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俄国形式主义

    时间:2020-03-27 08:00:2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 简介

    俄国形式主义是盛行于俄国1915年至1930年的一股文学批评思潮,俄国形式主义的组织形式是以雅克布森为首的“莫斯科语言学学会”和以什克洛夫斯基为首的“彼得堡诗歌语言研究会”。俄国形式主义的成员大多是莫斯科大学和彼得堡大学的学生。

    20世纪初产生的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流派对长期以来西方流行的文艺模仿说、社会功能说等学说发起了挑战,鲜明地提出文学的独立自主性,即文艺不是对外部生活的模仿和反映,文艺有其自身的本质和内部规律。由此出发,什克洛夫斯基强调文学理论不应只研究文学的外部关系(如文学与生活、自然,文学与人心的关系等),而应重点研究文学作品本身,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什克洛夫斯基曾对此有过这样一段表述:“我的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如果用工厂方面的情况来作比喻,那么,我感兴趣的不是世界棉纱市场的行情,不是托拉斯的政策,而只是棉纱的支数和纺织方法。”而所谓“文学的内部规律”,在他看来,主要指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俄同形式主义者认为,形式不是相对于内容而肓的,而是相对于文学的另一种模式而言的。“所有的艺术品都是作为一个现有模式的比较物和对照物而被创造出来的。一个新的形式不是为了表达一个新内容,而是为了取代已经丧失其艺术性的旧形式。”可以说,这样的研究对于深入揭示文学作品本身的形式特点是有益处的。那么,随着这种理论应运而生的“自动化”和“陌生化”就成了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

    二 俄国形式主义的发展

    何为形式主义?形式主义指戏剧,艺术或文学中强调技巧与形式,而不是强调题材的表现手法。

    俄国形式主义虽然遭受到了斯大林主义的压迫,而停止在了俄罗斯的发展,但它也是西方文学史上重要的思潮之一,对后来的结构主义,符号学乃至英美新批评派的形成,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研究的主题是文学性。俄国形式主义顺应当时文学科学独立的吁求,提出文学科学的对象是文学性,并借助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和胡塞尔现象学,从文学语言形式与日常实用语言形式的差异上把文学性认定为陌生化。然而,对这一概念进行反思,我们认为,为了健全文学科学,发挥文学科学对象的真正功能,只有减少文学性的逻辑内涵,扩大它的逻辑外延,文学科学才有生存的可能。俄国形式主义认为,“文学性”即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一般通则。形式主义有文学性一说,其目的有二。其一,强调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存在依据,进而维护文学系统的独立自足性;其二,追求文学研究的科学化,试图通过文学性这一概念揭示文学构成的内在秩序。文学性来源于陌生化的语言。什克洛夫斯基曾经这样说过:那种曾经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也是为了唤回人们对生活的感受,让人们感觉到事物的存在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看到的视觉那样,而不像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复杂化的手法,艺术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长,那既然艺术中的领悟过程是以自身为目的的,它就应该进行延长;艺术是体验事物创造的方式然而被创造物在艺术中以无足轻重。

    三 对俄国形式主义的分析

    俄国形式主义的研究范围虽然是狭窄的,一般只注重对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文本以外的因素排除掉,但是这种看似很客观的文艺理论,却暗含这它的一些不合理性。的确,文学是具有审美价值的,注重形式的研究是必不可缺的。但是,文学作品中却不能不包含着作者本身的喜好,他对过去的总结,对未来的展望以及个人的体会等等。同样,读者在阅读类似作品的时候,也会掺杂自己的感情,不知不觉把自己融入到作品本身中。这样一来,客观的文学作品因为加入了作者本身和读者的感情,就必然导致文学作品的多样性。然而,文学批评完全排除掉对作品本身的思想感情掺杂,只对作品的形式进行审美,这也就意味着所有的读者读到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的感受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这是不可能的。如果我们读一部文学作品的时候,只是单一的从它的形式,语言,文本本身来进行分析。而忽略了其中的丰富的思想感情,那么文本本身就毫无血肉而言,是一副单纯的骨架而已。形式是重要的,同时内容也是重要的,我们不仅要注重形式,同时也要注重内容。

    语言是文学作品最基础的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奇特审美世界的源泉,因此语言的陌生化处理是俄国形式主义思考的重要问题之一。意大利思想家维柯认为,原始语言即诗性语言。语言在其刚刚诞生之初是充满诗性和感性特征的。然而在语言长期使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它失去了原有的灵异光彩而成为毫无诗意的符号或者干瘪的概念空壳。但通过陌生化的处理,可以使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废弃原本的习惯意义,呈现其边缘意义和反常意义,从而建立起主体与感受对象全新的关系,令语词复活,重新焕发生机。

    俄国形式主义者认为文学创作的宗旨不在于审美目的,而注重于审美过程。作家本身应该通过文学作品而延长人们对事物的感知过程,将他们对熟悉事物的自动感知提升到审美感知。20世纪的西方美学是形式崇拜的美学,因而也是形式美学最为繁荣的时代。从俄国形式主义开始,“形式”就被明确定义为艺术的本体存在。20世纪是“形式”走向多元化的时代,这对于活跃和丰富我们关于文学和艺术的理性思考,尤其是对于我们开阔关于“形式”概念的思考都是很有益处的。

    形式可以决定内容,创造内容。但是,我们用俄国形式主义来研究文本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限于形式,形式是固定的,而这汇总形式之中隐藏着大量能引起人们审美的内容。如果把形式和内容分别对待,那么形式就会变成一个空洞的形式,作者所要达到的延长审美感知的效果也就达不到了。俄国形式主义着重研究文学的艺术形式,深入文学系统内部研究文学的形式和结构,认为文学性存在于文学的形式之中。

    由语言和叙事的陌生化处理方式可以看出:陌生化了的形式其实是一种开放的、运动的、时刻为人们提供新意义、新经验、新情感的形式。与其说它能使人恢复对生活的感受,还不如说它更能使人发掘生活的意义,从而丰富对生活的感受。但新经验和新感觉的得出,并不是仅仅靠陌生化的形式本身得出的,其本身仅仅局限于惊奇感和兴奋点的膨胀,而要得出新的生活感悟,必须有潜在生活经验的翻新。“日常生活中的和周围的事物、人物、在我们的眼单是很自然的,因为我们对它已习以为常。对它们陌生化就意味着把它们放在一定距离之外。由此可以得出,陌生化的处理方式必须和一些前设经验形成对比,才能拉开一些距离。进一步说。对具体文本进行感知与体验时的前在主体结构是陌生化不可或缺的前提因素。霍克斯说:“‘陌生化’的过程预先需要一批‘大家熟悉的’材料的存在,这批材料似乎是有内容的。假如脱不了旁人观点的纠缠。哈克起初和其他人一样,认为黑人对任何事没有观点和感受,更不懂得爱护亲人。长期相处。他发现了青姆身上可贵的品质,但儿童哈克对于自己当初顽固的成见很难摒弃,经过多次观察和谨慎思考他才敢提出质疑。英美批评家通常用这个术语指称“新批评派”的理论与实践。1951年克林思.布鲁克斯在论辩中直言不讳地承认新批评派是“形式主义批评家”,“主要关注的是作品本身”。

    艺术不仅是对于实际生活的一种肯定,而且是对实际生活的一种否定。艺术对于既存现宴的这种否定立场往往表现为一种疏远性、异在性和对抗性,而这一切,恰恰表明了艺术对既存现实的超越术性,而这种超越本性在很大程度上来自艺术形式的征服力量。艺术形式建立了一种不同于日常经验的崭新的经验,使人有可能以一种超越现实的方式去把握现实,进而对于既存现实采取一种疏远异在和对立的姿态,使得艺术与实际生活相互疏离、相互异在并形成了某种距离感、假定性和超越性。形式主义批评家提出两点假设:一是假定作者的真正意图就是他在作品中实际表现出的意图;也就是说,只有作者在作品中实现了的意图才能算数,至于作者写作时怎样设想,或者作者现在回忆起当初如何设想,都不能作为依据;二是假定阅读作品的是一位理想读者,也就是说,不去注意不同读者对作品的各种不同的理解,而是努力找到一中心立足点,以它为基准来研究诗歌或小说的结构。”(《形式主义批评家》)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等则说:“形式主义批评的唯一目的是发现和解释文学作品的形式。这种批评方法把文学本身看作是独立的,因此文学作品以外的考虑,如作者的生平、作者所处的时代、作品对社会、政治、经济和心理等方面的意义,相对来说是不重要的。”“形式主义批评家所研究的核心问题可以简述为:文学作品是什么?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效果是怎样的?这些形式和效果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应该直接来自作品文本。”(《文学批评方法手册》)这种批评被认为是“当代最有影响的批评模式”。(魏伯·司各特《文艺批评的五种模式》。

    总之,俄国形式主义认为现代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能够科学的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把握文学创作的规律。形式主义能够科学的揭示文学作品的形式结构,对文学的创作规律把握的不够全面。文学的形式结构通过文本很明显的跃然纸上,而创作的规律不是同过简单的文本就能体现出来的。所以仅仅用语言学的方法来把握文本是不准确的,是会有疏漏的。因此,我们在用俄国形式主义分析文本的时候不应该仅仅注重于形式,也应该注重内容。

    参考文献

    [1]方珊.形式主义文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4:80-85.

    [2]米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93.

    [3]赵宪章.西方形式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52.

    [4]司有伦.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辞典[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什克洛夫斯基.文艺散论沉思和分析[M].转引自什克洛夫斯基等著(方珊译)《俄国形式主义文论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6]孙绍振.西方文论的引进和我国文学经典的解读[J].文学评论.1989:32.

    [7]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44.

    相关热词搜索: 俄国 形式主义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