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研究

    时间:2021-03-02 07:59:3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现代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开展,要求高校在保证正常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压缩办学成本,以便在提升高校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有助于高校办学成本的控制。本文主要对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建设的必要性、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现状及相关的优化措施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高等学校;办学经费;内部成本核算;成本分担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5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事关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助于全民族思想道德水平与科学文化水平的提升。教育改革的深化,已经让高等院校实现了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性跨越。就我国高等院校的发展现状而言,办学经费与办学成本问题仍然是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研究工作的开展,可以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1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1.1高等学校自身特点及运行规律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高校教育成本主要指的是高等院校在各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耗费的教育资源的总价值。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支出可以被看做是学校管理水平与办学效益的反映。高校教育成本核算工作主要指的是学校管理人员利用一定的方法记录人才培养过程中所耗费的费用,并根据成本对象进行归集与分配的管理方法。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可以让高等院校更好地对教育总成本进行计算。可以说,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工作既可以被看作是高等学校会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被看作是高校财务管理体系的基础要素。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体系与成本分担机制的建设,是提升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效性的必然选择,也与高等学校自身特点、运行规律之间就有一定的联系。

    受高等学校自身特点的影响,人们大多会将高等教育视为公益事业。通过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模式进行分析,教育活动是教师利用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向受教育者传播知识与技能的措施。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生产行为,是教育的生产性的反映。故而高校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特殊化的产业单位,高校管理人员也需要在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的基础上,对成本管理问题进行关注。

    1.2规范高校收费行为的必然选择

    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体系与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也有助于规范高等学校的收费行为。根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相关理论,高等学校只有在教育生产中耗费的经济资源得到有效补偿的情况下,才能为教育的再生产提供保障。对教育生产耗费进行正确记录,可以让高等学校更好地控制教育生产耗费。为保证内部管理的效率,高等学校需要对自身的收费进行合理规范,故而内部成本核算体系与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也是高等学校规范收费行为的必然选择。

    1.3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

    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的开展,让节约型校园建设得到了高等学校的关注。节约型校园建设长效机制的构建,是高等学校构建节约型校园的重要措施。成本控制体系与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可以在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调配的基础上,提升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2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的现状

    2.1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现状

    现阶段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体系是事业单位性质的成本核算体系。我国高等学校是非经营性事业单位,其教学活动并不以盈利为目标。故而现阶段高等院校的内部成本核算体系并没有对成本因素对高等学校的影响进行充分分析,例如教育成本核算制度不足的问题就是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问题的反映。

    高等学校成本考核体系评价指标有待完善的问题也是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现阶段国家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高校考核体系主要关注以下内容:一是教育投入总量指标;二是教学质量指标。高等学校的经济效益主要指的是其在同等教学质量下的教学资源投入量。在评价指标对经济效益成本指标缺乏关注的情况下,高等学校在教学管理方面会表现出不计成本的问题。在高等学校成本意识单薄,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未得到足够重视的情况下,一些高等学校可能会出现经费不足的问题,还有一些高校会表现出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

    2.2高等学校成本分担机制现状

    高等学校的成本分担机制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教育投入总量;二是学费收入;三是学校自行筹集的经费。根据教育部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的内容,2017年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42557亿元,较2016年增长9.43个百分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4204亿元,较2016年增长8.94个百分点。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投入已经达到了26.1个百分点。上述数据表明我国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有所增加,但是在高等教育方面,地区发展不平衡性所导致的教育发展不均衡性也是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出于缓解财政压力、弥补办学经费需求的需要,高等学校需要通过收取学费的方式筹集资金。现阶段高等学校收费标准过高、学生欠费率高等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问题。学生欠费行为的存在,也会给高等学校正常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不利的影响。学校自行筹集的经费以社会捐款(校友捐款)、科研收入及校办产业收入等。现阶段一些高等学校的社会声望相对较低,在科研领域不具有优势,因而存在自筹经费困难的问题。

    3高等学校内部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的优化措施

    根据前文论述,在高校成本核算制度有待完善、补偿机制有待优化的情况下,高等学校教育成本分担工作的开展依据有待完善。高校乱收费、高收费问题是社会诟病的问题。在上述因素的影响下内部成本核算体系的优化与成本分担机制的优化,己经成为了高等学校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保证教学质量的必然选择。

    3.1构建高校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教育成本补偿机制在教育成本管理中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针对高等教育领域的资源投入,高等学校需要从学生家庭及企业合作水平等方面入手,确定补贴标准,进而对教育成本补偿机制进行完善。在经济学领域,教育可以被纳入到产业范畴,教育产品可以被看作是公共产品中的准工业产品。社会效益是教育產品的公共产品性质的反映。就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而言,国家、社会与受教育者均需要承担教育投入的责任。以校办企业、集资办学及捐资捐助等经费来源为主的教育成本补偿机制的建构,需要利用法律进行约束与规范。

    3.2制定科学化的成本计算方法

    受多元化办学趋势的影响,一些高等学校构建了全日制教育、夜大、函授与远程教育等办学形式并存的教学体系。一些高等院校构建了以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及研究生教育为核心的多层次化教育格局。就教育活动的组织方式而言,教育活动具有批次化的特点。故而在成本计算方法选择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分批法核算成本的原理入手,对培养人才的总成本与生均培养成本进行科学计算,并要对高校现阶段执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进行调整。改革工作完成以后,高校会计核算体系需要具备财务会计功能与预算会计双重功能。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的适度分离与相互衔接,可以全面、清晰地反映单位财务信息与预算执行信息。单位财务会计核算需采用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核算需采用收付实现制。

    固定资产的计提折旧,也是高等学校在成本管理方面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注重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管理的基础上,高等学校也可以在增加成本类会计科目的同时,增加成本会计报表。一般情况下,高等学校的固定资产主要指的是房屋、建筑物、交通工具等资产。房屋和建筑物的折旧年限为30年,专用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办公设备的折旧年限为8-9年。图书、档案等资产不纳入计提折旧范围。

    根据高等教育教育成本的自身特点,直线摊销开始应用于高校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计提折旧工作之中。直线摊销法主要指的是固定资产按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折旧方法。在此种折旧方法应用以后,高校各期的折旧额具有相等的特点。累计折旧额会成一条直线上升趋势。

    3.3制定内部成本报告制度

    内部成本报告制度的构建,要求高等学校按照各届、各层次及各类专业完成内部成本报表的编制,并要定期上报上级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成本报表编制工作的开展,可以让决策者对本校的财务状况进行充分了解,进而为招生计划的制定、财务预算的编制工作及消耗定额的计算提供依据,内部成本报告制度的优化,也可以上级主管部门的教育经费投入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

    3.4构建科学化的成本管理体系

    科学化的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有助于高校成本管理效率的提升。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的特点。科学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实际成本计价原则;二是重要性原则与一致性原则;三是配比原则,四是相关性原则。针对一些对高校成本具有重要影响的项目,高校管理人员需要进行重点处理,对于一些对成本影响相对有限的项目,高等学校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简化处理,例如教学单位之间因相互提供教学服务而产生的成本支出是影响高校成本的重要项目,高校管理人员需要按照合理的标准,在各个教学单位之间进行交互分配。校级管理部门因相互提供服务而产生的成本支出对教育成本的准确性的影响相对有限。在成本管理体系建设方面遵循重要性原则,有助于高等学校成本核算效率的提升。为了让高校的成本资料具有统一口径,高校所使用的成本管理方法需要具有一致性,如确认成本发生时,计算发生的方法需要具有前后一致性。成本计算过程中所使用的费用分配方法及成本总体方法也需要具有前后一致性。为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需要,高校也可以对教育成本核算方法进行适度调整,变动的结果与影响需要在成本报表予以说明。

    成本管理评价体系建设也是成本管理体系构建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内容。在教学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高等学校可以采用按院系、按部门开展成本考核的考核制度。对学生人均教学经费支出、学生人均图书资料占用率等考核指标进行明确,也有助于高等学校成本管理体系的完善。根据相关性原则的要求,高校只能将学生在接受教育服务的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费用纳入到教育成本。高校科研支出需要纳入到科研成本之中。高校基建支出需要纳入到固定资产支出。为保证教育成本核算的准确性,高等学校也需要对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之间的界限进行明确。一般情况下,高校学生人均成本主要包含有以下内容:一是工资福利支出;二是商品支出与服务支出;三是个人和家庭的补助。工资福利支出包含有在职人员的工资、津贴和奖金等款项。纳入学生人均成本的人员工资主要指的是高校教学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与后勤人员的支出。如果高校后勤社会化程度较高、后勤部门的工资福利支出可以不纳入学生人均成本。商品服务支出包含有办公费、印刷费和水电费等项目。个人及家庭的补助主要指的是学生的奖助学金和公费医疗支出等。以某高校为例,该校近年来个人补助的比例有所增加。为了对成本支出情况进行有效控制,高校需要根据学生所在院系、专业和年级划分核算对象,并要在区分学生类型、构建评估机制的基础上,对不同高校、不同时期的学生人均成本进行分析,进而在开展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的基础上,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3.5强化高校内部财务管理

    高等学校内部管理的强化,也可以在提升资金使用效率的基础上,提升自身的办学效益。对此高等学校在财务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可以对以下措施进行应用:一是让学校各级领导加强对成本管理知识的学习。针对高等学校在成本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全校上下均需要对成本管理意识进行强化,进而在转变成本管理观念的基础上,促进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改革的深化。以“开源节流”为核心的成本管理体系的构建,可以让高等学校在注重办学资金的投入效益的基础上,提升成本管理的管理效益二是高等学校需要对自身的组织机构进行合理设计。在保证管理效率的基础上,高等学校可以通过精简机构的方式,降低管理成本支出。对高等学校各个部门的人员编制进行严格控制,也可以避免高等学校存在的人浮于事的问题。在精简机构、减少冗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师生比,可以在降低人员经费的同时,提升高校的管理效率;三是财产物资管理工作的强化,也是高等学校在成本管理方面所要关注的问题。在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上,高等学校需要对水、电等资源的消耗情况进行严格控制。第四,在教学专业设计各方面,高等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确定教学专业,以避免过大求全的办学模式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3.6明确学费收取原则

    学费收取原则的明确,有助于高等学校成本管理工作的开展。现阶段其他国家的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并不具有可比性。学费为收费、教育培养成本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及学生上学期间勤工俭学的可能性等因素是其他国家高等院校的学费收取标准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我国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一是供求原则;二是自主原则;三是可承受原则。高等学校的收费标准是高等教育的供求关系的反映。就国外高等院校而言,学费收入已经成为了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来源。在经济学领域,高等教育通常会被认为具有准私人产品的属性,对此高等教育收费需要与高等教育领域的私人产品价值相吻合。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育服务差异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一是学校的品牌差异_二是教育学历层次、专业及课程的差异_三是教师服务质量的差异。高等学校的服务差异可以被看作是高等学校收费标准差异的决定因素,对此高等学校仍然可以自行决定学费价格。

    高等教育个人需求也可以被看作是学费收取原则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高等教育个人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高等教育的私人受益程度;二是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三是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重视程度;四是个人天赋与高等教育的供给质量等因素。为保证学费收取工作的合理性,高等学校需要对“学费家庭”收入比进行关注。

    4結束语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与成本分担机制的构建,可以为高等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根据高等学校的实际情况,对成本分担机制与内部成本核算体系进行完善,可以在提升高校办学质量的同时,促进高校经济效益的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 高等学校 分担 成本核算 机制 成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