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及影响分析

    时间:2020-03-11 13:43: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本科生导师制是国内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一个重要模式,也是提高国内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助力器”。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锻造制度化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摒除传统的学分制的弊病,有助于建构良性的师生互动体制。本科生导师制的深化发展需要突出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精髓,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的体制建构,革新本科生导师制的运作模式,创设本科生导师制的奖惩体制。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 内在精髓 体制建构 运作模式 奖惩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6)22-0118-03

    一、引言

    教育质量的提升是国内高校快速发展和完善的生命线,导师制在高教事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是高校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必经之路,此外,《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导师制教学模式改革问题也进行了阐述。可见,高校导师制人才教育模式的探索正在积极开展。本科生教育是国内高教事业发展中的核心力量,故而,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导师制,是当下高校人才培育机制和管理机制改革的突破点,是推行本科教育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试从本科生导师制实践及影响的角度进行相关的探讨与分析。

    二、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含义与实践形式

    1.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含义。“导师”通常是指研究部门或高校中指导学生学习工作、进行学术研究的教师,特指硕士研究生与博士研究生进行课题研究及完成毕业论文的指导教授或副教授。

    近些年来,国内部分高校开始配备本科生导师。就导师制的含义,国外学术界在理解上还存在一定的不同,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导师制是将学生作为教育中心,指导教师对单个学生或几个学生分别进行指导和教授的一种教学模式;第二种观点认为,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在学习、生活、思想品德等方面对学生指导教育的一种教学体制。上述两种观点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把导师制界定成一种教学模式,后者则把导师制界定成一种教学体制。综上,本文所研究的导师制是教育制度的一种。本科生导师制是指在推行年级辅导员体制的前提下,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聘任满足要求的教师负责指导本科生的教育制度。

    本科生导师制的推行,旨在从知识、技能、思想、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强化引导,因材施教,帮助本科生清晰理解高校的专业人才教育方针,进而制订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对未来职业生涯进行合理规划,最终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及社会适应能力。

    2.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形式。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模式,也存在着不同的论点。部分学者认为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要推行双向选择模式:在大一、大二阶段导师应给学生提供一些有关学习与生活等方面的建议。进入大三之后,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学习研究需求再次选择导师。还有学者将当前国内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形式总结为以下几点:年级化本科生导师制与全程化本科生导师制;思政教育本科生导师制与学术研究本科生导师制。一些高校参照自身的发展特性和实践目标,推出诸多独具特色的本科生导师制度,比如新型素质导师制教育机制等。此外,还有学者指出在高校教师资源不够的情形中,要优先实施社团化导师制、论文项目导师制等。

    当前,国内普遍认为,双向选择模式比较顺应国内本科生教育的现实状况,究其原因在于,刚入学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普遍受中小学阶段所形成的学习生活习性的影响,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自主化能力比较低。所以说,低年级阶段本科生导师的职责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与生活技能等方面的相关指导。到了高年级阶段,本科生大多已经适应了大学环境,自主化能力逐步增强,所以可以参照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科研能力再次挑选适合自身的导师。

    三、本科生导师制的影响效用

    当前,国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快速完善和发展,进而推动着高校教育模式的时代转换,锻造高素养、创新型人才逐步成为国内高校教育的软实力。本科生导师制是高等院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模式,也是提高国内本科生教学质量的“助力器”,故而,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对国内高等教育事业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1.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锻造制度化创新型人才。从新制度主义的范畴上来讲,教育制度化进程不是对人类社会行径及其结果的控制与约束,而是在既有意义体制中的一套比较稳定的规则化体系与组织化实践。长久以来,国内主要采取以年级为基本单位的辅导员制、以班级为主要单位的班主任管理体制,以及以课堂教授为主路径的班级授课体制对本科生进行培养。尽管此类人才教育模式有其显著的优势与益处,但在实践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与缺陷。班主任管理体制主要遵循的思维逻辑是“一对多模式”,而没有具体到每一名学生,欠缺更为具体性、适用性、特色鲜明性的教育方案,使得所宣称的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一种口号。

    本科生导师制教育模式的实施,制度化教师对学生的帮助与辅导工作,既有鲜明具体的要求,也有实实在在的指导对象,评估标准也比较具体,从制度上将教书与育人有效融合在一起,确保整个教学工作稳步开展、有序前进。

    2.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摒除传统学分制弊病。现阶段,本科教学工作得以不断改革创新,多数高校采用了学分制的教学模式,全面推进选课制,并辅以弹性学制。这种将学分作为计量单位、将选课制作为主导的教学管理模式,能够将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独特需求、基础知识充分考虑在内。学生可以参照自身的特长、偏好、兴趣等状况自主化选取教师、课程,合理安排自己的上课时间,灵活编排自己的学习进度,以期实现上佳的学习效果。但是,过于“简便化”的学分制教育模式有其内在的不足与弊端。由于学生选课方式的自由化,在一些学生中会存在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倾向,使得其在选课过程中会倾向于那些实践性、技能性、职业性较强的课程,而忽略那些具备人文气息或人文价值的课程。

    此外,鉴于能提前核算出毕业所需学分,就会有学生蒙混学分、拼凑学分,为了完成学分目标而修学分,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整体知识构造的失衡与学业成果的虚设化。在此种环境中,为本科生配设导师,能够充分展示出导师的指导与引领效用。经由导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互动与沟通,可以提供给学生一个比较完善、系统的学习规划,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在学生出现某种“错误”苗头的时候给予相应的劝导与告诫。可见,本科生导师制能够促使高校固有的学分制得以贯彻和落实,同时也是个性化培养学生的有效举措。

    3.本科生导师制有助于建构良性的师生互动体制。所谓的本科生导师制不是传统的班级授课制,具体是指导师与学生之间实现个人化密切接触、互动与切磋。此种“碰面”形式的教授是定期的、经常性的,可能会是一周一次“碰面”,也可能是一周多次“碰面”。导师在与学生直接面对面的谈话与探讨中,可以充分洞悉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而为学生提供科学的学习方法,深挖学生的学习潜力。此种本科生导师制的教法,主张博览群书,而不仅仅局限在一本教材或几篇讲义;主张有见解的思维,摒除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减少学习羁绊,提升学习的积极性。

    通常情况下,导师视自己所带的学生如子弟一般,学生则把导师当作自己的良师益友。尽管在一起学习的期限较短,但二者所结交的关系是终身的。受导师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品行与学问不自觉地得以提升。本科生导师制的教学模式有益于建立良性化的师生沟通互动体制,同时还有助于达成自由、公平、密切的师生关系,进而实现共同促进、教学相长的发展目标。

    四、本科生导师制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本科生导师制在实践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加快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速度。但是随着时代的更替,鉴于社会上存在着各类复杂的要素,使得本科生导师制这种先进教学模式所发挥的效用缩小,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众口不一的思想认知。当前国内高校所实施的本科生导师制源自于西方,在其实施进程中还存在“水土不服”的现状,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工程体系中通常是形式主义高于实质效用。究其原因在于,新体制的嫁接并没有得到全社会受众的广泛认可与支持,从而失去了必备的合法性基础。从新制度主义的角度上来看,不管是建构哪一种新制度,都要获取相应的合法性与合理性,除去要得到法令规章的支持,还要形成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同时还要确立一种全体社会成员所认可的价值体系及行为准则。倘若一种行为没有构建深层化的价值与意义,其就难以结成一种社会性的认同共识与认可。

    故而,本科生导师制真正的实践价值并不仅仅是某些官方文件、法规制度的颁布,而是要在体制相关利益者之间达成普遍性价值、文化与思想的共识。本科生导师制一旦欠缺此种合法性基础,其实践过程就难免过于虚设化与形式化。

    2.持续走高的师生比率。国内的本科教育体系已经处于由精英化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的运作态势中。随着本科教育招生量的不断提升,本科教育师生比持续走高。参照国外一些本科类大学的实践经验,导师与指导的学生人数比率应为1︰5~1︰10。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所以导师与学生交流学术问题、辅导学生论文的时间也就更多。但在国内,急剧增多的本科生数量,使得导师与指导的学生人数比率高达1︰15~1︰20。可见导师指导学生的数量已呈“超载”态势,使得导师疲于应对,所进行的教学辅导流于形式。此外,还有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长期不与导师沟通与互动,导致学业成绩一直处在下游水平。

    3.含糊不清的导师角色。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前,国内高校多数采用的是辅导员管理制度。在本科生导师制实施之后,辅导员与导师的职业角色区分问题日益凸显,诸多学生甚至一些辅导员与导师都难以区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由于导师角色含糊不清,使得辅导员与导师职责不明确。实际上,辅导员与导师的职责是有严格区分的。导师需要注重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与知识转换,同时还要对专业情况、择业前景做出预见性指导,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创新技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架构,拓宽学生的研究视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辅导员比较倾向于做学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工作重点集中于生活关照、协调人际、感情互动等方面,旨在确保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情得以有序开展。因此,进一步明晰辅导员与导师之间的角色差异是本科生导师制深入推进的关键点。

    五、本科生导师制的深化路径

    1.突出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在精髓。本科生导师制的核心与精髓并不是导师传授给学生多少文化理论知识或者是教会学生多少生活技能,而是经由因材施教、渐进引导的模式来唤起、激发学生探索与求知的积极性,使导师与本科生之间形成一种融洽、开放、和谐的教授气氛。本科院校是开展本科类教育教学工作的机构,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场所。之所以存在本科类院校,并不是为了向学生传授知识,也不是给教职员工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而是将老年人与青年学者融合在一起,对学术知识进行充满探索性的研究,进而在理论知识学习与自我价值实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本科生导师制内化精神是模铸学生的性格,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思维模式。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凸显本科生导师制的内化精神及核心价值观,即培养具备独立思考技能、积极探索意识与主动批判思维的本科化人才。

    2.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的体制建构。在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践过程中,需要重点强化本科生导师制的体制建构,借助于相关规章制度、文件条例来保障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推进,并把其确定为一项基本的教学体制。从基本原理、管理方式、导师职责、任职条件以及指导思想等方面体制化、明确化、规范化本科生导师制。实践证实,本科生导师制的顺利开展离不开相关的体制建构,只有建设一套科学、健全、合理的规章体制,才能保证本科生导师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从而提升导师引导学生的实效性与精准度。

    3.革新本科生导师制的运作模式。本科生导师制的实行,可以选用多元化的运作模式。比如,“一对一”的辅导个人模式,又或者分年级、分阶段、分小组的运作模式等。在导师资源欠缺的情形中,可以择优考虑以下运作模式:社团导师运作模式、科研项目导师运作模式、论文写作导师运作模式和英才导师运作模式。

    本科生导师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参照导师和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特性选用不同的运作模式。呆板、机械地运用某一种运作模式,只会将这种教学制度引入歧途,达不到预期的效用。

    4.创设本科生导师制的奖惩体制。为更好地调动导师工作的热情与积极性,需将导师的工作绩效与其年度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职位晋升以及补助津贴等方面联系在一起。可以试着制定优秀本科生导师奖励制度,对于导师所指导的学生在论文专著、课题项目获奖等活动中表现突出者,应给予导师与学生相应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在创设本科生导师制的奖惩体制上,需要将发展性评价与目标性评价结合起来、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合起来,并借助导师自我评定、导师组评定、学生对导师评定等方法,从整体上对本科生导师工作进行评定。

    [参考文献]

    [1]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

    [2]尉建文,陆凝峰.默会知识与本科生导师制——基于大学生成长的视角[J].高等教育研究,2012(11).

    [3]闫瑞祥.我国本科生导师制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3(21).

    [4]董卓宁,宋晓东,贾国柱.高校“本科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探索实践[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5).

    相关热词搜索: 本科生 实践 影响 分析 导师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