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雍正官窑瓷器鉴赏(下)

    时间:2021-02-08 07:51: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编者按:雍正时期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上的新水平,瓷质莹洁,工艺精细,器形隽秀,典雅优美,品类繁多,釉色齐备。上期本刊介绍了镇江博物馆藏的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生产的青花、五彩、斗彩瓷器,青花或浓艳或淡雅,五彩清新静谧,斗彩莹润明澈。本期将带大家欣赏雍正朝仿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及新创的釉色瓷器。

    青釉:

    青釉有仿哥釉、仿汝釉、冬青釉等。哥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哥窑产品。它的重要特征是釉面开片,大片纹呈黑色,小片纹呈黄色,俗称“金丝铁线”。从传世品看,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仿哥釉瓷器,始于明代宣德朝,大量仿制是在清雍正、乾隆时期。如仿哥釉尊,喇叭形口、短颈、垂腹、圈足,肩部堆贴绳系。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全器布满开片纹,有大小两种片纹,颜色不一,大的片纹呈黑色,小的片纹呈黄色,圈足留有“紫口铁足”的特点,釉色呈灰青色。整件器物高19厘米,口径9.7厘米,底径13.2厘米(图6)。此器釉层肥厚,釉质温润,把宋代哥釉特有的油腻酥光和“金丝铁线”片纹仿得惟妙惟肖。

    汝釉瓷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产品。汝窑瓷器胎土精细,釉层厚而润泽。从传世品看,景德镇御窑厂生产仿汝釉瓷器,始于明代宣德朝,而终于明一代。到清雍正时又开始仿制,其技法远胜宣德朝。如仿汝釉贯耳尊,方圆唇,折肩,腹微鼓,圈足,颈腹部设贯耳。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整件器物高48厘米,口部尺寸为21.5×18厘米,底足尺寸为21.8×17.2厘米(图7)。胎质坚硬,修胎规整,釉面匀净,釉色光润透亮,釉色青中闪灰,呈青灰色。

    冬青釉又称东青釉,据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载:为北宋时汴京东窑(今河南开封陈留)所烧,所以称为东青釉。清雍正官窑所烧冬青釉,釉面平润,色泽稳定,以豆青为主要色调。如冬青釉三如意足瓷笔洗,板沿,腹出筋,呈葵瓣形,浅腹,浅圈足,足根有对称三如意足。全器施冬青釉,釉色淡雅、滋润。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整件器物高4.8厘米,口径17.4厘米,底径9.1厘米(图8)。

    黄釉:

    黄釉的呈色剂是氧化锑,雍正时期在氧化锑中加入不同数量的铁,使色调发生丰富的变化。此时期的黄釉有娇黄、淡黄、蜜蜡黄、鳝鱼黄等,淡黄为雍正新创,色薄而淡,滋润无比。雍正黄釉,不像康熙朝那样在素坯的涩胎上施釉,而是在烧好的白瓷上施低温黄釉,所以十分洁净。如黄釉暗刻缠枝花卉盘,撇口,弧腹,圈足。外腹部暗刻缠枝花卉纹。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圈双行六字楷书款。盘高4.4厘米,口径20.7厘米,底径13厘米(图9)。

    红釉:

    有高温铜红与低温铁红。高温铜红釉瓷器的制作,是将一定量的氧化铜作为着色剂加入无色的透明瓷料中,施于成形的瓷坯上,入窑经1250-1280℃的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霁红是高温铜红釉的一种,元代已经十分成熟,“明永乐以鲜红为宝”,宣德年间的宝石红更胜一筹。雍正官窑为恢复宣德宝石红的优良传统,不惜工本,烧成呈色稳定均匀的霁红釉。雍正霁红釉瓷中有一种仿明代红釉地饰白色鱼纹的瓷器,即在已施铜红釉的胎体上,以刀剔刻鱼纹,再在鱼纹上填以白釉。如白地红釉鱼纹撇口瓷碗,撇口,深腹,圈足。外腹部为三组红鱼纹,鱼纹在白釉衬托下显得格外醒目。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二行六字楷书款。碗高9.2厘米,口径22.5厘米,底径9厘米(图10)。

    低温铁红是以氧化铁为着色剂的低温红釉。按色彩深浅和施釉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矾红、油红、珊瑚红、抹红等。如白地红彩草叶纹葫芦形瓷水盛,敛口,束腰,腹下垂,平底。外腹绘矾红草叶纹,彩色淡雅,纹饰纤细柔和。底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整件器物高4.8厘米,口径3厘米,底径6厘米。器形小巧,精致,为少见的宫廷瓷质小文玩(图11)。

    蓝釉:

    蓝釉瓷有霁蓝釉、天蓝釉。霁蓝釉属于高温石灰碱釉,以氧化钴作呈色剂,系生坯挂釉,入窑经1280-1300℃的高温一次烧成,其工艺、器形与霁红釉相似。创烧于元代,明清两代均有烧制。馆藏的雍正官窑霁蓝釉器形有胆式瓶、洗、高足碗、碗、盘、碟等,釉色深浓沉静,釉厚而均匀,有里外蓝釉与里白外蓝两种。如霁蓝釉直口瓷大瓶,圆唇,长颈,溜肩,圆鼓腹,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三行篆书款。瓶高50厘米,口径11.8厘米,足径17厘米(图12)。

    天蓝釉是康熙年间创烧的颜色釉名品,雍正天蓝釉瓷器的釉色有深浅之分,如天蓝釉白里盘,敞口,浅腹,圈足。足内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整件器物高4.2厘米,口径20.6厘米,足径12.6厘米。釉面坚细莹润,胎釉紧密呈月白色(图13)。

    绿釉:

    绿釉是以氧化铜作着色剂、铅化合物作为助熔剂的低温釉。康、雍、乾时绿釉呈色有深浅之分,釉面无开片,玻璃质感强。如绿釉八宝缠枝纹瓷盘,敞口,浅腹,圈足。外腹部浅刻八宝纹间以缠枝纹。圈足内有“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全器施绿釉,釉色淡雅,玻璃质感较强,釉面能映出五色光晕。整件器物高4.3厘米,口径20.9厘米,底径13.2厘米(图14)。

    窑变釉:

    景德镇的窑变釉始见于宋代,清代窑变釉是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生产仿钧釉的基础上繁衍出的一个新品种,又称为“钧红花釉”,做法是先在涩胎上施一层仿钧铜红釉做底釉,上面再覆盖一层能产生液相分离并含有适量钴、铁、锰的特制釉料,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还原焰焙烧而成。如窑变釉瓷花瓶,喇叭口,鼓腹,圈足。全器施窑变花釉,相互交融,呈现出尤如火焰状的色彩。圈足内有“雍正年制”楷书款。整件器物高20.8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10厘米(图15)。

    茄皮紫釉:

    茄皮紫釉是一种以氧化锰为主要着色剂的低温釉,始见于明代,清代康、雍、乾盛行。如茄皮紫釉暗刻八吉祥纹瓷盘,原清宫藏。敞口,浅腹,圈足。外腹暗刻八吉祥纹。足内双圈有“大清雍正年制”双行楷书款。整件器物高3厘米,口径14.8厘米,底径9.5厘米。此器为雍正时常见器形,图案清晰,釉色淡雅(图16)。

    雍正时期官窑瓷器在康熙官窑的基础上,制瓷工艺达到了历史高峰,在器形上改变了康熙瓷器高大挺拔的风格,以秀美精巧的器形为主,器物线条比例协调,器形规整,结构合理,陈设与实用相结合,无论是对古代器物,还是对自然界的花果形状的模仿,都不是单纯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在仿制中创造出新的品种、纹饰,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彰显于世。

    相关热词搜索: 官窑 雍正 瓷器 鉴赏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