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2020年贵州省工作报告 (贵州省)2019年安龙县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20-05-07 07:14:4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政府工作报告

      (2016年12月13日在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县人民政府县长冉隆斌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第十六届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县十六届人大第一次会议以来的五年,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和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在全县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县人民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按照“196”发展思路,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稳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我们始终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等诸多不利因素,千方百计提质量、稳增长、促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倍增。预计地区生产总值从2019年的43.44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01.08亿元,年均增长16.16%;人均生产总值从12153元增加到28085元,年均增长16.23%;财政总收入从6.44亿元增加到15.20亿元,年均增长18.7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从3.20亿元增加到7.89亿元,年均增长19.78%。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93.60亿元,是上个五年的4.09倍,年均增长26.4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由15000元、3880元增加到24640元、7505元,年均分别增长10.44%和14.11%;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19年的2.20倍和5.41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01亿元,翻一番多,小康社会实现程度91%。2016年上半年,经济发展综合测评在全省47个非经济强县中排第三位。

      五年来,我们发挥优势调结构,产业转型显著加快。我们始终坚持“优一强二扩三”的思路,全力调结构、优布局、促转型,结构调优为26:30:44。特色山地高效农业取得新成效。第一产业增加值完成26.35亿元,年均增长7%,是2019年的2.83倍。实现粮经比34:66,非粮产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93.90%。深入推进“三变四化”改革,成立142个村域平台公司,探索形成铁皮石斛“123”“光伏脱贫”“互联网+农业+脱贫”等产业发展共享模式,食用菌“1210”发展模式获省委、省政府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推广。申报无公害农产品认证6个、地理标识4个。特色工业经济实现新突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由2019年的33.47亿元、10.95亿元增加到64.50亿元、2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为14.02%和17.95%。规模以上企业达45家。石材、新能源等支柱产业做强做大,石材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天士力-汇珠等科技含量高、占据行业发展高位的产业项目落地建设,煤炭、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稳步发展,初步形成“新能源、新技术助推新产业,新产业激发新活力”的特色工业体系。现代服务业凸显新活力。者跃、打凼、纳汪等各具特色的旅游乡村示范点品位不断提升,石斛养生谷、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等康养体验旅游区初显效益,兴义府试院、招堤等人文景观提质改造顺利推进。成功承办首届国际山地旅游大会、2016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系列赛事活动。旅游人数、旅游总收入分别由2019年的25万人次、0.52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150万人次和4.75亿元。建成县级电子商务运营中心2个、建制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90个,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90亿元,商贸流通投资达5亿元,以仓储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为主的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

      五年来,我们集中精力建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我们始终把园区建设作为发挥产业聚集优势、横连三次产业的重要抓手,加速建设大园区、构建大平台、发展大产业。规划建设40.59平方公里安龙工业园,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18亿元,园区承载能力逐步增强,入园企业68家,总投资83.58亿元,投产49家,累计实现总产值103.09亿元。新增6个省级、3个州级、9个县级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完成投资34.34亿元,累计实现总产值27.20亿元、销售收入23.50亿元。成功申报创建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首个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等生态旅游园区。

      五年来,我们千方百计夯基础,城乡环境显著变化。我们始终抢抓“基础设施三年大会战”“城镇化带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等重大战略机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生态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发展基础不断夯实。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3.15亿元,改造国省道、县乡道73.10公里,建成通村硬化路857.88公里,全县通车里程达2243.90公里,建制村通客运车辆比重达91.55%;公路密度达每百平方公里100.3公里,全州第一。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骨干性水源工程等水利设施建设,开工建设平桥水库等一批重点项目;完成水利固定资产投资13.50亿元,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1.58万人,治理病险水库11座,新建渠道175.90公里,新增、改善、恢复灌溉14.2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36平方公里;建成柘仑水库、月亮田水库,新增库容1401.32万立方米。完成电力、通讯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2.50亿元。城镇品位不断提升。完成城镇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投资59.50亿元,安龙大道、荷都大道、市府大道延伸线、盘江大道、桅峰大道、龙城大道等城市骨干路网建成通车,城市空间进一步拓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4.50平方公里,比2019年增加一倍,城镇化率达47%,提高16个百分点。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启动13座生活垃圾转运站及配套设施建设,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9%;普坪、钱相等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投入“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资金23.59亿元,完成通组路、串户路硬化1080公里,实施680个自然村寨“小康寨”建设项目,农村整体面貌显著改善。2016年“多彩贵州·文明行动”排全省第7位。生态环境不断美化。完成城区周边山头大苗绿化美化工程7250亩,城区山头绿化取得突破。投入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造林工程资金13.68亿元,森林覆盖率达52%,提高8个百分点。环保动态监测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城区环境空气综合指标达标率和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列全省第一,污水处理率达97.74%。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促改革,开放活力显著加强。我们始终坚持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向开放要空间。完成行政区划调整;成立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和全省首个土地流转中心。扎实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政放权力度不断加大,启动并完成政务中心规范化建设,进驻审批事项295项。乡级政务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全面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措施,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量效益。深化农村、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保、公车、商事、殡葬等重点领域改革,农村“三权”确权颁证工作全省领先,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稳步推进,被列为省级试点,殡葬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大力开展“引银入安”“五个全覆盖”等金融工程,完成信用社改制,引入金融机构3家;成立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23家、政策性担保公司1家,整合集团公司4家,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170余亿元。举办、承办国际食用菌论坛、亚洲白及论坛、万峰林峰会(安龙分会场)、石材论坛等重大活动,持续加强对外交流,扎实开展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年均增长91.60%。

      五年来,我们持之以恒惠民生,社会事业显著改善。我们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理念,加大投入抓民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扶贫开发成效显著。共减少贫困人口62468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10.98%,实现以县为单位和9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完成易地扶贫搬迁1281户5410人。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完成教育投资11.48亿元。建成占地1500亩的教育园区;新增中小学、幼儿园18所,民办教育有序发展;“9+3”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等通过省级督导评估。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保实现逐年提标、应保尽保。城镇劳动力从业人员规模累计达到2.5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0%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扩大到7721人,累计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2093户1.65亿元,带动就业5259人。完成城区棚户区改造3000户、农村危房改造6970户,建成保障性住房5172套。乡级标准化卫生院、村级卫生室实现全覆盖。更加重视食品药品安全,卫生计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7‰,人口出生率为10.25‰。我们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逐年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稳步提升。

      五年来,我们不忘初心抓作风,自身建设显著提高。我们始终坚持作风建设在路上,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干部作风明显转变,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扎实推进“法治安龙”建设,建立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依法行政水平不断提高,“法治政府建设”考评2019、2019年均获全州第一。全面推进政府信息公开,“阳光政府”建设成效显著。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监督,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办复率100%,满意率98%以上。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三公”经费大幅压减。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审计监督和绩效考核管理,廉政建设工作取得新成效。

      五年来,我县物价、国防、人防、科技、气象、档案、保密、消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老龄、供销、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双拥、史志、信访等工作取得新成效。保险、邮政、石油、烟草等行业和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残联、工商联、科协、文联、红十字、计生协、爱卫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共同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的第一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总体部署,坚持把脱贫攻坚放在首要位置,着力建体系、兴产业、抓项目、优环境、谋福祉,全县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稳定。全县生产总值预计完成101.08亿元,比上年增长(下同)14.50%,跨过百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突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3.80亿元,增长23%;财政总收入完成15.20亿元,增长4.4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89亿元,增长12.0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01亿元,增长1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4640元、7505元,分别增长11%、11.50%。

      各位代表!五年的发展成果显著,五年的成就振奋人心。这是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鼎力支持帮助的结果,是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抢抓机遇、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共同参与、通力合作的结果。我代表第十六届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离退休老同志、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各行业商会,向驻县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政法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安龙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风雨多经志弥坚,关山初度路犹长。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脱贫攻坚形势严峻,贫困面大、贫困程度较深;实体经济运行困难、工业经济规模小、农业现代化水平低、旅游产业发展活力不足、城乡发展不平衡、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依然突出;抓旅游、文化产业的力度需进一步加强;城市基础设施滞后,公共配套设施还不完善,城乡管理水平有待加强,脏、乱、差、堵等现象一定程度上依然存在;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支撑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和支柱产业仍然偏少;机关效能建设力度不够,“庸、懒、散”现象仍然存在,担当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科学分析,沉着应对,主动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今后五年目标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五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和衷共济,就一定能够凝聚起加快发展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精准发力、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把美好的蓝图变成现实!只要我们坚定自信、抢抓机遇,就一定能够开创安龙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落实“五个绿色”任务,坚持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在州委“1+3+3”发展体系框架内,按照“196”发展思路,念好山字经,打好特色牌,全力打造七个“创新示范区”,建设“六乡安龙”,确保2018年全县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0年前跨进全省经济强县行列。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口径)年均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1%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左右;民营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达6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城镇化率达55%以上。

      围绕上述目标,今后五年,我们将全力打造七个“创新示范区”。

      ——全力打造山区脱贫攻坚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落实“五个一批”“八个精准”,坚持“123456”脱贫攻坚工作思路,重点打好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脱贫攻坚战,统筹推进配套脱贫,努力打造山区脱贫攻坚创新示范区。产业扶持与就业脱贫一批。坚持“四方五共”工作法,继续深入推进“三变四化”改革,充分发挥村域平台公司作用,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探索、构建、推广更多更好的利益联结机制,用土地租金、股金、工资、奖金等稳定性收入支撑贫困群众生活持续改善。到2018年,种养业吸纳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就业1.80万人,实现脱贫2.30万人;加工业吸纳就业0.30万人,实现脱贫0.33万人;旅游业吸纳就业0.22万人,实现脱贫0.24万人;流通业吸纳就业0.20万人,实现脱贫0.23万人;劳务经济吸纳就业1.20万人,实现脱贫1.1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坚持搬迁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全面把握“怎么搬”和“搬出来以后怎么办”两个问题,自始至终不忘消除贫困、增收致富这个初心,以更有效的措施和更大的力度推进易地扶贫搬迁。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实现搬得出、稳得住、有保障,做到落实后续保障更加精准。紧紧围绕“一城三区”布局,有序推进城北、城南、城西安置区建设,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和“老乡进城”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全面推进配套脱贫。抓好新一轮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和公益林生态补偿等生态脱贫措施,增加护林员数量和贫困人口占比,扎实推进生态补偿一批。抓好各阶段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对贫困学生做到应补尽补;充分发挥我县职业教育特色和优势,深入实施“1户1人”职教培训等技能脱贫工程,扎实推进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农村低保+医疗救助+救急难救助+养老保险”等多重保障体系,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到2018年,实现85个贫困村10639户3573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到2020年,建成全省扶贫开发示范县,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以上,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内。

      ——全力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创新示范区。按照“区域集中化、产业规模化、园区特色化、产品市场化”的思路,坚持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品牌创新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路,全力打造“稻乡安龙”。到2020年,第一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以上,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0%,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0%。食用菌、中药材(白及、铁皮石斛)、花卉、薏仁等主导产业产值突破30亿元。着力打造特色农业。以打造“西南菌都”“薏仁产业航母”“酒中茅台·药中白及”为目标,着力把安龙的优势产业做成全国特色。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提升打造省级重点园区2个以上,新增省级园区3个以上,建成20万亩薏仁米、1.80万亩食用菌、1万亩花卉等特色产业基地,建成花卉、食用菌、中药材等集中交易市场2个以上。实现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建成全国最大万亩白及基地。着力打造品牌农业。出台支持政策,以更大的力度推动“三品一标”建设,努力打造“全国有机产业示范县”和“全国有机薏仁米种植第一县”,引导和扶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开发有机薏仁米、有机食用菌、有机中药材(白及、铁皮石斛)等一批绿色农产品。以更优的政策推动“产研合作”,推动企业、科研机构共建食用菌、薏仁、中药材等研究试验基地,打造“没有围墙的科研院所”。到2020年,建设农作物科研基地4个以上,建成有机认证生产基地4个以上,申报地理标识认证5个以上。着力打造高端农业。深入推动农业产业实现“接二连三”,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精深农业。重点做好花卉、食用菌、光伏等园区农旅相融提升打造,重点抓好天士力-汇珠薏仁、温氏集团生猪屠宰肉制品、欣蔓白及、首草铁皮石斛等精深加工项目,推动产业链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着力转变农村经营模式。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林业、小水利等经营权流转改革,加速培养一批致富带头人、农业经理人,加快培育一批新型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和职业化程度。到2020年,力争流转土地10万亩以上,新增合作经济组织50家以上,农民参与合作经营比率达50%以上。

      ——全力打造山地新型工业化创新示范区。按照“依托资源做大做强传统工业,依托园区平台聚集发展新型工业”的思路,以支柱产业为支撑、特色优势产业为依托,着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安龙特色工业体系,全力打造“石乡安龙”。到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45亿元,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5%以上。突出平台建设。进一步做好工业园区筹划规划、设施完备、管理提升等工作,突出园区产业定位,尽快形成特色和优势。到2020年,建成3平方公里的石材产业园,加快建设小微企业创业园二期,新增入驻企业15家以上,启动大健康产业园建设。突出产业聚集。抢抓“中国制造2025”实施机遇,引进、培育上下游企业,补足产业短板,加快培育以石材建材为主导的新型建材、以食品加工为主导的大健康产业集群。突出转型升级。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抓好煤炭、黄金、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认真做好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建成煤电化一体化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促进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切实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进煤炭产业“二次创业”。

      ——全力打造山地旅游创新示范区。按照“依托项目打造景点、串联景点汇成景区、厚植文化形成产业、助推脱贫同步小康”的思路,着力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全面提升服务品质,全力将安龙打造成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生态旅游和民族文化体验相结合的旅游休闲养生目的地和全域山地旅游示范区。深挖安龙文化。强力推进“十个一”文化振兴计划,突出打造“书乡安龙”“荷乡安龙”旅游名片,以“一个核心景观轴线、一条水脉、张之洞文化”为核心,展现“四个百年”安龙历史文化,用好用足安龙最佳的山水自然资源组合和独有的文化,让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镇“美不自美,因人而彰”。以做好“武术六进”系列活动和承办、参加武术赛事为抓手,全力推进“武乡安龙”建设,打响“全国武术之乡”品牌。做细精品景点。注重景区的设施升级、内涵升级、品牌升级,坚持规划先行、多规融合、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培育产业,结合区域板块的资源禀赋,依托“互联网+”平台,打造招堤、金州农耕文化园、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等一批国家级4A级景区;融入健康、养老、旅游、时尚、金融、职业教育等创新元素,提升打造一批特色景区。做特全域旅游。按照“以文为脉、以山为络”的理念,深入推进河湖库联通、水体景观、水体生态等工程建设,切实把全县水域做活,深入推动水生态文明与全域山地旅游相融,全力打造“水乡安龙”。在主要景区和旅游线路上布局多彩花海、民宿旅馆、文化休闲、温泉康体等旅游节点。以招堤风景区为中心,积极打造以南盘江水系为主的万峰湖至坡脚沿河两岸自然风光带;以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龙头大山、笃山片区为主的山地旅游体验带;以香车河、纳汪、打凼、海庄等村落为主的民族村寨风情带;以金州农耕文化园、蘑菇小镇、阳方光伏小镇等为主的产业发展景观带。整合秀美乡村、奇山秀水、生态康养、人文风情、特产美食等资源,大力发展人文探访游、节事参与游、慢生活休闲游、养生民宿游、农事-美食体验游、骑行健身游等新兴旅游业态。到2020年,全县旅游总收入达15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达55亿元,年均增速达35%左右。

      ——全力打造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创新示范区。按照“东有镇远、西有安龙”的定位和“东升、南聚、西新、北扩”的规划布局,协调推进新城开发和老城改造、特色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推动产业与城市融合、园区与城区融合,努力打造“历史文化体验城、山地生态康养城、脱贫攻坚示范城”。按照适度开发与重点提升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老城区有序改造。更加注重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将明清文化、张之洞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植入棚户区(老城区)改造、招堤景区提升打造、文化教育功能示范区等项目和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道路命名、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彰显安龙独特的历史文化。更加注重老城区公共服务配套,留足空间用于公共绿地、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民生工程建设,启动实施老城区供水管网、供电线路改造工程。新城区全面提升。加快推进城市综合体等房开项目建设,建设九头山公园、市民广场,体育中心(五馆一场)等项目,建设滨河步道、休闲绿道、生态廊道,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建成“河在城中、城在山中、房在林中、人在景中”的特色县城。到2020年,城区面积达3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人口达到27万人左右,城镇化率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小城镇凸显特色。着力打造户外运动小镇、文旅小镇、蘑菇小镇、石板小镇、光伏小镇、“五福”小镇。到2020年,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人文气息浓厚、生态环境优美、兼具旅游与社区功能的特色小镇。

      ——全力打造山地生态文明建设创新示范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把“绿色+”理念贯穿各个方面、融入所有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三园、四区、一江、一红线”生态安全格局,推进生态文明创新示范区建设。发展绿色经济。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加快发展山地旅游业、大健康医药产业等生态产业,积极培育大数据、智能化装备制造等有技术含量、就业容量、环境质量的绿色产业。建造绿色家园。重点实施15万亩退耕还林还草、8万亩石漠化治理、47.24万亩水土保持、30万亩营造林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切实为生态“留白”、给自然“种绿”,实现山水、田园、城镇、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让广大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健全绿色制度。实行强有力的环境监管措施,完善环境保护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铁腕治污;常态化开展森林保护“六个严禁”等专项执法行动,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的打击力度,做到“打击一起、教育一片”,切实保护造林成果。筑牢绿色屏障。重点实施万峰湖流域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域水生态文明治理、农村污染综合防治、城镇污水处理等环境保护工程,强化环境保护“河长制”、生态补偿机制、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措施,守好美丽安龙生态环境。培育绿色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绿色文化宣传教育活动,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产业发展、融入城乡建设、融入村规民约,提高全民绿色意识,让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到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达标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和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均达100%,森林覆盖率达60%以上,污水处理率达98%以上。

      ——全力打造社会治理创新示范区。全面抓好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会保障、安全生产等社会事业。全面实施“新两基”,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到2020年,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均达95%以上,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以上。全力抓好食品药品安全,强化卫生计生服务,到2020年,全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49‰左右,人口出生率控制在9.58‰左右;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6张、执业(助理)医师2.50人。提高农村安全饮用水比例,到2020年,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达95%以上。全面推进改革开放,深入落实中央、省、州全面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重点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投融资体制、商事制度、农业经营体制、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推动城市管理市场化运作机制改革,完善城市广告经营、环卫清扫保洁、绿化养护、市政管护等市场化运作机制,实现“管养分离、以城养城”;支持技术创新、信息网络、电子商务、现代融资等众创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产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升产业附加值,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转变。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成中医院,形成以“医疗、养生、保健、养老”等为主体的新医药大健康产业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到2020年,亿元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06以内,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明显提升。

      三、2017年重点工作

      2017年,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关键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和12%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左右;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口径)增长20%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左右。

      全力抓好十大工程:一是以城北、城南安置点等为重点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二是以招堤提升改造、张公路、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二期工程等为重点的全域山地旅游建设工程。三是以白及、食用菌基地等为重点的农业产业发展工程。四是以石材产业园、安龙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热电联产动力车间项目等为重点的工业发展工程。五是以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及电商平台项目、星级酒店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工程。六是以平桥水库、关岭经贞丰至安龙高速公路、农村电网升级改造等为重点的水利交通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七是以棚户区改造、市政广场、普坪小城镇、“五福”小镇建设等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及全域小城镇建设工程。八是以大苗绿化、20万亩营造林、万峰湖生态环境保护等为重点的生态文明建设工程。九是以文化教育功能示范区、中医院、公交等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建设工程。十是以“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系列活动”、优秀乡土教材“六进”、“多彩贵州·美丽安龙文明行动”等为重点的文化提升、市民素质提升工程。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落实八个“坚定不移”,突出抓好脱贫攻坚工作,承办好黔西南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切实推动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定不移做实脱贫攻坚,为全面小康补短板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各项工作的统领,把脱贫攻坚工作重心转移到精准施策上来,切实补齐短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重点突出精准管理。对全县贫困户实行精准管理、实施分类帮扶,推动贫困村贫困户实现精准脱贫。依托“扶贫云”系统,常态化开展精准识别复核,对建档立卡精准贫困对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将返贫群众纳入贫困对象,开展精准化管理;按照“兜底人员、有劳动能力和有经营理念人员、有劳动能力没有发展动力人员”分类贫困群众,按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提升、乡村旅游、劳务输出”分类贫困村,开展精细化管理;依托“党建扶贫云”,坚持把年终考核与平时考核、日常督查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精准扶贫考评问责机制,开展严格化、常态化管理。重点突破易地搬迁。坚持“四方五共”工作法,按照“功能完善、设施齐全、环境优良”的要求,围绕“五福”小镇建设城北安置区,围绕蘑菇小镇、光伏小镇建设城南安置区;坚持“六个同步”“十步工作法”“五问五看”工作路径,认真解决群众“五个三”问题,坚持搬迁和发展“两手抓”,确保2016年第二批及2017年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全年易地扶贫搬迁6276人以上。重点突破发展瓶颈。结合“全省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助推脱贫攻坚试点县”创建工作,积极整合资源,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资源聚焦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产业,推动“六项小康行动”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积极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重点解决广大群众行路难、出行难、用电难、用水难等突出问题,全力破解发展瓶颈。重点突破脱贫产业。结合食用菌、薏仁米、光伏农业、中药材、生态养猪、全域乡村旅游等主导产业,抢抓“全省农村‘三变’改革工作试点县”创建机遇,充分发挥142个村域平台公司资源整合作用,深入推进“三变四化”改革,结合全县产业布局精准分类、因村施策,有序推广“园区+龙头企业+村集体+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和运行模式,引导贫困户采取“资源入股、发展产业、务工就业”等多种方式融入产业发展,实现“分红、产出、工资、奖金”等多重收入。确保产业解决就业5000人以上,实现产业带动脱贫1万人以上。确保实现39个村出列,10835名贫困人口脱贫。

      (二)坚定不移做实全域旅游,为经济发展增动力

      按照“讲故事、品小镇、逛古城、玩山水、赛文明”的理念,全民动员、全域动员、全力落实,以全力承办好黔西南州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全面推动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成为拉动全县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提升一批景点。以恢复陂塘海子、提升形象和承载能力为核心,实施招堤风景名胜区基础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恢复陂塘海子水面面积780亩,建成景区旅游公路15公里、休闲步道60公里、停车场3个共10000平方米、游客服务及集散中心4500平方米;启动建设九峰书院、张之洞博物馆、张公路、兴义府试院科举文化修复工程、九街九巷修复及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提升打造安龙古城旅游区;启动实施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二期工程,完善景区道路、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及自驾游、房车露营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实施笃山溶洞群等项目。办好一批活动。充分利用好“全国武术之乡”和“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两块牌子,全力举办好“全国武术之乡套路比赛(安龙站)”“中国贵州安龙国际攀岩精英赛暨全国攀岩分站赛(安龙站)”“中国安龙山地户外运动精英赛暨全国山地多项积分赛”“多彩贵州·中国安龙洞穴技能探险大赛”等系列赛事;全力筹办好“安龙户外运动嘉年华”“纪念张之洞诞辰180周年系列活动”“高原雅荷避暑文化季系列活动”“百年龙城游系列活动”等大型文体活动,为安龙旅游聚人气。打造一批名片。积极开展招堤、安龙国家山地户外运动示范公园、金州农耕文化园4A级景区申报工作;以彰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人文思想为核心,依托安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启动安龙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申报工作,不断提升安龙全域旅游知名度。完善一批设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新建星级酒店3个以上,规划建设一批中高档宾馆、度假山庄,发展一批精品民宿、乡村客栈、农家旅馆,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能力。

      (三)坚定不移做实产业培育,为实体经济强支撑

      ——做优做精农业。以实现产业“裂变式”发展为目标,以建设集观光旅游、休闲体验、科技研发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园区为突破口,提升打造食用菌、中药材、薏仁米、花卉等产业园区,确保黔西南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科技部验收。实现第一产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00元。以打造“中国最大优质夏菇生产基地”为目标,建成食用菌产业园区基地3000亩以上,新增企业、合作经济组织20家以上。完成白及种植5000亩以上,开展“中国白及之乡”申报工作。建设薏仁有机种植基地1万亩以上。加快推进温氏畜牧一体化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切实强化农产品“三品一标”建设,推动有机产业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为“质量兴县”“黔货出山”创造条件。积极申报“安龙小红香米”“安龙荷花”等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申报食用菌等有机认证2个以上,创建一批优质农产品牌。出台支持薏仁米、花卉、中药材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大对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培育力度,形成公司带动合作社、合作社带动基地、基地带动农户的产业利益链,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以上。

      ——做大做强工业。坚持“工业强县”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推进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构建新型工业产业化体系。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成核心区至金源公司连接线、石材产业园一期道路工程、220KV普坪输变电工程,启动建设石材产业园石材研发中心。推进小微企业创业园二期建设,引进服装、家居、食品等特色轻工企业5家以上;围绕石材园区建设,积极引进石材生产、精深加工、销售类企业。建成金源集团年产60万吨铁合金一期项目,启动建设大秦光伏二期120MWp光伏发电项目,加快煤电化一体化产业基地热电联产动力车间、茂硕能源等项目建设。积极抓好煤炭、黄金、电力等传统支柱产业发展,下大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重大困难和问题,切实使传统产业焕发生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2.50%以上。

      ——做特做活现代服务业。做强电子商务。按照“政府引导、市场主体、多方合作、资源共享”的原则,强化政策支撑和服务保障,构建“工作推进、项目结构、服务支撑、数据统计、宣传推广、大扶贫”六大工作体系,强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及电商平台项目建设,依托“网场”“颐高”等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培育电商企业20户以上、打造网络商品100个以上,有序推进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实现电商交易额5亿元以上。做活物流、金融。积极发展商贸物流产业,引导企业发展批发采购、仓储配送、分装加工、电子商务等多种业态。引导金融服务健康快速发展,积极拓宽融资渠道、扩大信贷规模,在棚户区改造、交通路网、农田水利、农村网络等重大民生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上实现新突破,为全县脱贫攻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点建设项目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抢抓省设立3000亿、州设立600亿脱贫攻坚投资基金机遇,瞄准投向,做好项目谋划储备申报工作,确保到位资金50亿元以上。以更大的力度开展“引银入安”工作,争取更多的金融机构落户安龙。积极推进政策性担保体系建设,优化推广“银政通”等金融产品,助推中小微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抢抓证监会为贫困县企业IPO开辟“绿色通道”的重大政策机遇,全力助推天士力-汇珠薏仁集团、安庆菌公司等企业主板上市,新增一批企业进入“新三板”挂牌。

      (四)坚定不移做实项目建设,为加速发展夯基础

      抓好上争外引。进一步吃透国家产业政策,主动对接国家和省州重大战略、重大规划、重大政策,进一步优化“十三五”重大项目库,力争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纳入国家投资计划。明确专班,加强与上级部门的衔接,确保到位国家政策性项目资金同比增长20%以上。切实用好统战资源,进一步加强与民进中央、宁波等对口帮扶单位的交流合作;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程,引进项目策划、电子商务等领域高端人才,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和智力支持。坚持注重数量与提高质量并重,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财税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社会效益好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招商引资资金到位率增长20%以上。采取PPP、EPC等合作模式开展项目建设,建设省州重大工程、重点项目25个,总投资148.38亿元,年内完成投资53.97亿元以上。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施通村硬化路127.60公里、“一事一议”通组串户路100公里。规划实施万普线、王马线、龙万线提升改造工程,启动建设关岭经贞丰至安龙高速公路、兴仁至安龙一级公路、东峰林大道(安龙段)。规划建设笃山、仙鹤坪旅游观光线,加快推动300公里山地绿色道路、招堤至笃山旅游公路和招堤、打凼旅游观光线建设。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美女山水库等项目前期工作;启动官山、龙洞、团结等水库建设;加快平桥、科花等水库建设;实施中央财政农田水利设施项目,新增、改善灌溉面积1.60万亩;推进8万吨供水工程、2.80万吨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工程;实施投资3.6亿元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农村饮水安全22万人;启动河湖库连通、打凼河中小河流域水生态文明治理、北盘江流域乡(镇)污水处理一期等项目建设;完成西城区应急供水、抗旱应急引调水、扯拢水库病险库治理、水土保持重点治理、水库维修养护等工程建设。加快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5亿元,实施110KV五格变2号主变扩建、35KV万峰湖变扩建等电力改造工程;实施低电压台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行动,完成9个小城镇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完成273个10KV及以下配网项目低压台改造。加快天然气供配管网建设,全面提升城乡能源保障水平。

      (五)坚定不移做实环境优化,为大美安龙增魅力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以南盘江流域沿岸重点生态保护区为重点,实施珠江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石漠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切实保护流域生态环境,增强水源涵养能力。全县、全域、全力推进大苗绿化工程,完成营造林20万亩,治理石漠化15.2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61.7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54%以上。加大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强水环境保护,实行“河长制”,实施万峰湖流域等重点区域、流域综合治理,确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全面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建设,逐步实现污水统一托管运营,县城污水处理率不低于95%。加大“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力度。加强大气环境保护,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确保全县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95%以上。加强全域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治理,继续实行“组收集、村集中、镇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县城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5%以上,建制镇达70%以上,行政村达50%以上。

      ——提升城市品味。按照规划先行、产业支撑、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重点突破、保护开发并举、城乡统筹的原则,快速提升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城镇化率达49%以上。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速南部路网建设,力争年内建成投用;开工建设九头山公园、市民广场;稳步推进翔龙嘉莲城市综合体、安龙中心城、尚水·上城、印象荷城等房开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棚户区(老城区)改造工程,改善人居环境,完成棚户区改造4000户,建成公共停车位800个。新规划公交路线4条,新增公交车26辆,新增公交里程80公里,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镇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品位。

      ——打造精品村镇。以不求“大”和“全”,但求“精”和“特”为导向,规划建设和改造提升城镇风貌,建设特色建筑、街区和景观,提升城镇文化品位。切实推进“小城镇建设整县推进示范县”创建工作,全力推进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好2017年全州小城镇建设发展大会普坪镇观摩点各项筹备工作。加大网络基础投入力度,实现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建成、改造农村电商服务站(点)50个。完成全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带试点村建设8个,打造“四在农家·美丽乡村”示范村35个。

      ——强化城乡管理。强化“两违”整治,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纪律依法严厉打击违法占地和违法建设行为。出台《安龙县烟花爆竹燃放管理办法》,规范全县烟花爆竹燃放行为。深入推进“多彩贵州·美丽安龙文明行动”,加强和创新城市环境综合秩序治理,继续推进城市管理执法体制改革,加大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秩序管理力度,创新城市管理模式,健全督查考核机制,不断提高执法和服务水平。培养主人翁精神,鼓励企业和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实现城市共治共管、共建共享。

      (六)坚定不移做实民生改善,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坚持在发展中持续释放红利,聚焦民生改善,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深入实施教育提升工程,新建普坪第二幼儿园等5所幼儿园,改扩建10所中小学;确保小学辍学率控制在0.60%以内,初中辍学率控制在1.80%以内,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学前三年毛入园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均达85%以上;实现“新两基”目标,力争“普十五”“两项督导”和国家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通过省级评估验收,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通过国家评估认定。促进大众创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400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0%以内。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完成县医院搬迁工作,建成投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笃山等5个镇(街道)卫生院,加快中医院建设进度,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抓好计生服务工作,确保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3.32‰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25‰以内。全力完善社会保障。继续实施好“两个低保”提标工作,农村、城市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5.30%和9.92%。进一步加大社保扩面工作力度,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9%以上。统筹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安龙良好局面。切实抓好全国第三次农业普查、大扶贫、大数据、新医药大健康、电子商务等统计监测工作。进一步加强监察、审计、气象、邮政、保密、双拥、档案、国安、供销、信访、民族宗教、外事侨务、人民防空等工作,大力支持国防、武警部队建设和法院、检察院、工会、共青团、妇联、老龄、残联、红十字、智力支边等工作。

      (七)坚定不移做实改革创新,为跨越发展生活力

      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内生动力。深化行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制度改革,简化行政审批程序,不断完善网上审批、并联审批。优化服务,强化监管,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调优机关和事业单位编制结构,理顺部门职责关系,妥善分流和安置涉改人员。加快推进政府绩效管理改革,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进智能监管,努力建立统一规范的部门绩效管理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围绕“三变”改革,落实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农村不动产登记颁证工作。积极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农民房产确权登记发证和抵押、担保、转让工作。完善林权抵押贷款政策,全面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深化社会服务体制改革。围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抓改革,推进以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住房、医药卫生等改革。进一步抓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积极稳妥推进以县级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协调推进防灾救灾一体化改革,着力提升城乡社会应急救援能力。深化文化、教育、科技等体制改革,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平衡发展。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提高殡葬服务水平。深化财税改革。以《预算法》为引领,坚持量财办事原则,兼顾实际需要与财力可能,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全覆盖开展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编制绩效预算,确保财政预算收支平衡。厉行节约,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确保“三公”经费同比下降5%以上。建立、用活产业引导基金。

      (八)坚定不移做实政府建设,为高效落实强保障

      在州委、州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我们将坚决树好“讲政治、勇担当、保干净、乐奉献”的政府形象,始终把权力放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始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不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务水平,建设人民满意政府,努力向全县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建设法治政府。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依法履行政府职责,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切实将政府活动全面纳入法治轨道。依法及时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各项决议和决定,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提高质量和成效,自觉接受监督。

      ——建设实干政府。把抓落实作为打造实干政府的主抓手,作为转变机关作风的着力点,作为提高执行力的突破口,引导政府全体人员真正把心思花在谋发展、抓落实上,把精力用到干事业、求实效上,使实干型政府、实干型机关、实干型干部成为政府机关和领导干部的鲜明导向和不懈追求,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做到一种声音落地、一个目标奋斗、一个态度落实、一张蓝图描绘,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幸福新安龙。

      ——建设高效政府。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发布行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建立公共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制定实施政府效能建设意见和目标管理办法,出台政府购买服务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加快政务大厅功能升级,提供“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办事”高效便民服务,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大厅,简化办事程序和流程,提高政府服务能力,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建设廉洁政府。认真履行县政府党组和压实县政府部门党组党风廉政主体责任,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改进政府机关作风,坚持暗访、查处、追责、曝光“四管齐下”,及时发现处置懒政怠政现象,严防“四风”反弹。加强行政监察,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大问责力度,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严加监管。建立预防腐败清单制度,开展监察工作全覆盖,加强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专项经费等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对苗头性问题及时约谈函询诫勉。持续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惩治腐败。

      各位代表,奋斗才能赢得未来,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6.“新两基”:即“县域内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和“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

      27.“微笑曲线”:微笑嘴型的一条曲线,两端朝上,在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多体现在两端,即设计和销售,处于中间环节的制造附加值最低。

      28.“四方五共”:即汇集政府、企业、群众、社会等一切多元化的力量,通过“五共”,慎用权力、用对权力,获得老百姓的支持参与,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生活好。

      29.“六个同步”“十步工作法”“五问五看”:“六个同步”:即规划与动员同步、产业与搬迁同步、配套与搬迁同步、培训与搬迁同步、搬迁与开发同步、三变”与搬迁同步)。“十步工作法”:即会议共商、政策梳理、广泛动员、选定方案、全面规划、签订协议、开工建设、搬迁入住、兑现政策、后期扶持。“五问五看”:即问一问进城住什么,看住房是否科学;问一问进城做什么,看就业岗位是否落实;问一问进城乐什么,看文化是否丰富;问一问进城忧什么,看困难问题是否解决;问一问进城盼什么,看农户诉求是否落实。

      30.“五个三”:即盘活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三块地”,统筹就业、就学和就医“三大问题”,衔接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三类保障”,建设经营性公司、小型农场、公共服务站“三个场所”,探索集体经营、社区管理、群众动员组织“三种机制”。

      31.“六项小康行动”:即“四在农家·美丽乡村”中的小康水、小康电、小康路、小康寨、小康讯、小康房六项基础设施建设行动计划。

      32.业态:针对特定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按照一定的战略目标,有选择地运用商品经营结构、店铺位置、店铺规模、店铺形态、价格政策、销售方式、销售服务等经营手段,提供销售和服务的类型化服务形态。

      33.“银政通”:即由县人民政府出一定比例的“中小微企融资保证金”为企业提供担保,贵州银行按县政府出资的保证金的10倍核定项目贷款额度,向县域内中小微企业提供免抵押担保贷款,单笔贷款期限1年,最高额度可达500万元。

      34.主板:是指沪深两大市场上的核心上市公司,对上市公司的要求比较严格,如总资产、净资产、连续3年盈利等指标。

      35.“新三板”:即全国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交易平台,主要针对的是中小微型企业。

      36.PPP、EPC:PPP:即指政府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合作过程中,让非公共部门所掌握的资源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从而实现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EPC: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37.万普线、王马线、龙万线:万普线指万屯经海子、洒雨至普坪公路;王马线指笃山王家营至兴仁马路河公路;龙万线指龙广至万峰湖公路。

      38.“河长制”:即由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污染治理。

      39.“黄标车”:是新车定型时排放水平低于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的统称,通常是尾气排放污染量大、浓度高、排放稳定性差的车辆。

      40.“普十五”“两项督导”:“普十五”:指以县为单位,拓展实施教育“9+3”计划,实现学前三年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阶段教育普及,到2017年实现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85%以上。“两项督导”:指关于教育“对县督导”和“督导考核”。

      《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术语解释

      1.“196”发展思路:即以脱贫攻坚共享流程工作法为抓手,全力推进九项重点工作,全面打造荷乡安龙、书乡安龙、武乡安龙、稻乡安龙、石乡安龙、水乡安龙。

      2.“三变四化”:三变:即村民变股民,资金变股金,资源变股权;四化:即村委平台化,村庄公司化,村民股民化,村务社会化。

      3.铁皮石斛“123”发展模式:“1”即:一个保障,贫困户在基地固定就业,月收入2000元以上。“2”即:2次分红,一是保本分红,贫困户利用财政扶贫资金每户2万元入股,年收入1200元;二是反租倒包,由企业将种好的石斛租给群众管理,企业负责技术指导,增产部分按5:5分成。“3”即三变:村集体利用林业资源入股企业变股权,利润按股分红,最终实现“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目标。

      4.“光伏脱贫”:即大秦光伏“1+5”脱贫模式。“1”即:光伏产业;“5”即土地入股、农户光伏发电、劳务创收、大棚种植、旅游带动5个方面。

      5.食用菌“1210”模式:即:1户贫困户到园区种植2个食用菌大棚,两年实现10万元的收入。

      6.“基础设施三大会战”:即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交通、水利、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会战。

      7.供给侧结构改革:就是指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8.“三去一降一补”五大措施:即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措施。

      9.农村“三权”: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

      10.“五个全覆盖”金融工程:即贵州银行、贵阳银行、村镇银行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实现县域全覆盖,以及贵州股交中心实现市(州)全覆盖。

      11.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即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投入、教育设施、教师资源等基本办学条件实现均衡。

      12.“三公”经费:是指政府部门人员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

      13.“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五大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

      14.“五个绿色任务”:即省委提出“五个绿色”发展理念中的发展绿色经济、建造绿色家园、完善绿色制度、筑牢绿色屏障、培育绿色文化五大工作任务。

      15.州委“1+3+3”发展体系:即以大党建为统领,实施大扶贫、大旅游、大数据三大战略行动,以大统战、大法治、大安全为三大保障。

      16.“五个一批”“八个精准”:“五个一批”:即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八个精准”:即对象识别要精准、措施到户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管理要精准、退出机制要精准、干部选派要精准、考核评价要精准、督促检查要精准。

      17.“123456”脱贫攻坚工作思路:即:“1”是以大扶贫为统领,“2”以“共商会、乡创会”为平台,“3”是推行“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4”是实现“村支平台化、村庄公司化、村民股份化、村务社会化”的“四村四化”目标,“5”是树立“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的全新理念,“6”是“产业倍增、人才倍增、基础设施倍增、生态环境倍增、收入倍增、脱贫攻坚精气神倍增”。

      18.“五共”:即共商、共识、共建、共享、共担。

      19.“一城三区”布局:即结合我县县城和产业布局谋划的城北、城南、城西安置区。

      20.“三品一标”:即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

      21.“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提出,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的基本方针,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自主发展、开放合作”的基本原则,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第一步,到2025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中国制造业整体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第三步,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

      22.“十个一”文化振兴计划:即一个计划和方案、组织一批人士、融合一批单位、创作一批宣传安龙作品、组织一系列文化沙龙活动、编撰一批优秀乡土教材实施“六进”、发掘一批历籍、建设一批读书楼、表彰一批先进、保障一批经费。

      23.“四个百年”:即百年故事、百年记忆、百年美食、百年收藏。

      24.“五福”小镇:即围绕“福禄寿喜财”五个传统理念,打造钱相小城镇。

      25.生态“三园、四区、一江、一红线”:“三园”即安龙招堤国家湿地公园、安龙仙鹤坪国家森林公园、安龙笃山国家地质公园,总面积9572.7公顷,是县城重要郊野游憩公园和岩溶地貌森林植被分布旅游公园;“四区”即仙鹤坪常绿针阔混交林州级自然保护区、龙头大山州级自然保护区、西南部水源涵养公益林保护区,重要水源地保护区,面积424.98平方公里,是省州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盘江重要水源地生态区域;“一江”指安龙县境内南盘江,面积1455公顷,是重要的湿地区域;“一红线”指生态红线,红线区面积823.97万亩,占全县国土总面积的36.82%,占整个生态安全格局面积的54.96%。其中,禁止开发区划分为一类生态红线区,公益林区、省级以下自然保护区划分为二类生态红线区。生态保护区域占国土面积的67%,面积1499.19平方公里。

    相关热词搜索: 安龙县 贵州省 政府工作报告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