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诗意美

    时间:2021-02-21 07:51: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朱自清是一位成就卓著的现代散文作家,其散文行文如诗,辞藻平实而饱含真情,描写清淡而韵味悠长,叙述随意而其文意却丝丝入扣,其文中语言平淡却不失优雅,行文流畅且极具内涵,其融融的诗意与缜密精巧的构思、情与景的水乳交融、真挚感情地注入及清幽细密的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主要是指运用艺术意象,在主客体交融、物我两忘的基础上,将接受者引向一个超越现实时空,富有行上本体意味的境界中。它的基本特征是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实境表现虚境,使有形描写和无形描写相结合,使有限的具体形象和想象中无限的丰富形象相统一,使再现的真实实境与它所暗示、象征的虚境融为一体,从而造成强烈的空间美、动态美、传神美,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和自然感。事实上,不只诗是很讲究意境,散文也讲究意境。朱自清散文注重创设优美的意境,感情真挚浓郁,不论写景、叙事、议论、抒情,都包含着独特的个性和情趣。他的写景散文,缘情写景,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他的叙事散文,叙事抒情有机结合,达到物我的一致;他的议论散文,擅长用饱含感情的优美的文字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他的抒情散文,叙议结合,情深理至,没有虚伪的夸饰和做作。总之,叙写现实人生的悲剧美,寄情山水风月的诗意美,传达亲情体验的人性美,剖析自我内心的人格美,追求韵律和谐的语言美,共同构成了朱自清散文的意境美。

    一、叙写现实人生的悲剧美

    朱自清早期散文中有一部分是以夹叙夹议手法写的呼吁与诅咒的名篇,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航船中的文明》、《白种人──上帝的骄子》、《阿河》、《哀韦杰三君》、《旅行杂记》、《海行杂记》等。这些散文直接从现实生活取材,从人物的悲剧命运入手,从伤时感世的角度出发,揭示人生的不公,抨击社会的黑暗。在《生命的价格──七毛钱》中写一个五岁的女孩,被其哥嫂以七毛钱的价格卖掉,叙述“一条低贱生命”的故事,这是作者在温州亲眼所见的一幕,文章想象她今后任人宰割的命运,她若长大成人或者卖给人家作妾,或者卖到妓院沦落风尘。作者愤激地诘问:“这是谁之罪呢?这是谁之责呢?”。《阿河》写了一位十八岁的农家少女阿河的悲剧,她被迫嫁给了一个三十多岁的流浪汉,气得她离家出走去当女佣,后来又被男人抢回去,逼她爹拿钱换人,她爹只得以八十块钱的价格又把她卖给一个有钱的老板。作者义愤地控诉畸形社会为富不仁的罪孽。在《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中,写在电车上意外地受到“小西洋人”的侮辱和挑衅,便由这一次突然的“袭击”联想到许多的“袭击”,从那“小西洋人”的眼光和表情思考他如此蛮横猖狂的原因,勾出一个傲慢的小西洋人的形象,指出这“小西洋人”脸上“缩印着一部中国的外交史”,喊出了民族平等的正义要求。这在帝国主义横行、北洋军阀卖国求荣的二十年代,有着激励民族意识的现实意义。在《哀韦杰三君》里则对“三一八”惨案中死难者韦杰三君奉献自己深挚的悼念和敬意,语挚情深,感人肺腑,朱自清对北洋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社会的憎恶是非常明显的。《背影》写为儿子送行,并艰难地替儿子买来桔子的父亲的“背影”,作者选择了一个特殊的背影加以烘托,这“背影”是在他祖母去世、父亲赋闲、家境日益破败的氛围中予以孕育和刻画的。从而以血和泪掺和的冷涩惨淡的色调,在抒情主人公心灵深处勾画出一个悲剧性的“背影”形象。全文叙事含蓄,将丰富的感情寓于朴素的描写和叙述中,表述了一个辛苦辗转的知识分子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苦于世态炎凉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从一个小康之家的日益没落这一角度,曲折地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统治下,中国人民趋于贫困化的现实。

    二、缜密精巧的构思

    缜密精巧的构思是作品散发诗意的一个特征。朱自清的散文在构思上是十分讲究的,他的散文,结构精巧,布局合理,善于从叙述中将读者缓缓带入作者设计好的意境,行文缜密而严谨,精炼而流畅,活泼而巧妙。

    散文《荷塘月色》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

    在《荷塘月色》的布局上面,作者并不是开门见山,一开篇就把一个如烟似梦的月下荷塘端了出来,而是在正式雕镂月色荷塘之前,他引着读者在通向荷塘的路上拐了三个弯子,那就是作者对月下荷塘的想,寻,爱。先是“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其次由“想”而“沿着荷塘”寻去,三是寻到了荷塘却又不急于展示荷塘之美,却偏要把自己独处荷塘月下的悠然自得之情先向读者抒写一番。这样一而再,再而三地从侧面渲染荷塘月色之美,从作者的思绪中折射出荷塘月色之可爱,其作用在于逗起读者一睹荷塘月色的强烈愿望,为正面描写荷塘月色作好了情绪上的充分准备,然后作家才揭开月下荷塘的神秘面纱。写完荷塘月色以后,作家调转生花妙笔,从空间转向时间,溯历史的河流而上,出其不意地把人们又带入了六朝采莲的风流季节,开拓出一片古代“妖童媛女”荡舟采莲的新景色,真是一波三折啊!如此布局,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匠心独运,让读者获得如此多的感受。

    在结构上面,文章开头的一段夹叙夹议,将“我”的一时心情告诉给读者:第二段只用简单几笔便将荷塘四周的轮廓勾勒出来,给人有个比较清晰的印象;到第三段直写荷塘独处的妙处。作者真正用力描写的荷塘月色,那是从第四段开始,他十分巧妙地写了荷塘月色、荷叶、荷花和荷花的形、色、香;到第五段才写到月色:月光如流水,叶子、花朵儿在柔和的月光中做着美丽的梦,一会儿月光给淡云遮住,一会儿月光透过树丛筛落下斑驳的黑影。朦胧的月光不仅静静地泻在荷塘上,她还静静地泻在四面的树林和远山上。我们在这样的月夜的静穆中,阴森森的,真有些怕人。这时作者大约也嫌太过寂静罢,紧接着便写出蝉鸣蛙叫。当你听到叫声时,那四面几乎已经凝结住的空气便顿然活泼起来,使人感到还有生命的存在。这种境界是美的,写法也是层次分明的。正是因为有了这样层次分明的结构,才使读者随着作者的引导,步步深入地欣赏静寂的荷塘下的美丽月色,如果没有这样精巧的结构,读者也就不可能在作者的引导下欣赏到“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如此美丽的月色了。

    由此可见《荷塘月色》在谋篇布局上是作者独具慧笔,缜密构思后所精心布置的,让人不知觉中渐入佳境。

    朱自清高超的艺术构思还体现在“设眼有致”。许多散文作品都有一句确定全文基调的关键语句,通常我们称之为“文眼”。因而,透过文眼可以比较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思路,可以确切地感悟出作者的真实情感。

    而他的散文《春》就有这样的特色,他将文眼“一年之计在于春”置于描述之中,毫无斧凿之痕,富有浓郁的诗情画意。“春”虽是一个抽象名词,但他却知道巧妙地安排花草、树木与人们的行为来显示春天的气息。他以生物从睡醒之后来描写活泼可爱的情景。他依次由小草从土里钻出来变成嫩嫩绿绿的田野、园子而看到人们活跃的踢球、赛跑、捉迷藏的景象。接著由各种树木的开花,看到成千成百的蜜蜂在喧闹着;又从轻风里看出小鸟呼朋引伴也卖弄清脆的喉咙,和流水、短笛之声相应和而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再接著他又从下雨之中看出树叶绿得发亮;小草青得逼眼;而烘托出安静和平的夜。最后他以天上的风渐多,地上的人们渐活跃而领悟到“一年之计在于春”这个文眼的实际内涵。作者拿春天像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及健壮的青年,除了给大地活泼的印象之外,又带来了振奋和希望,因春天充满了希望。

    诗一般若隐若现、含蓄的“文眼”创作风格在朱自清散文中更是达到了极致,如《荷塘月色》一开篇就揭全文的主旨——“这几天心里颇不平静”。接着,作品写小路的“静”,写月色朦胧的“静”,反衬自己的“心里颇不宁静”。再接着以荷塘四周蝉声和蛙声的“闹”突出荷塘月色的“静”,又以联想到江南梁元帝的《采莲赋》和《西洲曲》关于采莲的热闹、嬉戏的情景,进一步反衬此时此地“荷塘月色”的“静”,最后画龙点睛:“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究其创作的社会背景,“动”与“静”的相互映衬,主要是为了含蓄地揭示出“心里颇不宁静”的原因——《荷塘月色》写作前后,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的时期。蒋介石在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后,朱自清处于极度的彷徨不安之中,他幻想躲进书斋、课堂、文学研究所这三者筑成的象牙之塔里,寻找解脱。关于朱自清当时的思想情况,他的夫人陈竹隐女士,有过很具体的描述:“大革命失败了,蒋介石统治了全国,佩弦(朱自清,字佩弦)当时没有找到正确的出路,四顾茫然,‘觉得心上的阴影越来越大。他又在苦闷中彷徨了’。他知道‘只有参加革命或反革命,才能解决这徨徨然。’但在当时,他两条路都没有走,而是采取了逃避的办法。他先前曾经说过:‘我只有在行为上主张一种日常生活中的中和主义。’他还没能摆脱这种思想,又顾虑着‘妻子儿女一大家,都指我生活,’便觉得‘还是暂时超然的好’。”如果直接写出作者自身的真实想法,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面是不允许的,因此,作者巧设“文眼”,通过含蓄的“文眼”凝聚作者心情,将作者心里面的“不宁静”的心情和荷塘月色的“静”相互辉映,将自己内心的“不宁静”写得恰到好处。

    “文眼”的巧妙放置,除了《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名文之外,还有《背影》这篇描写淳淳亲情且感人肺腑的散文,它篇首点明题旨:“我和父亲不相见已有两年,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文章围绕“背影”在生活中节选片段,最终通过儿子眼中的父亲背影的描写,很自然地流露出父子情深的真情实感,感人涕下。在文章中,两次写父亲背影,用笔却一详一略,更见文眼搭配的巧妙。买桔子的背影,以白描的手法细细描绘;离别的一刹那的背影,却是略写,只一句带过:“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个背影,作者没有再加以描写,但那“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和再三叮咛,已把那舍不得和儿子分别的心情,为了谋生又不得不离去的苦况,活画出了。几笔之中,作者当时那种悲酸惆怅的心情,正是通过“背影”这个文眼的描述而表现得含蓄而深沉。

    由此可见,结构的严谨和布局的精妙,以及设眼有致成为作品引人入境时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技巧,而正是有了这些手段和技巧的运用,使得读者于平实的语言当中有序可循走进作者的心灵空间,让人深思回味无穷。

    三、情与景水乳交融

    任何艺术形象,都是客观的社会生活与主观的作家思想感情的结合。作家的艺术风格,不但从他对生活的客观描绘中显示出来,而且从他对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内在的感受中流露出来。朱自清的散文不但体现在其对客观世界的描写中,也体在其主观的抒情中;不但能够从日常平凡的生活中选择材料,捕捉新意,创造出集中概括的艺术形象,而且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在情景交融中表现出淡淡而又韵味深长的诗意。

    《温州的踪迹》中有一篇题为《绿》的散文就是一例。此文一开头就细致有序地给读者描绘这个令“我”惊诧于它的绿的潭——梅雨潭。在朱自清笔下,那“绿”已不单单是自然界的一种色彩了,它已经被活化了,根据作者情感的加入,这片“绿”被富于了动感,特别是有感而发的那几句:“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作者在梅雨潭的美丽景色中,捕捉了一个鲜明的特征,把那奇异的绿色写得可以追寻,可以拥抱,可以醉人,甚至可以馈赠。这里不再需要更多的解释都可以让人感受到在这些融于景色描写的文字里面,洋溢着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热爱之情。其实看到上面的文字,已使人如临其境,入受其感了,感觉梅雨潭的绿是多么清新、美丽、可爱,而作者又是如何地喜爱“她”呀!然而朱自清似乎觉得这一切形容远远不足表达文中“我”对梅雨潭的爱慕之意,于是再加入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和后面的“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让人有一种美词用尽却不足以表达肺腑之言的感觉。真可谓是情到深处,情景难辨。通过这一串问题将自己的感情进一步绽放,表达了对眼前的景色的眷恋和热爱,可见其用情挚深,情与景得到和谐交融。

    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在朱自清的写作水平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在《荷塘月色》这篇写景抒情散文里面更是表现得日趋成熟。生动传神、浓郁深邃的情景交融往往构成了一篇好的散文作品的生命。在《荷塘月色》这篇诗情画意的散文中,“情”与“景”是高度统一的,以景孕情,缘情造景,景随情高,情以景显。情与景的有机结合,其实就是内情与外景的水乳交融,形神情理的和谐统一。

    在《荷塘月色》中,作者情感的主要特点是“淡淡的”,所以作者笔下的“荷塘月色”的主要特点也是淡淡的,这可以从三方面加以印证:一是色彩上,花是“白”的,雾是“青”的,云是“淡”的,月影是“黑”的,树色是“阴阴”的,色彩以冷色调为主,而且是淡色;二是声音上,歌声是“渺茫”的,流水是“脉脉”的,月光是“静静”的,连“和谐的旋律”也只能是由小提琴独奏;三是情态上,白花是羞涩的,满月似乎在小睡,远山只有些大意,路灯光也是没精打采的。这样的境界,由于虚实结合,情景交融,景中孕情,所以具有了很大的感染力。景随情高,“景”具有多大的感染力,取决于寓于其中的“情”有多高。《荷塘月色》的巨大的感染力,主要来自作者的崇高的情怀。这篇文章作者的情感基础是“这几天心中颇不宁静”,心有烦忧却并不是为了个人琐事,乃是因为“惦着江南”,惦着革命,惦着国家命运前途。这种烦忧实际上是一种崇高的忧患意识,“先天下之忧而忧”,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这种情怀,正如荷花般高洁,此情此景一脉相承,正因为这种伟大情怀与所触之景的交融,使得《荷塘月色》自成高格。

    情与景的相互作用是引导我们领悟作品意境的桥梁。古今中外描写亲子之爱的诗文不可谓少,但象《背影》这样深深打动读者心弦的佳作则不多。究其原因,正是在于它委婉有致场景白描和细腻入微的抒情。在《背影》里,先是写父亲在祖母去世和丢了差使的“祸不单行”的逆境里,强忍着沉重的心情反过来安慰“我”;其次又写父亲在奔波谋食的繁忙中,怎样无可奈何地委托旅馆的茶房送“我”坐车去北京念书;再次又写父亲终于改变托人送行的主意,在百忙中“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在反复曲折地写完父亲对“我”的关心以后,才把那高度集中地体现父爱的最动人的“背影”送到读者面前,让读者和“我”一同洒下感动的泪水。这样首先以一连串动人的小事,以父亲的一再改变主意来渲染父亲的放心不下,其作用是逐步地在这些不起眼却又不平凡的小事中增大抒情的浓度,以便自然地推出那个“背影”的抒情高潮,情景交融步步为营的高超技艺可见一斑。写完背影这最动人的一幕之后,作家又以“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笔法,写了“我”对父亲一生的回忆,而处于这个回忆之梦的中心的,则是“我”的“晶莹的泪光”中闪动着父亲的背影。这最后的一笔,给读者的感情之弦上敲出了不绝如缕的余音,可谓极尽情景交融之致。《背影》一文也正是因此而成为现代抒情散文的经典之作!

    朱自清也正是通过对这些情景的细致描写和自然地将自己的感受融入景致当中,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朱自清的散文除了在结构、布局以及行文上面有一种余音绕梁的诗意安排之外,于情景方面对情感的表达也充满了值得回味的诗意——不管是令人兴奋的、让人彷徨的还是催人泪下的,都如此地让人感动。朱自清的散文,让人在篇章布局、结构和行文上对它们的认识有所提高以外,还让人在情感上的获得更多的体会和感受,在这个方面,作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可以说是炉火纯青的。

    四、清幽细密的语言艺术

    在散文中,语言既是意符,又是音符。散文的语言,不光光要精确达意,更要与全篇意境谐调,意蕴一致,巧妙地绘形传神,还要注意音节的精美。任何一篇成功的散文,都既要写出事物的形,又要传出事物的神,从而形神兼备地表现生活中本质美,以此作为抒发作者特定的思想感情的基础。朱自清散文清丽隽永的诗美又是与之语言自然、清新、凝练、酣畅的特点分不开的。作品中有的地方用语虽然绮丽纤细,但恰到好处,没有雕琢堆砌之感;有的地方譬喻迭起,词藻色彩斑斓,但又浓妆淡抹总相宜,没有花红柳绿之俗。语言简洁朴素,平易自然,容易为人所接受。

    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他十分注重语言的锤炼加工,并且在精挑细选之下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这也正是朱自清散文在文字方面出彩的地方。他努力以生动而传神的语言创造出诗的意境,于朴素之中见风华,显示出形象的概括力,恰如其分地传达出自己的心境、甚至还含有某种生活哲理。

    在《春》这篇散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春天的描写,并不是为了春天而写春天,而是通过能够表现出春天景象的花草树木的气息以及人们的活动来表现出春天的到来,而在这里,作者正是通过对这些景物和情景进行细腻的语言描写将一个活脱脱的春天表现在读者的眼前。

    文章开头,作者模仿着孩子的口吻呼喊着:“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仿佛一群天真活泼的少年,不甘严冬的禁锢,终于盼到了春天的降临,欢呼着,跳跃着,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春天给万物带来了生命活力,“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草木生绿,“山朗润起来”;春雨淅淅,“水涨起来了”,春晖暖人,“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里,文章采用拟人的写法和语言,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用山色、春水、阳光,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勾勒了一幅春光明媚的画图。

    含蓄凝练的笔墨,往往能蓄藏象外之旨,弦外之音,逗人遐思。作者紧接着开头,以清隽含蓄的白描手法,不著一个“春”字,而通过小草、花树、风雨,形象地描绘了早春的情态,使无穷春意夺纸而出,作者对语言驾驭的功力可见一斑。

    小草先得地气之暖,是春天的“先知者”,“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偷偷地”,说明小草在人不经意间就长出来了,给人一种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到来了的讯息,一个“钻”字,生动贴切地表达出小草在春天来临强烈的生命力,那股力量是势无可挡的,也表现了小草对春天的渴望之情。小草俏皮,可爱的形象一下子就跳到你跟前,一个“钻”字,把这样的意境描写得恰到好处。“嫩嫩的,绿绿的”、“软绵绵的”简洁而富有质感地写出了初春的草的特点,同时也告诉人们,春天真的来了,她“悄悄”的向我们走来。然而作者还不满足,又继续描写少年跃于草上的眼前即景:他们喜欢春天,也喜欢嫩绿柔软的草地,在上面“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由此与小草的状态动静相映,活灵活现地写出了小草欣然、少年欢跃的景象。

    再下面,是写春风,通过“杨柳风”的可亲来表达春风的温暖和给人的舒服感受——“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柔和与温暖,令人觉得温煦而舒坦。“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暗示了春耕的开始。作者不仅写了春风的温柔可亲,还以特有的工细手笔,结合着花香、鸟语、人欢进一步写出了春风的特色。“青草味儿”、“各种花的香”,都受惠于春风,“在微微湿润的空气里酝酿”,散发着浓郁醉人的春天的芬芳。从“花香”很自然地带出鸟语。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牧童也吹响了短笛,这一切音响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组成一曲迎春的交响乐,在宁静的氛围中,翻腾着青春的活力。文章的意境也由这样的语言描写更深入一层。

    文章对春雨的描写,更是充分显示出作者对语言的驾驭出神入化的艺术功力。作者用“可别恼”来对你诉说其可爱之处:先写春雨的“形”:“象牛毛,象花针,象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牛毛形容雨丝的紧密,花针形容雨丝的闪光,细丝形容雨丝的细长。三个比喻词各有侧重地写出了春雨的特色——它决没有夏雨的瓢泼,秋雨的凉寂,冬雨的刺面。远望房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水气蒸蒸,“薄烟”更加反衬出雨丝的紧密与飘忽。次写春雨蒙蒙中的“色”。树叶儿“绿得发亮”,雨催叶发;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生机盎然,表现了“润物细无声”的春雨特点。

    最后,作者用饱蘸感情色彩的柔毫,歌颂了春天的美好。一连三个排比句,第一句用“刚落地的娃娃”比喻春天旺盛的生命力,是何等的贴切;第二句用“花枝招展”的“小姑娘”比喻春天的娇美和前景,是何等的形象;第三句用“健壮的青年”比喻春天的无穷活力,又何等的警策。从娃娃到小姑娘,再到青年,点明了春的脚步越走越近的进程。结句“领着我们上前去”,点明了对光明未来的向往。

    文章通篇行文如行云流水,语言更是一气呵成,针线绵密,不枝不蔓,毫无斧凿痕迹。人们阅读这篇作品,如观写意画,似聆小夜曲,仿佛细嚼橄榄,齿有余甘,口舌生津。朱自清散文的语言艺术使其诗意美锦上添花。

    传统的散文语言技法多种多样,善用修辞也是朱自清散文的一个亮点;通过叠词产生错落有致节奏美的效应也不容忽视,最具特色的要数《荷塘月色》了:

    一是“通感”。它用各种艺术手段把读者的听觉、视觉、嗅觉等沟通起来,共同参与对散文的艺术欣赏。文章的第二部份中,用“渺茫的歌声”来形容荷花的清香,用“笼着轻纱的梦”来形容在月光薄雾笼罩下的荷叶和花,用“和谐的旋律”“如梵阿玲上奏着的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且美妙。采用“通感”的手法,调动了读者的多种感觉器官,因而引起了丰富的联想,使文章产生更大的艺术魅力。

    二是“比拟”。它将物拟成人,或将人拟成物,或将一物拟作另一物。它不仅使描画对象更加形象生动,而且还能起到化静为动的神奇作用。如“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朵儿的”一句,“袅娜”“羞涩”两词可以让我们想象荷花仪态万千娇羞不已的媚态;又如“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一句,则有不见风,而风自空穴来的效果;再如“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叶子却更见风致了”一句,物静而情动,叶子与流水两眼相望,含情脉脉,风姿绰约。

    三是部分地使用叠词。在词语重叠中开拓出新的意义,产生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这种重复语言主要有叠音词、双声叠韵词等。光在文章第四段就有“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袅娜”、“粒粒”、“星星”、“缕缕”、“渺茫”、“密密”、“脉脉”等十一个词。这些词除了精确达意外,在音节上更是给人以琅琅上口,回味无穷的意境美享受。

    还有就是对文字恰到好处的运用。《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将朱自清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用“弥望”、“田田的叶子”形容荷叶的茂盛;月光如流水般照在荷花和荷叶上用“泻”,让人能够形象地感受到月光的动感;荷塘中的雾用“浮”,贴切地表达了雾的轻;“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表达了月光的皎洁;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树影斑驳中透出的灯光被拟作“渴睡人的眼”……此情此景在生动语言的描绘下如梦幻般令人垂涎不已。写了月光、荷叶、树影等景色,使人感到静;又写了热闹的蝉声与蛙声,使人感到闹,这已有动静相互映衬的功效了,而作者在写了热闹的蛙声蝉声之后,又点上一笔:“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很传神,把自己的心情和当时的景致突然分立开来,表达了“独处”的心理,把那种寂寞、惆怅、沉闷的心情刻划得入木三分。

    朱自清的散文正是由这些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述、修饰手法的运用以及对现实环境的艺术加工,才让读者在文章的精巧的结构、缜密的布局、流畅的行文和饱含的真挚的情感中感受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热爱的拳拳的心和对现实生活不满尽吐不快时的真实想法,语言艺术在朱自清散文中的地位是不可否认的,正是由这样独特语言艺术的存在,才让人们在阅读朱自清散文的时候回味无穷,令人收获颇丰。

    五、状物写人,注重神韵的形象美

    朱先生的散文,无论状物还是写人,都注重表现其神韵。写野花“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多姿多彩的野花,散在草丛里,在阳光照耀下,闪闪烁烁,着实逗人喜爱。两个比喻,写出了小草活泼可爱的生机勃勃景象。

    再如写荷花:“有袅娜地弄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袅娜地开”、“羞涩地打”,写出了荷花的婀娜多姿,柔媚羞美,在月光下,不正如刚出浴的美人吗?

    朱先生写人注重写人物的形像特征。如《背影》一文,不像一般的作品那样去描写人物的肖像、神情或音容笑貌。而是抓住人物的形像的一个特征“背影”来写,不惜笔墨作具体描绘,通过描写“背影”,把父亲对儿子的千般情、万般爱表现得淋漓尽致,也把父子惜别中留给儿子最难忘的刻画了出来。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依赖于语言来塑造形象以反映生活的本来面貌。朱先生叙事写人,语言朴实自然,娓娓动听,感人致深。写景状物语言生动优美,清新典雅。他的笔下,时空突破了界限,各种感觉达到了通感,可以有为无,也可以无为有。“一切景语皆情语”,读他的散文,如饮春茶,令人口舌生津;如嚼青果,久久尚有余味。

    喜用叠词,善用叠词的音韵美

    朱自清先生在熔铸语言方面有着非凡的功力。他强调艺术语言必须具有“既能悦目,又能赏心,兼耳底心底音乐而有之”的魅力,这些美的特征在运用叠词方面效果最为显豁。如他的散文《绿》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叠词,读起来朗朗上口,颇显抑扬顿挫的音韵美。那些叠词所显示的形象极其鲜明。未见飞瀑,就听到“哗哗哗的水声”,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接着以“湿湿”一词渲染了水花飞溅的水晕,“深深”和“空空”上下互应,突出了飞瀑之高,又烘托了梅雨潭水所蕴蓄的神秘之感,接着又以“微微的云”、“油油的绿意”,烘托了梅雨潭下周围整个环境的色彩和空气的湿润,镜头逐渐推近,从宏观壮景到细节刻画。那“一朵朵”、“小小”、“纷纷”、“点点”,一连串叠词对飞溅的水花刻画入微,远望是朵朵白梅,随风再飘散开来,又成为点点杨花,描绘功夫可说细到笔端了。

    再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写秦淮河的水在阳光下是“碧阴阴的”,厚而不腻;黄昏时是“漾漾的”,恬静而委婉;灯火通明时是“沉沉的”,黯淡而沉重。三个叠词描绘出不同光线下水态水色的变幻,气韵生动,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感情波澜的荡漾变化。

    朱先生描景状物喜用叠词也善用叠词。《荷塘月色》中用了二十六个叠词;《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叠词竟有七十二处之多。《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得好:“诗人感物,联类不盲。流联万物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情貌无遗矣”。朱先生真可谓是深谙此理,也擅长此道的了。

    六、真挚感情的注入

    任何文学创作活动都与创作本人的情感活动不可分割,情感活动在创作中的作用是巨大的。情从肺腑出,这是朱自清散文所以能感人的原因。他不是凭借什么宏伟的结构和富丽的辞藻来博取读者的欢心,而是朴实地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露出来。他的散文就象蚕儿老老实实地吐着丝,柔软中闪着光泽,简朴中溅出莹洁,当然,也萦绕着自我作茧难于排解的缕缕情思。无论是写景、状物、记事、抒情,他的文字都是随意吐出,字里行间显露出自己的个性。

    朱自清就是能用自己的平凡所感,诗意化地道出了大家的共鸣。例如《匆匆》一文,简直就是一篇散文诗。“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在作者的笔下被诗意化了,在日常生活中处处感到它“逃去如飞”,“吃饭的时候”、“洗手的时候”、“默默时”、“伸出手挽留时”、躺在床上的时候,都觉得时间匆匆溜过,道出时间不可逆性的客观事实。于是作者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伤时又惜时,叹息之中包含着不甘虚度年华之情。然而在作者的笔下时间又具有强烈的可感性,文中的“我”面临着时间来去匆匆的这一客观事实,自问“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家万户的世界里我能够做什么呢?”感叹光阴似剑,自己很渺小,所能做的事情也微不足道,完全像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十分鲜明,为文中的“我”注入了真实的自我感受。如果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用诗句的形式来说明要珍惜光阴,那么《匆匆》就是用散文的形式来表达对时间一去不返的感受,同样富有诗意。

    朱自清对抽象事物的感知是融真情而循序渐进的,感叹中富于诗意化,反映人间真情时他的个人情感更是简朴中溅出莹洁。作品在刻划父亲背影的同时,又多次描述了作为儿子的“我”的感动的眼泪,如“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在这里,儿子的眼泪并非懦弱,而是自然流露出对父亲的不舍之情,从而烘托了父亲的背影形象,加强了背影的感染力量。如果没有对父亲的真挚的亲情,作者是不可能将这些平常的动作刻画得如此的生动和传神的,我们也就更不可能在这些刻画中体会到作者父亲对作者淳淳的父爱和作者对父亲依依不舍的深情了,我们常常所说的细致之中见真情,这里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在平常的叙事的过程中融入了真挚的情感也正是《背影》这篇文章的最最感人之处,使得步履艰难的老父亲的背影和儿子为父亲的行动感激及对父亲的处境伤感所流下的泪水,成为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一幕。

    和《背影》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给亡妇》这篇文章。悼亡之文自古就有,但像这样掣动人心的作品却也不多。李广田说朱自清是个“至情的人”,凡和他相处的人,“没有不为他的至情所感的”,“正由于他这样的至情,才产生他的至文”,《给亡妇》就是他的“至情表现”。他又说,那时每当教师教这篇文章,“总听到学生中间一片唏嘘声,有多少女孩且已暗暗把眼睛揉搓得通红了”。由此可见,文章用情之深,感人至深。

    读《给亡妇》发现作者悼念死了三年的亡妻,并没有用悲悲戚戚沉重的字眼,也没有用呼天抢地撕心裂肺地嘶号,只是从十二年来夫妻共同生活的回忆的画面中,选择几幕小小的场景,平凡而普通,但这些场景却闪耀着夫妻间挚情笃爱的光茫。文中“我”对妻子的评价及赞美:“你虽不是什么阔小姐,可也是自小娇生惯养的,做起主妇来,什么都得干一两手;你居然做下去了,而且高高兴兴地做下去了”。写妻子对孩子的抚养惦念,写妻子对家事的料理操心,写妻子对“我”关怀备至,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脾气品性,全部是生活琐事,平平淡淡地不着半点虚华的颜色,似乎是对着亡妻说家常话,看起来很“散”,但字字句句无不流露出“我”对亡妻的感激及怀念之情,看起来平常,但并不肤浅。他的全部诗意正是集中凝聚在这些小事所渗透着的对亡妻的深深怀念以及自我忏悔的感情之中,这份真挚浓厚的感情令读者感动不已。

    《给亡妇》之所以动人,归根结底还在作者对他所写的对象有极为深刻的感情。他曾对朋友俞平伯说过,在自己生活中“唯一的慰藉”,“只有伴侣”。读朱自清作品不难发现,这个“伴侣”在他心灵有着极重的份量,“相从十余载,耿耿一心存”,不但写了许多诗悼念她,而且在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篇什中,几乎篇篇写到她,《笑的历史》主要写她,《女儿》写到她,《择偶记》写到她,《冬天》也写到她。在《冬天》里,作者说“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这可谓朝思暮想,深刻难忘了。在《给亡妇》里,作者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人真关心我,真同情我”,“我之有现在的精神,大半是你给我培养的。”或许只有像作者那样亲身感受妻子恩情的人,只有像作者那样对生活有独特感受,对自己妻子有至深感情的人,才能写出像《给亡妇》那样使人尝之回味、闻之动心的至情散文来。由此可见,《给亡妇》是作者饱含深情的叙述,只有这样真挚的情谊才使这篇文章写得如此真诚,在细小的事情里面展现出柔柔的怀念之情,也透出融融的诗意。

    从这几篇可以称为现代散文中极品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真挚的情感在文章里面所发挥的灵魂作用:正是这样真挚的情感的存在,才使朱自清散文充满了浓浓的诗意;也正是这样的真挚的情感的统治,才让朱自清的这些散文能够如此长久地被人们所喜爱,并且流传了下来。朱自清的散文,与其说是叙事抒情,不如干脆说是通过叙事抒情写作者真挚的感情,叙事抒情是手段,真挚感情才是灵魂,这才是朱自清抒情散文地最好写照!

    七、结论

    综上所述,朱自清的散文作品以缜密精巧的构思融情于景,缘情写景,借景抒情,达到了情景浑然一体的艺术境界,运用多种手法状物写景,达到了美感体验的极致,这些都与作者语言自然、清新、凝练、酣畅的特点是分不开的,总体上充盈着清丽、隽永的诗意美,欣赏中犹如身临其境,有的流连往返、有的欢快跳跃、有的潸然泪下,作者似乎有一根无形的魔术棒,将读者的心与自我所感达成共鸣,回味无穷,使人赞叹不已,故朱自清也无愧于郁达夫称赞他的散文“贮满着那一种诗意”的美名。

    参考文献:

    陈竹隐《忆佩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

    李广田《最完整的人格》北京出版社,1988年,第8页

    陈孝全《朱自清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1年3月一版

    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引》上海良友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出版?

    朱自清《残信》

    相关热词搜索: 诗意 中国 文学中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