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基于社会评价的高校教育生态循环探析

    时间:2021-03-05 07:58:1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五年一轮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要求各高校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评估原则进行自评自建工作。用7项一级指标和特色项目、19项二级指标,44个主要观测点来检验学校办学的三个符合度,其中,学校定位、办学思路、专业、社会声誉、就业等指标检验“教育-人才-就业”生态循环链条,考证高校发展与社会需求的符合程度。其符合程度高低、生态循环优劣决定着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前景。

    一、高校评估的社会意义

    1 高校评估新特征。教学评估,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必然需要,反映了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反映学校存在的诸多问题;能有效促进大学间的竞争,引导教育资源的流向,同时吸引社会关注高等教育。但评估体系不可能针对某个个体评估单元和对象,只能告诉一个院校现在的各个指标所处的相对位置,目的也是希望管理者认清形势,督促其改进。本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具有五个明显的特征:一是整体统一性,即全国592所普通高等学校实施全国统一的评估步骤和指标体系。二是强制规范性,即所有大学每隔五年都要经过一次评估,也必须接受评估。三是综合联动性,即形成教育部与学校、学校的管理层与学校机关各部处和院系的联动。四是过程周延性,即自评自建、进校考察和整改构成一个完整的过程。五是集约效应性,即接受了评估,就接受了难得的机会和压力,使学校教改思路与措施的完善、教学组织与制度的调改、教学内容与技术的更新、教学条件与设备的优化、教学模式与特色的探索等都会集中和快速地产生效益。

    2 社会对高校的认知性。我国大学数量多,大学自身的发展快、变化大,社会各界、学生和家长需要了解各学校的状况和水平,评估结果能提供所需的信息。如果说社会、家长对中国的高等教育的期望值有多大,那么在其出现问题时产生的怀疑程度就会有多大。家长花费高额学费送孩子上大学,而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社会不接受、不认可、不信任,就意味着这样的教育很失败,如此下去,人们对中国的教育将慢慢失去信任,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所以评价能在很大程度上促使高校认清自身相对位置,达到以评促建的目的。同时,评估也是教育主管部门对高校进行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进而使学校更好地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功能。

    二、社会需求新特点

    1 高等教育发展范式转变。作为社会发展的产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须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拥有一个社会适应性的内涵,具有历史性、发展性和现实针对性的特点。从现实角度讲,精英化与大众化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范式,具有不同的发展依据与目标:在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大学毕业生主要供职于高端就业领域,由高等学校向社会进行“排队式”分配,用人单位不仅没有任何选择的权利与余地,且受到包括自身条件、各种政策等方面的制约,获得毕业生的机会也很少。而在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走向社会的途径及方式由高校分配转变为社会与毕业生双向选择,用人单位获得了绝对的主动权和鉴定权。于是,学生及其家长此时所担心的已不再是能否考上大学,而是毕业后的出路,即能否就业、能否被社会认可及能否满足个人的学习与发展需要等。

    2 社会期待转变。在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社会期待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方面社会各界特别是准备高考、考研的学生和家长,迫切需要了解各学校的状况和水平,评估结果能提供社会所需的信息;同时学生及其家长也从“进得来”的期待转变为“去哪里”的期待。另一方面是社会发展期待高等教育培养更多的适用型人才,即就业单位对毕业生的提问方式与内容由“学什么的”到“能做什么”上来,尤其近年来,社会对高校提供有巨大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强烈,也期望吸收更多的“复合型”人才。高等教育社会期待的转移,更加凸现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转换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三、基于社会评价因素,建立“教育-人才-就业”教育链条的良性循环

    1 定位与规划科学合理。国家人才培养的战略任务是高校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走多样化的人才培养之路,要培养数以万计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的创新人才。学校要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在经济社会大系统中为自身定位,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目标、层次、类型和人才的服务面向。在坚持自身品格的同时,走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的道路,这是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一流的大学并不是指办学层次越高越好,而是指在自身所处的这种类型的学校中办学最好,堪称一流。

    社会对各种人才的要求和规模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高等学校的类型和规模也要有所不同,“不同类型的高校定位与发展”核心是指各个高等学校要办出特点,各类高等学校的“产出”要满足社会需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有别于其他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服务面向,加之由于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这就决定了不同的高等学校承担着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任务。

    2 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改革。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2006年普通高校毕业生就达413万人,全国平均初次就业率仅为71,8%,比往年略有提高。出现高层次人才供给量不足、而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局面,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我国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即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脱节,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不断循环反复和调整完善的过程。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反馈到社会、市场,接受社会市场对人才培养质量外显特征的评价,即是否适应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的发展需要,是否适应市场的需求。当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后所反映出来的培养结果与社会需求存在不相适应的较大差异,或呈现出滞后于社会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时,高等教育必须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与培养方案、培养途径进行彻底的改革和调整。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落脚点是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高质量人才;要把加强基础和强调应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现在的大学生缺乏实践知识,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相关能力。专业设置必须适应市场要求。高校应与企业多交流、

    沟通,使企业真正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以消除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断层”。

    3 专业结构整合优化。在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的时期,由于我国许多高校的学科专业结构与传统的经济结构相适应,已跟不上时代改革步伐,适应新产业结构发展需要的专业尚未系统形成,如信息业、服务业等;其次是学科专业设置过窄过细,造成专门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适应能力差,后劲不足,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再次是在人才培养方面,学科专业设置和培养学生数量等方面不按社会需求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学校与学校之间重设专业,造成人才结构性过剩。

    专业结构与布局合理要做到“两个符合,一个遵循”即符合学校定位,符合社会发展、经济建设的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调整和设置学科专业,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加强新设置专业建设和管理,要把拓宽专业口径和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本地、本校办学的基础、社会的需求,建设品牌专业,形成优势和特色。

    从长远发展看,高校办学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对学科专业设置进行科学规划,进一步改造传统学科,加强优势学科建设,积极发展与经济建设相适应的学科专业;面对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需要,高校要认真研究不同学科的发展战略、教学要求和培养目标,探讨高等文科教育、理科教育、工程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注重研究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人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正确处理好能力教育、通才教育、专业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4 招生与就业双轨制。招生和就业是一对矛盾,就业市场化和招生计划化,在当前改革滞后的情况下,严重制约着高校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化了,但高校的招生仍然是计划体制。有不少好学校,生源很足,可计划招生指标有限,结果把入校分数炒得很高。而有些生源严重不足的学校,靠接受调配生来保证办学。高校办学就应靠质量和声誉,应由市场来决定学校的生存。因此,加强国家宏观指导,尤其在高校招生和学生选择专业时,从实际需要出发,使学生有目的地选择,避免资源浪费;扩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增加高校与高中学校的联系与交流,及早发现具有培养潜力的人才;社会需求是高校招生的导向,也是大学生就业的落脚点。在市场经济环境中高校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因此要加快建设招生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加速实现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为我国高校的招生工作与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可靠的保证。

    相关热词搜索: 探析 循环 生态 评价 高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