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对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时间:2021-03-05 07:53:4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混乱、不合理,课程称谓缺乏一致性和规范性的现状,严重制约了体育课程的“育体”和“育人”功能。分析发现,高校对课程设置形式不清楚,对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不明,对相关文件解读不透彻,是造成当前现状的主要原因。建议高校在进行体育课程设置时要理清思路,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情况,分步骤进行。

    [关键词]高校 体育课程 设置

    [中图分类号] G8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5)04-0037-02

    狭义的课程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所有学科(或科目)的总和。[1]课程是实施教学的依据,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能有效传递教学内容。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要求相比,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本文结合当前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对体育课程的规范化设置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更好地开展体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提供参考。

    一、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

    (一)课程形式杂乱,缺乏一致性和规范性

    就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称谓而言,有体育技术课、体育实践课、体育理论课、体育必修课、体育选修课、体育选项课、体育必修项目课、体育必修选项课、体育俱乐部课、体育测评课、体育公共选修课、大学体育与健康课等多种叫法,称谓五花八门。表面看来,高校体育课程设置较为丰富,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体现了高校的体育教学特色。实地调查后笔者发现,面对丰富的体育课程形式,学生一头雾水,不知道该如何选择,很多高校体育教师也不知道这些称谓是从何而来。高校体育课程形式的随意性、无序性可见一斑,名目繁多的高校体育课实则难以体现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体”和“育人”功能

    目前很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依然是一、二年级必修,三、四年级停课但要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研究生直接不开设体育课也不进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如此设置导致在高等教育阶段学生的体育教育和锻炼无法继续下去,造成了三、四年级学生体质无法增强,研究生体质不如本科生的情况。

    (三)片面追求开设体育选修课,弱化了体育必修课的功能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高校要积极开设选修课程,尽快形成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对此很多高校盲目跟从,毫不分析高校体育课程的特点,为了突出特色而开设一些所谓的特色选修课,最终导致必修课教学质量不高,而选修课形式化严重,体育课程教学不能反映大学体育课的特殊要求。

    二、分析与思考

    (一)对课程设置形式不清楚,导致课程设置混乱

    体育课程按课程设置形式可以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2]

    1.必修课。它是指根据课程计划的统一规定,所有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习的科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二章第七条明确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第二章第九条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升学考试科目。学生因病、残免修体育课或者免除体育课考试的,必须持医院证明,经学校体育教研室(组)审核同意,并报学校教务部门备案,记入学生健康档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五条也规定,“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相关规定下,很多高校又根据自身实际,将体育必修课(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细分为两大类,即体育必修项目课和体育必修选项课,这是可行的。体育必修项目课是高校自己设置的,要求学生必须学习的运动项目课,如游泳运动课、田径运动课、太极拳运动课等。体育必修选项课是高校根据自身教学条件,从众多运动项目中选定几个运动项目作为教学内容来开展教学,学生可根据学习需求从备选的运动项目中任选一项进行学习。

    2.选修课。它是指依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允许个人选择修习的科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第二章第七条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第六条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选修课”。目前很多高校的体育选修课均面对全校学生开设,形式主要有校内选修课和校外选修课、课内选修课和课外选修课等,学生可以选择性的学习,也可以不学,只要毕业时选修课的总学分数达到学校的规定学分数,也能毕业、获得学位。

    (二)对大学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不明,导致课程设置混乱

    从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上来区分,我国的学校体育将体育课分为体育理论课和体育实践课两大类。[3]

    1.体育理论课。它是指向学生传授体育、健康、国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的一类课型,亦称为体育健康教育课。体育理论课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授课地点以教室为主,是一种按照体育教学计划,在课堂上向学生系统地讲授体育、健康和国防基本理论知识的课型。体育理论课的内容可以根据地方传统、季节体育活动特点和重大体育节来安排,也可根据学校体育工作、体育教学目标及学生身心等的需要,按体育课程总学时的5%-10%作为理论课的教材内容。总之,理论课应紧密联系实际,起到指导体育实际的作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体育理论课,一种做法是从每学期的体育必修课中分出一定比例来开展理论教学,另一种做法是独立开设的理论课,即面向全校学生开设体育学类的公共选修课。

    2.体育实践课。体育实践课指根据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要求,组织学生在体育场馆进行身体活动练习的课。包括各种运动技能学习课、体育实验课、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课等。体育实践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以讲解、示范为主,并结合练习法、纠错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迅速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与表象,明确完成运动技能的要领和方法,使学生更快领会和掌握该项运动技能。体育实践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严格按照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通过精讲多练,使学生既能学习和掌握好动作技能,又能使机体活动能力得到提高与发展。体育实践课的教学有严格的课程结构,其中课的基础结构通常由课的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这四个相对固定的部分组成。课的具体结构是指课的各个部分具体的安排和设计,包括各个部分的教学目标、学生特点、教材性质、组织教法措施、密度和运动负荷以及时间分配等,教师严格按照教学步骤开展教学。

    (三)对相关文件解读不透彻,导致课程设置混乱

    高校体育课程有别于中小学体育课,课程设置弹性较大,但课程设置是有据可依的,也就是说高校体育课的类型是根据体育教学目标、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来划分课的种类的。体育课型是由课的目标、内容、教法、学法、师生特点以及教学环境条件所决定的,不是想怎样设置就怎样设置的。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精神,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与建设上,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改革和试验。但改革和试验不是盲从、不是随心所欲。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不可以脱离学生个体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而抽象地开展。在课程结构上,高校体育课程要讲究个性化和多样化课程结构,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在实际操作层面上,应构建一个全新的、多元的、开放式的、可持续发展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体系,为新课程的开发提供新的依据与途径。

    三、建议

    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过程中,要理清思路,弄清楚体育课程形式,依据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对体育课程进行科学的分类设置。其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对学校体育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明确授课对象,将体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第二步,课程分配。将两类课程分别安排在一二年级、三四年级和研究生培养计划中,即一二年级为必修课,三四年级和研究生为选修课。其中要明确的是,研究生也属于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组成部分,高校有义务面向研究生开设体育课。

    第三步,课程规划。选定必修课和选修课的构成,即必修课类型中的必选项目课有哪些,选修项目有哪些,选修课类型都由哪些课程构成等。此阶段要考虑到大学体育分层教学的需要。

    第四步,明确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性质,确定必修课中哪些是以理论课形式开展教学,哪些以实践课形式开展教学,比重占多少?确定选修课中哪些是以理论课形式开展教学,哪些以实践课形式开展教学,比重占多少?

    第五步,论证实施。收集反馈意见,组织专家进行论证,优化课程设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 参 考 文 献 ]

    [1] 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4.

    [2] 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68.

    [3]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08.

    [责任编辑:陈 明]

    相关热词搜索: 课程设置 现状 思考 高校 分析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