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郑振铎主编时期的《儿童世界》译作分析

    时间:2021-02-23 08:01:2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由郑振铎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儿童世界》,是中国现代第一个白话文儿童文学期刊。这部期刊在郑振铎主编时期(第一卷——第五卷)的作品,一部分来自于对外国儿童文学的译介,一部分是以文学研究会为主体的作者及小学教师、儿童等的创作。本文着重对郑振铎主编时期《儿童世界》的翻译作品进行梳理,总结出这一时期翻译作品超过原创,以童话和寓言翻译为主,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居多,译作涉及国别广这四个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关键词:《儿童世界》 翻译 郑振铎

    1922年1月7日,郑振铎在上海创办《儿童世界》杂志,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儿童世界》是为了满足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而创办的儿童刊物,也是中国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儿童文学刊物,其中刊登了很多儿童喜欢阅读的儿童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诗歌、寓言、神话、儿童小说、儿童剧等,对当时及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一直以来,学术界对《儿童世界》研究甚少,多是散落在儿童文学史梳理上的只言片语。2012年才开始有对《儿童世界》的专门研究,一篇从历史学的角度梳理《儿童世界》的发展历程,一篇是从编辑学角度分析《儿童世界》编辑特色,但从译介学角度入手对其分析的研究尚无;因在《儿童世界》崭露头角的第一年,翻译的儿童文学作品占多数,故本篇着重对郑振铎主编时期的《儿童世界》(第一卷—第五卷)翻译儿童文学,进行分析研究。

    根据笔者对《儿童世界》上翻译儿童文学的梳理,可将其分成以下三类。

    第一,原作已标注翻译出处的译作。包括郑振铎翻译的《骡子》(1卷4期,阿拉伯故事)、《聪明之审判官》(1卷8—10期,(印度故事)、《柯伊》(1卷10期,奥地利童话)以及根据孙毓修所编《童话》系列中译述的《无猫国》(3卷1期)和《大拇指》(3卷2期);查士元翻译的《靴》(2卷2期,印度故事);耿式之翻译的《雅哥的房子》(3卷12期,俄国童话);禾千翻译的《兄弟的友爱》(2卷7期,俄国童话);杜天縻、陈艾侯翻译的《奇磨》(2卷7期,北欧故事)。

    第二,因“是儿童杂志的缘故,原著的书名及原著者的姓名也都不大注出”①,故笔者根据源头、故事情节以及现当代的相同作品、不同译者、不同出版社的译本对照出的译作。这一部分翻译占多数。包括格林童话10篇:萧雨青译《三个兄弟》(1卷11期)和《贫人和富人》(4卷8期);赵光荣译《兔子和刺猬》(1卷12期)和《忠义的猫》(1卷13期);赵景深译《稻草、煤炭和蚕豆》(1卷12期);高士圻译《音乐家》(2卷1期)和《走好运的亨斯》(2卷2期);沈志坚译《渔翁和他的妻子》(2卷4期);耿式之译《金鹅》(3卷2期)。安徒生童话4篇:高君箴译《怪戒指》(4卷10期);赵光荣译《钟渊》(1卷13期);严继澄译《丑的小鸭》(3卷1期);刘廷蔚译《玫瑰花的伴侣》(3卷1期)。王尔德童话3篇:郑振铎译《安乐王子》(1卷1期)和《少年皇帝》(1卷3期);耿式之译《巨汗和小孩》(2卷8期)。印度寓言和传说8篇:爱罗先珂根据印度传说译述、顾寿白翻译的《拜他两的故事》(2卷8—13期);郑振铎译述的《花架之下》、《虎与熊狐》、《乌鸦与蛇》、《聪明人和他的两个学生》以及《孔雀与狐狸》(3卷1期);顾绮仲译《狮与兔》(2卷4期);胡愈之译印度童话《喀拉格拉》(4卷6期)。托尔斯泰寓言12篇:士武译《分配遗产》(2卷11期)、《蛇头与蛇尾》《细丝》(2卷9期)、《猴》(2卷13期)、《鸭和月》、《猿与豌豆》、《乳牛》(3卷1期)、《狼和猎人》、《两个农夫》(4卷12期)、《水神和真珠》、《盲人与牛乳》(4卷13期)、《鹰与鸡》、《山狗与象》、《鲸鱼和蟹》(5卷1期)。日本神话和传说4篇:郑振铎根据日本民间故事译述《竹公主》(1卷2 —9期),根据日本古代传说译述《两个生瘤的老人》(2卷8期),根据日本神仙故事译述的《米袋王》(2卷10期)和《八十一王子》(2卷11期)。伊索寓言8篇,以及郑振铎根据美国作家杜柏作品《树居人》翻译的《巢人》(4卷1—13期)、根据法国《列那狐的历史》译述的《狐狸和狼》(1卷5期);赵景深、孙凤来译自德国的《樱桃树》(3卷5期);杜天縻、陈艾侯译自希腊的《亚太兰与苹果》(2卷6期);沈志坚根据《猎人日记》译述的《孔雀缘》(3卷5—8期)等。

    第三,作者不明,但依据内容、文化背景、语言、人名等判断出是翻译作品的译作。包括《牧师和他的书记》(1卷6期)文中多出涉及天主教;《狮子和老虎》(1卷6期)开篇写到“匈牙利都城”和“匈牙利全国”;《弓》(1卷12期),讲述一个叫做“佛朗克”的男孩比赛胜利,获得弓,于是跑到村外射狼、射强盗、射鸟、并在结尾处总结“倘若我不好好使用它,它一定会折断”;《鹅》(2卷第5期)中的主人公名字是“柯丽坦”,讲述因鹅被主人杀、所以奴隶都逃走的故事,末尾启示“起初是人,现在是鹅,现在的人也是从前的鹅”,表达被压迫民众一同反抗压迫者;《兄弟三人》(赵光荣)中三个兄弟的名字分别是“长吉”“国平”“鲁介”;《老妇亨蕾》(4卷3期);《象医生》(4卷3—5期)主人

    公“米海尔医生”等等。

    下图表为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时期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国家分布。

    其中,印度作品以印度寓言和传说翻译为主;俄国作品以托尔斯泰寓言翻译为主;德国作品以格林童话翻译为主;丹麦作品是以安徒生童话翻译为主;希腊作品以伊索寓言翻译为主。

    根据以上对《儿童世界》翻译儿童文学的梳理以及图表,得出以下特点:

    1.初期翻译数量居多,超过原创;

    2.各种体裁中,以童话翻译和寓言翻译为主;

    3.童话翻译中,以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为主;

    4.各国文学中,涉及广泛,包括印度、日本、阿拉伯、德国、法国、奥地利、北欧等国文学。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儿童世界》中翻译作品居多

    首先,中国的儿童文学起步晚。先秦文学中已有一些生动的寓言故事和淳朴的童谣,历代文学中也有很多富有童心的作品,但说教意义明显。以“为了儿童而创作成为普遍性的自觉意识和儿童文学形成的一个独立的文体”而言,应是始于20世纪初。同时,世界儿童文学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使得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有了可资交流的资源。因此,“‘五四’前后,安徒生、格林、王尔德、爱罗先珂、小川未明等人的童话、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等人的寓言等儿童文学名著大批译介进来。这些译介为中国文坛打开了一个新奇绚丽的儿童文学天地,儿童乃至成人从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品味审美,作家也从中获得了儿童文学创作的范型和艺术灵感产生的媒质……可以说,没有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就没有中国现代儿童文学。”②

    其次,理论家、文学家迫切地接受外国儿童文学。一方面,“文学革命前后的文坛基本被黑幕小说、言情小说占据,甚至到1921年,新文学创作还不是很多……这时期,文学革命的发动者通翻译作品来介绍外国文艺思潮,向闭塞的中国文坛吹进活跃的现代气息。而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实际上起了扭转风气的积极作用”③。儿童文学也不例外。另一方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改变了传统的儿童观。儿童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深切关注,儿童文学被当作重要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周作人强调必须把儿童当作真正的人,确立儿童本位,承认他们具有人格。“儿童一旦被认为是独立的人,一种适用于他们的文学便应运而生。”④正如蒋风所指,“‘五四’时期中国儿童文学赖以‘自觉’的理论基础主要是西方的儿童学、人类学与人道主义文学,所追求的儿童文学艺术理想是以温暖、和谐、童真为审美特征的‘爱’与‘美’的文学”⑤。反映到儿童文学作品中即是童心崇拜,强调“儿童的”和“文学的”。但是面临“我们对于童话的兴趣是很高的,但在现在的工作环境里,引不起创作的欲望,所以只好向译述这条路走去。这是我们现在所能贡献给中国的最可爱最有望的第二代的了”⑥。只能本着“一切世界各国里的儿童文学材料,如果是适合儿童的,我们都要尽量采用”⑦的原则,大量译介外国儿童文学。

    最后,小学体制和教材的改革,也加速了外国儿童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发展。以前小学校里的教育刻板庄严,教科书是儿童唯一的读物,郑振铎在《儿童世界》宣言中明确提出,出版《儿童世界》的宗旨就在于弥补这种缺憾。新文化运动以后,小学校的兴起和教材对适合儿童的作品的追求,儿童文学这种新文学样式的出现,成为当时教育界、文学界、出版界最时髦、最新鲜,提倡鼓吹的新事物——教师教儿童文学,儿童读儿童文学。研究儿童文学、讲解儿童文学、编辑儿童文学,这种蓬勃、勇敢之前的精神,令人可惊可喜。因此,到了20世纪初,中国的儿童文学开始发展起来,不仅在理论上有周作人《儿童的文学》来倡导,在读物上,也有一种趋势,即对童话、神话、故事的提倡。

    第二,在各类体裁中童话和寓言翻译最多

    首先,童话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是儿童文学的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裁之一。儿童喜欢超越现实,需要实现幻想精神,童话具有极其浓厚的幻想色彩以及故事性,满足了儿童对文学的要求。童话最基本的特征是丰富多彩的幻想,幻想是童话的灵魂,而且童话的基本表现手法是夸张、象征和拟人;而寓言,“是很简陋的文体,它没有复杂的内容,也不需要华丽的雕饰;叙述直截简明,教训也浅露,不很含蓄。但是这类故事却为儿童所最愉悦,教训也为成人所深感动”⑧。寓言巧妙地将所表达的道德和真理隐藏于创造的人物的言与行中,而这些人和物,大都是野兽、家畜、飞鸟、树木等,这符合郑振铎的“血和泪的文学”文学观点,所以在儿童文学中,选用寓言的最大意义,在于轻描淡写中娓娓道来。还有,儿童喜闻乐见童话、寓言这种文学样式。人类儿童期的爱好是一种怪诞的语言。正如童话、寓言故事中皇帝、公主之事。而儿童心理和初民心理相似,所以在《儿童世界》中也有各民族的神话与传说。

    其次,国内供儿童阅读的作品多是注入式的神话、传说、故事之类,把种种教训装在儿童头脑,枯燥乏味,且儿童未必懂。而近代的寓言作家,像克鲁洛夫的寓言讽刺寓意明显,也不是恰当的儿童读物。在《儿童世界》翻译文学中,印度寓言和托尔斯泰寓言比例很大。之所以推崇这两种寓言,一方面,寓言的发源地是东方。在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时期,或希望通过溯寓言之祖来译介寓言,传达通俗浅显之意。而托尔斯泰寓言篇幅相对更短,且全无说教之意;另一方面,受到泰戈尔的同情被压迫者、反对暴力、歌颂爱国主义、歌颂自然印度诗和儿童文学理论的影响。这一点对郑振铎儿童文学译述、创作触动很大。

    最后,译者、作者接触到的各类体裁中,童话、寓言居多。郑振铎在《儿童世界》宣言中提到,编写《儿童世界》之初,常采用的书有A.Mackenzie——Indian Myth and Legend,Tentonic Myth and legend,etc/Williston——Japanese Fairy Tales./Merrion——The Dawn of the World/C.Baker——Stories From Northern Myths/W.B Yeats——Irish Fairy Tales and Folk tales/Tales From the Field/The Ingoldsby. Legend/Grimms——Fairy Tales/Wilde——Fairy Tales等,包括日本的《赤鸟》⑨杂志。从这些参考书目中即可看出,寓言和童话的选择几乎是全部。

    第三,童话翻译中,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王尔德童话为主

    晚清以后,对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以及王尔德童话的译介已经展开。安徒生童话总共170余篇、800首诗歌、14部小说、3部自传以及大量日记。“五四”时期,已有60篇童话和自传被译介过来。这些作品表现出儿童所特有的天真和对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其含有的悲悯情怀和艺术内涵,体现“五四”时期儿童文学所需要的理想范式。《格林童话》总共210余篇,早出现在1903年周桂笙在《新庵谐译》中就有格林童话;1910年零星出现在商务印出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里,归为“谐文”;在1909—1920年,孙毓修主编《童话》丛书翻译了至少8篇格林童话,包括《大拇指》《三兄弟》;之后,格林童话便大量出现在《儿童世界》上。王尔德童话总共9篇,其翻译最早出现在1909年周氏兄弟合译《域外小说集》,其中收入周作人译王尔德《安乐王子》;1922年穆木天翻译了5篇《王尔德童话》。

    刊在《儿童世界》上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翻译,主题鲜明。一方面,以宣扬爱、不恐怖、不粗鄙、不荒唐为主题的童话。该主题与“五四”时期儿童“儿童本位论”和“童心崇拜”相互辉映。因此,《儿童世界》会选择表现的是默默付出、不计回报的爱《玫瑰花的伴侣》和宁愿让孩子待在天堂也不要陪伴她,饱含着博大而深厚的基督情怀的《一个母亲的故事》来译介。另一方面,从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民性出发,批判统治阶级丑恶罪行和同情下层贫民为主题的童话。郑振铎认为王尔德童话大概都是充满奇幻而富有兴趣的,但所含意思却深沉;不仅儿童读之而喜,同时可以使成人读之而深沉;又因在《儿童世界》创办初期,从事翻译、创作的主体是“文学研究会”成员,必将把“血和泪的文学”以及“为人生的文学”思想带入儿童文学翻译和创作中。所以,会选择面对小伙伴的讥讽和将要冻死的命运,依然不卑不亢最终会变成白天鹅的《丑小鸭》和用尽自身力气,甚至不惜失去自己的眼睛、臂膀去帮助贫困之人的《安乐王子》来译介。

    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和王尔德童话拥有精湛的艺术魅力。安徒生童话语言将干巴巴的话语注入了生命,是在用诗人的观察和儿童的言语来书写儿童,安徒生的长处,就全在于“作”。但来自于民间的格林童话,全在于“述”;同时,格林童话的译介引起了中国对民间口头流传和古书材料的研究采集的重视。而王尔德的童话本身的艺术特色相对较高,周作人认为他的语言有“丰丽的辞藻和精炼的机智”,是“非小儿说话一样的文体”⑩。

    第四,作品涉及各国儿童文学

    上图表显示,《儿童世界》在它崭露头角的第一年,日本、印度、俄国、阿拉伯、希腊、奥地利、德国、法国、英国、美国文学等国文学均有涉及,来源广,种类多。但笔者对照《民国时期(1911—1949)儿童文学翻译编目》中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发现1920 —1929年的翻译作品以印度、日本、俄罗斯文学翻译为主,这和《儿童世界》上所展现的现象似乎相悖。其实不然。《儿童世界》创办初期,郑振铎等译者迫切需要儿童文学作品来充实其内容,这个时期属于“儿童的”“文学的”范畴的作品恰恰很少,于是郑振铎主动约稿文学研究会中乐于从事儿童文学翻译、创作的一批人,甚至小学教师,凡适合儿童的,尽力采纳。这正是《儿童世界》涉及各国儿童文学翻译的原因。但是,自1923年郑振铎接任《小说月报》主编、办《文学旬刊》以后,其中专刊“安徒生专号”“俄国文学研究”、译介小川未明的作品等,吸收和汲取日本、俄国文学的现实主义成分较多,这和作家必须和时代的号召相呼应,必须为了苦难的社会而写作的主张一致,因此,在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的儿童文学翻译中会看到日本、俄国文学占主流。

    综上,郑振铎主编时期的《儿童世界》,其中的翻译文学是来自各个国家的儿童文学,其中以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王尔德童话以及印度寓言、印度传说、

    托尔斯泰寓言的翻译最多。这些翻译作品,激起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热爱儿童文学的一批作家、广大教师、儿童的创作,对中国现代儿童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儿童文学翻译,就没有现代的儿童文学。

    ① 郑振铎:《〈儿童世界〉宣言》,见《郑振铎全集》(第十三卷)花山文艺出版1998版,第2页。

    ② 秦弓:《二十世纪中国翻译文学史五四时期卷》,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版,第151页。

    ③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版,第11页。

    ④ 《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见崔昕平、马艳萍:《儿童文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2005版,第80页。

    ⑤ 蒋风、韩进:《中国儿童文学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版,第177页。

    ⑥ 郑振铎:《天鹅童话集·序》,见《郑振铎全集》(第十三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版,第6页。

    ⑦ 郑振铎:《第三卷的本志》,见《儿童世界》第2卷第13期

    ⑧ 郑振铎:《印度寓言·序》,见《郑振铎全集》(第十三卷),花山文艺出版社1998版,第12页。

    ⑨ 日本的《赤鸟》杂志是由铃木三重吉(1882—1936)主编的杂志。1918年创刊,中途休刊,1936年停刊。标志着日本真正的现代儿童文学形成。

    ⑩ 周作人:《王尔德童话》,见《周作人论儿童文学》,海豚出版社2005年版,第146页。

    参考文献:

    [1] 郑振铎主编.儿童世界(第一卷—第五卷)[J].上海:商务印书馆,1922—1923.

    [2] [丹麦]安徒生.安徒生童话全集[M].叶君健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4.

    [3] [德]格林兄弟.格林童话[M].潘子立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4.

    [4] [英]王尔德.快乐王子[M].巴金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5] [俄罗斯]托尔斯泰.托尔斯泰寓言[M].唐小圃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34.

    [6] 张学明编.印度寓言[M].北京:海豚出版社,2012.

    [7] [日]上笙一郎.儿童文学引论[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1983.

    作 者:蔺晓丽,山西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翻译文学。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相关热词搜索: 译作 主编 时期 儿童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