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尚延龄

    时间:2021-03-07 07:59: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尚延龄先生毕生致力于马列主义文艺思想和胡风文艺思想研究,成果丰硕,贡献卓著。本文主要对其学术成就和文艺理论研究作了述评。

    [关键词]尚延龄;文艺理论;学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24-0043-07

    酒泉杰出的文艺理论家尚延龄先生秉承“四不唯”、“两唯”① 的治学理念,长期坚持文艺理论研究。特别在马列主义文艺思想研究和胡风文艺思想研究方面,发表了大量著述,提出了诸多新颖、独到的观点,在中国当代文艺理论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为新中国文艺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尚延龄主要生平

    尚延龄先后任教于甘肃师范大学、张掖师专、酒泉师范、酒泉教育学院、河西学院。兼任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员、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中国修辞学会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丝路论坛》主编、全国教育学院文艺理论研究会西北五省分会秘书长等社会职务。出版独立完成或与人合作论著、编著、教材《马列文艺思想论稿》、《胡风文艺思想新论》、《新编文学原理》等8部,出版担任主审的教材《新编文艺理论教程》一套,发表论文近百篇,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转载、摘载、索引30多篇(次)。出版诗集《依心集》、《跬步集》、《物华咏》、《汉中诗情》等。

    1937年12月,尚延龄出生在陕西省洋县贯溪尚家村一户普通农家。其父尚志清、伯父尚辛友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参加过1927年上海工人驱逐军阀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后回洋县继续开展革命活动。家略有薄田,但生活并不富裕。3岁时父亲因病不治而亡,母亲翟翠彦与尚延龄及两姐一妹相依为命,竭蹶度日。5岁时,虽生活艰难,但母亲坚持送他去邻村私塾上学,此后又在贯溪小学上学。4岁时因意外,左眼几近失明。孤儿寡母,倍受他人歧视。这种处境,反倒激发了他孜孜以求的好学精神,立志好好学习,继承父辈遗风,报答父母深恩。在小学及洋县中学求学时,他星期天帮母亲下地干活,在校刻苦学习,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课余仍好学不倦,惜时如金,阅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新儿女英雄传》、《腹地》等大量文学书籍,培养了他对文学的兴趣。195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兰州大学中文系。

    大学四年,尚延龄文学才华初露端倪。期间,他节衣缩食,将零花钱全部用来购买书籍,如饥似渴地读书、潜心分析研究,培养了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浓厚兴趣。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界对胡风文艺理论思想及“七月派”展开了激烈的批判。1955年胡风和“七月派”作家群被定性为“反革命集团”,并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声势浩大的揭发、批判运动,酿成了中国现代文艺史上一次大冤案。这一时期,他主要阅读研究了苏俄文学、文学理论及毛泽东文艺思想等相关论著,并初步研读了胡风文艺理论。在《兰州大学学报》1958年第2期上发表了署名兰州大学中文系四年级民间文学小组、实际上由他执笔的《高举民间文学的无产阶级红旗》的文章,还在《甘肃日报》上发表了多篇文艺短论。虽然这些研究和论文都带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性和时代印记,但显现出他的文学才华和文艺理论研究潜能。同时,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的支持下,他与同学编成《中国谚语资料》一书,1961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上、中、下三册,共计100余万字,是我国收集资料最全的谚语集成。又与同学合著《民间文学概论》,该书送人民文学出版社终审,虽因社会原因未正式出版,却是新中国成立后编纂的第一部民间文学概论专著,显露出尚延龄扎实的文学理论功底和敏锐的思辨探索精神。

    1959年,尚延龄大学毕业,工作分配到甘肃师范大学(今西北师范大学),主要从事教育教学辅助工作。1960年调入张掖师专。1962年,张掖师专停办后调入酒泉师范。“文化大革命”中,尚延龄勤奋钻研文艺理论,撰写了大量诗歌评论。在粉碎“四人帮”后的短短两年里,他和学友遴选编辑了《中国谚语选》,②并撰写了关于谚语的长篇论文,作为该书序言。1980年,尚延龄调入张掖师专中文系,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1984年,尚延龄受聘于新组建的酒泉教育学院,担任中文系主任。1992年再度调入张掖师专任教,直到退休。2001年被河西学院返聘授课,依然没有停滞研究和写作。2005年离开教学一线,主要从事诗词创作,作品辑为《依心集》、《跬步集》、《物华咏》、《汉中诗情》等。

    尚延龄文艺理论研究的主要成果产生于新时期。进入新时期,他“多年积蓄的写作和研究的热情”③就爆发了出来,发表了《寓教于乐》④、《入乎其中,出乎其外》⑤ 、《不和谐的音调》⑥、《谈文艺创新》⑦等文章,批判了长期以来在文艺理论界形成的“左”的错误思想,阐发文艺创作的审美特征及创作规律。此后这种研究和写作的热情一发而不可收,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胡风文艺思想和美学及文艺批评的论文相继发表。写出了《毛泽东文艺批评标准不是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胡风文艺思想新论》、《五把理论刀子: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观照》等长篇论文,构成了他文艺理论研究的基本架构,成为代表性篇章。

    1984~1992年在酒泉教育学院工作期间,尚延龄发表了《反映论与文艺主体性》 ⑧、《胡风文艺思想及贡献综论》 ⑨、《坚持马克思主义对文艺的指导》⑩、《“主观”问题论争回顾》11、《评四十年代中期国统区的一场文艺论争——王戎与邵荃麟、何其芳争辩新识》12、《论“艺术更需要人民”》13、《胡风“五把刀子”之说不是针对毛泽东的》14、《关于胡风文艺思想的评价问题——与朱辉军同志商榷》15等文章,对反映论与文艺主体性问题、文艺主观性问题、文艺人民性问题以及胡风文艺思想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胡风文艺思想的系统研究,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他参与编写了《文学概论》16、《新编文学原理》17、《文学概论例释》18等文艺理论教材。

    相关热词搜索: 理论家 杰出 文艺 尚延龄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