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爱孩子无需勇气

    时间:2020-04-09 12:33: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原编者按:诗人蓝蓝不久前发起了一次网络教育调查,并给教育部部长写了一封公开信,虽然经过一轮网络和纸媒的集中报道,但仍是无结果。她为什么一个人去进行孤独的教育调查?请听听她“救救孩子”的呼吁——

    我为什么给教育部写公开信

    2012年11月19日,我在微博上给教育部发了一封公开信,敦促改革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我为什么会写这封信,最早的起因,是十年前我朋友的孩子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在家上吊自杀,令我震惊且深思。

    其后这么多年,经常看到中国的学生因为作业压力自杀的报道,而且是越来越多。

    2011年9月20日,江西九江庐山区赛阳中心小学三女生孔欢、黄婉婷、王欢,因为作业太多,不堪重负,手拉手跳楼自杀。有记者采访被送去医院急救后获救的孩子,问她们为什么要自杀,孩子说:“死了就可以不写作业了。”

    2012年1月5日,广州番禺中学高二学生阿梅,疑因作业常做不完、学习压力大而跳楼自杀。

    2012年3月4日,河南巩义一中女生倩倩,因为作业没完成被罚写两千字检讨书,服毒自杀。

    2012年6月3日,江苏无锡初三女生小施跳楼自杀。她的母亲陈女士回忆:“女儿对我说的最后的话是,我死也不去上学,我不要罚抄,我不要罚站!”

    2012年7月6日,山东青岛13岁初一女生孙正雯因为少做了作业,被其父掌掴,跳楼自杀。孙正雯在遗书中写道:“我死后,请把我的遗体(器官组织均可)捐献出去,捐给那些需要的人。还有,请把我的压岁钱捐给山区的孩子们,让他们过得好些。再就是我的那些图书课本也捐了吧,会有人喜欢的。除此之外,把属于我的一切能捐的都捐了吧。”

    …………

    我在网上搜到的、媒体公开报道的近年因作业问题自杀学生的信息多达上百条,最小的孩子只有八岁。被老师罚跪不堪受辱自杀,作业写不完被亲生父亲活活溺死,各种惨剧令人毛发倒竖。

    贵州大学法学院李建军先生在《青少年自杀低龄化的归因研究》一文中指出,中国每年自杀的儿童约为2580余人,平均每天有七人自杀。其中,学习压力大占据儿童自杀原因的第一位。心理学家叶一舵的调查数据显示: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0.1%,中学生为43.8%,高中生高达52%。

    一位资深教育家说:“在教育部门,学生自杀是个忌讳的研究话题。”

    那些日子,我深深陷入愤怒和无奈的痛苦之中。

    2009年秋天,我和几位诗人到瑞典参加一个诗歌节。诗歌节结束后,我在斯德哥尔摩一位诗人朋友家小住。他们夫妇每天要送儿子去上小学,学校离家很近,步行也就十分钟。我看到很多孩子在校园里跑着玩,滑滑梯、打球的也不少。我翻看朋友儿子的课本,发现只有语文最厚,上面全部是童话和故事,图文并茂。我问语文作业可有“中心思想”“段落大意”之类,朋友哈哈大笑,连连摇头。

    日本NHK电视台在中国的学校录制过一个节目,他们发现,中国初中数学的课程比日本高中的课程还难。北京一所重点学校的英语老师说,北京中考的英语试卷题型,居然是美国田纳西州七年级的英语考题,而人家考的是他们的母语!

    我似乎回到做记者时的状态

    “为什么要布置这么多作业?”我问一位认识的老师。

    “别提了,”她摆摆手,“升学率。你带的班,考试平均分要排名,升学率要排名。奖金先不说,你知道什么叫绩效工资吗?就是和升学率挂钩的。领导向你要升学率和考分,你管谁要?还有一个词儿,叫‘末位淘汰’,如果你的课平均考分排在年级最后,你连饭碗都没有了。”

    “为什么要给老师那么大的压力?”我问一位认识的校长。

    “这个呀,”他“啧”了一声,叹息道,“教委一开会,以前是公开给各学校排名,哪所学校升学率高,就排在前头。现在不公开说了,但表格列在那里,一目了然。你当校长的,领导看着你,你怎么办?”

    “永远都会有排在最后的。”我说。

    “你幼稚了不是,”校长说,“这么跟你说,你这个学区升学率高,这算是教委、教育局的政绩……你还不明白?”

    “死了那么多孩子,这也算政绩?”我有点儿忍不住。

    校长急了,两手一摊说:“你以为我愿意啊?学生负担重,说这么多年了,谁能动得了?重点学校都到各个学校初中‘掐尖’,把好学生都收了,它们当然永远是最好的。普通学校怎么能和它们比?有钱的可以拼爹,去重点,没钱的干瞪眼。教委的头头们不是吃干饭的,别看我是一校之长,升学率上不去,被拿下也就一句话。”

    那些天,我似乎回到了当年做记者时的状态,白天出门“采访”老师、家长,晚上回来抱着电话,“采访”家长和学生。

    一个家长对我说:“我孩子班上有个学生,一进教室就发抖,精神出问题了。没办法,家长领回家,休学。”

    有个老师说:“我们学校有个班,走了六个,都去上国际学校了,受不了现在的教育,以后要到国外上学。有两个学生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人家父母说就是卖房子、借钱也不能让孩子待在中国受罪了。”

    还有一个老师说:“哪个家长不是望子成龙?他们谁不想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布置作业少了,家长还不愿意!作业写不完,打骂孩子的家长有多少?这都是以爱的名义在逼孩子。”

    一个大学教授接了我电话后说:“你还关心这事儿啊?你没看有点儿办法的家长都把孩子送出去了。别在这儿用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应试教育陪葬了,一个字,走!”

    一位常年反对教辅的网友说:“教辅公司和教育部门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联系。很多试题超出课本内容,学生不得不去课外班补习。据说有些考题就是教辅公司的人出的。”

    我问过的所有学生都痛恨作业多,有的孩子甚至说:“我永远也不会当老师,招人恨!”几乎绝大多数家长都叫苦连天,埋怨应试教育带给孩子的压力。一些教师更是坦言:“上级向我们要升学率,家长向我们要分数,我们夹在中间怎么办?”

    几位教育家说:“高考评估制度不改变,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行政化不去除,中国教育没有希望。”

    他们尤其强调:教育必须去行政化,这是改变教育现状的唯一关键。

    公开信没有得到回音

    下雨了。

    站在窗前,

    打在窗玻璃上的雨滴,

    慢慢流淌下来,

    像一道道泪水。

    有谁能知晓这种无可奈何的痛苦?

    ——我想起了诗人伊凡·哥尔的诗句。

    如果说这仅是我一个人的看法,那么,投票软件是否能收集一下全国各地网民的意见?

    我想知道,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在中国有多少人反对,多少人支持。我绝对不是反对读书、学习知识,我反对的是现行应试教育非人性的那一部分,违反教育规律的那一部分。正是这一点导致中国教育“反智化”和“应试”。

    2012年11月2日,我第一次找到了微博投票的网址,设置的题目是:“现行教育是爱护学生还是戕害学生”,投票选项分别是:一、呼吁取消应试教育、废除择校升学考试、施行12年义务教育制;二、继续支持现行教育体制。投票时间为一周。当日22点30分发出,11月9日22点30分投票结束。

    数据显示,有7223位网友参与投票或转发,其中,97%赞同“呼吁取消应试教育”一项,3%表示继续支持现行教育体制。在投票者中,在校学生、家长、一线教师占据了相当数量。数据说明“应试教育”不得人心,其危害在人们心中引起了广泛而深重的愤怒。

    我抱着不管有多少人参与此事,都会给大家一个交代的想法,在投票一结束,便开始着手起草给教育部的公开信。为什么给教育部写公开信?我的第一个理由,教育部作为服务全国教育的行政部门,应该对现行教育体制负责任,作为一个公民、纳税人和学生家长,有权利向教育部问责。这么做不是求救于“权力”,恰恰是要教育部把教育的权力放手回归教育本身。要求教育去行政化,这是公开信的主旨。第二个理由,关键词在“公开”,公开我所知道的事实和我所持的态度。

    由于微博投票,我在网上认识了很多一线教师、教育家,他们深谙教育体制的弊病根源,在我拟公开信的这段时间,给了我非常多宝贵的建议。我曾花很多时间,浏览教育部官方网站,认真“学习”各文件内容;也曾将草稿发给好几位我信任的教师和教育家,请他们提意见。让我深感欣慰的是,几乎所有和我交流沟通的教师、教育家都支持我的看法,有一位教师不但给了我很多建议,甚至愿意和我一起署名。

    我从来没有如此谨慎地写过稿子——因为事关两亿多儿童,每句话都要有出处、有根据。前后修改八次,这封公开信才最终定稿。

    11月19日上午,我在微博上将这封给教育部的公开信发出,同时也发给了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

    迄今,我没有收到任何回音。

    做这样一件事情难吗?不,爱孩子无需勇气。

    (摘自《发现》2013年第5期 )

    相关热词搜索: 无需 勇气 孩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