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琼结县种植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时间:2020-10-28 08:03: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本文通过对琼结县种植业发展现状、总结了近10年来我县种植业结构调整方面主要成绩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经济结构调整,需一产上水平的发展步伐,依托政策优势,提高粮食单产、优化粮食生产结构、提高种植业的整体水平、加快推进种植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琼结县;种植业;发展思路;对策

    琼结县地处雅鲁藏布江中游南岸的琼结河谷地带,距地区行署驻地泽当28公里,全县版图总面积1030平方公里,下辖3乡1镇20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总人口1.8万人,其中农业1.76万人,劳动力1.1万人。林地面积1.2万亩;森林活立木蓄积量0.4万立方米;平均海拔3850米,年平均温度7.4℃,年平均降雨量364.5毫米,雨季集中在6、7、8、9月份,无霜期120天,年日照时数2830小时,具有日照时间长、季节分明、降雨集中、气候干燥及冬春多水等特点;我县78%左土壤属砂壤土类型,还有少量的粘土和砂土地,砂壤土保水性差,PH值在7-8之间,较为适宜农作物生长,是一个典型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河谷农区县。

    一、琼结县种植业发展现状

    1.土地资源利用情况

    全县土地面积1036平方公里,其中现有耕地2.8万亩,其中农作物播种面积2.7万亩;草场面积1.3万亩;林地面积1.95万亩。

    2.基础设施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巨资相继为我县修建了琼果水库雅砻灌区、泽琼公路、35kw高压输变电站、“西新工程”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全县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基础,改善了广大民众的生产条件、提高了广大民众的生活水平,也使我县第一、二、三大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为增加农牧民群众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社会、经济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还很薄弱,需要国家继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解决制约全县发展的“瓶颈”因素。在争取国家资金的同时探索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农民企业家、各级社会组织、广大农牧民的资金投入,多渠道宽领域争取资金,不断改善交通、能源、通讯、农田水利、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和防抗灾基地建设,为产业结构调整打下坚实物质的基础。

    3.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近年来,全县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根本目标,大力实施“农业稳县”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充分发挥资源、区位优势,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全力打造“春青稞种子基地”和“高产创建示范区”,大力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从农村经济总收入分析,201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比2010年增了2.1倍,但是种植业收入所占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二、三产业所占全县生产总值比例整体趋向上升,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总量增长。

    4.以粮食为主的种植业结构

    大力实施科技兴粮战略,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扶持政策和抗灾减灾措施,千方百计稳定粮油种植面积,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及配套增产技术,重点抓好千亩优质作物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泽琼公路沿线,藏王墓周边的耕地缺肥严重,从2008年开始,县政府拿出资金购买肥料分给各乡镇,但受传统观念影响,近两年农牧民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农村劳动力季节性短缺等因素的影响,粮食生产呈逐步下滑趋势。琼结县气候温凉,主要种植农作物以青稞、小麦为主,其次是油菜、豌豆和少量蔬菜等,其品种混杂严重,品种结构单一,抗性差,一年一熟,成熟性基本一致。2014年各种农作物的播种总面积为1827.4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157.33hm2,经济作物播种面积为418.03 hm2,饲草作物播种面积为252.04hm2,粮、经、饲种植比例为63:23:14。2014年各种作物产量分别为:粮食总产达到10224.01t、油菜1300.09t、蔬菜菜总产达到2711.5t。各种作物产值分别为:粮食 1752.45万元、油菜 494万元、蔬菜430.71 万元,人均占有粮食、油菜、蔬菜分别为1172.8、149、311粮油菜实现自给。由此可见,粮食不论是从它的面积、产量、产值、人均都在种植业结构中占有较大的比例,远远超过了其他所有作物总和。

    5. 特色种植业产业发展情况

    为了适应新阶段的发展要求和国内外市场经济的需要,因地制宜,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依靠科技和技术创新、调整区域布局,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的农业目标,按照“建基地、突特色、树品牌、兴产业、保供给、促增收”的总体思路,加强农产品基地建设,打造农业特色品牌,推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近几年集中建设了标准化种植1.2万亩,但是只重建设不重管理。在基地建设中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现象,建设之始能做到合理规划,对照标准,严格把关。一旦建成,后期管理出现松懈或断档,不能保持对农作物在正常生长过程中的监测、预报与田间管理,缺乏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

    6.农村体制改革情况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由从事同类农产品生产、经营的农民、组织和其他人员,自愿组织起来,在技术、资金、信息、购销、加工、储运等环节,实行自我合作、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发展,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的一种产业组织形式。据调查统计,目前全县共有农民手工业合作组织销售和收购农副产品2家,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会员16人,筹资3.73余万元,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从依托单位来看,以农牧部门牵头为主,兴办农村专业合作组织。2、从事产业来看,以种植业为主。3、按会员分布来看,以当地乡镇农民参加为主。4、从出资情况来看,以农民自筹和各种混合出资的为主,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7.农业投入情况

    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支农惠农专项资金投入力度,资金投向涉及三农部门。2013年,琼结县支农专项资金到位130万元。

    二、琼结县种植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

    1.农业推广体系不够健全

    目前,我县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站编制11人,实有5人;农机监理站编制2人,实有1人;两站缺编7人。乡镇没有专门的农技推广站机构和人员,农技推广人员都是有科技副乡长或外行干部兼职。村级农技服务人员69人,人因待遇低、工作繁重、大多数村干部兼职,科技特培人员5人。根据我国农业技术员干部与农业人口之比例为1:1200,而我县为 1:3535 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科技服务需求。

    2.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不协调

    从种植业内部结构上看:一是良种种植面积比重小。二是粮、经、饲比例不协调。三是种植业与畜牧业之间的发展关系也不平衡,两者不能做到互补。由于受历史发展和传统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我县粮、经、饲比例失衡,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偏大,而经济作物、饲草作物的种植面积偏小,从而造成农牧民群众增产不增收,农牧民生产生活水平得不到很大的提高,也影响了农牧业的全面发展。从农业人口人均占有量来看:全县农业人口人均占有耕地面积1.55亩;种植业中粮播作物、经济作物、饲草作物与农业人口人均占有量分别是1.02、0.39、0.14亩。

    3.抵御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

    种植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自然条件的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一场突如其来的洪水、干旱、暴风雨、病虫害等自然灾害直接危及着农业生产。一旦出现大灾,自我救助的能力在大灾面前就显得非常脆弱,很难通过自身的能力从大灾中恢复过来,加之基础设施条件很差,主要表现为水浇水源不足、节水设施差,影响农作物各生育期的生长。

    4.土壤肥力差,施肥水平低

    琼结县耕地土壤肥力差,特别是白那至恰玛公路两旁的耕地严重缺肥,而且施肥水平低,有机肥亩均施用量低,低的只有100斤左右,高的300斤左右;化肥亩均施用量仅为15斤,最低的只有五斤。此外施肥方法不科学,使得化肥利用率不高。这些因素都严重影响了粮食产量。

    5.耕作粗放,造成基本苗不足、广种薄收

    粮食种植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同时,由于粮食生产面临自然灾害、市场竟争等风险,比较效益低,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家务农的多为老人,现在的农业一定程度可以说是“老人农业”,普遍接受新技术能力弱,农业生产仍以传统耕作方式为主,先进农业技术、农业机械应用水平较低,稳定粮食生产的任务十分艰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以来,全县粮食基本摆脱了供给偏紧的局面,因阶段性、结构性过剩,品质差的粮食销售困难,价格持续低迷,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造成农民粮食储备较少,一定程度危及到了粮食安全。

    6.农田草害严重

    我县大部分农田草害都较严重,主要有双子叶和禾本科杂草如灰灰菜、苦菜、然巴草、野生燕麦草、野生油菜等杂草,其中野生燕麦草和然巴草、野生油菜,危害最为严重,这三种草是恶性杂草,适应性广、繁殖力强与作物争肥、争水、争光对提高作物单产影响极大。据调查当田间杂草是苗的1.5倍以上时,每亩就会因草害而损失粮食70斤以上,唐不齐村的田间杂草可达苗的1.3倍时,就会每亩损失粮食50斤左右,而且对此农牧民群众并未引起重视,有的为了把禾本科杂草作为牲蓄越冬饲草而不愿除草,有的为了把野生油菜作为榨油原料而不愿除草,有的甚至根本就没有中耕除草的习惯。

    7.科学种田还远未普及

    多年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科技管理部门始终把科普工作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断加大科普工作力度,组织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科普宣传,通过分期、分批组织和举办不同类别农牧实用科技培训班,培训农牧区的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使农牧民科技素质明显提高。但由于我区是一个高寒缺氧、地广人稀,农牧区人口居住分散、点多面广的欠发达地区,农牧民文盲率比重较高,开展科普工作的人、财、物力单位量投入相应就要增大,而目前专门从事科普工作的人员又较少、投入低,致使科普工作开展的受众面和范围受到较多的限制,造成社会大众、尤其是农牧民的科技意识仍然普遍不高。因此,全区科普工作具有纵向性的历史性进步,但科普绝对发展水平与横向区域性比较水平和层次较低,科普工作有待大力加强。

    8.病虫害防治机制不完善

    病虫害防治机制不完善,使得不能及时了解病虫害情况,一旦出现大面积病虫害,就会因错过了最佳防治时期,而造成一定的损失。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农药按比例收费后,农牧民群众不愿购买农药,出现了不防治或防治不彻底的现象,导致病虫害迅速蔓延。

    9.农村改革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

    目前,入社农民占全县农民的比重不足0.2%,大大低于内地发达地区水平,也低于全国2.5%的水平。二是与会员的利益关系还不够紧密。 三是服务层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与那些在生产组织上已经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和商业化程度较高地区的农业进行竞争的能力。四是行政色彩较浓。专业合作组织必须坚持的一个总原则是“民办、民管、民受益”,我县的专业合作组织主要依托政府或部门兴办,基本上由政府或部门的领导担任会长,往往求稳,不敢冒风险,步子迈不大,只经营一些产前、产中服务。

    从以上情况看出机构人员还是结构调整、科技普及率、基础设施建设,这几点因素决定了我县的种植业发展现状不乐观,发展后劲不足,发展压力很大。长期以来,县委、政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发展种植业上下功夫,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受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我县农产品总量及人均占有量已自给有余;与现代农业相比还严重不足,规模过小、特色不明显,加之农业生产成本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和产品流通极不发达,农牧民增收水平和农业生产效应低下,农业产业化仅呈低水平缓慢发展状态。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积极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培育龙头企业,推动农牧民增收实现新突破,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三、琼结县种植业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科技队伍、为实施农业产业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一是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发挥市场机制配置人才资源的导向作用,大力培养和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提高人才整体素质,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深化人才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改革,采取有效措施,营造良好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激励环境,积极稳定现有人才,着力引进急需人才,重点培养未来人才。采用灵活的机制吸引和聚集区外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完善自治区级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管理制度,注重人才引进、培养,采用竞争淘汰机制,形成人才的自动优化。进一步完善学术带头人培养引进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使之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实施”杰出青年科学研究计划”,促进中青年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稳定现有人才,逐步改革现行职称制度,由科研机构自主设置专业技术岗位和职务结构比例,确定岗位责任,实行按岗、按任务、按业绩定酬,竞争上岗。二是要稳定、充实和完善县乡农业科技服务和推广人员队伍,修建各乡镇科技推广站,配备办公设施和人员,提高全县20名村级农民技术员的待遇,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三是加大对少数民族科技专业人员队伍的培养力度。在中央和兄弟省市的支持下,培养出更多的以藏民族为主体的高学历、高素质自然科技专业技术人才,以及各科技门类和学科领域的创新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特别是在各个农学技术门类和领域中,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专业人员的培养规模和力度。

    2.优化农业产业和产品结构,实行区域布局

    突出保产任务,狠抓关键时节和重点区域。切实加强粮食主产县的生产管理,确保粮食生产重点区域的保产、增产。

    据调查,我县人均年食用粮食600斤,全县1.7万农业人口一年需1056万斤粮食即可保证口粮;农户年均饲料用量2864斤,全县3763户一年需1078万斤粮食即可满足现有牲畜的饲料用量;全县年种子用量66万斤,以上三项合计2200万斤,全县年产2200万斤粮食以保证全年人畜的粮食安全。2013年,全县粮食总产为2236.1万斤,年余粮为36.1万斤,尚在安全线上。目前,全县粮食平均亩产为1412.5斤(参照《2013年农牧林渔业综合统计年报》小麦和青稞的平均产量)通过单产行动,使每亩的粮食平均单产增加20斤,达到1432.7斤,全县需用1.5万亩耕地种植粮食就可以保证粮食安全,剩余1.2万亩耕地可用于种植其他作物和进行结构调整。建立年产2200万斤的粮食生产基地。确保粮食播种面积达到1.5万亩(其中青稞0.85万亩,冬小麦0.58万亩)以满足全县农牧民的消费需求。稳定建立高产优质春青稞5000亩、冬小麦3000、油菜2000亩、饲草3500亩,包括绿色食品和青稞的种植比例,目前主要以山冬系类小麦和藏青系类春青稞为主,同时积极引进推广其他高产优质品种。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持续发展后劲

    全面实施项目兴县战略,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农牧民积极参加农业保险能够有效地补偿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在恢复受灾农民的生产和解决灾后的农民生活能够起到重要作用。水利方面,主要以防洪、灌溉工程为重点,加快提灌、水库、堤防、灌区等工程建设步伐,加大小流域综合治理力度,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充分利用好雅砻灌区等。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以工代 ”建设工程,兴建蓄、提、引、灌、排等小型水利设施,推广农田草场的有效灌溉面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4.实施“沃土工程”确保农业增产增效,促进农牧民增收

    对全县8000亩平均亩产量不足300斤的中低产田进行改造。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变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为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增加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综合生产水平。

    5.推动农业“八字宪法”来提高科学种田意识

    农业八字宪法,是指毛泽东根据我国农民群众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技术成果,于1958年提出来的农业八项增产技术措施。即:水、土、肥、种、密、保、工、管。土:播种时机翻、整平土地,施足农肥,耙平,整细,墒足,无杂草,坷垃。保持水土,土壤普查,(按地块制订土壤成分档案),土质较差的耕地,进行改良土壤,因地改良、因地种植、因地施肥,耕地占用多少拓荒多少亩的原则,施行土地利用规划。肥:广辟肥源,测土施肥、按需施肥、科学施肥,针对土地和农作物的类别增加肥力、积造农家肥,提高肥效。亩施优质农肥3000公斤以上,追肥20斤以上。水:大办水利,建立和维护灌溉水源,兴修蓄水和灌溉工程,合理用水,逐年扩大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稳产田面积。种:培育、繁殖、推广、普及农作物的优丰产良品种,适时播种,提高番种质量,有条件地方实行机播 ,播深、浅一至,撒籽均匀,覆土一至严实。严禁小羊羔肯吃青苗,力争苗全、苗齐、苗壮。密:合理密植,适度增加单位面积的农作物株数。保: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工:改良、创新农业生产工具。管:精耕细作,加强田间管理。改进耕作方式,扩大复、套、间种、轮作面积。搞好防治病虫害、中耕除草、追肥、适时收获收获等系列环节。

    6.积极开展除草行动,提高田间作物纯度

    一是利用春季诱发灭草,在播种前20-25天,进行灌水翻耙平,到播种前这段时间,田间的大部分杂草可以发芽出苗,在播种时再进行一次耕翻。二是中耕除草,中耕松土不但可以除草。而且也是改良田间条件,促进作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三是轮作倒茬。合理轮作倒茬不但是养地用地相结合提高土壤肥力的途径,也是防除杂草的重要措施。四是减少传播途径,野生燕麦草种子有很强的生命力,肥料要高温腐熟。五是化学防治用40%燕麦畏,每亩用0.5斤药,兑水30-60喷在地表,喷后随即耕翻入土。用70%2.4-DT酯,每亩用药1-2两,兑水60-100斤进行叶面喷雾。

    7.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劳动者的科技素质

    应始终把农牧区和广大农牧民作为技术培训和科普工作的重点,形式多样,广泛普及,建立示范基地和乡村科普室,加强面向社会和青少年的科技教育与面向农牧区的科技服务工作;真正做到让广大农牧民学得懂、用得上,编译出版科普教材和读物,定期办好”科普一条街”、”科技三下乡”和”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传活动。以充实、配强农牧区科技队伍为突破口,采取优惠政策,全面加强县级农牧科技推广机构建设。使越来越多的农牧民成为科学种田、科学养畜的行家能手,在广大农牧区造就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农牧民专家,使80%的农牧户接受实用技术的培训。通过科技手段,逐步推动农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8.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做好病虫管控工作

    加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和防控工作,目前常规生产中多采用化学防治为主,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进一步要调整农业防治为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为辅的防治措施,农业防治主要以轮作倒茬、有机肥料的科学使用,科学管理,适合的栽培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蔓延,以及物理防治主要以比如黄板篮板,黑光灯、糖醋液引诱等措施灭虫,力争把病虫害危害损失控制在3%以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做好防灾减灾工作,确保农牧业丰产丰收。

    9.深化农村改革,创新经营机制

    (1)统一思想,把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实践证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融技术指导、信息传递、物资供应、加工销售、资金融通等服务功能于一体,能办成其它经济组织“统”不了、国家经济技术部门“包”不了、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情,能打破所有制、区域和行业界限,围绕某项产业实现生产要素更大范围、更大领域的流动重组,它是农民进入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科教兴农的必经途径,是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现实需要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选择。这种特殊的组织形式,既可以成为农业龙头企业,也可以成为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的纽带。

    (2)积极引导多部门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我们将明确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业务指导部门,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指导,促进其健康发展,支持和鼓励多部门牵头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技推广部门要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优势,牵头兴办;农业龙头企业以自己的优势来牵头,形成“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机制;鼓励农村能人牵头兴办,形成“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的运行机制。

    (3)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在形式上,坚持多形式和方向性原则,积极兴办专业协会等各种合作经济组织。只要是将农民组织起来,都一视同仁。我县将着重围绕粮、油、牛、蔬菜、农机等产业,积极推进农业行业协会建设,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规划、制定标准、评优等方面的作用,共同为农业产业化作出努力。

    注:本文中的面积与产量均为当地的习惯亩和习惯亩的产量。

    参考文献:

    [1]2011年国民经济统计年鉴.

    相关热词搜索: 琼结县 种植业 发展思路 对策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