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砚上的麒麟纹

    时间:2021-02-06 08:00: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写了《古砚上的龙纹》《古砚上的凤纹》,顺理成章,要写一篇《砚上的麒麟纹》。《礼记·礼运》云:“麟凤龟龙,谓之四灵。”《大戴礼记·曾子天圆》云:“毛虫之精者曰麟,羽虫之精者曰凤,介虫之精者曰龟,鳞虫之精者曰龙。”古人将麒麟和凤、龟、龙称之“四灵”,且将麟列为“四灵”之首,可见它的地位之崇高,不能不叙说一番。麒麟和龙、凤一样,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是中华民族先民臆造出来的祥瑞神兽,是多种动物的结合体。陆玑《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说,麒麟,长着麋鹿一样的身体,牛一样的尾巴,马一样的脚,黄颜色,圆蹄子,一只角,角顶端有肉。与凤凰一样,有雌有雄,麒为雄,麟为雌。当然这只是大致模样,不同时代不同传说中又有些不同。古书上还说麒麟“音中钟吕,行中规矩,游必择地,祥而后处。不履生虫,不践生草,不群居,不侣行,不罹罗网。”用现代话说,就是它的声音如黄钟大吕那样响亮,行走步伐端端正正,游走一定要选择地点,审视清楚后才居住下来。它走动时不踩踏生虫,不践踏青草。不群居,独处独行,不与别的动物同行。它很敏感,不会落入罗网陷阱。就是说,麒麟是美的化身,它声美、行美、德美,含仁怀义,尊贵威仪,是圣灵之兽。这其实是先民对天下太平、社会公平、生活美好向往的寄托,对统治者德行和操守的期求。诗经《周南》中《麟之趾》生动反映了古代黎民百姓这一心声。诗曰:“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这是民众对王侯公子的赞美和希望。翻译成现代诗句,大意是:“你有麒麟一样的脚趾啊,仁德宽厚的王侯公子,哎哟,你就是那高大尊贵的麒麟啊!你长着麒麟一样的额头啊,仁德宽厚的公侯贵族,哎哟,你就是高大尊贵的麒麟啊!你的帽饰镶得如麟角一样威武啊,仁德宽厚的公侯贵族,哎哟,你就是高大尊贵的麒麟啊!”华夏民族原始崇拜中就出现了麒麟,说是天授灵异之物。据记载,伏羲、舜、孔子所在时代都伴有麒麟出现,并带来祥瑞吉兆和神的启示,从而取得海清河晏、兴旺发达。《春秋》及其三传中的“西狩获麟”大概是最早的文字记载。据《春秋》记载,“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春秋》三传分别作了说明。《左传·哀公·哀公十四年》云:“哀公十四年春,西狩于大野。叔孙氏之车子锄商获麟,以为不祥,以赐虞人。仲尼观之,曰‘麟也!’然后取之。”《公羊传》云:“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非中国之兽也。然则孰狩之?薪采者也。薪采者则微者也,曷为以狩当之?大之也。曷为大之?为获麟大之也。曷为获麟大之?麟者仁兽也,有王者则至,无王者则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麋而角者。’孔子曰:‘孰为来哉?孰为来哉!’反袂拭面,涕沾袍。”《谷梁传》以为,“引取之也(孔子修《春秋》引出这事)。狩,地。不地,不狩也。非狩而曰‘狩’,大获麟,故大其适也。其不言‘来’,不外麟于中国也。其不言‘有’。不使麟不恒于中国也。”三传言之确确,获麟时间在哀公十四年春,即鲁哀公十四年春,公元前481年。获麟地点在大野,古属山东巨野境内,因获麟而改为嘉祥县,取其嘉美祥瑞之意而得名。《兖州府志沿革志》讲得很清楚,“嘉祥县,本巨野境内也……周本巨野泽地,鲁西获麟在此……以获麟之地易以今名(嘉祥)。”到底当时抓获的这只灵兽“麟”是什么样子,语之不详。据说明代郑和下西洋,从非洲地区带回长颈鹿,当时人以为这就是麒麟。但嘉祥县城民认定在此地狩获的就是神兽麒麟。嘉祥县城西还有麟冢和获麟台。该县第一批全国重點文物保护单位——1800年前武氏墓群石刻祥瑞图第一石上刻有麒麟,其榜题标明为仁兽义兽。人们都喜欢祥瑞之物,“麒麟传说”逐渐在嘉祥县形成,大部分为人民的口头传说,经过千百年流传,已妇孺皆知,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在已经由传说衍化成为一种吉祥文化,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2008年6月,“麒麟传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如今,嘉祥县被称为麒麟之乡。麒麟已成为县标,城区重要位置都摆放麒麟石雕。重要街道名称都与麒麟有关,如麒麟街、呈祥街广场等。居民区、酒店、报纸、书刊也多以麒麟来命名。近年县委县政府还在城区修建了获麟园、麒麟大型群雕、麒麟园,甚至该县有名的红皮大蒜也说成因当地的土地沾染了麒麟的鲜血而变红。这些都表达了人们追求安详美好生活的期盼。正因为如此这般,文人墨客也把麒麟镌刻在日夜相伴的砚台上,以求启发灵感,好运出现。现将我收藏的六方麒麟纹砚展示如下:

    长方麒麟纹端砚,清代,长14.8、宽9.5、厚2厘米,加麒麟厚2.5厘米,砚面无边框,无砚池。上部高浮雕一麒麟,从右向左行走,步履坚定有力;头长独角,回首仰天吐出祥云,直上天际。尾巴长毛舒展翻卷如七朵花团。体态壮硕,华美尊贵。下部为砚池,中间下凹。背中间下挖椭圆形浅复手,意在增加美感。琢砚者深谙删繁就简、突出主题之道,构图简洁明了,突出神兽麒麟,给观者留下更深刻印象。全砚青紫色,石质细腻润泽,包浆墨汁交融,古穆自然。

    长方麒麟龙雀纹端砚,清代,长14、宽9、厚1.8厘米。面有起边,后边已磨损残缺。砚堂中间因长期磨墨下凹颇深。淌池大而浅。砚岗高浮雕一麒麟,头长两角,尾分两条;身上有花纹;足踏祥云,从右向左走动,姿态雄壮规矩,回首注视身后一只龙雀(中国旅游业的图形标志,原称“马踏飞燕”。后根据张衡《东京赋》“天马半汉,龙雀蟠蜿”的文献资料,认定所谓的飞燕并非燕子,乃古代传说中的“龙雀”。砚上飞禽形象与旅游图形标志上飞禽相似,所以称之“龙雀”)。两者均为灵兽,都在天上并驾齐飞,相顾有情。背有浅复手。砚制规整,色青黑泛紫,质细腻温润。

    长方麒麟望天纹端砚,清代,长13、宽8、厚1.4厘米。面有边框,后边细窄。堂、池相连,淌池。砚堂中间稍凹,砚池大而浅,靠砚堂处高浮雕一麒麟,双角双尾。从左向右,四足踏地,拱背回首,似在观察天象,形象生动。有观者以为是天狗吠日,但从造型像狮嘴分尾马足看,应是麒麟。背平,有稍宽边框。砚虽小,但比例合规合度,线条挺拔,石质细润。

    随形麒麟望月端砚,清代,长18、宽14、厚2.5厘米。砚形前窄后宽,四圆角,边侧内敛。前边框大,上浅刻祥云,露出一小活眼,内黄外蓝,如同夜晚高空明月。框下砚池与砚堂之间高浮雕一麒麟,体态壮硕,狮首马尾,四足有力,回头望月(云中小活眼),形象生动活泼。砚面、背可见青花、蕉叶白、鱼脑冻、银线、翡翠斑、虫蛀、石皮等。石质极为细腻滋润,砚体圆融厚重,包浆自然。带原配红木盒。

    长方麒麟纹端砚, 民国,长19、宽12.4、厚3厘米。面有凸起边框,稍宽,后边窄。边框两边起棱,中间所刻波涛翻滚,大浪滔天。砚堂大,中间微凹,砚池大而浅,内浮雕一麒麟,从左向右奔走,回头扬鬃翘尾,张嘴瞪眼,四足壮硕有力,十分雄壮威武,身上鳞甲片片清晰可见。背置雕鞍,尾卷如花。砚面雕工精致,线条流畅,麒麟形神兼备,动感十足。背复手,两层下凹,中间平展,阴刻行书:“易称离为目,观示中虚情。此砚额有眼,并列如双星。缶题协谦卦,文明表和平。挥洒聊自适,非笑由群肯。盅渊书铭”。铭文刀工有力,字体工整遒劲。内容以《易经》第30卦“离卦”和第15卦“谦”卦义,来肯定谦虚、平和,挥洒自如品质,大概也是寓意这方端砚纯净质朴。看来此铭文是从其他砚上抄来套上,并不适合。铭文讲“此砚额有眼,并列如双星”,这方砚显然没有眼。盅渊,何许人氏待查。

    麒麟纹琴形端砚,当代,长12.5、宽7.3(窄处6)、厚3.5厘米。砚体虽小,却按七弦琴形制而琢。上小下大,中間开椭圆堂、池。偃月池,稍宽。落潮处浮雕一麒麟,从右向左踏步,四足雄壮有力,回首扬鬃瞪眼,独角顶上肉团圆肥,身上鳞甲片片可见,甚是威武高贵。砚面边框宽大高起,外侧绕以回纹,内侧起棱。砚额中间七根琴弦从“龙龈”而下,对应后边框上的“岳山”“承露”。上部七弦两边各浮雕一草龙,首相对,尾下伸,与后边框两角草龙相接。右边侧阴刻行书“松风轩”,下有方章,内阴文篆书“松风轩印”。左边侧阴文篆书“云蒸雾湛”。背平,为琴底,前设两短圆足,后两丁字足。背顶部方章内阴刻篆书“至宝”,下阴刻隶书“无弦琴,不再音。仿琢砚,置墨林。浸大清,练余心。”落款行书“道光十五年秋”,下小方章内阴文篆书“石友”。此铭文是纪晓岚镌在省去琴弦只有琴样的古砚上。把它套用在刻有七根弦的砚上,不合情理。此砚制作时间虽不长,但雕工精致、布局紧凑、构图丰满、线条流畅、形象生动,仍有一定欣赏价值。

    文人墨客喜欢在砚上镌刻麒麟,这与麒麟是祥瑞灵兽有关外,还和麒麟与孔子紧密联系有关。传说孔子的母亲颜氏怀胎十月,路经尼山,忽觉腹内疼痛将要分娩之时,天空突然一阵轰鸣,一只麒麟驮着一个白白胖胖的男孩,乘五彩祥云,从天而降,满地红光,瑞气纷呈。麒麟撞入颜氏怀中,孔子随之诞生。《公羊传》中还讲,鲁哀公在大野狩猎,打死那只麒麟,不认识此为何物,于是请孔子来辨识。孔子一看,非常伤心地说“此乃麒麟也,麒麟者,仁兽也。”说着便失声痛哭,说麒麟死了,自己气数已尽,便从此搁笔,停止编纂《春秋》,不久就逝世了。民间还有“麒麟送子”之说,寓意其送来童子必定天资聪慧,是人杰良臣。这些传说,把孔子说成麒麟的化身,麒麟代表了智慧、天才、高洁、仁慈,自然成为读书人仰慕、向往的神兽。

    相关热词搜索: 麒麟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