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审计视角下民族地区政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析

    时间:2021-01-01 10:54: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何娜

    【摘  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乎民生福祉、牢系稳定大局、决定共同繁荣。当前民族地区在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质量不高等问题和发展短板。论文从加强财政审计、绩效审计、协同审计等方面入手,就如何加快民族地区政府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建议,为同类地区进一步提升审计工作效能、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参考借鉴。

    【Abstract】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inorities and ethnic minority areas and promoting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firmly tied to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tability and determined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At present,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of unbalanced, inadequate, low quality and weak links in development. From the aspects of strengthening financial audit, performance audit and collaborative audi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to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by the governments of ethnic minority area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similar are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udit work and accelerate the realization of equalization of basic public services.

    【关键词】审计;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

    【Keywords】audit; ethnic areas; public services; equ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39.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1-0109-03

    1 引言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实现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迫切需要。十九大提出,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各级政府的持续努力下,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明显加快,如在医疗保障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行,建立起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体系,截止到2019年底覆盖人数达13.5亿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67亿,基本实现全民参保;大力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工作,义务教育学龄在校生1.54亿人,巩固率94.8%。但在另一方面,对于老少边穷等欠发达地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充分、不均衡、质量偏低等问题依然突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仍未能实现。在民族地区如何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关乎民生福祉、牢系稳定大局、决定共同繁荣,愈发成为各级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作为国家治理工作的重要一环,审计在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何借助审计监督效能,将审计工作贯穿于重大政策措施制定实行、重大资金使用、重大项目建设和重点岗位,发挥审计对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权力规范运行及预防惩治腐败的促进作用,是加快实现民族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

    2 民族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现实意义

    2.1 维护稳定大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习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所有民族、所有地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基本公共服务发展成果由人民共创共享,公共服务不分民族、不分地域、均等分配,是回应群众期盼、增进群众获得感满意度的现实需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需要。对于普遍属于欠发达的民族地区,还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照顾,提高对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金投入规模,进一步缩小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真正使少数民族享有相同甚至更好质量的基本公共服务。同时,在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中,要针对少数民族不同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适时调整供给方式,尊重民族自愿自主,在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和谐共处的基础上提升公共服务效果。

    2.2 完善调控手段,实现基本供给均衡

    政府宏观财政政策调控和市场经济调控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共中央提出要优化政府间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各级政府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由于经济发展制约,民族地区常常出现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现象。因此,政府需要在宏观财政政策上予以倾斜,加大对民族地区财政扶持力度,优化分配关系。通过运用市场调控手段,拓宽公共服务供给渠道,广泛引入社会化资源,弥补现阶段民族地区政府部分公共服务项目较为薄弱的短板,预防和减少市场失灵和搭便车现象。

    2.3 优化资源配置,缩小地区公共服务差距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已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消除地区差距,但近年来不少区域资源要素集聚情形上出现了马太效应,优质的资源要素更多更快地向发展得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流动,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要素流入缓慢,对优质资源吸引力不足,甚至部分地区长期出现“净流出”情况,贫富地区间发展的支撑条件和发展潜力进一步失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逐步减小和克服贫富差距问题,是维护各民族团结稳定大局,共同发展、共享繁荣的根本途径,是各族人民的迫切要求。这就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共资源配置,运用多种手段将财政资金重点向相对贫困落后的民族地区转移,建立起地区性利益均衡协调机制,以加速生产要素流转融通、优化资源配置结构为重点,立足群众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有效引导资源要素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促进区域、城乡和群体的经济发展协调,不断提升各民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3 制约少数民族地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因素

    3.1 经济发展不平衡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得到长足进步,特别在少数民族自治区(西藏、广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及多民族聚居地区,经济总量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均实现天翻地覆的变化,5个民族自治区年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速度,在基础设施改善和经济增长的基础上,民生工程稳步实施,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基础设施条件和政府提供公共服务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但由于经济和产业底子薄,市场经济起步晚,总量上与东部沿海地区的绝对差距仍然较大。一是从国内生产总值(GDP)看,2019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511161亿元,为西部地区的2.49倍。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广西、内蒙古分别位列第19、20名,新疆位列第25名,后3名中包含2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宁夏29名、西藏31名)。5个自治区加起来57481亿元,稍高于排名第五的河南省,比排名第四的浙江省还少4871亿元,为排名首位的广东省GDP总量的53.38%。二是从政府财政收入看,5个自治区排名也基本靠中后段,其中内蒙古、广西分别位列第21、22名,新疆位列第24名,宁夏29名、西藏31名。5个自治区加起来(6095亿元),比排名第六的北京多278亿元,比排名第五的山东还少432亿元,为排名首位的广东省GDP总量的48.17%。三是在民族地区,不同民族聚集地、同一民族不同分布地域间的发展水平也不同。有些民族聚集地自然条件较差、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发展经济难度很大,工业产业基本为零,仅停留在自给自足的畜牧养殖、家庭农事阶段,甚至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3.2 转移支付结构待完善

    近年来,中央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规模占总额比例达到将近80%,切实弥补了地方自有财力不足,为各区域经济均衡持续发展增添了强力引擎,有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2018年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52583.35亿元,占全国總额85.3%,并重点照顾老少边穷地区,金额同比增长15.7%。2019年力度继续加大,共安排资金75399亿元,涨幅达9%,达到近年最高,增量规模创历年新高。从总体看,虽然专项转移支付比重较大,但是一般性转移支付中有部分项目为指定用项,其实仍是变相专项转移支付,且这部分项目占比不小。对于这些变相专项转移支付,由于特定指向性,地方政府基本没有自主权,不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支配使用。同时,部分转移支付结构不合理,如项目重复安排,管理、追责制度不完善等,影响了使用效果。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相对于东部发达地区政务调研及诉求反馈体制还不够成熟,难以向上主动争取转移性支付达到地区发展利益最大化,不利于实现民族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前,我国实施的财政体制改革基于在中央统筹管理、把关大局,探索给予地方政府充分的自主权,特别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方面推动财政事权划分改革,进一步理清中央及地方权责范围。

    3.3 外部依赖性较大

    受限于经济发展滞后,民族地区公共服务资金及资源供给大多依靠外界输入。2019年为例,西藏、内蒙古、宁夏、新疆、广西得到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分别是469亿元、745亿元、370亿元、925亿元、981亿元,当年本省(自治区)公共财政支出分别为2147亿元、5097亿元、1438亿元、5322亿元、5849亿元,中央转移支付占本自治区当年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21.84%、14.62%、25.73%、17.38%、16.77%;对自治区中民族地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别为38亿元、81亿元、45亿元、113亿元、110亿元,除自治区外,贵州作为多民族聚集地,民族转移性支付金额最高,为119亿元。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近年来民族地区除受益于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外,还通过国家对口帮扶政策获得发达地区的大力支持。同时,由于部分民族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程度较低,不少公共服务产品难以实现自产自足,或是运用市场机制不成熟、吸引社会资金渠道单一,导致公共服务外部依赖性较大。

    4 审计视角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几点建议

    4.1 加大财政审计力度,确保财政资金用之于民

    财政作为公共服务工具,其性质就带有公共性,也决定了审计工作必须突出公共性。公共财政取之于人民,应用之于人民。对于财政政策的制定,要审计其合法性与合规性,是否能够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关注的问题;对于财政政策的施行,应该重点关注过程中是否有不执行、不到位的问题,对财政资金的分配、流转及使用等环节合理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查,资金是否分配到切实需要的民生领域中,分配过程是否存在挪用或浪费,将审计工作深扎民生问题中,重点关注教育、住房、就业、社保、医疗等领域,坚决查处各类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解决民生问题,优化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如对“三农”问题,要重点围绕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林业、水利等资金流向,加强审计调查,真正让公共财政惠及百姓。

    4.2 加大绩效审计力度,确保公共服务惠之于民

    建设服务型政府,既要保证公共财政资金合规使用,更要对资金使用的效率进行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要结合事前、事中、事后开展审计工作。在预算执行方面,要以完善预算制度、加强预算管理为导向,对预算安排和使用进行约束,坚决杜绝资金不纳入预算、制度外安排资金、资金流向不受监控、金额自由拆量的情形;在经济责任方面,要突出其透明性、公开性及规范性,对于公共服务供给过程是否存在浪费、挪用、侵占进行监督审计,对存在问题进行及时查处;在重大政策跟踪方面,要对公共服务供给现状予以分析,针对当前中央转移性支付存在的问题,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工作,进一步理清中央及地方权责范围,结合民族地区实情灵活制定政策,积极汇报争取更多自主权,推动公共服务趋于合理和均等。

    4.3 加大协同审计力度,确保资源供给利之于民

    对于民族地区的审计工作,要把握民族地区在资源供给过程中自主性、灵活性与合规性、合法性的统一,一是将民族地区的审计工作与财政、纪检、发改、文化、卫生、教育部门协同起来,从完善财政投入管理机制、资源整合、加强公共服务队伍建设、法制建设等着手,拓宽公共服务资源供给渠道,通过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方式,减小其外部依赖性;二是围绕少数民族对于公共服务的特定需求,加强跨地域审计协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业务协作机制、成果运用机制,以点带面,破解公共服务不均衡难题,逐步实现各区域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参考文献】

    【1】吴雨桐.国家审计对地方公共服务供给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审计大学,2018.

    相关热词搜索: 均等 探析 公共服务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