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论新形式在五四文学史中的具体表现形态及其现代性特征

    时间:2021-02-21 07:53:0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五四文学”新形式的产生,具体表现在诗歌、戏剧以及小说的变革上,使文学从形式上摆脱了旧形式,走向了新形式,并且使中国文学真正具备了“现代性”特征。

    【关键词】五四文学;表现形态;现代性特征

    【中图分类号】G654 【文献标识码】A

    一、诗歌的新形式

    从近代开始,自梁启超提出“新文体”,“五四”就提出了新形式的问题,同时作为文学变革的突破口。胡适提出“作诗不拘格律长短,有什么样的题目就作什么样的文,作诗如作文。”打破传统,思想解放,而且提出创作明白易懂的诗的共和国(即诗的平民化),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出现了以郭沫若为代表的自由诗《女神》,主张绝对自由和绝对自主,如《天狗》中形式无拘无束,创造了诗的空间,这是五四精神,新形式的表现它与人的精神状态联系在一起,是一种精神表现,不仅仅是形式。《女神》是中国的第一部新诗集,真正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中国现代诗歌开拓了一个新天地。它对于封建藩篱的勇猛冲击,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要求,追求和赞美理想的无比热力,正是“五四”时代精神的最强音,这种破旧立新的精神反映了作者的彻底革命精神,该诗最有代表性的是《凤凰涅槃》和《女神之再生》。《凤凰涅槃》表现了毁弃旧我,再造新我的痛苦和欢乐。这正是五四运动中人民大众彻底革命,自觉革命精神的形象写照。

    二、戏剧的新形式

    中国传统的戏剧是写意的艺术,把歌、舞、剧糅合在一起形成写意艺术,到辛亥革命前后,传到中国的主要是欧洲的写实剧,当时由留日学生组成的“春柳社”演出的《茶花女》,标志中国的现代话剧的开始,真正意义上的话剧从“五四”以来才出现。如田汉的《获虎之夜》《湖上的悲剧》《名优之死》等,丁西林的《压迫》《一只马蜂》等。田汉的剧作深受中国诗骚体统的影响,把现实和浪漫熔为一炉,实际是诗剧,不是写意剧,而丁西林的剧作具有浓厚的美国绅士风味,结构新奇,语言幽默。真正的中国的话剧在30年代的曹禺时代。曹禺的《雷雨》可以说是话剧的最高代表作,达到了空前绝后的程度。

    四幕剧《雷雨》在一天的时间,两个舞台背景内集中地表现出两个家庭和他们的成员之间前后三十年的错综复杂的纠葛,完全依照西方“三一律”的原则创作。剧本强烈的悲剧性不仅深刻地暴露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和他们庸俗卑劣的精神面貌,而且引导观众和读者不得不追溯形成这种悲剧的社会原因,揭示了旧制度必然崩溃的趋势。在艺术上,表现了话剧的集中性,尖锐的人物冲突,个性化和富有动作性的语言,使其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除此之外,他的《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三、小说形式的变革

    形式的解放上重要表现在小说的创作中,五四新小说对传统小说重新评价,把小说推向了整体文学结构的中心位置,对现代小说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在小说形式的具体变革中,自觉、大量地吸收和引进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创作方法和流派、风格等,打破了传统小说的全知视角的形式(即叙事结构模式),建立起了现代抒情结构式的小说,这是在对中国传统文化养分吸收的基础上再加上对西方的借鉴而形成的新形式的小说模式,从鲁迅开始以至到茹志鹃,发展成了很成熟的形式。鲁迅小说很注意情调意象,绘画的白描手法;郁达夫主要以人物的感情起伏为线索,自然而然形成了流动式的抒情结构。如《沉沦》《薄奠》《春风沉醉的晚上》;废名则“很注意用唐人写绝句的办法写小说”,实际上是把诗的思维和语言应用到小说的创作中,如《桥》《竹林故事》等,这样就逐渐形成了中国现代小说的新的传统。

    四、五四文学的现代性特征

    思想观念的转变是“五四文学”最突出的转变。思想观念包括政治观念、伦理观念、教育观念、历史观念、家庭观念等等。这其中最为关键的是人生观念、价值观念的变化。因为文学对生活的表现和对人的表现,关键就是用什么样的眼光和价值标准来看待与评价生活,来看待与评价人。如鲁迅对“吃人”问题的发现和对“改造国民性”主题的强调,乡土文学对农民悲惨命运和愚昧精神状态的表现,郭沫若对自我形象和个性解放要求的极度张扬,郁达夫对人的感性欲求和精神苦闷的倾诉要求等。

    “五四文学”在情感体验上的现代性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对群体性情感的淡化和对个体性情感的强调;二是对规范化情感的否定和对自然化情感的推崇。强调个体性情感,就是重视个体情感的复杂性、细微性、差异性,重视不同个体对感情体验的自我特征。

    “五四文学”在思维和想象方式方面的变化,主要是强调主、客二元分离的思维方式和科学思维的特点,这表现为如下几点:突出主体的地位和自我的形象,显示出思维和想象方式的个性化特点,如鲁迅小说、郭沫若诗歌、郁达夫散文的构思与写作特点。

    “五四文学”在艺术形式方面的变化,总的特点是自由化表达原则对程式化表达原则的取代。具体形式为:体式多样的现代小说取代了体式单一的古典小说,如鲁迅小说形式的多姿多样,诚如茅盾所言,“几乎一篇有一篇的新形式,篇篇不一样”。

    总之,“五四文学”新形式的形成,从诗歌开始,形成表现自由思想到规范化、贵族化的形式;戏剧在吸收外来和中国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写意的手法创作戏剧,一直到现代抒情结构的模式的形式,成为“五四”时期所形成的文学新形式,这对今后的文学的创作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也是文学从形式上摆脱了旧形式走向了新形式的标志,并且使中国文学从思想观念、情感体验、思维和想象方式、艺术形式和语言系统等方面才真正具备了“现代性”特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用。

    (编辑:马梦杰)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