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论儿童文学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重要性

    时间:2021-02-24 07:55:5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教育中的重点,而课外阅读又是帮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 从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的阅读要求入手, 应着力突出儿童文学在小学课外阅读中的重要性,以便促使小学生在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能不断加强自身阅读能力,提高阅读兴趣。所以,在小学生的各类课外读物中,对儿童文学的选择应该成为课外阅读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文教学 儿童文学 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076-02

    儿童文学是文学家族的一个特殊的门类,是站立在成人文学这棵大树旁的另一棵枝叶丰茂的大树,它在人类文化的领地中最能被儿童认可,也最易于被儿童所接受。小学语文教学所承担的引导学生吸纳人类文化精髓的任务,理应包含帮助学生认识并学会欣赏中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使他们在属于自己的文学领地中得到愉快的精神享受,从而丰富自身文化底蕴等内容。从这个意义上看,在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中着重于培养他们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感受、阅读和欣赏的能力,当是小学课外阅读教学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及误区

    (一)新课改对阅读提出新的要求

    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明确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 400万字以上”,而且在阶段目标中对每一学段的语文教学都提出了相应的阅读要求,并对课外阅读作了具体的数量规定。如第一学段(1~2年级)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第二学段(3~4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5~6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由此看来,新课标对小学三个学段的课外阅读总数上达到145万字的量的规定并不是一项轻松的任务。同时,新课标还对小学三个学段提出了不同的阅读要求,即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教会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正是从上述阅读要求出发, 新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提出要指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这就从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内容的选择,阅读数量的确定等方面对课外阅读作了正确的导向。同时也对小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让我们不能不考虑一个问题:我们当用什么样的内容来填充这个多达145万字的阅读空间?我们当怎样使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健康、丰富、有趣,该如何提高课外阅读活动的语言学习、人文精神培养和个人精神品格提升的快乐阅读功效?答案是明确的:向学生推荐课外读物,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灵活、恰当而到位的课外阅读指导。这是实现课外阅读不可或缺的环节。缺少了这一环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会在阅读量上大打折扣,而且在课外阅读的内容的选择上也会失当甚至走进误区。

    (二)目前小学课外阅读状况不尽人意

    根据以往学者的研究状况来看,小学生课外阅读最多的是一些关于课堂辅导的书籍,而对于其他一些文学、科普、艺术方面等书籍则较少涉及。在我国,课程设置中即便是有阅读时间,也会被不同名目的补课、作业等占用。根本无法保障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去阅读。在如此繁重的课业压力下,学生如何释放压力?此时,很多“口袋书”、《老夫子》《阿衰》之类读物就在小学生之中流行起来,此类课外读物出版不正规,字体较小损害学生的眼睛,甚至读物内容污秽不堪。这些既不利于新课程标准中阅读任务的落实,也不利于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因此,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应该“读什么”的问题不容置疑地摆在我们面前。这就涉及到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作具体定位的问题。这种定位既要考虑到小学生的阅读期望视野和接受能力,又要考虑课外读物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可能产生的影响。从这种认识出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应该定位于适合于小学阶段儿童阅读,有利于其健康成长,富有文学性和知识性、充满幽默感和艺术性的儿童文学。

    二、儿童文学的概念及意义

    那什么是儿童文学?儿童文学是对儿童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学,它是根据教育儿童的需要,专为广大少年儿童创作或改编适合他们阅读,能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和乐于接受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教学是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它与少年儿童的生命成长相伴随。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儿童文学的阅读贯穿于课堂学习和课外阅读乃至一切文学活动中。因此,教师应将儿童文学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此来丰富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同时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促使小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能提高自身学习积极性,并由此提升自身学习质量。所以,如何有效地开展儿童文学的阅读,将世界儿童文学诞生以来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品镶嵌在孩子们的心灵中,使之成为其美好情感、美好品格的精神泉源,是每一个小学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引为深思的问题。

    三、儿童文学对小学各阶段课外阅读的深远影响

    深入探讨了小学阅读的现状及儿童文学的内涵后,如何将儿童文学的特质与语文课外阅读实践相融合,发挥其教育儿童、愉悦儿童身心的作用,成为语文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因此,我们根据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及阅读特点将小学阶段分为二个部分进行探讨与研究:如第一学段(1~2年级);第二学段(3~6年级)。

    (一)低年级(1~2年级)

    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也占有比较高的地位。例如,《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学段的阅读都提出了具体建议。第一学段(1~2年级),学生的阅读文类被明确指定为“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这意味着儿童文学至少在小学低年段已成为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一个低年级的孩子,识字还不多,并且词汇积累也不够多,一本陌生的书里那些陌生的词汇会非常容易吓到他。而且,由于他自身的语言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即使没有生字的一句话,他读起来也可能是结结巴巴的,哪里还能享受什么阅读的兴趣?然而儿童文学却能避免这一弊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看电视》一课,是一首图文并茂富有情趣的儿童诗,写的是一家人看电视时互相谦让的关爱之情,“亲情”的思想一般教师都能抓住,但是,这篇课文如果只抓住“情”而不顾及“趣”,单纯从思想上“提拔”学生,则未免有些偏颇。本篇课文的“趣”首先表现在我们一家人对不同电视节目的态度上,爸爸、明明听不懂京剧,只好“打盹睡觉”,奶奶虽然看不懂足球,却“和我们一起拍手欢笑”。课文中的“趣”还表现在音韵的和谐上,因此,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音乐性和节奏感是必不可少的。课文中“趣”支撑了“情”的流动,教师的教学设计完全可以开放一些。例如,可以让学生读完诗后,用自己的话把课文转述成一个故事,这样一方面培养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增加孩子的识字量;另一方面也是训练学生读诗时在头脑中形成诗歌画面能力,同时也可以在转述成故事的过程中隐隐体会到诗歌分行排列的文体特征。

    (二)中高年级(3~6年级)

    《课程标准》对中高年级阅读教学提出了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及结构脉络。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写作。习作涉及的无非是两个方面:写什么和怎么写。就小学生而言,真正影响学生写作的问题是“写什么”。学生缺乏丰富的思想和生活积累,胸中无墨,下笔自然不能泼洒成文。每当写作时,便有文思枯竭之感。众所周知,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而小学生的生活面比较狭窄,没有较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情感体验,对周围世界的认识能力有限。因此,丰富多彩的儿童文学能帮助小学生突破生存空间狭小的局限,成为他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认知世界的一个窗口。比如《鲁滨孙漂流记》,在讲述故事的同时,又融入了海岛的地理概貌、动物植物、种植技术、烹饪烤面包技术、搭木屋、打猎等等的知识。这本儿童文学作品大大激起了小朋友们观察世界,认识世界的兴趣。阅读儿童文学作品能把儿童引向他们幼小足迹难以达到的国度,使之既能增加见闻、开阔视野,又能促进他们对复杂社会人生的感悟思考,使之懂得应该怎样对待社会和人生,加深他们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

    综上所述,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而且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新课标的实施以及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提高,相信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后琴.给阅读找个快乐的理由[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4):42-43

    [2]孙云凤.论儿童文学对儿童教育的价值[J].教育探索.2006,(12)

    [3]王晓玉.儿童文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19-128

    [4]谭俐婷.《儿童文学进入小学语文教材现状——以人教版为例》[D].中国海洋大学,2011(6)

    相关热词搜索: 儿童文学 重要性 课外阅读 小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