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国内土地勘测定界中“3S”技术应用研究

    时间:2020-11-03 08:00: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种土建工程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对土建勘测定界的有关技术进行分析,从3S技术概述、3S 应用问题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目前土地勘测定界活动中对3S 技术的应用状况做一些简要分析。

    【关键词】GPS;RS;GIS;土地勘测定界

    1.导语

    土地勘测定界是一个重要的工程项目,对土建工程的开展、城市规划实行以及各种大型工程建筑的实施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参考意义和工程价值。所以在土地勘测定界的过程中,有关单位和部门应该积极的研发和应用新型的勘测技术,以得到更加精准的测量结果,提高我国土地勘测定界的水平,为我国相关的土建工程的开展和土地使用的规划提供更加科学和准确的依据。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我国的土地勘测定界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笔者认为将现有的其GPS、RS 以及GIS 技术的应用优势更好的结合起来,可以实现更加理性的土地勘测效果。下文将对该问题进行浅析,以期促进我国土地勘测定界中“3S”技术的应用和发展。

    2.技术概述

    所谓“3S”技术,就是对 GPS、RS以及 GIS技术的结合使用,即在土地的勘测定界的活动中,利用三种技术的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实现更加精准和科学的勘测定界。

    2.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也称GPS 技术,是一种由美国历经二十余年研制的能够实现二十四小时无间断的实时卫星定位系统,最初研发时主要是应用于军事用途,但是由于其具有的范围广、精准度高、测量速度快等特点,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工程建筑的测量中,以及相关的大范围定位定界活动中。从系统的构成上看,GPS主要由空间部分、地面部分和用户设备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空间部分主要指的是信号的接受和传输部分,而地面部分主要指的是测量基站的设置,而最后的用户部分则主要指的是信息的处理和控制系统,只有三个部分共同作用,才能实现GPS精准测量。GPS技术同其他的测量技术相比,不仅大大的提高了工程测量的精度,还实现了全天候的实时数据采集,为工程的测量的效率的提高也做出了贡献,对于土地的勘测和定界来说,GPS 技术的应用还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就是其能够避免河流等地标的测量困难,有效的提高了土地勘测定界的质量。

    2.2 遥感(Remote Sensing)

    所谓遥感技术,就是利用专门的电磁波仪器和设备,在不接触物体的情况下,实现对物体的形状和位置等相关数据的采集。这种技术的最大的应用特点和优势在于可以实现非接触式的测量,对于一些特殊需要的工程测量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另外,由于该技术的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目前基于该技术有扫描仪、光谱摄影器等多种现代化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有效的分析出测量物体的形状和位置,还能定位出其在周围环境中的关系,对于土地测量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

    mation System)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也就是GIS技术,是较前两种测量技术更新的测量技术,它的最主要的应用特点是不仅可以在测量的过程中,得到物体的有关数据,还能同时形成文字以及图像信息,大大的丰富了土地测量活动的多样性。不仅如此,其还可以综合分析数字、文字以及图像等信息,进而分析区域内分布现象以及过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GIS不断的深入土地勘测工作中,目前为止其主要功能有:空间数据输入、数据存储以及检索、数据分析处理以及数据输出等。宗旨GIS是一门兼备综合性以及技术性的学科,并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

    3.应用问题

    3S的应用可以很好规避了劳动强度,简化工作程序,因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以及社会效益。在高速公路、水库等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应用3S技术得到了各界的好评。

    3.1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TK技术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可以确定使用范围并计算其相应的面积。在应用全球定位系统的过程中有如下要点:首先、设置控制网点。网点应当选择位于视野开阔的地点,点位范围能不得有可以吸收或者反射电磁波的物体。依据勘测土地具体情况设置网点,利用静态策略,一般而言在距离为10KM内需要观测45 分钟。完成观测之后需要对数据进行筛选以及分析,并将最后数据载入电脑之中。其次、GPS的测定,利用FC1000接收器策略地形要素,需要将其与卫星信号的接受状态与空间控制点尖椒,根据时间的变化,接受的卫星数目有一定的差异(5颗- 8颗以上),避开高压线等影响GPS 接受的物体,进入碎步策略,之中可以进行地形要素的测量工作,TAB键为保存,在测量结束之后可以将所有的相关数据载入计算机中。

    3.2 遥感(Remote Sensing)

    卫星遥感的主要特点即直观因而可以直接应用于土地勘测定界的工作中。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首先选定勘测土地以及时间,并将土地附近的界限转绘于图纸之上,为了保证调绘的准确度,我们可以利用实践调查结果座椅简单的判断。应用遥感的步骤主要如下,第一,建立注释标志。即将遥感得到的图像与实际类型相互联系起来。第二,内业调绘。第三,外业调查。利用GPS,将实地与图像建立相应的位置关系,并展绘于工作图之上。

    3.3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

    mation Syetem)

    地理信息系统主要可以解决数据分析问题,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强大分析整理能力,建立土地广利的信息库,在我国的 GIS应用过程中,其主要作为一个动态的数据管理角色,因而GIS已经渗入了土地勘测定界的常规工作之中。一般以AutoCAD Map作为平台,进而完成土地勘测定界的自动化管理,同时土地勘测定界工作中应以提高效率以及简化操作为目标,其中的土地勘测定界成图子系统理所当然的成为GIS的核心系统,实际应用中主要应用其自动搜索功能以及自动生成报告书功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果。

    3.4 3S综合应用

    GPS 具有强大的定位功能,RS 的特点是实时以及准确,而GIS 则具有强大的分析能力,因而在土地勘测定界中如果可以将三者相结合,则可以实现更准确动态的土地勘测定界。3S技术综合应用,首先需要利用GPS的定位功能,找出具体待勘测土地的地理位置,进而利利用RS提供的各个时间段的遥感图像,结合GPS的地理定位,并利用GIS的分析能力,得到土地勘测的具体信息。

    综上所述,上文中笔者对我国土地勘测定界的3S 技术进行了分析,以期促进我国土地勘测的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仁,边馥苓.地理信息系统导论[M].北京:测绘出版社,1993.

    [2]钟宝琪,谌作霖.地籍测量[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

    [3]国土资源部.土地勘测定界技术规程(试行)[S].1999.

    [4]王振中.GPS 技术在建设项目用地勘测定界中的应用[J].河南国土资源,2004,12.

    [5]王振中.“3S”技术集成及其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科学,2005,8.

    [6]章书寿,孙在宏.地籍测量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7]蔡建忠,张志勇.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在土地勘测工作中的应用[J].测绘通报,2003(5):32-34.

    [8]辜寄蓉,韩光聪,张孟冬等.建设用地勘测定界功能探讨[J].测绘科学,2007,32(1):117-118.

    [9]曾松峰,李满春,周炎坤.基于 B/S 结构的土地市场信息系统[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2(1):81-83.

    [10]吴长彬.基于 ArcGIS 的现代地籍系统建设[J].测绘通报,2007(8):62-65.

    [11]韦仕川,吴次芳,杨杨,黄木易,杨志荣.基于RS和GIS的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安全研究——以东营市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2008(01).

    [12]曾怀恩,黄声享.基于Kriging方法的空间数据插值研究[J].测绘工程,2007(05)

    [13]李艳,史舟,吴次芳,李洪义,李锋.基于多源数据的盐碱地精确农作管理分区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7(08).

    [14]陈晓利,祁生文,叶洪.基于GIS的地震滑坡危险性的模糊综合评价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7(02).

    [15]吴次芳,叶艳妹,岳文泽.试论土地利用工程的学科属性、体系和发展方向[J].中国土地科学,2007(03).

    [16]高亚峰,高亚伟.我国城市地质调查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J].城市地质,2007(02).

    [17]吕昌河,贾克敬,冉圣宏,齐永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与案例[J].地理研究,2007(02).

    [18]许彦曦,陈凤,濮励杰.城市空间扩展与城市土地利用扩展的研究进展[J].经济地理,2007(02).

    [19]刘湘宏,马姝玮.科学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J].经济地理,2007(02).

    [20]何冬晓,谢世友,孙在斌,邓晓军.中国地质灾害发育特点及防治对策综述[J].四川地质学报,2007(01).

    [21]曹月娥.基于GIS技术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D].新疆大学,2010.

    [22]莫宏伟.基于GIS的关中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3]曹顺爱.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能值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7.

    [24]赵哲远.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

    [25]鲍文东.基于GIS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

    [26]江福秀.基于土地利用安全的城乡用地优化配置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27]郭碧云.基于RS和GIS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

    [28]尹奇.土地利用规划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6.

    [29]黄云.三峡库区万州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可持续利用研究[D].西南大学,2006.

    [30]姜升.煤矿区用地规划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09.

    [31]董祚继.中国现代土地利用规划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32]于苏俊.可持续土地利用规划技术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

    [33]欧海若.土地利用规划的基础理论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04.

    [34]余振国.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其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5.

    [35]师学义.基于GIS的县级土地利用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36]曹顺爱.土地利用规划中的能值分析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7]赵哲远.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7.

    [38]刘志坚.土地利用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39]陈丽.我国转型时期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度均衡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7.

    相关热词搜索: 勘测 界中 土地 国内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