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搭“一带一路”快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时间:2020-11-14 09:36:0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我国的区域经济因历史、自然、交通以及政策等条件的制约,存在不平衡发展的问题。“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将有效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共进。应树立协调发展的创新理念,加快我国各区域经济的特色协调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互动、互联。

    【关键词】“一带一路” 区域经济 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一带一路”建设从中国延伸向世界,不仅将推动我国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更为世界经济的交流和发展搭建桥梁。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牵引下,我国经济发展将获得动力,区域经济的发展将更加协调,应充分借助“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带一路”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来新机遇

    首先,“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提升东部地区的开放程度,使东部区域优势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在“一带一路”发展中,我国与东盟的经贸往来加强,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以及国际信任的增强,将使东部经济的拉动引擎获得新的动力。其次,中部地区经济将得到壮大。中部地区的发展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发展潜力较大,“一带一路”实施后,中部经济发展也将面向世界,承接各区域的产业转移和产业互动,建立全新的中部经济发展产业链。再次,随着“一带一路”发挥作用,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增强。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西部地区将承担“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责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将更加密切,多种深层次的合作将促进西部基础设施和经济的协同发展,使西部区域经济的薄弱局面得到改善。最后,“一带一路”建设可为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复苏创造机会。我国东北部地区的产业调整比较缓慢,经济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制约性强。“一带一路”建设将使东北地区的经济与俄罗斯通过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铁路实现区域性的对接,使东北部区域经济得到新的发展。

    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障碍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层面战略设计,对外传递着和平与发展的倡导,对内将持续推进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建设将有助于各区域经济项目的最终“落地”。但在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必须要清醒地看到我国各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现实障碍。

    我国西部区域经济发展面临多重障碍。西部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地理区位以及发展基础等多种要素的制约,相较于东部地区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的差距。西部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相对滞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缺少自我发展能力。这一缺陷并没有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而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东北部区域经济发展存在顽固性遗留障碍。从近几年来北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来看,经济发展总体疲软。以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为例,数据显示,2015年,三省GDP增速分别为3%、5.7%、6.5%,分别位列全国倒数第一、第二、第四位。2016年度,国内经济总体呈现下行压力,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长速度缓慢,排名“垫底”的魔咒未能打破。总体来看,东北部地区政府主导型的经济比例较大,民营经济发展动力不强,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偏向化工重工业以及产能过剩是制约北部区域参与“一带一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东部地区尽管具有经济基础优势,但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更加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对“一带一路” 倡议作出积极的回应,蒙、俄、中亚、西亚、欧洲等国家的经济要素将向我国渗透,国际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同时,东部地区如天津、大连、连云港、烟台、秦皇岛以及日照等城市在经济发展中存在共性竞争,城市之间的经济优势相似,发展方向重叠,使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更加严峻。

    中部省份存在大而不强的问题。中部地区同样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经济基础不够牢靠,经济下行压力以及增速換挡依然影响较大,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十分紧迫。同时,中部地区的农业发展品牌化不足,出口能力有待加强,农业发展处于市场产业链的下游,旅游业的发展对外吸引力不足。此外,教育的短板也造成了中部区域难以适应“一带一路”建设中中部崛起的现实需求。

    区域间的协同经济发展思维薄弱。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区域经济的各自发展需要以合作和互通作为基础。通过协同经济发展为彼此提供条件、支持与保障。然而由于缺少区域之间协同经济发展思维,经济优势互补与合作眼光不够,东部的优势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理念不强。导致区域经济政策分散,缺少完善的政策体系,各区域相对独立,在经济协同发展方面程度很低。

    “一带一路”背景下,如何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发展

    第一,整合优势,加强改造,增强西部自主发展能力。首先应加强西部传统产业的改造,加强优势产能的国际渗透。“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这部分区域对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通讯、信息安全、机械制造等需求较大。四川、贵州和陕西等省份在此方面已经具备比较完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应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中抓住优势。其次,西部区域应持续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汲取东部区域发展中的生态教训,积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同时应发挥文化旅游的资源优势,推动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

    第二,加强产业转型,增强东北部区域发展动力。东北部区域应持续将经济结构的转型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实现各产业均衡增长。增强东北区域的独立发展能力,依靠区域自身的发展力量加快东北振兴的步伐,积极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机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不断释放市场活力。依托良好的农业条件,科学发展“大农业”,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支持下加强过剩产能的对外输送。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

    第三,东部地区应打造竞争特色,增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综合竞争力。需正确、理性地认识与同类城市之间的相似优势,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打造适应于城市特色和资源优势的战略布局,强化特色功能定位。进一步拓展陆海空通道,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的“五通”合作重点。加快与沿线国家基础通道的互联互通,不断加深城市间的合作与配合,逐步实行海关通关一体化,提升海陆物流的服务水平。沿海城市应依托港口优势加强多点布局,不断增强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的能力。

    第四,依托中部农业优势,发展“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全力建设亚欧地区的农产品金融核心。依托产品集散中心的优势加强跨国农业贸易,加速中部地区农产品的国际营销,积极鼓励农业经济领域的多国合作。重视对“一带一路”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农业援助合作。同时加大旅游业与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发展中部经济培育实用性人才,逐步扩大中部区域的国际影响力。

    第五,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区域特色及定位。各区域在进行自我定位的过程中应率先树立协同发展理念,着眼于区域的协调发展。树立大局意识、全局观念,消除抢夺区域龙头的迷思。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实际,挖掘特色和潜力,选择适合本区域经济发展的特色道路,进一步消除区域间的行政束缚。在“一带一路”引领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拥有了新的契机,各地应从自身的特色、现实需求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进行自我定位,避免抢资源、“炒概念”。

    总之,改革开放30余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东部沿海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西北、东北等地的地域差距也客观存在。为使各个区域能够充分、高效地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加强西部、北部、东部以及中部经济的创新发展,重塑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思维,为区域经济搭乘“一带一路”国际列车走向繁荣创造条件。

    (作者单位分别为吉林建筑大学;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①《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光明日报》,2017年3月6日。

    ②习近平:《开辟合作新起点,谋求发展新动力—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开幕致辞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5月6日。

    责编/孙垚 美编/杨玲玲

    相关热词搜索: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快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