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信息科技 > 正文

    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时间:2021-04-17 08:17: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高中历史思想史教学本来就错综复杂,如果我们单纯采用理论说教,很难将问题讲解清楚,更不能深刻把握思想史的内涵。史料教学法以其特有的优势,可以清晰地说明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关键词

    史料教学 思想史 教师 学生

    高中历史思想史专题,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全面准确地把握思想史,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运用思想史,是值得我们探究的问题。历史教材局限于篇幅,对思想史讲解过简,仅凭教材提供的史料是远远不够说清问题的。要克服教材固有的不足,提高教学效果,可采用史料教学法。

    一、史料的选取

    一切历史教学都应该建立在史料之上,它是我们历史教学的起点。史料的甄别选取是史料教学的第一步,材料选取的好不好,直接关系教学的效果。好的史料要有针对性和趣味性。针对性是指能说明教学内容,要紧紧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展开,不能偏离教材。趣味性是指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不能佶屈聱牙,枯燥无味,要贴近生活,要雅而不俗,要有一定的难度和区分度。此外,史料不能多而杂,要少而精,不能支离破碎,要尽量全面。因此,我们既要广泛地占有材料,又要细心地品读材料,要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本文以“西学东渐”为例,来谈谈思想史教学中的史料运用。

    明清之际,中国思想界出现了变革,这种变革可以追溯到“西学东渐”,它拉开了近代中西方文化交融与冲突的序幕。16、17世纪之交,传教士远涉重洋,来华传教,欧洲的哲学、逻辑学、艺术,尤其是自然科学,如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物理学、火炮制造技术等传入中国。面对别样的西洋文明,士大夫各阶层态度如何呢?我们选取了以下史料。

    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

    “方今事势,务须真才。真才必须实学。一切用世之事,深宜究心。”——(明)徐光启《与胡季仍比部》

    “广其术(西学)而以之治水治田之为利巨、为务急也,故先之。”——(明)徐光启《勾股义序》

    “兹所录者(西学),虽属技艺末务,而实有益于民生日用,国家兴作甚急也。”——(明)王徵《远西奇器图说录最》

    “(天主教)真可以补益王化,左右儒学,救正佛法。”——徐光启《辨学章疏》

    设计提问:试问“方今事势”指什么?两个“急”字说明什么?指出明代士大夫们对西学的态度,以及出现态度的原因。(学生自主阅读,联系课本,探究学习并回答,略。)

    能力培养:上述材料易懂而不浅显,内容近却指向远,具有实用性和针对性。“方今事势”四字扣人心弦,引发悬念,激起学生探究的愿望,能一下子把我们拉回到歷史现场,从而联系到明末道学家坐而论道、科举制禁锢思想、儒学严重脱离实际的时代背景。史料中两个“急”字,说明国家积重难返,弊病丛生,而当时儒学不能解决国计民生问题。同样,通过史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徐光启是位务实主义者,比较开明开放,他看到了西学可以解决实际问题,是实用的学问,因而主张学习之。综合史料,使学生得出徐光启主张学习西学的原因:一在于时事之所需;二在于补救儒学之不足;三在于西学自身之长处;四在于个人见识之非凡。

    二、史料的解读

    史料的选用是第一步,它只是提供了我们认识历史的对象和工具,第二步就要对史料进行解读加工,运用逻辑思维,借助概念、判断、联想、推理,经过类比与假设、具体与抽象、归纳与演绎、分析与比较,去提炼分析史料。

    我们仍然以”西学东渐“为例。面对西学的传入,是不是所有士大夫的态度都一致呢?

    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

    (传教士)“到一国必坏一国。”——(明)沈澂

    “独尊天主为世人之大父宇宙公君……是以亲为小而不足爱也,以君为私而不足敬业,率天下而为不忠不孝者,必此之言。夫……至尊者莫过于君亲,今一事天主,遂以子比肩于父,臣比肩于君,则悖伦莫大焉。”——陈候光《辨学刍言》

    “据彼云:国中君主有二,一称治世皇帝,一称教化皇帝。治世者摄一国之政,教化者统万国之权。治世则相继传位于子孙而所治之国属教化君统,有输纳贡献之款……是一天而二日,一国而二主也。无论尧舜汤文武周公孔子之政教纪纲一旦变易其经常,即如我皇上可亦为其所统御而输贡献耶?嗟夫,何物妖夷,敢以彼国二主之夷风,乱我国一君之治统。”——(明)张广湉《辟邪摘要略议》

    “惟天地开辟以来,而中国之教,自伏羲以讫周孔,传心有要,阐道有宗,天人之理,发泄尽矣,无容以异说参矣。”天主教“劝人不祭祀祖先,是教之不孝也。由前言之,是率天下无君臣;而后言之,是率天下无父子。何物丑类,造此矫诬?盖儒术之大贼而圣世所必诛。”——(明)邹维琏《辟邪管见录》

    设计提问:说明西方国家“到一国必坏一国”的史实,上述人物对西学的态度是什么?并说明所持态度的依据。(学生自主阅读,联系课本,探究学习并回答,略。)

    能力培养:如何解读史料?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中不少涉及到文言文,这给阅读史料带来很大的难度,这需要我们平时要加强古文学习,夯实文学功底。当然阅读史料还要讲究方法和技巧,一般要先通读,通读时要留意材料的时间和出处。如本段史料,首先明确材料的出处为“明朝”,关键词有“辟邪”,这样做到心里有数。迫于时间,一时难以理解的史料,可以对照提问,带着问题有的放矢地寻找关键词,再组织答案。如本材料里的“不忠不孝”“政纪纲常”“祭祀祖先”“君臣”等等,即是“理由”的关键词,抓住这些关键词,可以快速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正确解读史料。解读史料的方法,不但取决于材料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提问的角度。如本段提问,列举“到一国必坏一国”的史实,就要运用联想,采取倒查的方法,调动头脑中旧有知识,再通过排除、归纳和演绎,将无关的信息过滤掉,得到有效的历史信息。使学生明白西方殖民者对澎湖、台湾、澳门、印度尼西亚、吕宋侵占的史实。这种“到一国必坏一国”的侵略行径,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警觉,也直接影响了士大夫们对西学的态度。对于上述人物态度的分析,最合适的解读方法,就是历史比较法。历史比较法运用比较的手段,从不同的侧面,探究历史现象之间的因果、同异关系,从而得出历史发展的普遍和特殊规律,它有助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

    面对西学,士大夫们的态度截然不同。一方面受到徐光启、李之藻等人的接受和欢迎,同时也遭到了沈澂为代表的保守派的攻击和阻挠。保守派所持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看出陈候光认为“西学宣扬天主大于君父,倡导君民平等”,这是不能认可的;张广湉认为“西学违背了‘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传统观念”,这是不能接受的;邹维琏认为“西学会导致人们不忠不孝,无君无父”,这是不能容忍的。虽说他们所持依据各异,但异中也有同,那就是西学违背了传统儒家,诸如“尊尊、亲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忠孝,大一统和以夏变夷”等伦理观。

    我们可以继续追问学生:导致上述两派人物态度截然不同的原因是什么?我们继续采取历史比较法,通过对史料抽象的再概括、分类、对比、归纳,加之对上述人物生平履历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决定一个人思想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社会实践、所处的环境、所接受的教育、切身利益、阶级立场,以及他的性格、能力、品行、理想抱负等等。正是由于上述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他们有的成了思想的开拓者,有的成了思想的卫道士。梁启超曾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可见,史料的选取是否切中,史料的解读方法是否恰当准确,不但关系到能否顺利解决问题,而且关系到其得出的史论是否合理。

    三、史料的升华

    升华就是对史料的再认识,就是对史料的思考和评价,这种思考和评价就是史识。所以,对史料的升华也就是培养学生的史识能力。史识是历史教学里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一环,也恰恰是高中历史教学里最缺少的一环。我们往往只专注于史学知识的传授与理解,拘泥于教材的观点和答案,而忽视了对学生史识的培养。这与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相悖的,教育贵在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史论贵在创新。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教给学生现成的历史观点,尽量不用所谓的“答案”去钳制、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让学生失去了发表见解的机会,只要言之成理,就是史识。教师应鼓励学生对历史现象大胆地做出个人创见,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能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在评价历史现象时,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历史、解读历史。以“西学东渐”为例。西学的传播贯穿于明末清初,清初代表人物有汤若望、南怀仁等。此时的西学在中国遭遇又如何,我们继续用史料教学法进行讲解。

    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

    “尔汤若望来至西洋,精于象纬,闳通历法。徐光启特荐于朝,一时专家治历如魏文魁等,实不及尔。但以远人,多忌成功,终不见用。朕承天眷,定鼎之初,尔为朕(顺治)修《大清时宪历》,迄于有成。又能洁身持行,尽心乃事。……俾知天生贤人,佐佐定历,补数千年之缺略,非偶然也。”——《清史稿·汤若望传》

    “(1)不准以天或上帝称天主;(2)不准礼拜堂悬挂有‘敬天’字样的匾额;(3)禁止基督教徒祀孔、祭祖,以之为异端;(4)……——1704年教皇《禁约七条》

    “奉旨谕众西洋人,自今以后,若不遵利玛窦的规矩,断不准在中国住,必逐回去。”——《康熙与罗马使节关系文书影印本》

    (康熙)“以后不必西洋人在中国行教。禁止可也。免得多事。”——《正教奉褒》

    雍正曾召见天主教司铎巴多明、冯秉正、费隐,谕之曰:“教友惟认识尔等,一旦边境有事,百姓惟尔等之命是从;虽现在不必顾虑及此,然苟千万战艘,来我海岸,则祸患大矣。”——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国有中国之教,西洋有西洋之教。西洋之教,不必行于中国,亦如中国之教,岂能行于西洋?”——雍正

    设计提问:对比前后材料,思考清朝统治者对西学态度有何变化?导致其态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自主阅读,联系课本,探究学习并回答,略。)

    能力培养:此段材料内容丰富,问题设计富有深度和广度,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发表见解的空间。清朝统治者对西学的态度由支持到反对,为什么要支持?在这个问题上,让学生正确释读史料,广泛讨论,再下结论。如有的学生认为是统治者看到了西学的优势,尤其在科技上的优势;有的学生认为是统治者对西学的好奇;有的学生认为是传教士的附和变通,得到统治者信任;有的学生认为是统治者表现出“天朝上国”的皇恩浩荡;等等。同学们各抒己见,既开拓了思维又活跃了气氛。同时,对于为什么反对的原因,也是如此,不能设置答案,要让学生结合史料和时代背景,自由讨论。总的说来,中西文化差异,尤其是伦理、信仰上的差异,对妨碍君权的忧虑,固有的民族优越感和“夷夏之防”观念,对西方国家扩张的警惕等,是导致统治者反对的重要原因。

    史料教学的点睛之笔就是对史料的高度浓缩升华,将对史料的认识上升到对历史一般规律和本质的认识,上升到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认识。通过明清时期“西學东渐”遭遇的再观察,让学生认识到:一定时期的思想,是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政治的反映;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与吸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经过激烈的对抗和较量;在新旧思想的较量中,新思想可能一时遭遇挫折,但最终会战胜旧思想的;思想的解放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要理解思想解放的艰巨性,要树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意识。

    思想史教学比较抽象,光靠老师一味灌输,无法做到正确的释读历史,只有将史料教学援引到思想史教学中,大量扩充教材内容,才能让学生真正把握思想史。它不但可以弥补教材资源的不足,摆脱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且可以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特别适合高中历史教学,适合学生心理认知特点,适合高考历史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参考文献

    [1] 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 萧一山.清史大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姜义华,瞿林东,赵吉惠.史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相关热词搜索: 史料 思想史 高中历史 教学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