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应对世界民主化潮流坚持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

    时间:2021-01-20 07:56: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民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不断地走向民主,是世界政治的发展趋势。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所谓第三次民主化浪潮声势浩荡,先后席卷了南欧、拉美,东亚和西亚,苏联东欧,南非、中东等世界大部分地区。不管我们愿意还是不愿意,这股世界性潮流都会对我们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排除有积极的一面,但更多的是挑战。面对世界民主化潮流,我们当然不能盲目顺应,但也不能忽视其影响。

    一方面,我们应该顺应世界性的发展趋势,认识到民主是人类的共同价值,更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正像十七大所明确指出的,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我们应因势利导,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挑战,从中利用有利于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契机,加快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制度、特别是政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另一方面,要清醒看到一些西方国家和政客在民主的幌子下推行霸权主义,搞“和平演变”,强迫其他国家的人民接受其政治价值的企图。从拉美和非洲的“民主化”,到苏东剧变,再到近年来中亚国家接连发生的“颜色革命”,表明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把西方民主模式扩展到全球的力度和相继得手。

    西方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对我国的政党制度已构成不小的压力。我们应主动应对,破解压力,在应对世界民主化潮流的过程中,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基本原则,做到在坚持特色中顺应,在比较中借鉴,在建设中完善,推进我国政党制度的进一步发展,并以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丰富世界民主政治文明。

    在应对世界民主化潮流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立场,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动摇,坚持衡量我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的根本标准,是从我国国情出发,以能否促进生产力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能否保持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特点和优势,能否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能否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能否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标准。

    在坚持这个基本政治立场的前提下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三:

    一、坚持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在坚持特色中顺应

    当今民主化的潮流尽管有西方国家的推波助澜,但毕竟是一种大趋势,顺应潮流、因势利导是积极应对的上上策。但是顺应的前提则是要坚持我国政党制度的特色。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的基本架构是: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民主党派是中国的参政党;宪法和法律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保护参政党的参政地位和权利。中国各政党的共同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得到各民主党派的认同。在中国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祖国的完整统一。“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民主、团结、和谐是中国特色政党关系的主题。

    我国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在政党与政党的层面上,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政治上的领导与接受领导、合作协商、互相监督的关系,双方是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而不是政治上对立的敌对党。在政党与政府的层面上,双方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合法的参政党,不互相竞争和分享执政权,这一点不同于西方国家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也不同于西方联合执政的各政党之间的关系。在政党与社会的层面上,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依法实施对社会的领导;而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对社会有一定的政治影响力,但是没有领导权。

    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既与西方国家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相区别,也明显有别于苏联等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党制。它所具有的独特性与政治优势,保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有坚强的政治领导核心,又能获得广泛的政治支持;既能保证多元化的利益表达,又能避免政党倾轧,避免无谓的政治内耗;既能充分地发扬人民民主,又能形成高度的政治认同;既能保持社会稳定,又能营造和谐氛围;既保持一致性,又体现多样性;既规范有序,又充满活力。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独特的政治优势和强大生命力在世界民主化潮流中经受了考验。当苏东剧变,原社会主义国家执政的共产党相继倒台之时,社会主义中国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并取得前所未有的大发展,这是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的最强有力的证明。在积极顺应世界民主化发展趋势的过程中,我国政党制度的独具优势和鲜明特色是对世界政治发展多样化的丰富和贡献,这些无疑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并应进一步扩大其在世界政治中的积极影响。

    二、研究和追踪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在比较中借鉴

    世界民主化的潮流是西方国家主导的,在这股潮流中,世界上已有几十个国家走上了政治民主化的道路,实行了西方式的政党制度。我国走的是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的政治发展道路,我们坚持自己的特色,绝不照搬西方民主模式,不搞多党制。

    但是,中国的民主政治要发展,也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和有益的成果。现代民主政治制度发源于西方,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备,很多有价值的成果是人类政治文明的共同财富,值得学习和借鉴。就西方政党制度而言,其权力监督与制约机制、政治沟通机制、竞争机制等都有很多具体的做法值得借鉴。不仅西方国家,其他国家尤其是亚洲国家的政党制度,在发展阶段、文化背景甚至政党制度的形成上都和我们有某种程度的相似之处,从中也能发现一些有益的经验。认真研究其他国家的政党制度,把国外的好东西与我国国情和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促进我国政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学习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要追踪国外的最新的理论动向和发展成果。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于“协商民主”的研究已引起我国的关注,国内有了不少跟踪研究的成果。所谓协商民主,就是公民通过自由而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视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从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以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一种治理模式。(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3期)协商民主的基本要求,一是参与协商的主体要多元化,二是协商主体完全自由和平等,三是协商内容具有公共性,四是协商要有基本的制度安排。协商民主的提出是针对现代西方代议民主的弊病,力图通过协商的深化、制度化、规范化,将政治协商与社会协商有机结合,使民主更加实至名归。

    尽管协商民主理论主要是对西方代议民主实践反思的产物,但其对我国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有学者认为,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就其民主形式而言,正是“选举(票决)+协商”两种形式构成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所指出的:“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我国协商民主有四种基本实现途径: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合作共事。而这四种途径体现在制度层面,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可见,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完全可以借鉴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

    我国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虽然在体制上是能够体现协商民主的先进制度,但是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协商民主实现的问题。有学者归纳了四个方面:一是协商主体作用和地位的差异性。在目前体制下,中国共产党是政协的领导者、组织者,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是政治协商的参与者和辅助者,在协商中未能形成平等互动的地位。二是政协缺乏实施其功能的必要条件。被定位为统一战线组织的人民政协既不属于国家机构体系内的国家机关,也不同于一般社会团体;既被赋予了崇高的政治地位,又未被赋予实际的公权力,故而其功能实现往往只能靠惯例和党的政策推动。三是由于过多地担负统一战线的功能,人民政协的协商功能被边缘化。四是政协运作体制滞后。政协人数太多,会期较短,委员非专职化,参政议政的机会、资源都相当有限。(周天勇等主编:《攻坚——十七大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2007年10月,第23页)

    从这些问题出发,借鉴协商民主理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在操作层面可尝试做如下改革:

    1.增强参与主体的独立性,赋予参政党更广泛的平等机会和资源,实现参与过程的权利和话语平等;2.实现政协地位和权力的法制化,人民协商的地位和职权必须以法律作保证,应在法律上明确政协的具体职权。3.改革政协的推举制度,适当引入竞争选举机制,赋予政协委员更广泛的民意代表性,增强其政治责任感和参政水平。4.在政协内部建立不同层次的协商机构,如党际协商、政党与人民团体协商、社会利益集团之间协商等,重在加强政治协商。5.创建政治协商的互动机制和平台,以增加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双向互动。

    总之,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无疑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这一制度不仅在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方面有着非常大的空间,而且也能为丰富世界民主政治作出贡献。

    三、推进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制度化、规范化,在建设中完善

    若要在世界民主政治的大潮中披荆斩棘,既参与其中,又充分展示出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特色和优势,我国政党制度还面临着进一步完善,以及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制度创新的艰巨任务。

    最为关键的是要加强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提升政党制度的制度化水平,实现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由功能性向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提升。

    在世界民主化的潮流中,当代世界政党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各国政党大多都趋向于多元化和分散化发展,多党制已成为世界政党制度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一党执政的政党制度自然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当前对我国一党执政不管是敌对势力的攻击,还是友好人士的批评或担忧,主要都集中在认为只有实行竞争性政党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而一党执政容易走向集权和专制,不利于民主的发展,而且缺乏监督,容易导致腐败等。因此,完善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具体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政治参与和民主监督的真正实行,应该成为加强我国政党制度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民主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是多党合作制度理论设计的核心和初衷,民主党派存在的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监督共产党,要发出不同的声音。邓小平曾指出:“有监督比无监督好,一部分人出主意不如大家出主意。共产党总是从一个角度看问题,民主党派就可以从另一个角度看问题,出主意。这样反映的问题更多,处理问题会更全面,对下决心更有利,制定的方针政策会比较恰当,即使发生了问题也比较容易纠正。”(《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3页)《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有利于强化体制内的监督功能,避免由于缺乏监督而导致的种种弊端。各民主党派反映和代表着各自所联系群众的具体利益和要求,能够反映社会上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能够提供一种中国共产党自身监督之外更多方面的监督,有利于执政党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更加自觉地抵制和克服官僚主义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工作。

    但是在我国政党制度的实际运行当中,民主监督因为是一种柔性监督职能,缺乏约束力和有效的制度作保证,所以比较薄弱。然而,有效的监督必须要有相应的权利和权力,也就是要有受到法律保护实行监督的权利,以及实行监督时排除各种阻力和干扰的权力,使柔性监督具有刚性的操作权威。为此,需要尽快形成一套规范化、程序化、具有可操作性的监督制度,从制度上明确和增强民主党派相应的权利和权力。

    政党制度框架下的监督制度,首先应突出政党监督的特性,把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与一般的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区别开来,突出其组织性、代表广泛性和高层次性。根据《中国的政党制度》白皮书,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内容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法规的实施情况;中国共产党和政府重要方针政策的制定和贯彻执行情况;中国共产党各级党委的工作和中共党员领导干部履行职责、为政清廉等方面的情况。可见,参政党对执政党的监督的侧重点是高于一般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的,不是一般的事务性监督。

    政党制度框架下的监督制度,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运行程序。正当、合理的程序是保证制度建立和实行的必要条件。如上述对民主党派民主监督内容的规定,如果不加以细化,不使之具有程序上的可操作性,就难以真正落实。目前,在知情权、沟通和反馈、及时通报重要情况和重大问题等方面,我们已有一套比较行之有效的制度,对此应进一步加以完善,并予以规范化和程序化。如进一步完善特约人员制度,适当增加民主党派特约人员的数量,扩大特约监督的范围,同时要建立健全特约人员的推荐、聘任、业绩考核和激励措施等一套机制。对特约监察员的权利、义务及其特约监督检查的对象、内容、方式等要制度化、规范化;中共中央或有关部门组织各民主党派中央领导人对重大工程和重要法律、法规实施情况进行定期考察,有利于各民主党派了解情况,寓协商、监督于一体,是十分有效的举措,对此也应进一步加以制度化、规范化。总体而言,当前虽然有一些关于政党监督的文件和暂行规定,但在程序方面还缺乏具体的规定,对于通过什么途径、方法和步骤监督等,仍然需要进一步规范化和程序化。

    政党制度框架下的监督制度,要体现民主监督与权力监督的互动。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但由于中国共产党处于领导和执政地位,更需要来自民主党派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是体制外的民主监督,在现实中,民主监督往往表现得有效性不足,这不仅难以起到民主监督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主党派监督的积极性。相对于体制内的权力监督,体制外的民主监督是非权力监督,具体地说,就是民主党派不能直接办案、直接行政。民主党派的批评和建议要真正起作用,必须先反映到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通过权力机关来实行。所以,民主监督虽然具有咨询、反馈和警示的独特功能,但这些功能只有通过权力监督才能发挥作用。因此,要保证民主监督的效力和强度,必须建立民主监督与权力监督的互动机制,通过民主党派与权力部门的互动,使“软监督”有“硬”效果。如民主党派可与中共直接沟通,建立党派成员对中共领导干部的检举与中共纪委、政府监察机关、审计机关履行职能之间的衔接机制;建立政协提案转化为人大议案机制等等。

    综上所述,世界民主化潮流对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构成了严重的挑战,我们应积极应对,变挑战为契机。要在坚持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鲜明特色的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要研究和追踪世界民主政治、政党政治发展的新情况,通过比较鉴别,学习和借鉴其中有益的成果;要推进我国政党制度的建设,重点是制度化建设,使我国的政党制度不断完善,用我们的成果和经验对世界政党制度的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教授)

    (本文责任编辑 梁丽萍)

    相关热词搜索: 民主化 政党 中国 应对 潮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