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三毛故里叩响文学潮音

    时间:2020-04-27 08:00: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1989年4月20日,台湾著名作家三毛踏上了令她魂牵梦萦的故土浙江舟山。2017年4月20日,在三毛回乡探亲纪念日这一天,由《人民文学》杂志社、浙江省作协、定海区委区政府主办,浙江省散文学会、舟山市作家协会、定海区文联承办的首届“三毛散文奖”正式揭晓。

    参赛作品来自世界各地

    评奖活动自2016年10月启动以来,共收到参赛作品589件,其中散文集229部、单篇散文360篇。参赛作者有的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台灣地区,还有的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荷兰、奥地利、马来西亚、印尼等国家。参赛作者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15岁,其中不乏当代知名作家,他们中许多是三毛的铁杆粉丝。

    参赛作者幸子鱼寄来作品同时,还随寄一只花瓶,委托转交三毛姐姐陈田心。参赛作者庞永力,在寄来的9本散文集上,都写了一段怀念三毛的文字。现居宁波的参赛者、84岁老人陈努明在信中写道:“三毛是我很欣赏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不时会打动我的心……”

    三毛弟弟陈杰也一直关注首届“三毛散文奖”的参评情况,当他得知有近600件作品参赛,感到高兴与安慰。他说:姐姐过世20余年,至今仍能受到广大读者的支持与回响,确实是她的骄傲。

    基于“三毛散文奖”广泛的影响力,举办单位实行严谨的评奖办法和评奖程序,整个评奖过程历经审评和终评两个环节。审评从589件作品中评选出散文集和单篇散文各18部(篇),终评再从这36件作品中评选出各9件共18件作品。邀请著名作家、资深编辑、评论家担任审读委和评委,9名审读委和7名评委对参评和入围作品进行了认真研读和深入讨论,最后以具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获奖作品,入选和获奖作品均获得审读委和评委总票数一半以上。首届三毛散文奖终评由张炜、袁敏、洪治纲、陆春祥、来其等7名作家、资深编辑、评论家组成评委会,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任评委会主任。著名作家贾平凹、陈杰(三毛之弟)、陈田心(三毛之姐)任评委会顾问。

    经过认真评选,杨献平的《沙漠里的细水微光》获得散文集一等奖;王宗仁的《18岁的墓碑》获单篇散文一等奖。

    鲍尔吉·原野的《白银的水罐》、蔡怡的《烤神仙》、干亚群的《梯子的眼睛》获散文集二等奖;尧山壁的《流失的岁月》、东珠的《知是花魂》、耿翔的《马坊书》、黄立宇的《布景集》、梁晓阳的《吉尔尕朗河两岸》获散文集三等奖。陈世旭的《苏轼:困厄中的光辉 》、任林举的《斐波那契数列》、艾平的《两个额吉》获单篇散文二等奖;扎西才让的《我的杨庄》、杨永康的《惊喜记》、刘梅花的《草之夭夭》、柴薪的《草木笺》、林渊液的《乡巫》获单篇散文三等奖。

    获奖作品件件扣人心弦

    有意思的是两位一等奖作者都是军旅作家。杨献平,生于河北沙河,曾在巴丹吉林沙漠从军20年,现为成都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创作员兼《西南军事文学》编辑。《沙漠里的细水微光》即是他在沙漠的生存经验与心灵顿悟之作合集。涉及古丝绸之路回鹘道的历史遗存、传说和自然环境,并对同在沙漠中的诸多现实人生进行了全方位展现。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本散文集,可说是一部个人沙漠历练的履历书,一份基于现场和生命体验的生活与精神史,也是一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沙漠生存与思想状态的写生集。

    “从沙粒到大漠,从暴风到宁谧,从草芽到胡杨,从羁旅到留驻……无数生命的迹象,给心灵以欢喜,如最柔软的笔尖,蘸着原汁的潮,洇成原色的野。如今的中国文学,正经历着‘人的故事’向‘生灵的文学’跋涉的漫漫长旅,那不可忽视不容遗漏的路标中,一定有杨献平的作品。”这是著名评论家、《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看完这本书后的评语。

    著名学者、文学评论家杨光祖对此书也给予高度评价:杨献平的写作,是对当前这个虚无时代娱乐至上的一种抵抗。当时代急速空虚化,人们都感到什么都无所谓时,有这么一个杨献平在西部大漠深处,以一个军人的社会身份,涂抹着与部队没多少关系的文字。他的笔下,流泻着对天荒地老的大漠深情,以及大漠边缘人的生死情欲。让我们感到即使如此闭塞、落后的沙漠深处,时代的气息依然那么浓重,人的变化也是巨大而惊人的。

    单篇散文一等奖作品《18岁的墓碑》,记录的是军旅作家王宗仁年轻时在青藏高原当兵时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个爱上了驻藏战士的年轻而纯洁的姑娘——竹子,千里迢迢赶来与爱人团聚结婚,在再过两小时就要见到爱人的路上,由于高原缺氧引起疾病,不幸倒下,永远躺在昆仑山脉,简陋的婚房变成了永别的灵堂。由于作品融入了作者的灵魂和热血,让人深切感受到青藏高原上的人情美、境界美、苍凉悲壮的自然美……

    鲍尔吉·原野的散文集《白银的水罐》,再现作者对一草一木的悲悯情怀,写出了对天、地及一切自然之物的尊重和爱。作品有回忆童年的各种经历,描写自然之物,描写具有蒙古民族特色的各种事物,也有为人处世的经验之论。

    台湾作家蔡怡的《烤神仙》,得到评委们的推崇。这部散文集,用清新简练的文字,围绕对老年失智的父亲和患有躁动症母亲的缅怀纪念,将生命里受伤的灵魂,用最诚挚的心,揉成宇宙星云,让人们有了仰望的理由,告诉我们:人生虽不圆满,但只要有爱,亲情依旧在,人间有至善。

    干亚群的散文集《梯子的眼睛》,是一部活色生香的乡村记忆,为我们呈现出温馨、嬉闹、和谐、活力的乡村,与当下乡村的冷清、寂寞、孤独形成鲜明对照。

    陈世旭散文《苏轼:困厄中的光辉》,选取苏轼一生最艰难的三个阶段,着力描述他百折不挠,在困厄中迸发的光辉。作品显示出著名作家陈世旭深厚的文学功底。评委之一、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评价:作品文字简练老辣,意蕴丰富,构思别具匠心。

    三毛文学精神激励后人

    纵观这次征集的近600件作品,虽不能说件件精品,但称得上珠玑云集。征文盛况体现出作家们对定海乃至浙江这片灵山秀水的钟情,也反映出大家对三毛其人其文的钟爱,无疑是当今中国文学走向辉煌、走向世界的又一标志性事件。目前三毛散文奖已与富阳郁达夫小说奖、海宁徐志摩诗歌奖并列为浙江省三大文学奖项。

    谈起这项活动的意义时,定海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何徐华说:这不但是为了更好地纪念缅怀三毛,扩大三毛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更是为了弘扬三毛文学精神,鼓励文学创作更深入地观照人类精神家园,书写社会时代变迁。同时注重汉语叙事传统的继承和创新,鼓励浪漫诗意的美文写作。

    4月下旬,作家名家莅临,三毛粉丝云集,三毛故里定海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及一系列文化活动,名作家文学讲座、参观三毛祖居、舟山名人馆、获奖作家签名售书及采风活动,定海掀起了一股以“三毛散文奖”为载体的文化热潮。

    定海将以举办“三毛散文奖”为核心,打造“三毛記忆”系列文化活动,包括修葺三毛纪念馆,重振三毛研究会,创作三毛传记,开展三毛文化论坛等。定海区委领导表示,力争通过三到五年努力,把定海打造成国际性的三毛文学奖的主办地、颁奖地,三毛文化的传播地,三毛粉丝的聚集地,三毛旅游的首选地。通过文化名人品牌,助推海洋文化名城建设,为新区时代的舟山和定海建设自由贸易港区、海上花园城市提供文化支撑。

    Sanmao Essay Prize Awarded in Zhoushan

    By Lin Shangjun, Ge Linlu

    April 20, 2017 witnessed the list of winners of Sanmao Essay Prize first issued in Zhoushan, Zhejiang. The essay honors Sanmao (1943-1991), a Taiwan-based essayist and traveler. April 20 memorializes Sanmao’s first revisit to her home town in Dinghai, the largest island of China’s largest archipelago, in 1989.

    The selection procedure started in October 2016. The organizers received 229 collections of essays and 360 essays for two separate competition categories. Contributors spanned the countries and regions across the world, including USA, Russia, Canada, Spain, Australia, the Netherlands, Austria, Malaysia, and Indonesia. The ages of the essayists ranged from 86 and 15. Many of them are fans of Sanmao.

    In the first phase of the award decisions, nine jurors went through the collections and essays and came up with a shortlist of nine collections and nine essays. In the second phase, seven more jurors joined the nine. They held discussions and voted. Sanmao’s younger brother Chen Jie and Sanmao’s elder sister Chen Tianxin worked as advisors to the jury. The panel made decisions on nine winners in various awards.

    Yang Xianping won the first prize for his collection of essays under a collective title . Wang Zongren’s essay titled won the first award in the single essay category. Both essayists are writers of the PLA.

    Sanmao Essay Prize now ranks with Yu Dafu Novel Prize and Xu Zhimo Poetry Prize as three major literary kudos of Zhejiang Province. The three prizes respectively honor Sanmao, Yu Dafu (1896-1945) and Xu Zhimo (1897-1931).

    “The Sanmao Essay Prize is held to promote literature and spread Sanmao’s influence, to enable people to look inward themselves in their everyday life and write about the changes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The prize encourages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and poetic perspectives,” commented He Xuhua, a government official of Dinghai District Government.

    The Sanmao Essay Prize is more than the announcement of winners and the award-giving ceremony. The local government holds a series of literary events in the commemoration of the essayist. The Sanmao Memorial Museum will be refurbished; the Sanmao Research Association will launch some more activities; a biography on Sanmao will be commissioned; and a symposium on Sanmao will be launched. Zhoushan aims to build Dinghai up, among other things, as a pilgrimage destination which people visit to relate to Sanmao and her world and her essays.

    相关热词搜索: 故里 三毛 文学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