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高校国防生教育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的根本内涵

    时间:2021-01-17 07:54: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高校国防生教育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的根本内涵在于:以适应新军事变革人才为期待,遵循我国高等教育规律为前提,以打造军队建设可堪重任的可靠接班人为目标,以教育培养工作领导体制建设、国防生文化学习体制建设和军事特质训练体制建设为核心内容。

    [关键词]国防生培养 体制机制 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19-0033-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这是军队人才队伍建设的根本目标和方向。依托普通高等学校培养军事人才是加快军队人才队伍建设进程、提高人才质量和水平的有效途径。着眼普通高等学校培养人才规律,立足培养目标,探索适宜国防生成长成才的体制机制建设,对提高教育质量、高标准完成依托培养任务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国防生教育培养体制建设的前提分析

    体制机制是在实践活动中,按照事物发展规律、实践路径、目标方向制订的遵循依据和规定,是推动实践过程、完成工作任务的根本保障。

    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是我军人才建设的改革与创新,工作开展历时不长,工作模式、工作机制和教育规律探索空间尚大。科学判定和创建教育体制机制,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前提,也是指向实践深化,达到根本目标的前提。依托高校培养军事人才的前提在于:一是世界军事变革飞速发展。现代战争的发展趋势、国防形势的新变化和军队建设的新期待迫切需要与军事变革相适应的军事人才,迫切需要缩短人才队伍培养的生成周期;二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我国高等教育取得巨大发展,教育资源、教育水平、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基础和能力已储备丰厚,能有效支持军事人才的培养,为有效提高培养效率、节约资源成本和加快人才生成步伐提供保障。因此,以适应部队军事人才需要为根本,以遵循和探索高等教育规律为前提建构体制机制建设就成为工作的关键。在此基础上,以培养领导管理体制建设、教学系统体制建设、军事特质教育体制建设就成为培养体制建设的核心环节,其中教育培养的领导体制是龙头,教学系统是关键,军事特质是必要,三者互为一体、全过程联动,朝着应然目标形成完整的教育培养体制链,共同为教育实践开展提供支撑。

    二、国防生教育培养体制机制建设的目标分析

    国防生培养工作的根本目标是体制机制建设的应然指向。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是国防生教育培养体制建设的源头。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养国防生是新形势下军事人才培养新途径,是普通高等教育的新领域,目标的定位与选取是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的前提,也是教育培养体制机制目标的前提。目标的确定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基于时代任务的需要,即目标定位要顺应世界军事发展的新进程和新步伐,适应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方向,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布局。二是要基于高等教育的任务与规律,即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任务,符合立德树人的规律和路径,指向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目标。三是基于军队岗位任职需要,即按照军政素质与科技素质共同发展的要求,着眼于重点高校、优势学科、紧缺专业,调整优化国防生培养规模布局,实现国防生能力素质培养与部队任职岗位需求的有效对接。综合考量以上内容,国防生教育培养目标涵盖为:以顺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我国军事斗争准备,培养适应军队可堪重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在培养目标的框架内和引领下,国防生教育培养的体制机制目标应涵盖国防生在校学习实践全过程中的思想素质、知识能力和实践技能培育的方方面面。从根本上说,从政治思想、专业文化基础、军人作风培养、军事技能素质等方面考量教育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从教育的保障、支持、队伍、环境等考量体制机制的建设取舍,以培养政治思想坚定、专业文化基础扎实、军事技能良好、作风纪律过硬、发展潜力突出的后备军官为培养目标,和以此为培养目标的硬件保障、师资保障、领导保障、技术保障一体目标为根本,建构国防生教育培养的体制机制。以体制机制目标建构为方向,从教育培养工作的组织领导、文化学习、作风培养、军人素质能力等方面全方位建构起整套工作体系,可以为教育培养目标、科学运用和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三、国防生教育培养体制机制建设路径

    教育培养实践的系统性、完整性、规律性决定了国防生教育培养的体制机制建设必须突出促进教育培养全过程的有效实施。基于此,我们重点从开展和推进国防生教育培养的领导管理体制、学习系统、军事特质教育系统来展开分析。

    (一)国防生教育培养领导体制建设

    领导体制是实践工作中进行组织、决策、监督等活动的具体的制度和体系。国防生教育培养的领导体制建设是国防生工作体制机制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宏观层面看,一是军队各层次的国防生培养领导体制建构。包括从国务院、中央军委等顶层体制到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以及各大军区、各省军区的国防生教育培养的领导机构。从中观层面上,一是建立由驻校选拔培训办公室人员和依托培养高校由学校领导、职能部门、教辅导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等组成的领导机构;二是以国防生教育培养的日常工作开展,针对性地构建负责军事、政治、文化、管理等的领导机构。微观层面上,从探索国防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视角出发,建立学生系统内的学生会、党团支部和模拟军校学员管理的领导机构。领导体制的建设要形成强大的合力,必须坚持遵循各自的规律与要求去介入工作,保障各自发挥最大效益。同时,各领导体制要形成系统良性运转,形成“齐抓共管、科学领导”的工作局势,从而在国防生政策完善、制度建设、保障措施、招生、教育、训练、分配等方面,领导有力,落实有力;通过定期召开不同层次的领导机构的工作会、交流会、探讨会、分析会,落实工作,总结经验,解决问题,表彰先进等,真正让培养工作的领导体制实现指导国防生教育培养工作的无缝对接、全方位联动,保证领导体制的规律和效率达到最优。

    (二)国防生文化学习系统体制建设

    学习教育系统体制是指国防生科技素质和科技素质培育的体制机制的总称,是开展国防生文化教育的制度保障、队伍保障、环境保障、平台保障等的综合体系。

    1.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是国防生教育培养的根本。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国防生献身使命、任职军营的素质基础,也是军人道德要求的根本。为此,深入探索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设,重在突出教育的内容与范围。一是理论教育。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是国防生理论教育的根本内容。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标准深化教育学习,促进国防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立场、观点、方法促进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改造;深入学习掌握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的内容、实质、内涵,增强和坚定国防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二是党和军队历史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事政治等的教育。了解和掌握党和军队创建、成长、发展的历程,党领导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党和军队的宗旨、目标,掌握和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是国防生坚定理论自觉内涵、坚定从军信念、坚定跟党走、听从党指挥的基本素养。三是军人职业素质教育。军人职业素质是军人立身做人、成长发展的素质根基。通过加强军人道德理论、内容和践行标准的教育学习,促进国防生深化职业修养,丰富职业素质。

    2.专业文化学习载体构建。专业文化基础是军队现代化建设对军事人才的根本要求,是国防生履行使命的第一能力,是国防生具备国际视野、前瞻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其获得长远发展的基础。专业文化学习的系统建构包括学习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育手段、考评机制、学风培育、教师队伍等方面。

    国防生的学习目标要紧密结合军队人才科技素质的要求为根本,根据各培养高校的要求,以高于普通本科生的评价指标和评估体系科学定位学习目标。在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学习与军事技能素质为重点,把国防生政治教育课程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机融合,把军事技能课程与大学体育合二为一,同时根据解放军总政治部国防生军政训练要求开设开齐其他课程,并结合各培养高校的文化特色,开设适应国防生知识储备的课程,从而为国防生提供内容宽泛、学训合一、丰厚可行的知识技能学习课程体系。

    在教育手段的选取和学风培育上以国防生群体的培养目标为根本,提高实效性,突出“军”字内容。特别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要利用好红色资源、红色教育;在学风培育上,突出军人先进意识、勇敢精神、积极精神和意志品质魅力的弘扬和激励,培育优良学风;在教师队伍上,建构以国防生教育管理专职辅导员、军政理论课老师、专业课教师、课外实践教师等为成员的队伍;在评价体系建构上,要突出建立质量标准,规范教学行为,建立效益主导,规范国防生学习行为,建立信息反馈,把握教育过程。同时,制订并严格实施国防生教育培养质量评估体系和评估办法,全程、动态、阶段加强质量监控体系建设,为国防生专业学习质量的评估提供制度保障。

    3.国防生军事特质教育体系构建。军事特质教育体系是指以军事人才素质需要和军事人才成长规律为前提,针对军人集体、个人履职的需要,对国防生开展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而建立的机制系统。一是紧贴履行使命,强化“军魂”教育。思想深入本质才能夯实基础,责任化为主动才能践行自觉。军魂铸造是系统工程,要通过理论指导、活动实践、氛围熏陶等多种渠道营造思想政治教育大背景、大舞台、大天地,让国防生在学习、训练、日常生活中接近理论,获得教育,通过日积月累、渐趋跟进,逐步打牢国防生听党指挥、履行使命、奉献国防的思想根基。二是第一任职素质教育。国防生毕业后能否“进得去、用得上、发展好”,与第一任职的素质成正比关系。缺乏第一任职的全面能力直接影响到国防生进入部队的适应和发展。有针对性地选取重要而利于教育开展的内容专题,制订长远的素质训练规划,深入推进教育实施,通过大学四年的教育工程,为国防生胜任第一任职打下综合素质的基础。三是立身处事的基本素质能力教育。顽强的意志力、适应力,健康的心理品质,敢于接受复杂险重任务的乐观精神,具有融合于心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正派为人的德性基础以及演说读写优异的工作基础能力等是军人综合素质的主要内容。通过开展教育活动,逐步提升、丰富和成熟国防生立身处事、发展进步的基本素质能力,从而为任职、发展提供保障。

    军人特质教育的路径:一是坚持制度落实推动。签约高校通过专门成立国防生军人特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订长效实施方案,明确教育原则、目标、内容、师资组织、考核标准等,注重工作领导建设,并按照教育计划,聘请军队专家、学校知名教授等抓好教育开展。二是坚持提高实践锻炼。在实践活动中为教育提供支持和养分,把国防生专业文化学习实践、科技实践、劳动实践、党团活动作为教育的实践课堂,让国防生在实践中历练能力。三是坚持氛围熏陶。建设和创造有利于军事特质教育的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氛围,让氛围营造推动特质教育活动的深入和教育效果的提升。比如成立军事思想研究会、理论研究会、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等组织;建设国防生军事特质拓展中心、图书阅览室、荣誉室和体能训练室等,在校园、宿舍、楼道宣传军营文化、张贴军旅格言、军营人物肖像等,大力营造浓厚氛围,以鲜明的主题视觉,形成直观的行为导向,使学生情操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 参 考 文 献 ]

    [1] 蔺玄晋等.高校国防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11).

    [2] 梁大为.国防生组织文化探微[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 陈忠怀.谈双因素理论在国防生思想教育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探索2012(8).

    [4] 陈忠,等.对国防生军事文化自觉的调查与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2(2).

    [责任编辑:钟 岚]

    相关热词搜索: 内涵 体制 国防生 机制 培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