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非常食品嫌疑犯:16名嫌疑犯

    时间:2019-01-01 04:27:56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编辑:钱玉婷      太多看似安全的食物昨天还万众瞩目,今天便成为杀人凶手。过分的宣传,夸大的功效,让我们对所有食物都开始疑神疑鬼。   生命是一场从未停止的战争,这从人类还未直立行走时便已开始。那时敌我只是简单的食与被食的关系,经过几千年,人类似乎已经控制大局,可是战争却依然继续,只是转换了形式。我们不用再害怕食物的猎取过程和毒性,却开始时刻担心看似安全、美味的成品半成品食物在不知不觉中要了我们的命。太多看似安全的食物昨天还万人瞩目,今天便成为杀人凶手。过分的宣传,夸大的功效,让我们对所有食物都开始疑神疑鬼。所以,今天我们将几位食品中的非常嫌疑犯送上“法庭”,意在剥开食品的伪装,看看凶手到底是食品本身,还是一边控制着食品生产与加工,口中宣扬好营养、好口味,一边掠夺我们的金钱与健康的人类自己。
      
      控方陈述:食品还是毒品?
      提到食品安全,就不能不先说到食品添加剂。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事件将食品添加剂推到了风口浪尖,一些不法分子为谋取暴利而滥用食品添加剂,或在食品中添加禁止加入的有毒有害物质:使用矿物油加工大米、饼干,掺入豆油、芥末油、玉米色拉油、西瓜子;在面粉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酰超标导致产品不合格的占44%;用工业用甲醛、烧碱处理水发产品;吊白块加入米粉、米线、粉丝中;胭脂红等色素加入卤制的鸡、鸭、鹅、猪肉中。影响力最大的当数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尽量专家证明三聚氰胺与苏丹红并非食品添加剂而是明确禁止用于食品中的非法添加物,食品添加剂依然难逃其咎。滥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引起人体慢性中毒或者急性、亚急性中毒,不同的添加剂会对人体器官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主要罪证:
      1、防腐剂:亚硝酸盐(防腐和显色作用)是三大致癌物质之一。有些防腐剂甚至含有微量毒素,长期过量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即使作为国际上公认的安全防腐剂之一的山梨酸和山梨酸钾,过量摄入也会影响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加重肝脏负担。
      2、甜味剂:长期食用带有甜味剂的食物会导致营养不良,个别人会产生厌食行为。而甜味剂超限量使用会出现皮下出血,且出现口腔出血、便血等恶化症状。另外如果长期超量使用甜味剂甚至能造成急性中毒,中毒者脑、心、肺、肾脏等都将严重受损。
      3、有色添加剂:有色添加剂多在儿童食品当中,长期食用含有人工添加剂的食品,会对儿童的健康产生极大危害:干扰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消耗体内解毒物质甚至影响孩子的神经功能。
      
      辩方陈述:
      每人每年吃4公斤食品添加剂,生活必不可少
      在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个重要标志。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色、香、味和口感,增加营养、延长保质期,以及为了改善食品加工工艺而添加到食品中的天然或合成的食用安全物质。人类第一个食品添加剂就是食用盐。食品添加剂的运用非常广泛,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禁止使用食品添加剂。全球有2,5万多种食品添加剂,直接加到食品中的约3000~4000种。在日常饮食和生活中,一个人每天要摄入几十种食品添加剂。无论是松脆的油条或者甜香的咖啡中都不可缺少食品添加剂。另外我们炒菜用的食用油、食盐甚至酱油和鸡精都含有不同的食品增加剂。有人统计过一般人每天吃的添加剂大约10克,一年下来大约4公斤。
      
      法官陈词:合理使用是关键
      无需谈添加剂色变,虽然无良商家和过于偏激的宣传让人们对食品添加剂失去信心,但其实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有益无害。只是对于像儿童、孕妇这样的特殊人群来说,选择食物需要格外谨慎。购买食品应到正规商店或厂家购买,一看产品有无卫生许可证、合格证、卫生监督监测部门的检验报告书;二看食品外观颜色或嗅味道有无异常,如有疑点暂不购买。另外应提高自身对食品中人工合成添加剂尤其是防腐剂的关注、重视程度,充分了解食品中所含各类人工合成成分的真实状况,从而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由选择。
      
      控方陈述:不安全的代替品
      从2003年6月1日起,丹麦市场上任何人造脂肪含量超过2%的油脂都被禁,丹麦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人造脂肪设立法规的国家;2008年7月1日,纽约成为第一个餐饮业全面封杀反式脂肪酸的美国城市,至此反式脂肪酸成为全球头号通缉犯。可能你很少听到这个名字,但你知道它的“栖身”之所就会恍然大悟。我们平常吃的食物中很多都含有这种物质,如人造奶油、冰淇淋、糕点等。它可以让蛋糕、面包、印度抛饼和蛋黄派等食物变得松软香甜、口感独特;快餐中的炸鸡和炸薯条,香脆可口,也离不开反式脂肪酸;超市里的各色膨化食品、饼干、炸面包圈、巧克力等也是反式脂肪酸的驻扎地。反式脂肪酸又名氢化脂肪酸,是正常的植物油加氢,比如在每个植物油分子里加两个氢原子,使原本的顺式脂肪酸变成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在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被使用,作为饱和脂肪酸的替代品。当时人们害怕猪油、羊油中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酸(对心脏带来威胁),而植物油又有高温不稳定以及无法长时间储存等问题,所以那个年代科学家就将植物油利用氢化的过程,使液态的植物油摇身一变成为固态的植物油,既有诱人的香气又可以长时间储存,从而被食品行业广泛应用。但随着深入研究发现反式脂肪酸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对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反式脂肪酸负有极大的责任。此外反式脂肪酸还会诱发肿瘤(乳腺癌等)、哮喘、2型糖尿病、过敏多种疾病。
      辩方陈述:除了能增添食品酥脆口感、易于长期保存外再无什么可说。
      
      法官陈词:全面禁止,绝不姑息。
      现在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食品中所含人造脂肪的限量,同时要求食品厂商将人造脂肪的含量添加到营养标签上。2004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地规定,从2006年起,所有食品标签上的“营养成分”一栏中,都要加上人造脂肪的含量。FDA同时提醒人们,要尽可能少地摄入人造脂肪。我国相关法规规定食品中加入反式脂肪酸必须注明。但有不少生产厂家为此改名换姓,把反式脂肪酸混在各种食品里,购买时大家要仔细看食品包装标签,饼干、蛋糕、方便面、巧克力、带馅面包、速溶咖啡、咖啡伴侣等包装上只要标有:人造黄油、起酥油、氧化植物油、精炼植物油、植脂末等,这些其实都是反式脂肪酸的“马甲”。购买食品一定要非常仔细地查看产品成分,不要以为大企业、大品牌便完全无害。
      目前国内对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尚没有严格的规定,但无论这个标准是多少,人们都应尽量避免食用。同时在选购食用油的时候尽量选用压榨油,如花生油、橄榄油等。在烹饪菜肴时尽量不要高温烹炸,以免催生反式脂肪酸。
      
      NO.3 嫌疑犯 营养品
      控方陈述:不是食物代替品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营养品。有人更以一些营养粉剂为主食,称自己为“粉粉”族,将粉剂营养品当成一口三餐,以追求营养平衡、养颜健身,结果却事与愿违。越来越多的“粉粉”族出现亚健康状态,大多都有消化系统疾病。因为粉剂食物虽然以“药食两用”的植物作为原料,却不能 完全满足人体对热量、各种营养素的正常生理需要。单纯摄入营养粉剂,可能造成热量与营养素缺乏,对健康产生长远影响。另外滥用营养品更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主要罪证:
      维生素中毒:长期服用高剂量含维生素的营养品会出现骨痛、呕吐、痛痒、脱发等。肾结石形成与大量的维生素C有关。
      高蛋白引发肾病:五花八门的高蛋白营养品一时间充满市场,但并非人人都可随意进补。过量摄入高蛋白营养品,会加重肾脏负担甚至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尤其是中老年人。
      额外补充葡萄糖影响胃肠功能:有一些人过分迷信葡萄糖,将口服葡萄糖当成日常饮料。而人体小肠长期直接吸收葡萄糖,肠道正常分泌淀粉酶和其他消化酶的功能就会发生退化。时间长了会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功能夸大、质量不过关:虽然有明确的法规规定,可是部分商家还是会在产品宣传上夸大功效;另外在生产、加工、贮存或销售等过程中,掺杂假冒情况时有发生,安全性无法保证,长期使用无安全性可言。无对症效果的营养品只会伤害身体,绝无好处。
      辩方陈述:营养品是健康必要的补充
      所谓保健食品,是指那些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适宜特定人群,能够有调节机体功能,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也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大多数营养粉剂都是由蔬菜、谷物或其他可食用植物制成的干燥粉剂,不会产生不必要的污染,而且合理定量、科学配比,所以更适合人们补充在日常饮食中无法得到或者摄入不足的营养和微量元素。
      法官陈词:相互配合才健康
      人们越来越重视营养,但不可以用营养品代替日常饮食,也不可以把维生素当水果蔬菜。无论是出于营养补充、减肥还是治病的目的。建议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的要求,合理安排一日三餐。同时,也可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当选择质量有保证、合法的功能食品。
      陪审团结论:营养品无罪
      
      NO.4 嫌疑犯 食品包装
      控方陈述:食品中的隐形杀手
      很多人在关注食品安全时往往忽略食品包装。食品包装被称为“特殊食品添加剂”,它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已经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装作为食品的贴身“衣物”,其原材料、辅料、工艺方面的安全性直接影响了食品质量,继而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长期食用“毒包装”的食物,可能导致各种疾病,例如胆结石,重金属、苯中毒等。暗藏“杀机”的食品包装,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了潜在威胁,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主要罪证:
      1 包装材料隐患 塑料是使用最广泛的食品包装材料。其危害主要来源于制品中残留的有毒单体、裂解物等。另外会导致被包装物体与包装物之间发生化学反应,被包装物也因被氧化而使口味发生劣变。而塑料制品的老化也影响外观质量,不美观实用,污染环境而影响人体健康。
      2 生产过程中违规添加各种加工助剂或容器生产的不规范 也是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不良企业为了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和成品的使用性能,在制成成品的过程中还要加入增塑剂、抗静电剂、爽滑开口剂、热稳定剂等加工助剂。而这些化学成分在一定的介质和温度条件下会从塑料中溶出转移到食品中去,从而污染食品,给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辩方陈述:轻便、安全,密闭、保鲜性能好。
      自从有了食品,也就有了包装,而包装也随着人们消费需求的改变而改变。人们对食品包装的需求已经从过去的保证卫生、视觉、味觉的要求,转向保护食品内在营养成分、延长货架期、消除潜在污染与危害等深层要求。这就为具有抑菌功能、保鲜功能等的PET塑料包装材料创造了巨大的市场。PET塑料瓶价格便宜,透明性、气密性、耐压强度高而且易塑性强。既解决了玻璃容器的瓶形设计、安全、运输等问题,也避免了金属容器的形状设计、不透明等问题。近年来饮料越来越多地选用PET瓶或PP和HDPE瓶作为容器。未来几年里PET瓶无菌灌装市场将以两倍于现在的速度递增。不久将来以PET瓶为包装大批量生产的高档啤酒也会出现在中国市场。
      法官陈词:拒绝重复使用,保护健康与环境
      提倡低碳生活,首先从食物包装开始。PET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在低温下无毒无味,灌装饮料对人体很安全。而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温或被暴晒,就会慢慢溶解、释放出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有机溶剂。此外反复使用矿泉水瓶或饮料瓶,卫生指标也达不到,细菌有可能在瓶子里大量繁殖。因此建议使用玻璃、不锈钢等材质的瓶子装水或食品,少用塑料包装食物,从根本上杜绝塑料食品包装,低碳生活更加健康也更加环保。
      陪审团结论:塑料食品包装无罪
      
      TIPS
      如何判断饮料瓶材质和质量呢?
      关键在于瓶子底部那个由三个箭头组成的可回收的三角形标志,以及三角形里从1~7的任意一个数字。常见矿泉水和碳酸饮料瓶底的三角形标志里面标有数字“1”,或者“PET”字样。某品牌的4升桶装矿泉水底部三角形内标志有数字“2”。而很多塑料质地的水杯、奶瓶等底部的三角形内标有数字“7”。其实值得我们注意的是“1”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都是用这种材质做成的。这种材料耐热至70℃,只适合装暖饮或冻饮,装高温液体或加热则易变形,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溶出。同时这种塑料制品用了10个月后,可能释放出致癌物。因此饮料瓶等用完后不要再使用。

    相关热词搜索: 嫌疑犯 食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