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心得体会
  • 述职报告
  • 申请书
  • 演讲稿
  • 讲话稿
  • 领导发言
  • 读后感
  • 观后感
  • 事迹材料
  • 党建材料
  • 策划方案
  • 对照材料
  • 不忘初心
  • 主题教育
  • 脱贫攻坚
  • 调查报告
  • 疫情防控
  • 自查报告
  • 工作汇报
  • 党史学习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文档下载 > 心得体会 > 正文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10篇

    时间:2021-09-24 16:04:1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10篇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一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总指挥”,给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给出了方法,更使我们看到了基层党建固本培元的重要性,提升了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认真学习《条例》,结合协助做的支部党建工作,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汇报:

      一、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抓重点、带全局上下功夫

      通过学习,我认为《条例》在四个方面发挥了抓手作用。一是强化组织选任工作的重要抓手。《条例》对国有企业党组织设置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党委委员一般应当有3年以上党龄”、“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当有1年以上党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当前组织工作中可能存在“火线入党”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工作。二是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必须紧紧抓住党支部书记这个“突破点”。那么结合纪检监察组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更要抓住这个“关键少数”。三是开展党组织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条例第二十二条中规定“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元,鼓励创新,激发活力。四是丰富政治建设内容的重要抓手。第二十五条、二十七条中明确将企业文化、党建带群建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引领航向,文化凝聚人心,要不断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文化管理和宣贯水平。

      二、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抓亮点、创品牌上下功夫

      结合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具体工作特点,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要理顺工作机制、激活组织生活、建强带头人队伍、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切实抓好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谋划工作,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持续创新,发挥各自专长开展研讨。纪检监察组带头学,各省级公司纪委跟进学,能够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着眼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周恩来同志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从践行群众路线到倡导“三严三实”,从推动“两学一做”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举措,展示出党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作为政治机关,我们更要主动将党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推进基层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切实将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发挥融入“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各环节。三是关心关爱党员。高效落实谈心谈话工作,凝心聚力。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关爱党员,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走访慰问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经常联系关心老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强素质、转作风上下功夫

      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要做到“三个提高”。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持续强化“四个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监督执纪的纲和魂,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根本政治任务,任何时候都不模糊、不动摇、不放松。二是要提高政治能力。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忠诚是结果。忠诚需要口号,更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要实干,就必须要有坚实的的本领。《条例》第五章党员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我们要以此为纲,有重点的抓学习。担当是行动,是忠诚的诠释和体现。在工作中要勇于担责、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三是要提高政治定力。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筑牢拒腐防变堤坝,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滴水穿石的毅力、铁杵磨针的韧劲,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同时守好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二

      各位领导、同事好,刚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摘编,学习了xx、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观看了“打造铁军”纪录片,我有很深的触动,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xx严重违纪违法案例让人触目惊心,通报中将其归纳为五个鉴戒:毫无信仰、政治投机;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蝇营狗苟、织网自缚;滥权妄为、执纪违纪;破明规矩、行潜规则。通报措辞严厉,令人警醒。而日常工作中,办公室承担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的职责,近两年也发现了一些我们系统内部纪检干部执纪违纪的行为,有的是故意为之,有的是疏忽大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监督执纪上下功夫,又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同时我们也看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首次设立纪律检查机构以来,无数纪检干部在推进反腐败工作和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诠释了永不褪色的党性。很多选择都在一念之间,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尤其是一名年轻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坚决”。

      一要坚决坚守党性原则。从事监督工作的同志是党的纪律规矩的守门员,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性原则,坚决做到“两个维护”。xx和xx都是在年轻时候出现了“思想滑坡”而不自知,从而在深渊中越陷越深。我们要持续加强学习,不断修正、纠偏,切实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履职、修身全过程,牢记初心使命,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忠于职守、保持本色。坚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用实际行动捍卫党的纪律规矩,带头坚守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

      二要坚决增强斗争本领。斗争性强是监督工作的突出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监督工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中青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要做好监督工作,既要和自己作斗争,坚决清除消极腐化的想法,纠正形式主义的作风;又要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作斗争,敢于抵制、勇于查处,形成教育、警示、震慑效应。在思想上时刻绷紧斗争这根弦,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

      三要坚决提高专业能力。持续深化三转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知识储备不足、能力不适应等问题日益显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既要加强自身学习,又要全面加强纪检队伍的教育培训。xx年上半年共培训干部298名,促使全集团纪检干部不断拓宽眼界、更新观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熟练掌握党内政策法规和有关法律知识,抓紧提高急需的业务能力,做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要坚决做到自身清正。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自身要正,只有自身正、自身硬,监督起来才有底气。徙木立信,风劲扬帆。纪检监察干部要公道正派地做好工作,不掺私货、不徇私情,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守住清正廉洁底线,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决不拿原则做交易,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做讲规矩、守纪律的模范。

      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这对监督者的思想境界、品质意志和责任担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愿我们每个人都以奋斗不忘初心,以担当不辱使命,以实干不负重托。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三

      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地指出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充分学习理解民法典提供了思想指引。在此,我结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关于《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以及王利明、王轶、李永军等民法学家的解读文章,从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体系创新入手,简要汇报下对编纂颁布民法典的意义的理解。

      一、民法典的时代背景

      (一)编纂颁布民法典,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基本定型

      xx副委员长在《民法典<草案>》说明中指出,“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都由于社会转型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变革的方向。法律作为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对经济和社会运行的规范和引导,归根到底必须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判断民法典编纂条件是否成熟,一是要看经济和社会形态是否定型;二是看民事纠纷和利益冲突是否能用一部法大致解决;三是看民事法律理论准备是否充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同时,经过多年来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经验丰富,民事法律服务取得显著进步,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法典应运而生,是历史逻辑的发展使然。

      (二)编纂颁布民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积极地为当下经济基础服务,促进当下经济基础的巩固、发展。所以在经济基础飞跃提升的前提下,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明显成效的阶段目标。

      民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系统总结我国民事法律规范成果和实践经验,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也将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性法律保障,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民法典的体系创新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一)民法典的体系特色

      1.就内部体系而言,民法典依照的是“总—分”结构,从总体看,形成了由总则、物权、合同等构成的完整体系。从分编看,各分编在一定的价值和原则指引下形成了由概念、规则、制度构成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实现了形式一致性、内容完备性以及逻辑自足性。所以我们学习民法典时会发现,人格权编、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

      2.就外部体系而言,民法典的颁布有效衔接了民法典和单行法,有利于消除民法典与单行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例如,我国《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规则就曾与《物权法》第106条关于善意取得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民法典第311条最终采用《物权法》相关规定。

      3.就整体法律体系而言,民法典属于基本性法律,只有经全国人大按程序表决才能通过、修订,作为上位法,可以有效指导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制度,避免民法规范与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的矛盾冲突;可以有效防止政出多门,保障交易主体稳定的预期,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民法典与原各单行法的衔接

      1.原文移植现行法的条文约有457条,占比约为36.3%。从数量上看,《民法典》原文移植的条文主要来源于《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从保留比例看,xx年通过的《民法总则》绝大多数条文得以原文移植;《物权法》近半数条文得以原文移植;《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约有四分之一条文得以原文移植。

      2.进行表述性修订的条文约有409条,占比约为32.5%。表述性修订,即所作修订未改变原条文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主要进行了“法条整合”、“不完全列举事项的增补”,以及不改变条文原意的“标点修订”、“修辞修订”、“用词文法”等。除人格权编外,各编都有诸多法条进行了表述性修订。

      3.进行实质性修订的条文约有246条,占比约为19.5%。实质性修订即所作修订已经实质改变了法条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如《民法典》第686条第2款对保证责任的规定为,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即债务人是第一顺位债务人,只有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现行《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即可以同时选择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请求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

      4.新增条文约有148条,占比约为11.7%。除总则编外,其余6编都有新增条文。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共计51条,有43条为新增,需要我们体系化再认知、再学习;合同编共计526条,有70条为新增;其余各编新增条款比例较小。

      三、编纂颁布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的编纂颁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

      (一)有效地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就是以法律的手段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法律治理的核心,简单来说主要规定两个范畴:一个是规范公权,一个是保障私权,法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要围绕这两个范畴展开。公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公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和天然扩张性,一旦失控,就会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造成侵害,所以处理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公权原则上都是法定的,如《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等都是用来规范公权的。私权是私人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保障私权主要是由民法典来完成的。由此可见,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公权要规范,私权要保护,民法典保障私权,本身就会规范公权力的行使,为公权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说,民法典的编纂颁布开启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新征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二)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除了对物质文化提出更高要求外,在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希望有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希望对权利的保护更加充分、更加有效。民法典以“民”立典,以“民”命名,表明这部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回应人民需求、保障人民权益。纵观民法典全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都进行了平等保护,健全了人从生前到身后、从财产到人身、从物质到精神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其中,民法典一个鲜明的人文特色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这在世界各国民法体系中都是没有的。人格权编全面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帮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尊严、更体面的生活,契合了我们“彻底的人民性”的法治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三)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

      民法典的条款规则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反对来又规定了民事主体在经济交往活动中的行为准则,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如,总则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原则从事民事活动,这就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再如,民法典的核心——物权编和合同编,所规范的物权和债权,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本支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的编纂颁布,为交易活动确立了基本的规则依据,为各种民事纠纷的预防和解决提供了基本的遵循,成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保障。

      (四)有利于民事立法的体系法

      单行法制定于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立法者所考虑的不同社会特点。因为缺少体系设计和整体考量,单行法之间难免存在一些表述的不一致、概念的不一致,甚至出现明显冲突。民法典对民事单行法进行了系统性整合,按照特定的法学逻辑和原理,将散布的海量民事规则整合成一个有机的、齐全的规则体系,有效地消除了民事单行立法的疏漏、重复和冲突,保障了民事法律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

      (五)有利于促进公正司法

      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法官裁判民事法律问题现行适用的法律规则是各个民事单行法,不同法官对同一法律问题可能会援引不同的法律依据去裁判,造成适用法律不统一和裁判结果不一致。民法典的编纂颁布,为民事司法提供了较为统一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同案同判、司法公正。另一方面,民法典联系社会发展、人民需求作了许多开创性规定,体现了对现代生活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为法官裁判现实生活遇到的新问题新案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依据和规则支撑。

      (六)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发展完善

      理论来源于实践,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将为民法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扎实土壤、新鲜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民事法律规范以体系化、法典化的模式运行,必将不断丰富、成果迭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四

      未来五年,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站在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我感受到骄傲和自豪,也有焦虑和紧迫。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还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务虚会,纪检监察组务虚会,办公室务虚会,都在围绕如何“谋好局,开好篇,起好步”的目标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理越辩越明”,通过集中学习和思考,让我感觉眼前的迷雾有所消散,道路越来越清晰。我感受到了三点“紧迫性”:

      一是关于发展的紧迫性。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0世纪以来,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主题,我们党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实际,对我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从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开拓性,深刻回答了当今中国、当今世界对于发展的时代之问。

      而发展,要通过改革实现。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障碍,用系统集成的思路激活高质量发展能力;必须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二是关于提升面对不确定能力的紧迫性。

      高度重视对发展环境的分析判断,再相应进行决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作的一大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转危为机。

      应对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制定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我国连续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对于“十四五”期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也就是:“6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互叠加,环环相扣,不断调整优化,提升应变能力。

      三是关于掌握科学规律的紧迫性。

      干事业、谋发展,光有愿望和干劲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功底、有能力、有科学的方法,懂得按规律办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由求量型转变为求质型,也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原则和规律。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顺应人类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是引领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引。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的工作方法更是规律的结晶,既管总体又管具体,既管战略又管战术。尤其是处理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比如统筹兼顾,比如求真务实,比如精准施策,比如协作联动。

      而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五个坚持”重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6个新”的主要目标。

      以上是我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五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站位高远,饱含深情,充分展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大国担当,令全国亿万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温暖和激励。我有两点感受:

      一是感受到了奋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贺词中说“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回顾xx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战胜严重洪涝灾害,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xx年,中国电信党组带领我们打赢xx保卫战、xx保卫战,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推动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化改革,收入增长4.1%,利润增长0.3%。这一年,中国电信纪检监察组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这些成就,都是奋斗的结果,都让我备受鼓舞。也使我认识到,越是面临艰难困苦,越是需要苦干实干;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需要努力奋斗。

      二是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习近平同志在贺词中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回首百年奋斗历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持之以恒,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创造了“最大的政治奇迹”。而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回顾xx年的一些热词:新冠、逆行者、云办公、复工复产、打工人、内卷、后浪、需求侧、凡尔赛文学等等。其实,在很多词语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每个人都了不起”,在如此恢弘的历史图景下,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练就过硬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责任。

      百年征程风正劲,千帆竞发展雄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以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不懈的热忱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六

      各位领导同事好,通过今天上午的集中学习,我获益匪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管党治党“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课题恢弘,而落脚点细腻,对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来讲都是任重而道远,要以实际行动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工作汇报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两个维护”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党的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刻阐释了管党治党的内在规律。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上怎么看、讲政治怎么干,增强观大局、察大势、看本质、御风险的政治能力。

      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说,要深刻认识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对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的政治意义,确保将党的绝对领导和加强政治建设贯彻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而我们个人做到讲政治,就要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保持头脑清醒、眼睛明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起草每一个制度、规定、文件,整理每一份档案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从系统梳理、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开始,从中找方向、找答案、找依据;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做好工作第一位的要求,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工作的各方面,贯彻到全过程。

      二是把握政治定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队伍一以贯之的政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提出专门要求,做出重要指示,从“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再到“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从“忠诚于党、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到“让党放心、人民信赖”,再到“忠诚于党、忠于人民”;从“增强党的意识、责任意识”到“必须有对党绝对忠诚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再到“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从“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再到“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铁军建设的要求一以贯之,内涵丰富。要坚持系统学习和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内涵,经常思考“建设什么样纪检监察队伍”的时代之问,“谁来监督纪检监察队伍”的政治之问,在全面从严治党伟大斗争中锤炼过硬作风。

      三是强化政治责任,扎实履行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提高政治执行力,指出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落实到位。全会强调了6方面总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五个更加”的新要求,部署了下一步8方面工作安排。我们要紧跟跟紧中央精神,一方面要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真正把全会精神落实到主责主业中;另一方面要把全会决策部署转化为教育培训的重点,不断加强条线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深度融合,更进一步探索开展分专业的培训指导。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要坚定向深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将在履职实践中,立足本职工作,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只争朝夕的拼劲,热火朝天的干劲,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七

      下面我报告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非常感谢孔处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保密管理工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具体,案例触目惊心,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深入发展,保密工作形势严峻,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按照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诞辰,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食粮,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之中,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迎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工作开展注入昂扬的精神。

      学习党史,在重温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我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不同历史阶段,能够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阶段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学习党史,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并积极践行这些标准。

      学习党史,在咀嚼苦难中坚定人生信仰。百年道路,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历经磨难、终成大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迅速转入低潮,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就达到31万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经受着自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湘江战役中,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苦难和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成功。有人说,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对一个组织来说,苦难也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学习党史,就要在咀嚼苦难、反思挫折中坚定人生的信仰,锻造坚毅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言败、不放弃。

      学习党史,在回顾险阻中培育斗争精神。百年奋进,斗争相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不断斗争的历史。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今天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首次论述了“革命斗争”,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学习党史,就要在回顾艰难险阻、重温领袖论述中培育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八

      《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一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及投入大革命洪流中的恢弘历史,使我深受启发。我有两个很深的感受。

      一个是,通往成功的路总是曲折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人民遭受苦难。仁人志士开启了艰难的探索,清政府主导了洋务运动1861,主张实业救国,在不改变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师夷长技以制夷。北洋水师战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推动维新变法1898,改变政治制度,谋求根本变革,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却被袁世凯出卖,失败了。太平天国1864,推出天朝田亩制度,但是没有真正实施,由于内部争权,失败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改变土地制度。最后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也失败了。直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软弱无力的局面,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前进路上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必须稳得住,才能打的赢。

      另一个感受是,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革命斗争精神。毛泽东同志1938年12月1日在抗大第四期15个队的毕业典礼、抗大第五期开学典礼上,两次向学员们提出:我们要“订一个条约”,即“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 翻阅党史,革命者永远都是以革命的面目收拾旧山河。就像刚刚书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xx省委书记陈延年,共产党员萧楚红等等。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们也没有丝毫退缩,经历过漫漫长夜,才能看得到最灿烂的黎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而无数事实证明,行胜于言、少说多干,是对时代重任最好的回答。新征程上,青年干部只有敢于担当任事、勇于冲锋向前,才能创造光辉业绩,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九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我有三点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进行汇报。

      一是历史是什么?我觉得,历史是过去生活的痕迹和总结,并一直影响着现在和未来。我分享两件让我感受比较深的事。一是关于各大学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和比例。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1904-1905),美国政府因“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决定退还部分,最终这笔钱被用来开办学堂,也就是清华学堂,学校在各省的录取人数最初是按照庚子赔款各省的出资比例分配的,后来很多大学在不知道如何确定名额分配时也参考了这个比例,尽管后来有不断的调整,但也基本延续至今。另一个是关于现在火车轨道的宽度。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1435 毫米的轨距建设铁路,称为标准轨。这个来源是以前英国的老路上,马路辙迹的宽度就是1435毫米,如果马车使用别的宽度的车轮距,路辙很容易将马车的轮子撞坏。所以马车轮距的宽度,一直被设为1435毫米。尽管后来从马车更新到汽车,后来有了火车,铁轨也沿用了这个距离。我真切的认识到,历史并非明日黄花,也没有割裂,了解历史就是了解我们的现在。而了解党史,才能在党的带领下更好的奋斗现在和走向未来。

      二是如何理解历史?大到每一个事件,小到每一项制度,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也有其内在的用意,我们总会站在当下,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我想,这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我们更容易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帮助解决现在的一些问题。弊端则是我们总是以现在的立场,带着有色的眼镜去分析问题,往往很难体悟到当时的窘境与挣扎,自然也比较难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就比如,前苏联领导人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 历史无法照进现实,现实变得一片黑暗。钱穆老先生也曾说: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三是绝不辜负历史。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正如瞿秋白曾说,“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鲁迅曾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历史给了我们判断的尺子,但是笔仍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于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节点,回首过往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踏踏实实的工作回报这个伟大时代。

      谢谢,我的发言完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十

      谢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认真组织和精彩分享。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有关通知、xx同志相关讲话精神,我受到很大触动,现汇报三点粗浅的感受。

      一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首过去100年,从苦难深重的民族伤痛到意气风发的发展跨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回首过去72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全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回首过去43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人民生活福祉的跃升,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风雨过后更见自信从容。回首过去5年,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已开启新的伟大征程。回首过去2年,面对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深切感受了中外抗疫的差异和祖国的伟大,进一步增强了“四个自信”。去年,我们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发展本身就是为解决人类问题对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头看,前辈们的任务是开天辟地,而我们下一个100年的任务则是继续乘风破浪。信仰的力量,必将穿越时空的阻隔,抵达灵魂的最深处。

      二是“心有所期,全力以赴。任何革命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日讲话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拼搏奋斗是生命的底色,我们要坚守理想,拓宽胸襟,不断学习,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继续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恢宏史诗 。

      三是“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在伟大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壮筋骨。自我革命,犹如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动手术,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无疑是痛苦、艰难的。为什么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始终是“向好”的,所以我们有勇气,因为“向好”,我们必须做好“慎独慎微,自律自强”。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面对林林总总的诱惑,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底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谢谢,我的发言完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10篇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一

      根深方能叶茂,本固才会枝荣。一名党员一面旗,一个支部一堡垒,《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作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开展工作的“总指挥”,给我们做好本职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给出了方法,更使我们看到了基层党建固本培元的重要性,提升了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通过认真学习《条例》,结合协助做的支部党建工作,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汇报:

      一、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抓重点、带全局上下功夫

      通过学习,我认为《条例》在四个方面发挥了抓手作用。一是强化组织选任工作的重要抓手。《条例》对国有企业党组织设置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尤其是,第六条中明确规定“党委委员一般应当有3年以上党龄”、“党支部书记一般应当有1年以上党龄”,这样就有效避免了当前组织工作中可能存在“火线入党”等问题,同时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选人用人工作。二是做好监督工作的重要抓手。“群雁高飞头雁领”,打造坚强的战斗堡垒,必须紧紧抓住党支部书记这个“突破点”。那么结合纪检监察组监督工作的开展情况,更要抓住这个“关键少数”。三是开展党组织创新工作的重要抓手。条例第二十二条中规定“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开展党组织活动,通过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党员服务队等形式,引导党员创先争优、攻坚克难,争当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服务群众的先锋。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应以党支部、党小组为单元,鼓励创新,激发活力。四是丰富政治建设内容的重要抓手。第二十五条、二十七条中明确将企业文化、党建带群建作为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旗帜引领航向,文化凝聚人心,要不断强化价值引领,提升文化管理和宣贯水平。

      二、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抓亮点、创品牌上下功夫

      结合纪检监察组党支部具体工作特点,要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要理顺工作机制、激活组织生活、建强带头人队伍、强化工作保障。一是切实抓好学习。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以更高的政治站位谋划工作,切实将“党的全面领导”的最高政治原则,“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要求,贯穿到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学习方式方法上持续创新,发挥各自专长开展研讨。纪检监察组带头学,各省级公司纪委跟进学,能够起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引领示范作用。二是着眼提升组织力,强化政治功能。周恩来同志曾提醒,“所谓支部生活,并不是仅仅开会听政治报告、交纳党费就算完事,最要紧的是讨论当地的政治问题、工作问题”。从践行群众路线到倡导“三严三实”,从推动“两学一做”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一系列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举措,展示出党对不同时代命题的深刻把握、对不同阶段任务的深邃思考。作为政治机关,我们更要主动将党组织工作与中心工作相融合,推进基层党建理念创新、机制创新和手段创新,切实将党支部政治功能的发挥融入“三重一大”事项决策的各环节。三是关心关爱党员。高效落实谈心谈话工作,凝心聚力。从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关爱党员,建立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在重要节日、纪念日等走访慰问荣誉、表彰、奖励获得者,经常联系关心老党员、生活困难的党员家庭,帮助其解决实际问题。

      三、学习贯彻条例,着力在强素质、转作风上下功夫

      作为一名党员,尤其是青年党员,要做到“三个提高”。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将讲政治摆在第一位,善于从政治上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遇事多想政治要求,办事多想政治规矩,处事多想政治影响,成事多想政治效果,持续强化“四个意识”,把“两个维护”作为监督执纪的纲和魂,作为重大政治责任和根本政治任务,任何时候都不模糊、不动摇、不放松。二是要提高政治能力。忠诚干净担当是对好干部标准的高度概括。忠诚是结果。忠诚需要口号,更要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要实干,就必须要有坚实的的本领。《条例》第五章党员队伍建设中明确提出要坚持集中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我们要以此为纲,有重点的抓学习。担当是行动,是忠诚的诠释和体现。在工作中要勇于担责、敢于担当,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三是要提高政治定力。要时刻保持高度警觉,筑牢拒腐防变堤坝,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滴水穿石的毅力、铁杵磨针的韧劲,持之以恒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同时守好底线,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二

      各位领导、同事好,刚刚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重要讲话摘编,学习了xx、xx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的通报,观看了“打造铁军”纪录片,我有很深的触动,下面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xx严重违纪违法案例让人触目惊心,通报中将其归纳为五个鉴戒:毫无信仰、政治投机;当面是人、背后是鬼;蝇营狗苟、织网自缚;滥权妄为、执纪违纪;破明规矩、行潜规则。通报措辞严厉,令人警醒。而日常工作中,办公室承担纪检监察干部监督的职责,近两年也发现了一些我们系统内部纪检干部执纪违纪的行为,有的是故意为之,有的是疏忽大意,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监督执纪上下功夫,又要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同时我们也看到,1927年中国共产党首次设立纪律检查机构以来,无数纪检干部在推进反腐败工作和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前仆后继,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诠释了永不褪色的党性。很多选择都在一念之间,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尤其是一名年轻纪检监察干部,我认为要做到“四个坚决”。

      一要坚决坚守党性原则。从事监督工作的同志是党的纪律规矩的守门员,要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党性原则,坚决做到“两个维护”。xx和xx都是在年轻时候出现了“思想滑坡”而不自知,从而在深渊中越陷越深。我们要持续加强学习,不断修正、纠偏,切实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履职、修身全过程,牢记初心使命,为党分忧、为党尽责、忠于职守、保持本色。坚持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用实际行动捍卫党的纪律规矩,带头坚守共产党人的风骨、气节、操守、胆魄。

      二要坚决增强斗争本领。斗争性强是监督工作的突出特点,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是监督工作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xx年秋季学期中青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党领导的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正在如火如荼进行,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要做好监督工作,既要和自己作斗争,坚决清除消极腐化的想法,纠正形式主义的作风;又要和违规违纪违法问题作斗争,敢于抵制、勇于查处,形成教育、警示、震慑效应。在思想上时刻绷紧斗争这根弦,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

      三要坚决提高专业能力。持续深化三转过程中,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知识储备不足、能力不适应等问题日益显现,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我们既要加强自身学习,又要全面加强纪检队伍的教育培训。xx年上半年共培训干部298名,促使全集团纪检干部不断拓宽眼界、更新观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知识结构,特别是熟练掌握党内政策法规和有关法律知识,抓紧提高急需的业务能力,做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

      四要坚决做到自身清正。监督别人的人首先自身要正,只有自身正、自身硬,监督起来才有底气。徙木立信,风劲扬帆。纪检监察干部要公道正派地做好工作,不掺私货、不徇私情,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要守住清正廉洁底线,以更严的标准要求自己,决不拿原则做交易,决不能越雷池半步,做讲规矩、守纪律的模范。

      做好监督工作的前提是做好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这对监督者的思想境界、品质意志和责任担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愿我们每个人都以奋斗不忘初心,以担当不辱使命,以实干不负重托。我的分享完毕,谢谢大家。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三

      习近平总书记提纲挈领地指出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为我们充分学习理解民法典提供了思想指引。在此,我结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法学会会长王晨关于《民法典<草案>》的说明,以及王利明、王轶、李永军等民法学家的解读文章,从民法典的时代背景、体系创新入手,简要汇报下对编纂颁布民法典的意义的理解。

      一、民法典的时代背景

      (一)编纂颁布民法典,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和社会形态基本定型

      xx副委员长在《民法典<草案>》说明中指出,“编纂一部真正属于中国人民的民法典,是新中国几代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曾于1954年、1962年、1979年和2001年先后四次启动民法制定工作,但都由于社会转型和理论准备不足等多种原因,始终未能形成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民法典。

      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变革的方向。法律作为由国家制定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性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其对经济和社会运行的规范和引导,归根到底必须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判断民法典编纂条件是否成熟,一是要看经济和社会形态是否定型;二是看民事纠纷和利益冲突是否能用一部法大致解决;三是看民事法律理论准备是否充足。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依法治国摆在突出位置,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同时,经过多年来努力,我国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民事法律规范体系,民事司法实践经验丰富,民事法律服务取得显著进步,民法理论研究也达到较高水平,全社会民事法治观念普遍增强,为编纂民法典奠定了较好的制度基础、实践基础、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民法典应运而生,是历史逻辑的发展使然。

      (二)编纂颁布民法典,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新中国成立7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一经产生,便积极地为当下经济基础服务,促进当下经济基础的巩固、发展。所以在经济基础飞跃提升的前提下,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具有明显成效的阶段目标。

      民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事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规范各类民事主体的各种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涉及社会和经济生活方方面面。在这样一个历史时期,系统总结我国民事法律规范成果和实践经验,编纂一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不仅能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成果和制度自信,也将以法治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正常有效运行提供基础性法律保障,更好地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

      二、民法典的体系创新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

      (一)民法典的体系特色

      1.就内部体系而言,民法典依照的是“总—分”结构,从总体看,形成了由总则、物权、合同等构成的完整体系。从分编看,各分编在一定的价值和原则指引下形成了由概念、规则、制度构成的、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整体,实现了形式一致性、内容完备性以及逻辑自足性。所以我们学习民法典时会发现,人格权编、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等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

      2.就外部体系而言,民法典的颁布有效衔接了民法典和单行法,有利于消除民法典与单行法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例如,我国《合同法》第51条关于无权处分行为的效力规则就曾与《物权法》第106条关于善意取得制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民法典第311条最终采用《物权法》相关规定。

      3.就整体法律体系而言,民法典属于基本性法律,只有经全国人大按程序表决才能通过、修订,作为上位法,可以有效指导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制度,避免民法规范与行政法规、地方法规等的矛盾冲突;可以有效防止政出多门,保障交易主体稳定的预期,维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二)民法典与原各单行法的衔接

      1.原文移植现行法的条文约有457条,占比约为36.3%。从数量上看,《民法典》原文移植的条文主要来源于《民法总则》《物权法》《合同法》。从保留比例看,xx年通过的《民法总则》绝大多数条文得以原文移植;《物权法》近半数条文得以原文移植;《合同法》《侵权责任法》约有四分之一条文得以原文移植。

      2.进行表述性修订的条文约有409条,占比约为32.5%。表述性修订,即所作修订未改变原条文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主要进行了“法条整合”、“不完全列举事项的增补”,以及不改变条文原意的“标点修订”、“修辞修订”、“用词文法”等。除人格权编外,各编都有诸多法条进行了表述性修订。

      3.进行实质性修订的条文约有246条,占比约为19.5%。实质性修订即所作修订已经实质改变了法条的构成要件、法律效果。如《民法典》第686条第2款对保证责任的规定为,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一般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即债务人是第一顺位债务人,只有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现行《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连带责任保证承担保证责任。”(即可以同时选择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或者请求保证人承担担保责任)。

      4.新增条文约有148条,占比约为11.7%。除总则编外,其余6编都有新增条文。其中人格权独立成编,共计51条,有43条为新增,需要我们体系化再认知、再学习;合同编共计526条,有70条为新增;其余各编新增条款比例较小。

      三、编纂颁布民法典的重大意义

      民法典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其的编纂颁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依法治国的生动实践,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里程碑,意义重大。

      (一)有效地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就是以法律的手段管理国家、管理社会。法律治理的核心,简单来说主要规定两个范畴:一个是规范公权,一个是保障私权,法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要围绕这两个范畴展开。公权行使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公权力本身具有强制性和天然扩张性,一旦失控,就会对人民群众的合法权利造成侵害,所以处理好公权和私权的关系,是构建法治社会的基础。公权原则上都是法定的,如《行政法》、《刑事诉讼法》等都是用来规范公权的。私权是私人利益和意志的体现,保障私权主要是由民法典来完成的。由此可见,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与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公权要规范,私权要保护,民法典保障私权,本身就会规范公权力的行使,为公权提供一个明确的标准。所以说,民法典的编纂颁布开启了社会治理法治化新征程,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二)为人民群众美好幸福生活提供重要的法律保障

      进入新时代后,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从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人民群众除了对物质文化提出更高要求外,在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人民群众希望有更高水平的精神生活,希望对权利的保护更加充分、更加有效。民法典以“民”立典,以“民”命名,表明这部法典充分反映人民意愿、回应人民需求、保障人民权益。纵观民法典全文,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都进行了平等保护,健全了人从生前到身后、从财产到人身、从物质到精神的民事权利保护体系。其中,民法典一个鲜明的人文特色就是人格权独立成编,这在世界各国民法体系中都是没有的。人格权编全面维护个人的人格尊严,帮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尊严、更体面的生活,契合了我们“彻底的人民性”的法治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三)有利于完善市场经济的运行法则

      民法典的条款规则深深植根于市场经济,反对来又规定了民事主体在经济交往活动中的行为准则,维护了市场经济秩序。如,总则第四条、第五条、第六条、第七条,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原则从事民事活动,这就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规则。再如,民法典的核心——物权编和合同编,所规范的物权和债权,是市场经济的两大基本支柱,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民法典的编纂颁布,为交易活动确立了基本的规则依据,为各种民事纠纷的预防和解决提供了基本的遵循,成为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可或缺的法律制度保障。

      (四)有利于民事立法的体系法

      单行法制定于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立法者所考虑的不同社会特点。因为缺少体系设计和整体考量,单行法之间难免存在一些表述的不一致、概念的不一致,甚至出现明显冲突。民法典对民事单行法进行了系统性整合,按照特定的法学逻辑和原理,将散布的海量民事规则整合成一个有机的、齐全的规则体系,有效地消除了民事单行立法的疏漏、重复和冲突,保障了民事法律的统一、公正、高效和权威。

      (五)有利于促进公正司法

      从两个角度理解。一方面,法官裁判民事法律问题现行适用的法律规则是各个民事单行法,不同法官对同一法律问题可能会援引不同的法律依据去裁判,造成适用法律不统一和裁判结果不一致。民法典的编纂颁布,为民事司法提供了较为统一的基本依据和行为准则,有利于促进同案同判、司法公正。另一方面,民法典联系社会发展、人民需求作了许多开创性规定,体现了对现代生活实际问题和时代需求的积极回应,为法官裁判现实生活遇到的新问题新案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依据和规则支撑。

      (六)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事法律发展完善

      理论来源于实践,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将为民法法律体系的发展完善提供扎实土壤、新鲜源泉。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立足我国国情和实际,加强对民事法律制度的理论研究,尽快构建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民事法律规范以体系化、法典化的模式运行,必将不断丰富、成果迭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保驾护航,为人类法治文明的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汇报完毕,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四

      未来五年,是中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站在这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时刻,我感受到骄傲和自豪,也有焦虑和紧迫。最近一段时间,不管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还是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务虚会,纪检监察组务虚会,办公室务虚会,都在围绕如何“谋好局,开好篇,起好步”的目标任务,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主线集思广益,凝聚共识。“理越辩越明”,通过集中学习和思考,让我感觉眼前的迷雾有所消散,道路越来越清晰。我感受到了三点“紧迫性”:

      一是关于发展的紧迫性。

      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20世纪以来,发展成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主题,我们党结合不同时代的具体实际,对我国的发展问题进行了不懈探索。从毛泽东同志著名的《论十大关系》到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发展才是硬道理”等重要论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都体现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一脉相承的继承性和与时俱进的开拓性,深刻回答了当今中国、当今世界对于发展的时代之问。

      而发展,要通过改革实现。随着我国迈入新发展阶段,改革也面临新的任务,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拿出更大的勇气、更多的举措破除深层次障碍,用系统集成的思路激活高质量发展能力;必须守正创新、开拓创新,大胆探索自己未来发展之路。

      二是关于提升面对不确定能力的紧迫性。

      高度重视对发展环境的分析判断,再相应进行决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作的一大经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辩证认识和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转危为机。

      应对不确定性的一个重要方法便是制定规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我国连续编制实施了13个五年规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对于“十四五”期间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也就是:“6个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同时,十九届五中全会也提出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中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互叠加,环环相扣,不断调整优化,提升应变能力。

      三是关于掌握科学规律的紧迫性。

      干事业、谋发展,光有愿望和干劲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功底、有能力、有科学的方法,懂得按规律办事。经过长时间的探索,我们由求量型转变为求质型,也形成了一系列科学原则和规律。比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是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总结,顺应人类发展大势和时代潮流,契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问题,是引领新时代伟大实践的科学指引。在实际工作中,科学的工作方法更是规律的结晶,既管总体又管具体,既管战略又管战术。尤其是处理复杂矛盾和棘手问题时,工作方法十分重要。比如统筹兼顾,比如求真务实,比如精准施策,比如协作联动。

      而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五个坚持”重要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6个新”的主要目标。

      以上是我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心得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五

      习近平总书记的新年贺词,站位高远,饱含深情,充分展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和大国担当,令全国亿万人民深受鼓舞、倍感温暖和激励。我有两点感受:

      一是感受到了奋斗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贺词中说“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回顾xx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攻坚克难,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大战略成果,战胜严重洪涝灾害,实现了经济增长由负转正,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十三五”时期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成果,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xx年,中国电信党组带领我们打赢xx保卫战、xx保卫战,统筹疫情防控和企业发展,推动重点工作任务,持续深化改革,收入增长4.1%,利润增长0.3%。这一年,中国电信纪检监察组有效发挥监督作用,督促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企业改革发展,不断加强作风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持续加强。这些成就,都是奋斗的结果,都让我备受鼓舞。也使我认识到,越是面临艰难困苦,越是需要苦干实干;越是面对风险挑战,越是需要努力奋斗。

      二是感受到了历史的重量。习近平同志在贺词中说“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回首百年奋斗历程,从建党的开天辟地,到新中国成立的改天换地,到改革开放的翻天覆地。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持之以恒,在列强侵略时顽强斗争,在山河破碎时浴血奋战,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时代发展时与时俱进,创造了“最大的政治奇迹”。而对历史最好的致敬,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回顾xx年的一些热词:新冠、逆行者、云办公、复工复产、打工人、内卷、后浪、需求侧、凡尔赛文学等等。其实,在很多词语中我们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正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每个人都了不起”,在如此恢弘的历史图景下,我们纪检监察干部更要练就过硬本领,勇担时代重任。把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练就过硬解决实际问题、破解发展难题的能力,更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责任。

      百年征程风正劲,千帆竞发展雄姿。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要以过硬的本领、扎实的作风、不懈的热忱做好本职工作,为推进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六

      各位领导同事好,通过今天上午的集中学习,我获益匪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管党治党“怎么看、怎么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为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课题恢弘,而落脚点细腻,对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来讲都是任重而道远,要以实际行动将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下面,我结合自己实际工作汇报三点学习体会。

      一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把“两个维护”作为开展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是党的理论的重要创新,深刻阐释了管党治党的内在规律。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纪检监察工作是政治工作,要紧密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从政治上怎么看、讲政治怎么干,增强观大局、察大势、看本质、御风险的政治能力。

      结合自己的工作来说,要深刻认识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对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引领保障作用的政治意义,确保将党的绝对领导和加强政治建设贯彻于队伍建设的全过程。而我们个人做到讲政治,就要在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上保持头脑清醒、眼睛明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明确。起草每一个制度、规定、文件,整理每一份档案都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导,从系统梳理、认真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开始,从中找方向、找答案、找依据;把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作为做好工作第一位的要求,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体现在工作的各方面,贯彻到全过程。

      二是把握政治定位,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纪检监察队伍一以贯之的政治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十分关心纪检监察队伍建设,在历次中央纪委全会上提出专门要求,做出重要指示,从“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到“忠诚干净担当,敢于善于斗争”,再到“政治素质高、忠诚干净担当、专业化能力强、敢于善于斗争”;从“忠诚于党、忠诚于纪检监察事业”到“让党放心、人民信赖”,再到“忠诚于党、忠于人民”;从“增强党的意识、责任意识”到“必须有对党绝对忠诚的高度自觉和责任担当”,再到“带头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党的团结统一”;从“严格要求自己、自觉接受监督”,到“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纪律要求自己”,再到“接受最严格的约束和监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铁军建设的要求一以贯之,内涵丰富。要坚持系统学习和深入领悟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政治内涵,经常思考“建设什么样纪检监察队伍”的时代之问,“谁来监督纪检监察队伍”的政治之问,在全面从严治党伟大斗争中锤炼过硬作风。

      三是强化政治责任,扎实履行职责

      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了提高政治执行力,指出要强化责任意识,确保落实到位。全会强调了6方面总体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的“五个更加”的新要求,部署了下一步8方面工作安排。我们要紧跟跟紧中央精神,一方面要吃透上情,了解下情,真正把全会精神落实到主责主业中;另一方面要把全会决策部署转化为教育培训的重点,不断加强条线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深度融合,更进一步探索开展分专业的培训指导。

      反腐败永远在路上,要坚定向深行。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我将在履职实践中,立足本职工作,以久久为功的韧劲,只争朝夕的拼劲,热火朝天的干劲,担责于身、履责于行。

      以上是我的学习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七

      下面我报告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非常感谢孔处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保密管理工作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具体,案例触目惊心,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在深入发展,保密工作形势严峻,工作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我们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保密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按照要求做好保密工作。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年诞辰,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精神食粮,它淬炼于我们党艰苦创业的奋斗历程之中,书写着一代代共产党人努力拼搏、砥砺奋进的壮志豪情,是我们党宝贵的精神财富。迎接庆祝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党员干部学习党史具有特殊的意义,能够从中汲取奋进的力量,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工作开展注入昂扬的精神。

      学习党史,在重温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百年风雨,初心如磐。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人民”镌刻在了自己的旗帜上。“为人民服务”,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宗旨、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毛泽东同志一再告诫全党:“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与人民利益适合的东西,我们要坚持下去,与人民利益矛盾的东西,我们要努力改掉,这样我们就能无敌于天下。”我们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建立起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不同历史阶段,能够根据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提出不同阶段性任务,制定相应的路线方针政策,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完成这些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必须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学习党史,就要在重温党的初心中厚植人民情怀,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并积极践行这些标准。

      学习党史,在咀嚼苦难中坚定人生信仰。百年道路,苦难辉煌。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成长到壮大,历经磨难、终成大业。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迅速转入低潮,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被杀害的共产党人和进步群众就达到31万人,党员人数从大革命高潮时的近6万人锐减到1万多人,中国共产党经受着自成立以来最为严峻的考验。1933年9月至1934年10月,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长征,在湘江战役中,部队指战员和中央机关人员由长征出发时的8万多人锐减至3万余人,中央红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诸如此类,大大小小的苦难和挫折一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和成功。有人说,苦难是一所人生的大学。对一个组织来说,苦难也是一所最好的大学。学习党史,就要在咀嚼苦难、反思挫折中坚定人生的信仰,锻造坚毅的品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不退缩,在挫折面前不言败、不放弃。

      学习党史,在回顾险阻中培育斗争精神。百年奋进,斗争相随。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成长史,也是一部充满艰难险阻、不断斗争的历史。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与地方武装军阀斗争、与日本军国主义斗争、与党内的错误路线错误观点斗争,今天与国内外的反动势力斗争,中国共产党在斗争中成长、壮大、成熟。在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首次论述了“革命斗争”,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中,他开门见山地指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攻击真正的敌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学习党史,就要在回顾艰难险阻、重温领袖论述中培育斗争精神,增长斗争本领,主动投身到各种斗争中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八

      《中国共产党简史》第一章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以及投入大革命洪流中的恢弘历史,使我深受启发。我有两个很深的感受。

      一个是,通往成功的路总是曲折的。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但进入近代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山河破碎,人民遭受苦难。仁人志士开启了艰难的探索,清政府主导了洋务运动1861,主张实业救国,在不改变现有制度的前提下,师夷长技以制夷。北洋水师战败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推动维新变法1898,改变政治制度,谋求根本变革,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却被袁世凯出卖,失败了。太平天国1864,推出天朝田亩制度,但是没有真正实施,由于内部争权,失败了。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推翻了清王朝统治,但没有改变土地制度。最后被袁世凯篡夺胜利果实,也失败了。直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软弱无力的局面,也深刻的改变了中国。前进路上没有一马平川的坦途,必须稳得住,才能打的赢。

      另一个感受是,青年干部要始终保持革命斗争精神。毛泽东同志1938年12月1日在抗大第四期15个队的毕业典礼、抗大第五期开学典礼上,两次向学员们提出:我们要“订一个条约”,即“我们将来要永远以革命的面目相见!” 翻阅党史,革命者永远都是以革命的面目收拾旧山河。就像刚刚书中提到的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李大钊,xx省委书记陈延年,共产党员萧楚红等等。在最绝望的时刻,他们也没有丝毫退缩,经历过漫漫长夜,才能看得到最灿烂的黎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生逢盛世,肩负重任。”而无数事实证明,行胜于言、少说多干,是对时代重任最好的回答。新征程上,青年干部只有敢于担当任事、勇于冲锋向前,才能创造光辉业绩,不辱使命、不负重托。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九

      202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百年党史,波澜壮阔;百年大党,风华正茂。我们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组织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实践,我有三点体会,向各位领导同事进行汇报。

      一是历史是什么?我觉得,历史是过去生活的痕迹和总结,并一直影响着现在和未来。我分享两件让我感受比较深的事。一是关于各大学在各省的招生名额和比例。光绪三十年至三十一年间(1904-1905),美国政府因“所收庚子赔款原属过多”,决定退还部分,最终这笔钱被用来开办学堂,也就是清华学堂,学校在各省的录取人数最初是按照庚子赔款各省的出资比例分配的,后来很多大学在不知道如何确定名额分配时也参考了这个比例,尽管后来有不断的调整,但也基本延续至今。另一个是关于现在火车轨道的宽度。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1435 毫米的轨距建设铁路,称为标准轨。这个来源是以前英国的老路上,马路辙迹的宽度就是1435毫米,如果马车使用别的宽度的车轮距,路辙很容易将马车的轮子撞坏。所以马车轮距的宽度,一直被设为1435毫米。尽管后来从马车更新到汽车,后来有了火车,铁轨也沿用了这个距离。我真切的认识到,历史并非明日黄花,也没有割裂,了解历史就是了解我们的现在。而了解党史,才能在党的带领下更好的奋斗现在和走向未来。

      二是如何理解历史?大到每一个事件,小到每一项制度,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也有其内在的用意,我们总会站在当下,用现在的眼光去看待。我想,这有好处,也有弊端。好处是我们更容易从历史中汲取养分,帮助解决现在的一些问题。弊端则是我们总是以现在的立场,带着有色的眼镜去分析问题,往往很难体悟到当时的窘境与挣扎,自然也比较难做到真正的“感同身受”。就比如,前苏联领导人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一路否定下去, 历史无法照进现实,现实变得一片黑暗。钱穆老先生也曾说:历史没有不对的,不对的是我们不注重历史,不把历史作参考。

      三是绝不辜负历史。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舍生求法的人,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正如瞿秋白曾说,“我总想为大家辟一条光明的路”。鲁迅曾说,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历史给了我们判断的尺子,但是笔仍握在我们自己手里。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于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节点,回首过往我们感慨万千,展望未来我们豪情满怀。我们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用踏踏实实的工作回报这个伟大时代。

      谢谢,我的发言完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2021年政治理论学习心得感想十

      谢谢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的认真组织和精彩分享。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中共中央办公厅有关通知、xx同志相关讲话精神,我受到很大触动,现汇报三点粗浅的感受。

      一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回首过去100年,从苦难深重的民族伤痛到意气风发的发展跨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复兴,每一步都走得踏踏实实。回首过去72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告诉全世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回首过去43年,我们摸着石头过河,改革开放带来了中国人民生活福祉的跃升,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风雨过后更见自信从容。回首过去5年,党的十九大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已开启新的伟大征程。回首过去2年,面对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深切感受了中外抗疫的差异和祖国的伟大,进一步增强了“四个自信”。去年,我们奋斗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发展本身就是为解决人类问题对世界做出的最大贡献。站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回头看,前辈们的任务是开天辟地,而我们下一个100年的任务则是继续乘风破浪。信仰的力量,必将穿越时空的阻隔,抵达灵魂的最深处。

      二是“心有所期,全力以赴。任何革命都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应“本其理性,加以努力,进前而勿顾后,背黑暗而向光明,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1日讲话中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作为一名共产党人,拼搏奋斗是生命的底色,我们要坚守理想,拓宽胸襟,不断学习,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气概继续书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恢宏史诗 。

      三是“心存敬畏,行有所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在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同时,我们党始终坚持在伟大自我革命中强体魄、壮筋骨。自我革命,犹如拿起手术刀给自己动手术,是刀刃向内、刮骨疗毒,这无疑是痛苦、艰难的。为什么我们能够做到这一点?我想,这是我们党的性质宗旨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始终是“向好”的,所以我们有勇气,因为“向好”,我们必须做好“慎独慎微,自律自强”。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面对林林总总的诱惑,我们必须时刻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踏踏实实干事,干干净净做人,守住自己的底线,忠于职守,鞠躬尽瘁。

      谢谢,我的发言完毕,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