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中国传统美德在《聊斋志异》创作中的作用

    时间:2021-02-27 07:55:3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 《聊斋志异》是中国清代杰出小说家蒲松龄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古典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聊斋志异》不仅再现了17世纪中国的社会面貌,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还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的腐败与黑暗,更通过这些故事表达了孝义、善恶、因果等道德思想,传达了作者对传统美德缺失的愤慨和对重塑传统美德的坚定信念。本文以中国传统美德为中心,以《聊斋志异》的创作原因与目的为切入点,结合具体篇章分析了传统美德在小说故事中的具体体现,从而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德在该短篇小说集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聊斋志异》 传统美德 孝义 忠信 善恶因果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聊斋志异》为蒲松龄历时三十余年编著而成的文言小说集,由四百九十一篇短篇小说构成,题材涉及面广,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内容精炼巧妙而丰富多彩,故事于幻境之中透出极强的现实性、哲理性和道义性,予人启迪,发人深思。郭沫若曾对该小说集作出了极高的评价:“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细析之,《聊斋志异》在文学史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不仅得益于蒲松龄对精怪、鬼魅、神仙等故事的幻想式的传奇再现,更在于蕴含在这些故事之中的深刻现实性与哲理性,他在揭露现实社会的黑暗与腐败之余,找到了造成这种恶劣局面的重要原因——传统美德的缺失,并给予了救世救国的良方——重塑传统美德,对当时乃至对现在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 重塑传统美德——创作原因及目的

    明末清初之际,封建制度的弊端不断暴露,各种不公平现象进一步突显,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空前激化,社会动荡此起彼伏,底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在这种大环境下,官场政治陷入黑暗与腐败的泥潭,社会经济和文化也逐步衰退,人们的精神面貌萎靡不堪,传统美德从弱化走向缺失。

    作为一名深入社会底层的颇有良知的知识分子,蒲松龄将一切尽收眼底。他看到了那些为虎作伥的贪官污吏和邪恶势力对平民百姓的残酷压榨与迫害,他看到了那些为了荣华富贵和一己之私而背弃道义、背叛亲友的鄙俗之人,他看到了那些忘恩负义、抛弃妻儿、置父母于不顾的不忠不孝之人。同时,他也以几十年的仕途经历亲身体会了官场的黑幕与科举的不公。于是,他渐渐意识到传统美德的缺失与人性的扭曲堕落之间的必然关系,进而也认识到了重塑传统美德的极端重要性。因此,他化悲愤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创作中去,以期用文字唤醒人们内心那沉睡已久的美德与道义,让世界恢复原有的和美、雅致、淡泊与宁静。正如蒲松龄自己所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二 传统美德在《聊斋志异》中的具体体现

    在《聊斋志异》中,传统美德始终是其创作主题与中心所在。蒲松龄借饱满的人物形象和奇幻的故事情节,一方面展现了他对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善、不勤、不俭等社会丑恶现象的猛烈抨击,另一方面则传达了他对传统美德的歌颂与崇尚之情,以及他对人们尽快重塑传统美德的热切盼望。总体说来,《聊斋志异》对中国传统美德的传达具体体现在对孝义、诚信、忠义等问题的诠释上和对善恶因果报应的分析上。

    1 弘扬孝义之道

    孝义之道是中国家庭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在整个道德体系中居于首位,体现为对父母、对长辈的尊敬与关爱。不过,在当时有一部分人忘恩负义,没有尽到最基本的赡养义务,更有甚者将父母遗弃,着实令人心寒。因此,蒲松龄创作了很多弘扬孝义、表彰孝行的篇章,从而在根本上牢固中国的传统美德。

    例如,《孝子》中,周顺亭的母亲股生巨痈,昼夜呻吟,数月内服药无数但无一见效。一夜他梦中见神人,指示他要“割股疗亲”。他便以利刃割己股肉,与膏药相和敷于母亲患处,其母病痛立消,终于痊愈。将父母的安康置于首位,不顾一切身外之物,《钟生》中的钟生也是如此。他在济南府应试时,听说母亲病危的消息,便毅然舍下将得的功名利禄,疾驰返乡。因为在他眼中,功名利禄与自己的母亲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母死不见,且不可复为人,贵为卿相,何加焉?”蒲松龄借这两篇文章表彰了像周顺亭和钟生这种虽然过着贫苦的生活、却拥有着崇高内心的孝子,也讽刺了那些将孝义、仁道挂在嘴边,却从不身体力行的“风教先生”。

    又如,在《水灾》一文中有这样两则故事:康熙二十一年,天降大雨,遂成水灾,“居庐尽没”。一农人与其妻为救老母,将两儿弃于庐中,扶老母到高处躲避水灾。水退以后,农人与妻扶老母回家,见整个村子都已成废墟,唯独他们一家幸存,房屋完好无损,两儿并坐床头,嬉笑无恙。可见,蒲松龄对于孝义的表彰和褒扬是通过因果之报说明的,孝敬父母必定得到善报,正如以上两位孝子绝处逢生那样,而对父母不敬则注定会遭到恶报,就像《杜小雷》里杜小雷的妻子那样。杜小雷是一名孝子,尽心尽力地照料双目失明的母亲,而他的妻子却是一个大逆不道之人。一天,杜小雷买肉饷母,随后外出,交代其妻要好好侍奉母亲。不想她却将蟑螂混于肉中,“母覺恶臭不可食”。杜小雷回家后发现其妻的恶劣行径,想动手打她,又怕惊扰了母亲,不过到了晚上,她就受到上天的惩罚变成猪状。邑宰闻讯将其拿去巡街,用以劝诫世人。其实,蒲松龄理想中的家庭关系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其中孝义是第一位的,所以他将孝义之道融入创作中,使其成为重要的主题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蒲松龄所提倡的孝义不仅仅是对自己父母尽到孝道,而且还达到了一种“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境界。例如,在《菱角》中,胡大成在孝敬自己的父母之余,还尊敬、关爱其他的老人。他在外地见到一位老妇人卖身的惨淡场景,心中十分不忍,便将老人请到家中,像孝敬自己的母亲那样孝敬她,让她在余下的生命中过得安稳、舒心。

    2 歌颂忠信之德

    诚信、忠义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末清初,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商品交换不断扩大,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自由市场也逐步普及起来。在这一背景下,人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人们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密切,诚信、忠义就显得更加重要。不过,在经济活动中,有些人为了增加个人财富或是谋取暴利而弃信义于不顾,使商品交易毫无秩序可言,也使诚实、善良、无辜之人受到了欺骗和伤害。因此,蒲松龄将信义之德也列为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以期敦促人们重拾最初的诚信与忠义之心。

    《画马》一文是歌颂诚信的典型作品,其中的崔生则是诚信之人与诚信之行的经典模范。崔生家境贫寒,一日清晨,突然发现自家院中多了一匹骏马,他的第一反应不是将其据为己有,而是试图将马“逐去”,未遂。当崔生因为家中实在找不到其他代步工具而不得不骑这匹骏马时,他则一再叮嘱家人:“倘有寻马者,当如实以告。”后来,这匹骏马可以在瞬息之间行进百里的事情广为人知,“晋王闻之,以重直购之。崔恐为失者所寻,不敢售”。直到半年以后,一直无人寻马,崔生才将马卖掉,“居积盈万”。最后,崔生得知这匹骏马乃为邻居家中的名家骏马图所幻化而成,而邻居又因为骏马从图中跑出陷入困境,他则“自愿以直”,帮助邻居走出困境。此外,崔生的诚信还表现在他对骏马的悉心照料上。他并没有因为此马是他人之马而不去善待它,而是想方设法地维持骏马最初的饱满状态。当他发现骏马“夜不甚啖刍豆”时,担心骏马得病,第二天便“紧衔不令驰”,可见崔生心地之善良,品性之高尚。

    《宫梦弼》则讲述了朋友之间的忠义之情。柳芳华财力雄厚,“慷慨好客,座上常百人;急人之急,千金不靳;宾友假贷常不还。惟一客宫梦弼,陕人,生平无所乞请,每至辄经岁,词旨清洒,柳与寝处时最多”。在柳芳华富贵之时,宫梦弼便在柳家中将白银埋于地砖之下,暗自为其储金。当柳家破败、柳芳华病故之后,很多座上之客便不再与之交往,而宫梦弼不仅出资为其友人办了丧事,还帮助柳家进行经营,继续暗自为柳家储金,并激励柳芳华之子柳和:“男子患不自立,何患贫?”遂离去。后来,柳和意外地发现“宫往日所抛瓦砾,尽为白金”,而其他房间地下则“灿灿皆白锵也”,于是“顷刻间,数巨万矣”。于是柳家又恢复了以往的兴盛。蒲松龄认为,忠义是朋友之间最重要的纽带,唯有忠义才能立人、立家、立本,正如柳芳华与宫梦弼二人共同的忠义之情使柳家由破败走向振兴;而背信弃义的后果则无异于自取灭亡,就如《厍将军》中的厍大有那样。汉末,厍大有参军入伍,投靠了叛军祖述舜旗下。祖述舜对他恩宠有加,经过多次提拔以后做到总戎一职。后来,祖述舜势力渐弱,他感觉无可依托便打算改换门庭,偷袭了祖述舜并将其手砍伤,投靠到总督蔡某旗下。一夜,他于梦中去了阴朝地府,冥王认为他不仁不义,便“命鬼以沸油浇其足”,醒后,双足溃烂,疼痛难忍,指甲尽落。接着又患上了疟疾,才醒悟道:“我诚负义!”最终在痛苦与悔恨中死去。

    蒲松龄认为,受人以恩,应以德相报,得人以信,当以诚相报,得人以忠,当以义相报。通过这几篇文章,他将诚信、忠义的思想传达给世人,告诫世人要有信义之心,要做信义之人,唯有如此才能踏上正途、修得正果。

    3 善恶因果之报

    受佛教、道教与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蒲松龄对于善恶因果之报深信不疑,在《聊斋志异》中有五分之一的作品都与之有关。他曾多次表明“大善得大报,小善得小报”,“福善祸淫,天之常道”,“人生业果,饮啄必报”,“‘欲知后日因,当前作者是’,报更速于来生矣”,等等。借助这些篇章和这种思想,蒲松龄希望将真、善、美的思想传达给世人,并由此达到一种惩恶扬善、修养身心、善化社会的积极效果。

    一方面,蒲松龄深信,怀善心、有善意、做善事之人必有善果。例如《褚生》中,褚生勤奋刻苦,与陈生一道师事吕先生,后无钱交纳束脩,吕先生便免其束脩,与之同食同饮,视之若子。吕先生返城,褚生帮助陈生考取功名,并对陈生坦言自己是鬼,将到越地投胎,在掌心写“褚”字作为记号。陈生高中后,到越地探望吕先生。吕先生几十年无后,忽得一子,双手紧握不开。陈生听闻,谓儿掌中应有一“褚”字,并请相见。儿见陈,十指自开,果然有“褚”字印于掌上,皆大欢喜。作者后来评价道:“吕老教门人,而不知自教其子。呜呼!作善于人,而降祥于己。”

    另一方面,蒲松龄认为,恶意、恶行必然遭到恶报,《续黄粱》中的曾太师就是一例。他“荼毒人民,奴隶官府,扈从所临,野无青草”,其“可死之罪,擢发难数”。经揭发,曾太师被弹劾抄家,充军发配,被冤民杀死。他死后也不得安生,其鬼魂在地狱中下油锅、上刀山、饮铜汁,遭受了各种酷刑。磨难到此仍未结束,他转世投胎为乞丐之女,饥寒交迫,后嫁与他人作妾,备受凌虐,又被诬陷杀害良人,终被凌迟处死。可见,蒲松龄对社会的腐败面与黑暗面以及行恶之人的痛恨,同样可见他对惩恶扬善的坚定信念,和对世人用心良苦的规劝。

    结语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典文言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弘扬中国传统美德的经典作品。传统美德在该小说集的创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其中,传统美德的缺失是它诞生的重要原因,而重塑传统美德则是该小说意欲达到的重要目的。该小说集以傳统美德为中心,以忠、孝、信、义等为主题,通过一个个奇幻多彩的传奇故事,向世人传达了永恒的真、善、美的思想,并通过善恶因果之说规劝世人要修养身心,怀善心、行善举,从而达到重塑传统美德、建立善化社会的最终目的。

    注:本文系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立项课题:“读名著,扬美德,提素养”在高职学生中的研究,课题编号:2013SJDFDY083。

    参考文献:

    [1] 马瑞芳:《聊斋志异创作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2] 马瑞芳:《蒲松龄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3] 蒲松龄:《聊斋志异》,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 任笃行:《全校会注集评聊斋志异》,齐鲁书社,2000年版。

    [5] 盛伟编:《蒲松龄全集》,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6] 杨义、刘方喜:《〈聊斋志异〉选评》,岳麓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邢雯芝,女,1965—,江苏苏州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聊斋志异 中国传统 美德 创作 作用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