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休闲生活
  • 教育教学
  • 经济贸易
  • 政法军事
  • 人文社科
  • 农林牧渔
  • 信息科技
  • 建筑房产
  • 环境安全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达达文库 > 政法军事 > 正文

    中西医结合治疗Hp胃炎及SOD变化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1-05-05 07:51:3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我们自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采用黄连温胆汤和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联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30例,并与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和甲硝唑片三联治疗作对照,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0例Hp阳性胃炎均系本科门诊和病房患者。治疗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20~62岁;病程3个月~27年。对照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龄19岁~59岁;病程4个月~25年。治疗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资料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采用病证结合的双重诊断标准,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Hp阳性;中医辨证为脾胃湿热证。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符合胃镜诊断标准和胃粘膜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Hp阳性的诊断标准参照1999年10月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第六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大会《关于幽门螺杆菌若干问题共识意见》制定。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以黄连温胆汤:黄连10 g,清半夏10 g,竹茹15 g,枳实10 g,陈皮15 g,茯苓20 g,生姜3 g,甘草3 g,大枣3枚。电煎,每剂2袋,每袋200 ml,1剂/d,2次/d,连服28 d。由濮阳市人民医院制剂室提供。果胶铋胶囊(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0 mg/次,3次/d,连服28 d;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1000 mg/次,2次/d,连服14 d;甲硝唑片(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0 mg/次,2次/d,连服14 d。

    1.3.2 对照组 果胶铋胶囊(黑龙江江世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0 mg,3次/d,连服28 d;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生产),每次1000 mg,2次/d,连服14 d;甲硝唑片(山西津华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00 mg,2次/d,连服14 d。

    1.3.3 疗程 两组均以28 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 所有病例在治疗前2周内未服用抗Hp药物,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Hp检测采用14C-UBT方法。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各做1次纤维胃镜检查、胃粘膜病理组织学检查、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测定和Hp检测,疗程结束一月后再随访1次,复查Hp。

    1.5 统计学方法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6 疗效评定标准

    1.6.1 Hp的根除标准 治疗疗程结束停药一个月查Hp阴性。

    1.6.2 疗效评定标准依据卫生部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2辑)拟订:①治愈,Hp阴转,粘膜病变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②显效,Hp阴转,病变粘膜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③有效,Hp阴转或弱阳性,病变粘膜范围缩小2/3,症状减轻;④无效,Hp、病变粘膜及症状无改变或加重。

    2 结果

    2.1 病理的改变 两组胃粘膜组织学的改善以治疗后胃粘膜炎性细胞浸润的好转及粘膜上皮糜烂的愈合程度较治疗前达到一个级别以上者进行统计。治疗4周后,两组病理疗效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P<0.01),但治疗后两组病理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后病理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组织炎症改善

    治疗组3025(83.33%)△△#

    对照组3019(63.3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抗Hp感染治疗效果

    治疗四周停药一月后,治疗组Hp转阴20例,根除率为66.67%;对照组Hp转阴19例,根除率为63.33%。治疗组根除率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抗Hp感染治疗后疗效的比较(例,%)

    组别例数 阴性治疗4周一月后治疗率

    根除率

    治疗组3020 66.67#

    对照组 3019 63.33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血清超氧化物歧化物(SOD)的变化

    经过治疗四周后,两组治疗后SOD的含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P<0.01),两组治疗后SOD的含量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SOD活力的变化(x±s)

    组别例数 治疗前(U∕mL) 治疗后(U∕mL)

    治疗组3092.35±22.37173.19±30.30△△*

    对照组3089.69±18.24117.53±27.9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1,△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已公认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重要病因之一;Hp阳性胃炎感染率高、危害性大。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结构(IARC)已将Hp列为Ⅰ类致癌因子。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证侯与Hp感染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Hp阳性率最高[1]。目前国际上推荐根除Hp的方案疗效确切,但随着幽门螺杆菌对抗生素耐药率逐渐增加等方面的原因,这些方案的疗效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根除治疗的失败率在上升。而近年来许多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药在Hp阳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不仅可用于对症治疗,也可用于控制病因,抑杀Hp,促进胃粘膜的修复,改善胃粘膜组织病理学炎症程度,具有广阔开发和深入研究的前景。

    中医认为,Hp归属“邪气”范畴,其性似湿热;Hp阳性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多因饮食不节,感受外邪等损伤脾胃,聚湿生热,阻滞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出现胃脘灼热胀痛、恶心呕吐、口苦、口臭和尿黄等症状,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痞满”,“呕吐”等范畴。针对湿热内蕴是其重要病因,脾胃失常是其基本病机的特点,采用清热燥湿,调理气机之法。黄连温胆汤方中黄连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专去中焦湿热,为君药。制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以辛散降逆为胜;陈皮理气健脾,化痰燥湿,有行气止痛,健脾和中之功;枳实破气消积,化痰散结,善破气除满而止痛。三药一降一理一破,相伍共奏燥湿与调理气机,共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脾健则无生痰之源;竹茹清热化痰,止呕,两药佐助君臣而去湿。甘草具有和中缓急,解毒之效;大枣补脾,两药共用和脾胃而兼制半夏之毒,共为使药。诸药并用热清而胃和,脾健而湿去,气机条达,痛胀俱除,共奏清热燥湿,和胃止呕,止痛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黄连具有抗炎,抗病原微生物作用。黄连含多种生物碱,其主要成分黄连素对多种细菌毒素有明显的拮抗作用,对Hp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2],而且黄连还能明显减少基础胃酸的分泌[3];半夏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降低胃液酸度,抑制胃蛋白酶活性,促进大鼠胃粘膜的再生,保护胃粘膜,且能抑制呕吐中枢而有明显的镇吐作用;陈皮挥发油对胃肠道有温和的刺激作用,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出肠内积气,有抗菌作用[4],有明显的清除氧自由基,对离体大鼠胃脂质过氧化反应有较强的抑制作用[5];枳实能使胃肠运动收缩节律增加[6];茯苓能降低胃液酸度,松弛平滑肌,调节免疫功能是其健脾的药理学基础[6];甘草具有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消炎,解痉止痛,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6]。

    据研究,在Hp所致的慢性胃炎中,胃肠局部存在着自由基类物质活性的异常增高和与之伴随的天然抗氧化物质防御作用的削弱。长期持续的Hp感染和与之伴随的局部抗氧化水平的低下,可促成胃粘膜上皮的慢性损伤,形成迁延不愈的炎症和上皮细胞的变性,甚至最终形成癌。过氧化脂质代表了脂类同自由基反应的中间或终末产物,因此人们常常通过测定其在体内的水平,来间接判定自由基的产生、生物活性、病理损伤过程及抗氧化物质对自由基活性的抑制。SOD可抑制和阻断自由基反应,是体内抑制过氧化反应的最重要物质之一。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Hp感染和胃粘膜炎症病变都很严重,而且血清SOD活力明显下降,提示慢性胃炎合并Hp感染患者体内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下降。经治疗后,两组患者胃粘膜炎症和Hp感染积分都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下降,血清SOD均显著或非常显著地升高,其中治疗组的疗效尤为突出。提示黄连温胆汤对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合并Hp感染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该方能直接抑杀Hp、减轻炎性反应有关,而且该方还可增强SOD活力,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促进机体对自由基的清除,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从而减少自由基对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损伤。

    参 考 文 献

    [1] 王立,赵荣莱,陈正松.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5,3(1):27.

    [2] 王绪霖,缴稳玲,吕家舜.抑制幽门螺杆菌中药的初步筛选.中国中西医杂志,1994,14(9):53.

    [3] 徐州.中药对幽门螺杆菌抑杀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3,8(5):25.

    [4] 钟颖.用平衡不完全区组设计分析11种陈皮对平滑肌的作用.福建中医药,1989,26(2):42.

    [5] 王伟.从抗氧化反应探讨“药食同源”的含义.中西医结合杂志,1991,11(37):159.

    [6]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8-166.

    相关热词搜索: 胃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 变化 治疗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