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基于生态翻译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分析

    时间:2021-01-28 07:52:3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国际地位及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中国悠久历史文化及现代科技建设逐渐得到西方诸多国家的肯定,在国际交流中的软实力及话语权也日渐提高。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是我国对外政事的交流枢纽,有利于西方国家认识中国,对推动中国步入国际政治舞台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有效提供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如何全面而清晰阐明我国政府工作的内容,是当前政府对外翻译中的主要难题。而生态翻译理论的出现,有效解决了政府工作报告中特色词汇的翻译问题,促进了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生态翻译;政府工作报告;英譯本

    doi:10.1608 3/j.cnki.16 71一15 80.2019.11.0037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9)11-0156-04

    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经济得到显著提升,与西方国家交流及贸易日趋频繁,在国际政治交流中拥有绝对的话语权。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及国际沟通障碍因素,导致西方诸多国家及民众无法正确认识及理解中国,甚至对中国的认识依旧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严重限制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合作。因此,中国更加迫切得到西方国家的认同和理解,在国际性舞台上发挥正面作用。事实上,落实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工作,有利于推广中国文化、政治、科技及相关领域信息,使西方国家进一步认识中国、肯定中国,进而实现国际间共同繁荣与进步的目标。

    一、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概述

    政府工作报告是我国特殊的公文形式,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在每年两会上,对人大代表、主席团及政协委员发布此公文。在内容结构上,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对一年内各级政府机关的工作进行同顾,并以各级政府汇报有关劳动、社会事业及经济等领域的工作目标及计划,明确当年工作的主要任务。由于政府工作对我国国民经济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两会期间,国家政府会积极展开现场直播形式,向民众宣传推广当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及形式,以期国民深入参与到国家政府工作的活动中,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在对西方国家宣传工作中,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能够有效提升西方媒体政治宣传工作的质量及效率,从而缩短我国与国际的距离,加强世界对我国政府工作的认识。目前有关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工作,主要集中于英语文体学研究中,涵盖语句特征、词汇特征、衔接手段、语篇分析的使用。此外,还包括语料库对报告中存在的高频词汇翻译的研究工作。譬如报告中“文明”“加强”“搞好”“树立”“建设”等中国特色词汇的翻译(陈成飞,2015年)以及基于“目的”论、对等理论、关联理论及顺应理论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运用的翻译理论研究。无论文体学研究的侧重点及理论方向如何,翻译者主要将中国特色词汇及语句的翻译工作作为翻译研究重点。

    二、生态翻译理论研究现状

    生态翻译理论是依托自然生态与翻译生态的结构隐喻,是基于生态视角描述翻译理论与翻译生态整体的研究范式。其最初由胡庚申在2001年《生态翻译学》著作中提出,于2009年得到广泛发展。具体来讲,生态翻译理论是以生态理论为核心,以东方文化为媒介,以“选择/适应”理论为基准,整体探析文本生态、翻译生态及群落生态的相互关系。翻译者应依托生态翻译理论,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进行英译翻译,并在过程中“平衡”“协调”“重构”译语系统与原语系统的生态。随着生态翻译理论发展,翻译者逐渐将生态翻译理论运用到不同领域、不同文体的翻译工作中,包括传统文化翻译、对外宣传材料翻译、旅游文本及宣传片翻译、负载词翻译、公示语翻译、中医理论翻译、影视作品翻译等。尤其在文学领域,生态翻译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孔子》《道德经》《水浒传》以及余华、莫言、张爱玲、鲁迅、老舍等现当代作家代表作品等。因生态翻译理论以存在性、客观性及可持续性为前提,以“关联序链”为导向,探析自然生态与翻译生态关联问题。因此,在翻译过程中遵循原文本固有生态结构,强调保留原文本的特色性,对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保留中国特色语境,实施党政专业话语英译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三、政治话语生态翻译现状

    (一)政府工作报告中政治话语含义及范畴

    政府工作报告中英译本作为中国政治与西方媒体链接的渠道,承担着我国政府与国际政治合作及交流的重要外交任务,并广泛受到外媒关注。因此,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质量及准确度直接影响着外媒能否准确理解并引用中国内外政策,对我国外交事业具有决定性作用。基于生态翻译理论的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农村等多方面同顾与部署工作。因此,在报告中通常会存在诸多具备中国特色的政治话语,例如在200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三农问题中的“三农”,节能减排问题中的“节能减排”,完善民生问题中的“民生”;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加强宏观调控,实现经济平稳”中的“宏观调控”及“经济平稳”;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启动“沪港通”试点中的“试点”;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完善和稳定宏观经济、要留有后手、着眼长远、谋势蓄势”中的“后手”“着眼”及“谋势蓄势”等。此外,在2010年到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蕴含着反复提及的关键词,其中不乏对“宏观调控”“改革开放”“反腐倡廉”“打黑除恶”等不断重申,无不彰显政府工作重点。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在2006年至2017年间,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高频政治话语进行大体归纳及整理,可发现“改革开放”出现25340余次、“创新”与“改革”出现24454余次、“社会发展”出现21045余次、“医疗”出现15093余次、“节约”出现9454余次、“科学发展观”出现9123余次、“改善民生”出现6453余次。其中“改革开放”是具有较强代表性的话语,其既是对外开放政策,也是改革经济政策,同时也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对中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实况描述,是我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典型话语。而“创新”与“改革”代表着我国政治与时俱进的势态,是我国强调对内发展中,重视促进多领域共同发展,加强政、社、经、科、医疗、环保等全方位构建,不断贯彻科学发展观,弘扬创新精神。因此,基于生态翻译理论的前提下,翻译者应围绕政治话语高频词汇的文化背景、政治背景,以生态翻译理论中“选择/适应”理论选择适合的英语文本结构或词汇,完整诠释政治话语表面含义及深层概念,从而促进外媒对政府工作报告中高频话语的理解程度。

    (二)政府工作报告中政治话语翻译移植情况

    文本翻译实质上是将原语转变为译语的活动过程。从动态理论角度分析,翻译是将一种语言系统的文本内容移植到另一种语言系统中,在保留原意的基础上,实现外在语法、结构的转变,使之更适于其它语言体系进行解读及宣传。在历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过诸多高频关键词,这些关键词组建成我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政治话语,并不断被西方媒体直接通过英译本原文转载,直接移植到国际话语中。例如中国英译本中“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被直接英译为“The Three Represents”及“The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在外媒政治宣传活动时,则被直接引入到报道中,并使其基本政治含义得到完美诠释。而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发展中,中国越来越多的政治话语被西方媒体所熟知,并逐步得到改善,甚至引入到西方常用语系中。例如,“一带一路(One Belt,One Road)”逐渐演变为“The Belt and Road”。特别在西方权威报刊上,中国政治话语英译本不断被直接引用。据相关统计,纽约时报(2006~2018)对中国政治话语进行初步统计,其中“节能减排”出现568次、“计划生育”出现274次、“互信共赢”出现92次。可见国外媒体对中国政治话语接受度不断增高,对中国政府工作关注度不断提升。然而相对于以上高频话语词汇被外媒熟知并引用,我国近些年出现的政治话语,却因媒体推广率不足,导致西方媒体报道频率低下。例如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众创”“分享经济”“互联网+”等,其中涉及“互联网+”的文章共有340篇,《人民日报》中出现217篇、《中国日报》中出现123篇,但在《纽约时报》相关历史文献中,无法找到与“互联网+”的相关报道。

    四、政治术语移植的相关建议

    在生态翻译理论中,将文本移植定义为:在认知翻译本质的前提下,注重文本内在结构的可移植性,并以生态的视角将文本原有载体,转变为译文载体,从而在保留原有语境特色的情况下,實现文本载体的转变。翻译者需根据原文载体进行判断,以其可移植性作为文本翻译的基础。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翻译过程中,其移植性首先与原语语境的深度有关,即词汇在母语国内接受程度是否良好。其次,政治话语在英译过程中,其翻译内容及质量能够获得母语国国民的接受与理解。最后,政治话语英译本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理解及接受程度。在基于生态翻译理论进行政治话语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有意识地辨别政治关键词。在翻译过程中应加强对政治话语词汇的鉴别,使用新概念、新名词准确诠释我国政治话语及相关政治关键词。这些话语及关键词应是近几年的政策话语、政治新词及具有社会影响力及时代号召力的词汇。其次,应联合“国外相关文体制定机构”,将政治话语英译文本纳入相应的词典内,以便西方媒体及民众能准确解读英译本的政策背景及含义,促成我国政治话语及关键词传播程度的提升。再次,加强与高校各学科间的联系与沟通,推动各学科关于对政府工作文献、政治话语及关键词的研究工作,致力于结合英语语境,研究出全新且适用于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理论及方法。最后,注重对外宣传,加强我国相关媒体机构(《中国日报》《人民日报》等)的外文网站建设。在明确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的时效性及准确性的前提下,提高相关政治话语及关键词出现频率,引起国外媒体关注,从而使西方媒体透过外文网站了解并熟知我国政治关键词的含义及背景。然而具体到政治话语及关键词英译本翻译,依旧存在着诸多翻译问题,例如中国特色词汇、数字缩略语及四字词语的翻译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而有效的解决,将极大地限制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翻译工作,也将大幅度削弱以上移植策略的实施与发展。

    五、政治术语特色翻译策略

    (一)中国特色词汇翻译

    政府工作报告主要植根于我国基本国情,切合社会实际需求而推出新的法规及政策。基于生态翻译理论强调原语国家文本的交际维与文化维,翻译者往往采用增译与意译结合的方法进行英译文本翻译。例如200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南水北调”的英译本“South-to-North Water Project”除了描述南水北调的动态特征,即将长江水资源引调到北方地区外,还增加中心词“Project-工程”全面诠释了南水北调的政治属性;“宏观调控”(2012)的英译本“Eco-nomic Macro-Control Principle”详细阐述了利用政策手段调节市场经济活动,增译中心词“Principle-原则”,则很好地体现了“宏观调控”的原则属性;“构建公民道德”(2014)的英译本“Constructing CivilMorality”将原文动词短语转为名词短语。此外,对于契合民生的相关政策性词汇,则通常采用意译方式,旨在加强外媒的理解。例如,(2014)三农问题(IssuesConcerning Agriculture, Countryside and Farmers);(2014)医疗保障(Medical Security);(2015)二胎政策( Second Child Policy);(2014)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2016)城中村(City Nakamura);(2017)社会治理(Basic Social Conflict Management)等。此外,政府工作报告涉及层面广,学科领域多。为准确体现政策方针,往往利用概况性词汇构筑政策话语。在此种情况下,翻译者应结合词汇色彩、语境结构以及英译本复杂程度,以意译结合缩译的方式,翻译出具备中国特色的英文译本。例如三个代表英译本为“Three Representatives”,为加强外媒理解,可将其转译为“Marxist Zedong Thought Xiaop-ing Theory”。

    (二)有关缩略语翻译问题

    为言简意赅地表明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政策信息,使报告内容准确化、精炼化,在报告撰写过程中常常采用数字缩略词进行表述,如(2017)“一带一路”、(2016)“一照一码”及(2016)“三证合一”等。其中“一照”即营业执照,“一码”指统一代码。因此,其英译本为“Uniform Code Business License”;“三证合一”指代组织机构代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根据意译标准,其英文译本为“Organization code,business license,tax registration certificate”,然而在意译工作中往往存在英文结构复杂,不易阅读及理解的问题,例如“三大战略”及“四大板块”中“三大战略”指代京津冀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战略;“四大板块”则指我国华东、华北、华南、西部等地区的经济发展。所以,按意译方式进行翻译则为:“The Strategy of Beijing-Tianjin-Hebei Devel-opment, Belt and Road, the Strategy of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China"s East China, North China, South China andWest China.”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为有效凸显数字缩略语优势,应采用缩略语意译的方式,将“三大战略”及“四大板块”直接翻译为“Three Strategies”与“Four Major Plates”即可。因此,在翻译政府工作报告缩略语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中文语境理解程度及翻译语境描述程度,做到语境统一及受众接受程度统一,从而使英文译本符合原语使用背景,从而精简地传递政治话语的核心含义。此外,翻译者应以动态的视角看待政治话语翻译问题,充分理解西方媒体对英译版本的掌握程度,以标注解释性话语的形式,补充对相关政治话语的阐述。从而提升文本整体的质量及信息传达的效率。

    (三)四字词语及排比句翻译

    根据我国汉语表达规律,政府工作报告经常采用四字词语及排比句进行表达。在翻译过程中,应突破字面束缚,准确抓住四字词语及排比句核心,依据生态翻译理论采用缩译及意译的方法进行政府工作报告英文译本翻译。例如2019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我党党风建设工作的目标进行详细阐述,其中提出的“两学一做”“四个全面”及“大水漫灌”可缩译为“Learn to do”“Fou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及“Dashui floodingphenomenon”再比如“以气代煤、以电代煤”可缩译为“Gas for coal,electricity alternative coal”,译文将天然气与电进行巧妙地结合,并以燃气为主要叙述中心,强调结合天然氣与电的方式取代传统燃煤。其次在排比句的翻译中,汉语排比句具备增强气势、强化节奏的优势。因此在英译本翻译过程中应采用加注与缩译的方式。比如“万众创新、大众创业”(2017)英译本为“Innovation and mass entrepre-neurship”而对于口语化排比句式应采用直译并适当进行调整。例如“干成事、敢干事”(2015)可以翻译为“Do something,put into practice”,英译本将“敢干”直译为“勇敢做”,将“干成事”增译为“deliver”,表达付诸实践,从而准确表达字面含义。

    六、结语

    我国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对宣传我国综合国力,加强国际政治交流具有深远意义。在结合我国政策话语词汇及语句的基础上,翻译者应基于生态翻译理论,以生态的视角看待翻译问题,特别在中国特色词汇、数字缩略语及四字成语的翻译工作中,不应局限于字面含义,应结合中文语境与英语语境的差异化,以增译、意译及缩译的手法进行翻译,以期全面准确地翻译L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为推动我国走向国际政治舞台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蒋骁华,宋志平,孟凡君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新探索——首届国际生态翻译学研讨会综述[J].中同翻泽,2011(01).

    [2]思创·哈格斯生态翻译学R&D报告:十年研究十大进展[J]上海翻译,2011( 04)

    [3]钱毓芳,田海龙话语与中国社会变迁:以政府工作报告为例[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 03)

    [4]a杜海宝.生态翻泽学研究综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 02)

    [5]胡庚申.对生态翻泽学几个问题“商榷”的回应与建议[J].中国翻译,2014( 06)

    [责任编辑:周海秋]

    收稿日期:2019-03-11

    基金项目:校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指导项目“生态翻译学视域下政治外宣资料的英泽及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研究——以2006~2015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英泽本为例”(项目编号:2015SJD230)。作者简介:何晴霞(1978-),女,江西南城人,三江学院外围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研究。

    王怿旦(1979-),男,江苏溧阳人,三江学院外围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二语习得、认知语言学等。

    相关热词搜索: 政府工作报告 生态 翻译 英译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