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商代大禾人面纹方鼎 [大禾人面纹方鼎的文化意蕴]

    时间:2019-02-06 04:38: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介绍了人面纹方鼎的鼎饰特点,阐述了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铸造目的是为古代农业生产祭祀服务的,通过鼎内壁铭文的图像解读,以及古文献上的相关称谓,确定鼎内铭文的读法应为“大禾”而非“禾大”;探讨大禾人面纹方鼎器壁纹饰的“人面饕餮纹说”、“蚩尤说”、“蝉神说”、“大禾方国统治者说”等诸多猜想,并最终断言该方鼎器壁人面纹像应为后稷。
      关键词:大禾;人面纹方鼎;蚩尤;蝉神;后稷;文化特征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A Guess on Man-Face-Pattern Quadripod Ding in Dahe
      LI Xi, WU Wei
      
      一、背景
      人面纹方鼎是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县的商代青铜器,鼎呈暗绿色,鼎口略大于底,鼎身四周有棱饰,两端有长方形耳,耳穿为圆拱形。鼎的四足为圆柱状,足部铸有饕餮纹。[1]鼎的整体呈长方形,口沿外翻,鼎腹外四面有四个人面浮雕,人面表情严肃,面宽而方,五官刻画清晰,嘴宽大,唇突起,高颧骨,耳肥大,鼎的器壁四隅边角有类似弯曲的爪纹装饰。[2]该鼎的人面造型十分罕见,在目前出土的青铜器中以人面作为主体装饰的方鼎还只仅此一件。[3](P.31)(见图1、图2所示)
      从艺术形式上看,人面纹方鼎运用重复、对称的形式法则,整体布局严密,将写实与抽象纹饰相结合,四组相同的纹饰集于一身,不仅强化了装饰主题,而且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达到了很好的装饰效果。这反映出商代晚期青铜制作者已具备了较强的写实能力和制作水平。因此,此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鼎上的人面比例准确,鼎长边人面较短边人面略大,五官部位及脸上表情却如出一范,显示了制造时代的铸造和塑型的高超技巧。[3](P.32)
      二、人面纹方鼎内壁铭文应念作“大禾”人面纹方鼎的内壁有铭文二字,一字作“大”,一字为“禾”。“大”字为一个呈跨步双臂平伸的人形,在金文里“大”字与“人”字通用,“大”即为人体四肢舒展正面之形。“禾”字,其字形就像是一株结有丰硕稻穗的禾杆,且形态惟妙惟肖。(见图3)从造型上看,“禾”与左边的“大”字并排,在《说文解字》中对“大”的解释是:“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从这一点,我们可以大胆猜测,古人造该鼎时刻此二字铭文的目的是希望稻谷丰收,希望作物能长得与人齐高,祈祷在农业上获得更大的丰收。根据商代卜辞记载,商代人几乎做每一件事,都要事先进行占卜来问吉凶。因为农作物的收成是直接关系和影响人类生存的大事,所以他们经常以祭祀神明的形式来祈祷丰收。专家石志廉在《商大禾鼎与古代农业》[4]一文中,以广西东兰县瑶族使用“埋蛙婆”之举来卜占农作物的丰收与否,还有云南独龙族在耕种之前也有类似的祭祀形式,我们从这些远古时代便流传下来的习俗中可以猜想:大禾方鼎的铸造就是为当时的农业祭祀服务的。对于此铭文,专家们的叫法不一。台湾学者张光远新近释之为“年”,周秦在《人面纹方鼎》一文中,将此鼎叫做“禾大”人面纹方鼎,但是没有给出对此叫法的解释。或许周先生使用这样的叫法是由于尊崇古文从右向左阅读的习惯,而更多的学者是按照从左至右的阅读习惯将其称为“大禾”。可以肯定的是无论二字释之为“大禾”、“禾大”,或者释为一字“年”,从中断定,此器是与古代农业生产活动息息相关的祭祀礼器。 在《韩非子•喻老》中有这样的句子:“……故冬耕之稼,后稷不能羡也;丰年大禾,臧获(古代对奴婢的贱称)不能恶也。以一人力,则后稷不足;随自然,则臧获有馀。”这后稷原是西周时设置主管农事的官名,后来指代农神。从这段话中分析,我们也可以确定铭有大禾的方鼎应与农业生产有紧密的关系。“丰年大禾”中的“丰”字用以形容年,“大”字形容“禾”,这就表明在古代就有“大禾”二字的叫法,“大禾”意在对丰收的祈祷和美好愿望的表达。而且“大禾”二字还可以释为大宜其禾的意思,即对农作物大为有利之意。所以,鼎内铭文应该是念作“大禾”,而不应是读作“禾大”。
      三、大禾人面纹方鼎器壁纹饰猜想
      对于大禾人面方鼎上的纹饰有许多种猜想,现举几个具有代表性的简述如下:
      3.1“人面鼎”即“人面饕餮纹鼎”学者孙作云在《说商代“人面方鼎”即饕餮纹鼎》一文中认为大禾鼎的器壁主要纹饰实际是饕餮纹的演变。我们常见的饕餮纹有两种,一种是有眉、有目、有角、有鼻、有口、有耳,在面旁附以向内拱的两爪,从表面上看,很像一个兽头,我们称这种纹样为“兽面饕餮纹”(见图4),另一种是做人面,五官毕具,也就是“人面饕餮纹”。孙作云先生认为大禾鼎器壁主要纹饰就是“饕餮纹”,但我们常见的饕餮纹无论是“兽面饕餮纹”还是“人面饕餮纹”,其五官或者犄角的比例安排从构图形式上来看都是较匀称的,但是大禾方鼎纹饰却是以真实的人面作为主体,耳朵显得比较突出,而在耳朵顶上的那一隅,与其叫做角,不如看作是为了器壁纹饰构图均衡的装饰物(当然,功能上还能够起到方便脱模的作用)。笔者以为从造型上的视觉感受上观察,大禾汉鼎上的人面纹并不像所谓的“人面饕餮纹”。
      3.2大禾鼎器壁纹饰人物为蚩尤孙作云先生肯定大禾鼎器壁纹饰就是“饕餮纹”,并论证饕餮纹表现的就是蚩尤这个人物。蚩尤之说的可取之处是体现了青铜器作为礼器,在商代祀与戎两件国家大事中所起到的非同寻常的作用,但是直到汉代,蚩尤仍被民间看作战伐除凶之神。在文献中提到的蚩尤形象描写大抵都是:面目狰狞、手持剑、头顶有角等严肃形象,而且在古代有一个传说那就是蚩尤可以打鬼。[5]尚且不论蚩尤到底是谁,单从这一传说以及文献中对蚩尤形象的描述来看,大禾鼎器壁纹饰人物是蚩尤的可能性也不大,因为大禾鼎的铸造目的就是祈求农业大丰收,如果将驱鬼除凶之神的蚩尤像用于鼎腹作为装饰,与其寓意与祭祀农事目的显得不符合。并且,大禾鼎器壁人面纹饰与蚩尤像不同,大禾方鼎器壁的人面纹更为圆润、柔和,大多数的蚩尤像则都是面目狞厉的,并不像大禾鼎器壁的人面像那般静谧安详。
      3.3大禾鼎器壁纹饰为蝉神学者熊建华在《人面纹方鼎装饰主题的南方文化因素》一文中认为大禾鼎器壁主纹是蝉神。蝉是我国盛夏时节常见的一种鸣虫,在每年稻熟之际声彻林野。在《诗经•幽风•七月》中就有“五月鸣蜩(tiáo)”之说,《说文解字》认为:蜩“�也。从虫周�”。在古代蝉有“复育”(即蝉未蜕者,指蝉之幼虫)之说,在盛夏时节蝉会蜕壳,在古人眼里,蝉的蜕壳以及鸣叫是很神秘的事情。在长江中游新石器晚期的石家河文化中就出现了玉蝉,商周时期,各式各样蝉纹也频见于各式青铜礼器上[6]。这说明,在商周时期,人们觉得蝉是具有神性的,每年蝉初鸣时,正是一年青黄不继之后丰收在望之期,所以,在古人眼里将蝉视为丰收大吉的象征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在古代,人类对自然了解很少,对于雨、雾、云、气的变化都是未知的。但是,古人根据经验可以知道,每年蝉鸣之时便是水稻丰收之际。所以,古人铸造此鼎来表现对蝉的尊敬,并在鼎内作铭文“大禾”以祈求丰收。但是,蝉的形象与我们在大禾人面纹方鼎所看到纹饰是大相径庭的,那么,如果大禾方鼎上的人面纹真是蝉神的话,为什么古人会将蝉这种动物如此拟人化的表现呢?而在古器皿和文献资料中鲜有对于蝉神这一形象的表现和描述,所以,器壁纹饰是蝉神的可能性也不大。
      3.4大禾鼎器壁纹饰是大禾方国统治者学者刘森淼在“湖南出土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学术研讨会”上称,大禾人面纹方鼎是商代“大禾”方国之物,方国的统治者可能是一位强权女性[7]。刘先生认为大禾方鼎的出土地湖南宁乡黄材正是殷商王朝的“大禾方国”。从大禾方鼎的造型上来看,鼎腹所铸人面脸庞比较圆润,嘴唇丰厚,耳朵垂下有爪形坠饰,耳上的“几”字造型仿佛是一种发饰。根据这些,刘先生认为大禾方鼎上所绘人面是一个高贵的女人形象,而且有可能是大禾方国信仰的神明或统治者。诚然,我们从大禾鼎的器壁人面纹饰造型上确实能看到很多女性特征:丰腴圆润以及安定柔和,但笔者更愿意相信,大禾鼎器壁纹饰是大禾方国所信仰的一位神明,而不是此国的统治者。如果是此国人信仰的神明的话,除了上文提到的蚩尤或蝉神外,还有可能是后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四、大禾鼎器壁纹饰人面应为后稷我国古代传说中,后稷在农业方面是有功于民的,在《尚书•吕刑》中就把他和大禹、伯夷并列谈论,可见后稷在古代人心中的崇高地位。在《尚书•吕刑》中说:“……稷降播种,农殖百谷。”《孟子•滕文公上》里写道:“……后稷教民稼穑,树艺五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白虎通义•社稷》中如此描述:“……后稷五谷之长,故立稷而祭。”在《〈左传〉襄公七年》里说:“夫效祀后稷,以祈祷农事也……。”从上述文献资料中不难看出后稷与农业生产的千丝万缕的关联,而且这些都是祭祀后稷以祈五谷的明证。另一方面,农业种植与时令、气候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远古时期,人们对气象的观测与掌握的知识较为贫乏,并将雨、雾、云、气视为一种极为神秘的天气变化和预兆。所以,那些早期在观测天象方面做出特殊贡献的人们也受到极大的尊敬,甚至被奉为神明加以祭祀。[8](P.83)在《帝王世纪》中说:“童龀(chèn)好于稼穑(sè),及长,仰伺房星,以为农候。舜进之于尧,以掌农正而为稷官,故谓之后稷。”所谓“仰伺房星,以为农候”,就是能够通过观察房星的运行变化而知道农业种植的时令节气,即“百谷播时”。《毛诗•大明•正义》里说:“房、心为大辰,大辰农正而农事起,谓之农祥,后稷播殖百谷,月在农祥之星,则月亦佑周。”①因此,我们可以推测,后稷应该具有观测星辰来保证农时播种的技能,否则何谈播时百谷。 由于后稷对发展农业的巨大贡献,后人便尊崇他为农业之神而享受人间的祭祀。[8](P.91)《史记•封禅书》载:“周公既相成王,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自禹兴而修社祀,后稷稼穑,故有稷祠,郊社所从来尚矣。”自周成王始郊祀后稷以后,起初社、稷二祠分祀,其后历朝多社、稷合祭,并将其列为国家大典。根据论证明确了后稷在古代农业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从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祭祀后稷也是由来已久的一种祭典仪式。从中可以推断,大禾鼎的铸造就是为农业丰收的寓意服务的,古人为了庄稼的大丰收,铸造此鼎并将后稷的面像刻于鼎腹以表现对农神的尊敬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大禾鼎器壁的人面纹饰可以设想为后稷。
      五、结语
      大禾人面纹方鼎只是众多商代青铜器的一个代表,它的存在却显示了商代青铜器铸造工艺的精湛。大禾方鼎四面的人面纹饰如出一辙,是如此的统一,让我们不得不被那时先进的青铜铸造工艺所折服。大禾人面纹方鼎的铭文“大禾”二字成了今人追溯探索它真实铸造目的的一条有效途径,此鼎是为古代农业生产服务的礼器是不争的事实。对于此鼎的叫法学术界也是众说纷纭,根据古代文献中已有的称谓,笔者认为此鼎内壁铭文的念法应该是从左至右,即念作“大禾”。关于大禾方鼎的器壁人面纹饰的猜想很多,以文献资料为辅证,可以确定器壁的人面纹饰极有可能是古代的农神――后稷,人们为了表示对后稷的尊重将其面相铸于鼎腹的猜想是比较切合当时的祭祀需要的。从大禾方鼎人面纹造型分析上来看,整个面相圆润丰腴,透露出丝丝女性特征,与我们常见的青铜器纹饰上狰狞的面相不同,此面相多了几分柔美。那么如果是农神后稷,为何又有着女性特征呢?笔者认为,从古至今,我们都将地视为阴,天视为阳。农事属“阴”,因为稻谷的长成、抽穗、丰收就像是一个大地母亲生产的过程,水稻的禾苗必须在大地母亲上长成,所以当时的铸鼎者将农神后稷臆想为一位柔美伟大的女性是大有可能的。
      
       ① 在古代星宿中的东方青龙7宿为――角、亢、氐、房、心、尾、箕。
      
      参考文献:
      [1]傅举有.青铜人面方鼎死而复生[N].广州日报,2005-2-6.
      [2]高至喜.商代人面方鼎[A].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C].长沙:岳麓书社,2007.101.
      [3]周秦.人面方鼎[J].金属世界,1996,(2): 31-32.
      [4]石志廉.商大禾鼎与古代农业[J].文博,1985,(2):14.
      [5]孙作云.说商代“人面方鼎”即饕餮纹鼎[A].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C].长沙:岳麓书社,2007. 385.
      [6]熊建华.人面纹方鼎装饰主题的南方文化因素[A].湖南省博物馆编.湖南出土殷商西周青铜器[C].长沙:岳麓书社,2007. 501.
      [7]刘森淼.湖南出土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青铜器学术研讨会[N].羊城地铁报,2007-10-28.
      [8]曹书杰.后稷传说与稷祀文化研究[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 83、 9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相关热词搜索: 人面 意蕴 文化 纹方鼎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