蓝领工人为主转为以白领雇员为主。这一“白领化”历程的实质是又一轮的“无产阶级化”,即白领雇员的“蓝领化”,白领工人在技能水平、工资待遇和失业等方面,与蓝领工人日益趋同。

    一、工人阶级职业构成的“白领化”

    所谓工人阶级的职业构成,主要指产业工人与职员、公务员的相互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通常把中下层职员、公务员划入工人阶级的范畴,称为白领工人。从统计数据看,美国的就业人口构成了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就业人口的主体。就人口数量而言,“生活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人口中,实际上有超过40%的人口生活在美国”。基于此,本文在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白领化”特征的研究中,将相当的注意力集中于美国。

    在美国劳动部的官方统计中,就业人口的职业结构大体上分为4部分9个类别:一是所谓白领工人,包括: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技术人员、销售员、办事员(或职员)等5个类别;二是所谓蓝领工人,包括技工和维修工、机器操作员和司机、勤杂工等3个类别;三是服务人员;四是农业人员。其中,专业人员大体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识分子阶层,包括工程师、建筑师、科学家、教师、律师、法官等等;而警察、警卫和消防等从业人员被列入保护性服务阶层;交通运输业的司机等则属于操作人员阶层。

    由于产业结构的“服务化”和“信息化”,发达国家工人阶级的职业构成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表现为蓝领工人的衰落与“白领工人”的增长。20世纪美国各职业群体中受雇劳动力的分布情况见表1和表2。

    应说明的是,表1和表2因数据来源不同,故1970年的数字有差异,但不影响我们对于总趋势的基本判断。可以看出,整个20世纪,农民及采矿工人急剧下降,其比重从1900年的37.5%下降到1970年4.6%(表2中的数据为4.0%),而后继续下降到2000年的2.5%。农民的衰落是20世纪前70年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迁的主要内容,20世纪“下半期中变化最巨大,影响最深刻的社会变革,首推传统小农经济的死亡”。1970年前蓝领工人的比重维持在35.8%和41.1%之间波动,这之后,则持续下降至2000年的24.6%。服务工人自20世纪初到40年代略有增长,之后则维持在13%左右。

    20世纪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迁中的最突出现象是白领雇员的增长。奈斯比特认为“1956年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从事技术、管理和事务工作的白领工人数字超过了蓝领工人”,这之后白领工人成为份额最大的职业群体,也成为雇佣劳动者就业的主要职业门类。具体说来,1900—1970年,白领雇员所占比重从17.6%提高到46.7%(表2中1970年的数据为48.3%);1970—2000年30年间,这一比例从46.7%上升到59.4%。

    总的来看,白领工人相对于蓝领工人的不断增长趋势,在整个20世纪是始终持续的。50年代末以来,白领雇员数量超过蓝领工人这一现象,曾被未来学派及后现代理论家作为工人阶级衰亡的基本依据。而实际上,衰落的只是传统以工厂工人为主体的蓝领阶层。工人阶级远未衰亡,而是在重组中进一步扩大了,形成了以白领雇员为主体的新工人阶级。

    蓝领阶层的衰落和雇佣劳动者的“白领化”曾被一些学者作为工人阶级消失的证据,而提出如“专业管理阶级”、“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新阶级”等理论,认为以非体力劳动为主的“白领”阶层的崛起意味着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失效。而究其实质,职业构成的“白领化”,远非工人阶级的衰落或消失,而只是工人阶级就业的职业结构的又一轮重构。随着发达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这些白领雇员曾经享有的“光环”逐渐消失,经历了一轮较为完整的“无产阶级化”过程。在这一以职业构成的“白领化”为主要内容的无产阶级化过程中,白领雇员在劳动过程和技能水平方面,他们的劳动经历了一个类似于当年的工厂工人曾经历的“去技能化”过程。

    二、白领雇员劳动的“去技能化”

    一直到1995年,白领阶层中的最大类别是以办公室职员(B3)为主体的辅助管理人员。对于办公室职员的劳动过程、技能水平和工资待遇等方面的无产阶级化,布雷夫曼在其1974年出版的《劳动与垄断资本》一书中曾做出充分的论证。他特别提出和论证了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劳动的“去技能化(deskill)”趋势。谢富胜通过讨论直接劳动过程分工和管理活动再分工中生产组织的演进,进一步延续和发展了布雷夫曼的“去技能化”理论。

    布雷夫曼通过分析资本主义劳动过程中概念和执行的分离,指出这种分离早先使得工厂劳动“去技能”(deskilling),其进一步的发展又造成了办公室工作的“去技能”。规划和设计等概念和思考功能先从工厂工人集中到办公室,随着办公室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又集中到高层管理部门,大量的办公室人员的劳动再次被“去技能”而成为简单化的、程式化的重复操作。

    信息技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应用,主要和首先表现为资本控制能力的加强,目的是要“尽可能地消除工人的控制职能,并把这种职能转移到由管理部门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尽可能加以控制的一种装置上去”。如同当年泰勒主义的“科学管理”对工厂工人劳动的影响一样,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使办公室的工作也正变得类似于大规模生产而使用的机械化方法,职员的劳动大多分解为简单的、程式化的操作,不需要多少技能即可掌握。例如,一家有着许多分支机构的综合银行配备一台装有会计程序装置的电子计算机,只需要一定数量的数据处理员,就可以把熟练的簿记员由600减至150名。庞杂的数据处理工作也大都属于无需多少技术的低收入的熟练劳动,如将电文译为电码,这项工作所需要的不过是操纵有10个键的键盘的简单能力而已。

    二战后自动化技术首先被应用于某些生产部

    门如化工、电力、冶金、炼油、汽车制造和机械等行业的全部或个别生产环节,目的在于消除这些行业劳动者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将其转移到管理部门。“从直接劳动过程看,由于自动化生产应用只是局限在一些产品均一、生产过程连续的流程工业,而产品品种多样化、生产过程不连续的组装工业基本上在局部生产环节、某个或几个车间采用了自动化生产。”这样,原来的流水线作业劳动,被分解为三个部分,相应地形成了三种新职业。第一种是程序设计员,职责是看清楚工程图,并记录到图纸上;第二种是编码员,职责是把设计图表变成机器可读的形式,早先是用编码机制成穿孔纸带,后来演变为计算机录入,这一般是女工担任的简单工作;第三种是少数的机器操作工,从事简单的例行工作如按动电钮、清理现场等。前两项因已完全不涉及直接操作机器,可以在办公室进行。在化工、冶金、炼油和电力等流程工业中,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生产过程只需要观察仪表、旋转按钮以调节温度和压力等的检视工人,这些更是完全可以在办公室进行。

    20世纪7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在管理部门的办公室中得到大规模的应用,进一步造成了职员队伍的扩大和技能的下降。随着管理部门取得了对劳动过程的控制和组织规模的扩大,管理活动也相应地扩大了,其职能也发生了分化,不仅包括原有的协调、监督、设计生产等职能,而且产生了广告、公关、策划、销售战略、顾问等新职能。这些职能逐渐分解,形成了办公室内日益扩展的职能部门。

    一方面,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又进一步产生了高层和中层管理的分工,前者完全从事抽象的概念活动如战略决策、长期计划、资源分配和评价考核,后者则负责实际执行前者的决策并通过进一步分工实施更为具体的概念构想活动;另一方面,无论高层还是中层,办公室的概念构想功能又被分解为许多局部操作,由工作人员以处理文字、数字和传达指令等形式的简单体力劳动具体实施。“办公室的目标是控制企业,而办公室管理的目标是控制办公室”,随着办公室规模的扩大,产生了对这种特殊劳动过程的分工和再管理,其背后的逻辑仍是等级制劳动分工原则。劳动过程被细分,原来全能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分解为各局部工作人员,将概念和执行分离,使大量的所谓脑力劳动例行化和常规化,成为可通过标准时间和动作分析来完善的机械性操作。

    随着计算机系统的广泛引入,办公室的大多数工作实现了机械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关于工资单、账单、应收应付账款、存货控制和统计等大规模例行的和重复性的工作首先被计算机取代,接着更为复杂的推销报告、成本会计、市场研究、推销佣金的计算等也被计算机取代。在大型计算机基础上也出现了新的分工,如系统管理员、系统分析员、程序编制员、计算机操作员、磁带管理员等,这些人员同样按照等级制度分为不同的岗位并实行相应的差别工资。办公室其他工作也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绝大多数办公室人员变成了操作自动化机器的工人。

    通过管理活动再分工和信息技术的引入,办公室实际上成为处理文字、数据和信息的工厂,一方面提高了管理活动的效率,更重要的是使办公室工作简单化,扩大了劳动范围并使办公室日益成为女性的工作领域。布雷夫曼曾指出,1900年从事办公室工作的主要是男性,平均工资相当于生产和运输工人平均工资的两倍;而1971年,办公室专职人员中,女性占3/4,男性仅限于体力要求较高的如邮递、存货管理、装运和收货等,他们的平均工资甚至比有技术的蓝领工人的工资还低。

    谢富胜指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丰田公司通过结合通用性机器、多技能工人的团队合作和外部供应商分包协作等形成的低成本、多品种、小批量的“精益生产”(lean production)方式,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推广。结合新兴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美国汽车、家电、钟表、信息技术等加工工业和个人用品、食品、服装、家具等制造业,开始由大规模生产模式向精益生产或大规模定制生产转变。通过直接生产过程中概念与执行某种程度上的重新结合,大大缩减了管理层次和人员,并利用广泛的分包与供应商之间的社会分工,形成了核心一边缘企业的网络化生产组织。在使许多边缘小供应商隶属于核心生产企业的同时,新的劳资关系隶属形式——“更精巧的结构化劳动控制体系”——得以形成。

    精益生产方式成功的关键是将最大量的工作任务和责任转移到生产线工人身上,通过多工种工人的协作来消除浪费,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将工人劳动的概念和执行重新结合起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工人技能的提高,而只是要求单个工人同时既是车工又是铣工或其他工种,可以不时地从事各种标准化的操作。团队合作使工人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特定技能显性化,管理者得以借此培训低工资的工人,用来替代高工资和高技能的劳动者。在信息技术创新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具备特定技能的劳动者可能因技能过时而遭淘汰,因而学习和适应能力变得日益重要。而这些所谓的多技能工人又容易被“套牢”,而很难摆脱初始的雇主。

    转向精益生产或大规模定制,生产过程虽然需要重新组织,却并未消除通过时间、动作研究预先设定的标准操作程序。管理层一方面通过各种所谓“改善”活动,鼓励工人提出降低标准作业时间和调整标准作业顺序的建议,另一方面又控制着对关键操作程序或劳动过程一般参数的设定权。在企业的层级式网络组织中,核心一外围生产组织之间、全日制工和临时工或兼职工之间产生了分化和分裂,从而将劳资矛盾转化为工人间的竞争,强化了资本对工人的控制。

    精益生产网络维系的权力关系,是“在核心生产组织与外围生产组织之间高度强制性和剥削性关系下一种劳动力使用的强化形式”。核心一外围生产组织之间所谓的合作和信任关系,仍是以它们之间对抗性的竞争关系为基础的。在整个网络化组织中,核心企业的大量生产任务是外包给小企业承担的。这些外围供应商为了应对市场的弹性,广泛雇用合同工、临时工和兼职工。这些工人由于工作性质和组织化程度很低,往往不得不忍受更高的劳动强度、更长的劳动时间、更低的工资,并可能随时被解雇。核心企业的工人可能就业条件较好且就业稳定性较高。但有学者指出,即使以终身雇佣制闻名的日本,也只有20%-30%的雇佣劳动者享有就业保障,核心企业的工人虽然工作相对稳定,但如果企业面临困境,仍可能被要求提前“退休”,或从事兼职和临时工作。

    2001年美国职业表中,与服务有关的职业共有10300万个,其中包括1800万日常的纯体力“服务职业”,如“家政服务”、“保安服务”、“食品服务”、“清洁和建筑物服务”以及“个人服务”;还有1800万个日常的文职岗位,以及675万售货员岗位。这些工作岗位的工资和劳动条件基本上同许多“体力”劳动岗位一样:规定严格的上下班时间,遭受经理人员的管制,经常被进行劳动评估等等。另外,还有至少4200万“服务部门工人”

    从事日常白领工作或体力劳动。“服务业”中大多数岗位的劳动,如仓储、保安、档案、计算机终端输入、呼叫中心、商店收款台、快餐售货台等等的工作,同传统的体力劳动一样单调和程式化。

    针对信息革命中技能提高的观点,吉尔伯特和卡尔也指出,低技能职业在新增加工作中占的比例最大。门卫是新增职业中增长最快的一种,新增加的看门人,比增加的计算机分析员、程序编制员和综合操作人员的总和还要多。综观整个职业表,与低收入、低技能的服务行业的扩展有密切联系的职位增加最多。预测未来美国增长最快的工种包括收银员、门卫、售货员、服务员和女服务生等,这些工种合计占就业机会新增总量的13%。

    白领雇员的这种“去技能化”影响同样表现在劳动条件和工资等级方面。在劳动条件方面,办公室工作人员以及服务业和零售业的工作人员,早已丧失了曾享有的高于产业工人的一切优越性,在工资等级方面也几乎下降到蓝领工人的水平。在精益生产网络化组织的形成过程中,雇佣劳动者整体的技能水平和决策权并无实质性的提高,在就业保障、收入水平等方面也无明显的改善。经过40余年的发展,布雷夫曼在20世纪70年代所揭示的“去技能化”的趋势仍然部分地持续着。

    三、白领雇员的“蓝领化”

    在这一轮无产阶级化过程中,发达国家日渐增多的白领雇员的另一个特征是在工资待遇和失业状况等方面,他们也越来越接近于传统的蓝领工人。白领雇员与蓝领工人之间的共同点越来越多,差异和距离日益缩小。白领工人日益“蓝领化”,这种“蓝领化”主要表现在工资待遇和失业方面。

    1 工资待遇。

    看一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各职业群体的工资待遇情况。有学者将1973-2003年间美国雇佣劳动者的工资演变趋势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73-1995年间,各职业的平均工资增长停滞,大多数职业的实际工资趋于下降。实际工资下降程度最大的是那些低工资雇员、低学历雇员、蓝领工人、服务工人或年轻工人。20世纪90年代早期男性白领雇员和有大学文凭的雇员的工资也处于停滞状态。二是1995年至今,实际工资在90年代后期“新经济”的繁荣期有较快增长,而随着2001年的衰退,实际工资的增长又趋于缓慢。表3是米歇尔(Lawrece Mishel)等人计算的生产和非监督工人(占全部工薪阶层的80%,将高报酬的经理人员排除在外)在1947-2003年间的平均实际小时报酬和平均实际周报酬及其变动情况。

    表3显示,包括工厂工人、建筑工人、各种服务人员(如饭馆服务员、办公室职员、护士、教师等)在内的生产和非监督工人,1979-1989年间小时实际工资年均下降0.6%,1989-1995年间,年均下降0.1%;之后到2000年间则转为每年增长1.4%。2000-2003年生产和非监督工人的实际小时报酬年均增长0.9%,这一比率大大低于1995-2000年间的1.4%,本世纪初的经济衰退重新抑制了上世纪90年代晚期的工资较快增长。从1979-2003年的长时间来看,小时工资从14.86美元上升到15.35美元,年均增长仅仅0.1%。

    平均每周实际报酬变化显示了相似的趋势。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早期下降,1995年后转而上升。2000年每周工作时数的减少导致2000-2003年间周实际报酬的年均增长(0.4%)小于小时实际报酬的年均增长(0.9%)。然而应强调的是,2003年的每周519.56美元的报酬(以2003年美元计算),比1979年仍低10美元,更低于1973年547.82美元的水平。

    2 失业情况。

    最后看一下各职业群体失业数和失业率的变化。表4是1983-2000年各职业群体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情况。

    表4显示:白领工人的失业率总体上虽然仍低于蓝领工人等其他职业群体,但随着白领雇员成为雇佣劳动者的主体,其中的销售人员、辅助管理人员(办公室职员)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已逐渐与蓝领工人、服务工人接近。

    根据表4的数据计算,1987年白领雇员的失业人数计224.5万人,占总失业人数的30%,蓝领工人的失业人数计269.5万人,所占比重为36%;而1993年白领雇员和蓝领工人的失业人数分别为305.8万和301.8万,所占比重均为35%。2000年时白领雇员失业人数计218.9万,所占比重进一步上升为39%;而蓝领工人失业人数为178.2万,所占比重回落至32%。

    美国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的历次经济危机期间,被雇主解雇的除少数“白领雇员”外几乎全部是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首当其冲的是黑人和非熟练工人。而自1979-1982年危机开始,“白领工人”也遭到大量解雇。80年代伴随着美国工业特别是制造业规模的缩小,对蓝领工人和白领雇员的裁减一直持续着,许多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如工头、监工、班组负责人等也被裁减。

    张海涛指出:“截止1993年初为止,在官方统计中,全国‘白领工人’的失业人数竟比处于失业中的‘蓝领工人’多20万人,在美国工人阶级的失业史上,这种状况的出现还是头一次,属于破天荒的事件。”虽然按我们的计算,1993年白领雇员的失业人数仅比蓝领工人多4万,但这是“破天荒的事件”应是无疑的,显示了白领雇员作为雇佣劳动者地位的下降和生活的不稳定。

    由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白领工人特别是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大量失业,美国工人阶级的就业领域开始从高薪领域向低薪领域转移,90年代后这种转移的步伐进一步加速,许多职工被迫从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大企业转到工资、福利待遇较差的小企业。在9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中,大批失业的专业人员和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不得不从事油漆房屋、送意大利匹萨饼、开出租汽车等体力劳动。更为严峻的是,在危机过后的复苏和繁荣阶段,雇主们也不愿使用正式职工,而追求“劳动力的弹性使用”和“及时使用”(just in time),更多地雇用合同工、临时工、小时工、部分时制工等以满足繁荣时的营业需要。劳动市场的“弹性化”成为流行的趋势,各公司只保留少量长期固定的“核心工人”,要求他们具备多种技能,可以担任不同工作,增加他们的“功能弹性”。而核心工人的外围,则大量聘请兼职工、外派工、临时工、合同工等边缘劳工,增加这些边缘工人的“数目弹性”,甚至一些政府机构的新增职位也大多使用兼职工、临时工或合同工。

    总之,无论是从劳动过程的技能水平还是工资待遇及失业状况等方面看,资本主义职业构成演变的所谓“白领化”,其“表面趋势是向一个庞大的非无产阶级‘中等阶级’发展,结果是创造了一支庞大的新型无产阶级”,这一“白领化”的主要特征是白领雇员与传统的蓝领工人日益趋同的“蓝领化”,这说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白领工人的发展并非像西方学者所说的‘中产阶级化’,而是‘无产阶级化”’。

    参考文献:

    [1]斯科特·拉什,约翰·厄里,组织化资本主义的终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2]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3]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

    [4]谢富胜,分工、技术与生产组织变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哈里·布雷夫曼,劳动与垄断资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7]克力斯·哈曼,谁来改变这个世界:工人阶级还是大众?[J],国外理论动态,2004,(11)

    [8]丹尼斯·吉尔伯特,约瑟夫·A·卡尔,美国阶级结构[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9]罗伯特·D·阿特金森,拉诺夫·H·科尔特,美国新经济——联邦与州[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11]张海涛,三说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危机[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8

    [12]黄素庵,甄炳禧,重评资本主义经济——科学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6

    相关热词搜索: 工人阶级 发达国家 白领 特征 年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