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的技术进步与地区种植业发展

    时间:2020-10-28 07:58:5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佛山市顺德区用较短时间实现了种植业质的飞跃。运用新结构经济学主要理论对顺德区种植业发展、演变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其种植业通过连续的技术进步不断提升“资本密集度”以积极适应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上涨、实现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获得发展;在发展初期表现为结构的调整,之后表现为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当地种植业凭借技术进步发挥“后发优势”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及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结构经济学;种植业发展;地区资本劳动比;行业资本密集度

    [中图分类号]F326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作为农业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种植业既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产业部门,又是广大农村务农人员重要收入来源,种植业的健康发展不仅关系到粮食安全问题,还与农民增收问题息息相关。所以如何实现各地区种植业的发展一直是众多专家学者关注的重点。

    现有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视角:第一类文献针对某一特定地区种植业结构演变过程,通过描述性统计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单独归纳出几点:当地自然条件、土地租金、市场价格、当地政策等影响种植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虽然此类文献能发现被研究地区种植业现存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但缺少了对这些影响因素的综合考虑,缺少了系统性的理论分析,其结论缺乏一般性的指导意义。第二类文献从劳动分工视角出发,一方面希望通过成立专业合作社、服务外包等方式实现专业化与规模化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建议通过确权与土地流转等方式将产权赋予更具有能力的人,并强调通过降低交易费用以促进分工的实现,进而促进当地种植业的发展。还有文献从地域分工视角出发,以“静态比较优势”为理论基础,以“国内资源成本系数”等指标为评判标准,以追求最小生产成本为目标,对当地种植业结构进行“规范性分析”,进而提出优化方案。

    虽然分工专业化即迂回生产是促进种植业发展的一大方式,但在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耕地荒置,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探究如何通过技术进步以调整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的替代程度、调整产业结构,最终实现地区种植业的发展就显得更为重要。现有强调技术进步促进种植业发展的文献中,部分文献测算了技术进步对种植业带来的正面效用,分析了当地技术水平存在的大致差距,并建议加大科研投入以增加新技术的供给,调整组织形式、完善市场导向机制以增加农业生产中对技术的需求,进而加大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还有文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农业发展的影响,认为通过技术进步改变当地生产要素流向,使得当地种植业生产方式、行业结构符合资源禀赋特征,如在缺少土地的地方就发展无土栽培,以此促进发展。还有文献对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建议根据我国当前自然资源情况,通过引进与此相匹配的技术来促进我国种植业生产方式的进步,并通过确权、土地流转等方式解决生产组织形松散的问题,以最大程度发挥规模效用,进而促进新技术的应用;高峰则认为在我国当前缺少水资源及耕地资源的情况下,发展生物技术是今后技术推广的主要方向。现有文献对如何通过技术进步打破当地自然条件施加的限制、增加产量进而促进种植业发展进行了详细论述,但忽视了对通过连续的技术进步不断优化种植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投入量,以实现最大收益进而获得发展的分析。

    希克斯就曾指出,技术进步是在调整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使用的相对量,表现为“资本密集度”的变化;并将技术进步分为“劳动节约型、资本节约型、中性技术进步”三类,照此逻辑本文针对当前经济发展过程中更为常见的“劳动节约型”技术进步,结合种植业特点将其进一步细分为“结构调整型技术进步”和“生产方式转变型技术进步”,前者表示通过种植新的作物,利用不同作物各自的种植特点来调整生产过程中资本、劳动的投入比例,亚当·斯密(1776)曾指出“确实有一些作物需要在开始种植的时候运用大量资本进行土地改良或是在每年生产过程中投入更多的资本,一般而言此类作物也将带来更多收益”;后者表示就同一种作物通过改进投入的质量直接改变资本、劳动的投入比例,具体又表現为化学进步、农学进步和机械进步等三类。

    林毅夫教授近年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作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波浪潮,尤其强调经济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即“产业资本密集度”的提升、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并主张通过分析各地区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来发现适合当地各发展阶段的“产业资本密集度”,表现为适合的产业结构也即具有成本优势的技术结构,从而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沿海地区一直扮演着试验、示范的重要角色,农业发展也更具代表性,佛山市顺德区从一个传统的稻谷种植区发展成为世界花卉之都,其种植业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实现了质的飞跃,并且整个种植业的“资本密集度”由低到高过程清晰,具有一定研究价值。所以本文运用“新结构经济学”主要理论对顺德区种植业发展过程进行分析,试图归纳出“新结构经济学”视角下如何通过技术进步实现种植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2 新结构经济学主要理论

    韦森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概括为:资源禀赋——比较优势——企业自生能力——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具体而言,新结构经济学将地区资源禀赋特征视为分析经济发展的起点,一般来讲地区禀赋特征包括自然资源(一般表现为土地)、资本(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劳动力,而该理论认为由于自然资源存量在长期表现为固定的数值,且更多的只是表现为对经济的预算约束,所以当针对具体的产业发展、结构调整问题时,应突出强调“资本劳动比”的动态变化。“资本劳动比”反映的地区要素富余程度决定了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进而决定了当地一定时期内在生产成本上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也即决定了此时作为产业结构基础的技术结构。该值上升意味着当地资本积累速度快于了劳动的增长,表现为资本相对于劳动变得更富余、资本的使用成本相对更低廉,林毅夫(2011)认为此时应当通过技术进步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资本密集度”,最终通过持续发挥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实现长期发展。

    虽然新结构经济学主要研究地区“资本劳动比”所反映的在要素相对价格上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实际上本文认为其理论逻辑仍可用于分析当地某一具体行业(行业是生产同一种产品的企业加总,同类行业的总和称为产业,如蔬菜行业、花卉行业同属第一产业)的发展。具体而言,为应对“资本劳动比”的变化趋势,企业完全可以通过技术进步改进生产方式,在生产过程中过多的使用资本替代劳动提升自身“资本密集度”进行生产,以发挥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比较优势,进而凭借具有优势的要素投入比例实现较低生产成本,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但要将当地禀赋特征具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地区竞争优势还要依赖于市场、企业家才能和政府的共同作用。首先,只有竞争性的要素市场才能充分显示出当地资源禀赋在要素相对价格上具有的比较优势;其次,如何适时进行产业更替、结构调整以适应这一动态比较优势的变化就需要企业家面对不确定性预测市场需求、供给,并进行大胆的尝试,而无论这样的尝试成功与否都将为当地企业带来有价值的外部性;最后,地区产业的升级、发展不仅依赖于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比较优势还依赖于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公路、港口、电信系统等硬件设施与制度、价值体系等软件设施)的适时升级及由此带来的交易费用的降低。

    该理论还突出强调了“后发优势”,认为经济发展是一连续图谱,落后国家在通过不断提升“资本劳动比”沿发展图谱拾阶而上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直接学习、引进发达国家那一时段的经验与技术实现经济发展的“小步快跑”。

    3 顺德区种植业发展实证分析:新结构经济学视角

    按照“新结构经济学”的逻辑,以分析地方要素禀赋特征的动态变化为出发点。由于本文研究对象为种植业,结合数据可得性,将“资本劳动比”定义为“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即“第一产业资本存量/第一产业就业人数”(“第一产业资本存量”参考宗振利等以1978年不变价格计算的第一产业物质资本存量),用以近似描述种植业发展过程中面对的农业禀赋特征,即当地资本与劳动的相对富余程度,其值越高表示使用资本进行种植业生产的成本相对于使用劳动越低。虽然地区人力资本对促进种植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此处着重描述当地生产要素在相对价格上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人力资本与要素相对价格之间却无明显关联,故本文在计算“资本劳动比”时不涉及人力资本,对人力资本促进种植业发展的效用在后文中结合案例再进行讨论。以实际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资本与劳动的货币成本之比来表示其“资本密集度”,该值越高意味着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资本相对于投入的劳动越多。同一产品内表现为机械化、现代化程度越高;不同产品之间一般表现出更高的市场价格。

    改革开放及1980年前后对“以粮为纲”粮食政策的调整使顺德农业摆脱了政策的约束,使得当地面对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拥有了自由市场及种植何种作物的自主性。另一方面,自90年代起境内、境外大量资本涌入,这些资本作为当地经济系统的外生变量在较短时间内就能达到一个非常大的数值,且企业集聚的外部性、产业前后项关联效应的存在将促使外部资本持续输入,进而直接带来了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持续、迅速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数据测算,截至2000年广东省“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比1980年扩大了近11倍,到2010年时“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比改革开放初期扩大了近30倍。

    而在直接测算出的数据之外,“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随土地使用成本上升而隐形上涨。土地使用成本大幅上升,使得当地农业发展必须更多的使用资本替代劳动以提高产出率;而需要更多的使用资本替代劳动,其效用相当于是地区“资本劳动比”的上升。顺德所处工业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其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迅速增长,农业用地成本大幅度上升)2010年承包每667 m2土地价格均价高达1000元左右),“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大幅度隐形上涨。因此,可将顺德区种植业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变化特点概括为:自改革开放开始,资本积累速度就远大于劳动力增长速度,即“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快速、持续增长;在自由竞争要素市場上表现为:当地资本的使用成本相对于劳动的使用成本而言越来越低。

    3.1 从结构调整到生产方式的转变

    与当地要素禀赋变化相对应的是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及生产方式的转变。从1980年开始,当地稻谷种植面积大幅度下降,以蔬菜和甘蔗为代表的经济作物面积持续上升。1992年花卉种植面积首次出现在了《顺德区统计年鉴》中,之后其用地面积逐年上升,与此同时由于顺德区仍然有粮食考核任务,所以水稻种植面积维持在政策要求的最低面积附近,而甘蔗等作物的种植面积则迅速下降。2000年广东省取消了对顺德区种粮任务的考核,之后的粮食种植面积迅速下降,花卉种植面积进一步增加。至2003年前后,当地种植业以花卉为主导,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在此之后,当地种植业发展由结构调整变为了由技术进步引领的生产方式的转变,具体而言,花卉种植由最开始简单的在承包地里露天种植逐步发展为园区大棚种植,并把花卉逐步从地里移至盆里给其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到后来更是把生产环节放在了其它地区——通过直接从外地购买生长良好的花卉,并连花带介质一道运回,经过简单维护后就地销售;以不断减少整个种植过程中对劳动的使用,发挥廉价资本优势。

    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给出的广东地区相关作物种植成本数据测算出:同时期的蔬菜、甘蔗等经济作物“资本密集度”略高于稻谷等粮食作物,而众所周知花卉行业的“资本密集度”远高于上述两类作物。也就是说顺德区种植业发展初期通过不断调整种植业技术结构、行业结构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本密集度”以积极适应当地“第一产资本劳动比”上涨,通过不断实现当地要素价格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获得发展。在发展后期,当地种植业结构趋于稳定,其发展主要依赖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方式的转变,一方面通过技术进步减少劳动投入,另一方面则增加生产过程中资本的投入量以提高花卉品质,即随着当地劳动成本的上升而减少生产过程中对劳动的使用,并凭借雄厚且相对廉价的资本改善种植环境、改进种植方式最终形成了牢牢占据国内高端花卉市场的良好局面。

    从当时经济发展大环境来看,为适应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提高,顺德区种植业在发展初期通过“结构调整型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过程中资本的投入量、提高“资本密集度”实现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比较优势的成本低于采用“生产方式转变型技术进步”的成本。具体而言,“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提升表明当地资本的积累速度快于了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一方面资本的使用成本下降,劳动力的使用成本上升,农民在生产过程中有使用资本替代劳动的冲动;另一方面,积累的资本有追求剩余价值的冲动。最为常见也最容易实现的在稻谷种植过程中增加资本投入、提升其“资本密集度”的方式为修建灌溉设施及农机设备的运用;但实践证明要想上述方法有利可图需要当地具有较高的“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这在农村劳动力尚未开始向城市转移、基数过大的情况下几乎无法达到,建国初期黑龙江众多生产队按计划通过国家贷款购置了大量农机设备,希望迅速改变种植业生产方式落后的面貌,但这带来了两个直接后果:一是因过多的使用资本进行生产造成生产成本的高昂,二是部分劳动力因无事可做造成的资源闲置,最终这一方案在花费巨大的情况下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显然对于发展初期的顺德种植业而言,这类技术进步与当地具有的要素禀赋结构并不相适应,即此类技术进步无法实现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所决定的在要素相对价格上具有比较优势。所以当地只有选择通过种植在大致近似劳动投入水平上能够容纳更多资本投入的作物,也即是通过结构调整的方式提高整个行业的“资本密集度”。林毅夫(2011)更进一步指出基于风险的考虑,在发展初期当地生产经营主体更倾向于选择成熟的技术来完成结构调整;在信息闭塞的时代,成熟的技术主要来源于当地的种植习惯,而当地一直有小面积的蔬菜种植,并在清朝咸丰年间编撰的《顺德县志》中就已经提到甘蔗与花卉的种植情况。所以当地种植业发展初期随“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上升表现出粮食作物比重减少、甘蔗等经济作物比重先增后减,最后花卉行业一家独大的局面。

    2003年前后顺德区种植业结构基本趋于稳定,其发展转而依赖于“生产方式转变型技术进步”。对此,本文认为:“结构调整型技术进步”对当地种植业“资本密集度”的提升已经无法适应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快速上涨,或者说在顺德区气候环境约束下,就种植业而言很难再找到比花卉行业具有更高“资本密集度”的其它行业;这点可以从市场价格上得到体现,一般而言具有更高市场价格的行业其能达到的“资本密集度”越高,因为只有在高额市场价格保障下投入大量资本进行生产才有利可图。此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大量台资、外资企业进入顺德花卉行业(截至2002年共有近300家全球知名花卉企业落户顺德),这些企业投入了大量专用性资产,进而造成当地种植业进行结构调整的成本非常之高。更为重要的是,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广西、云南等地凭借较低“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通过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廉价的劳动进行简单的种植,快速占据了花卉行业低端市场,云南省更是成为了同时期全国的切花生产中心。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技术进步增加生产过程中花卉行业资本的投入、减少劳动的使用、提高“资本密集度”,发挥当地较高“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所决定的廉价资本具有的比较优势就成为了发展顺德区种植业的必然选择。

    3.2 “后发优势”的实现

    “后发优势”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提出,但当时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其大致含义为:相对后发展的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客观优势。林毅夫在“新结构经济学”中将其形象描述为“小步快跑”,即落后地区根据当地“资本劳动比”从经济发展的连续图谱上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技术,从而实现快速发展。

    但要想在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实现这种“小步快跑”,首先要发现符合当地各时期“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具体技术及作为表现形式的行业。在这方面,村民可以通过与周围相互比较发现当前情况下能减少生产成本或是增加收益的办法进而自发调整,但“新结构经济学”认为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当地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主动去为社会挑选適合的产业,并适时促进软件、硬件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升级。顺德区就在当地种植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了早期的结构调整。1993年当地年开始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引导当地发展花卉行业,在紧接着的一年中,作为顺德区花卉主产地的陈村镇,其花卉种植面积就增长了58.4%。在1999年时更是凭借当地雄厚财政实力,对基础设施进行提升及以补贴的方式鼓励当地改种花卉——对改造主干公路两旁塘基用于发展花卉种植的改造工程给以20~33.33hm2的,每667m2补贴200元,33.33hm2以上的,每667m2补贴300元(顺农字【1999】14号);仅一年之内,顺德区花卉种植面积就增长了近1/3,基本上完成了种植业结构的调整。

    其次,新技术的成功引进及在当地的推广运用也是“后发优势”得以实现的关键。舒尔茨认为这一过程不是理性小农能够完成的,顺德区种植业发展实践也证明,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运用更多的来源于企业行为。以直观的花卉品种为例,改革开放前,顺德的花卉只有盆桔的季桔、珠砂桔、金桔,以及绿化苗木的桂花、白兰等传统品种,随着90年代后期国际知名花商的大量进入,当地花卉从种植方式到品质才有了的巨大改观,截至2002年花卉生产品种就达到了4000种,几乎涵盖了当时主流的所有品种。

    4 结论及建议

    4.1 结论

    本文基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结合顺德区种植业发展过程,分析了技术进步与地区种植业发展之间的关系。顺德区种植业通过技术进步调整其生产过程中的“资本密集度”以积极适应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变化,实现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获得发展。但由于不同的技术在生产过程中要求的“资本密集度”不尽相同,进而在“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在不同阶段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进步方式也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在种植业发展初期适合“结构调整型技术进步”,在发展成熟期其结构趋于稳定,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方式转变型技术进步”。

    通过从发达地区学习适合本地区“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的技术,可以在较低成本的情况下快速提升“资本密集度”,进而实现种植业的“小步快跑”。当地政府能在根据“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适时调整种植业结构、选择技术进步方向上起到重要作用;而企业则在新技术的引进及推广上起到了重要作用。

    4.2 建议

    地方种植业的发展不能片面追求现代化、机械化,而是应当以当地“第一产业资本劳动比”所反映的各阶段要素禀赋特征为依据,运用相应技术调整生产过程中资本与劳动的投入量,实现要素相对价格具有的动态比较优势而获得发展。在种植业发展初期,更多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引进或增加适合当地要素禀赋特征的作物,通过发挥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实现快速发展,并在这一过程中完成资本积累;在发展成熟阶段,种植业结构基本趋于稳定,这一阶段更多的通过改进生产方式,以充分利用早年积累的资本实现发展。

    在地区种植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当积极发挥自身获取信息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当地要素禀赋结构的具体行业或是生产方式、技术,并出台相应政策引导当地村民进行调整。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招商引资,再通过企业自发的对于利润的最求,将适合的生产方式、技术在当地快速推广,最终通过“后发优势”的实现促进当地种植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树果,田中艳.大庆市种植业结构演变与调整对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6(02).

    [2]陈俊华,杨兴礼,岳云华.以色列种植业结构的演变及原因探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0(01).

    [3]吴艳,温晓霞,高茂盛.西北地区種植业结构的演变与调整[J].西北农业学报,2009(04).

    [4]黄祖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4).

    [5]刘自敏,杨丹.农民专业合作社对农业分工的影响 来自中国六省农户调查的证据[J].经济问题,2013(09).

    [6]胡新艳,罗必良,谢琳.农业分工深化的实现机制:地权细分与合约治理[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5(01).

    [7]张利国.种植业比较优势与中国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8]张利国.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7(06).

    [9]向国成.小农经济效率改进论纲:超边际经济学之应用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04).

    [10]Hicks J R.The Theory of Wages[M].London: Macmillan,1932.

    [11]葛松林.农业技术进步方式及其相关问题探讨[J].农业现代化研究,1994(03).

    [12]张社梅.浙江省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农业大学,2009.

    [13]于敏,方子节,姜明伦,等.云南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5(02).

    [14]张社梅.四川省农业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4.

    [15]郭珍,曾福生.技术进步在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中的作用[J].湖南农业科学,2011(01).

    [16]刘辉.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机理、模式及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4.

    [17]魏锴,杨礼胜,张昭.对我国农业技术引进问题的政策思考——兼论农业技术进步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13(04).

    [18]高峰,王学真.诱发性创新理论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技术选择[J].农业经济问题,2003(12).

    [19]张军.“比较优势说”的拓展与局限——读林毅夫新著《新结构经济学》[J].经济学(季刊),2013(03).

    [20]翟荣新,刘彦随,梁昊光.东部沿海地区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区域差异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01).

    [21]韦森.探寻人类社会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与未来道路——评林毅夫教授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3(03).

    [22]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反思发展问题的一个理论框架[J].现代农业科技,2009(21).

    [23]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1(01).

    [24]宗振利,廖直东.中国省际三次产业资本存量再估算:1978-2011[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4(03).

    [25]鞠金艳.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系统分析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2011.

    [26]徐家万.云南花卉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

    [27]郭熙保.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之谜新解——来自后发优势视角[J].学术月刊,2009(02).

    [28]陈德忠.顺德花卉生产的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D].广州:华南农业大学,2002.

    [29]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相关热词搜索: 种植业 技术进步 视角 经济学 结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