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特征分析

    时间:2021-01-24 18:04:39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王佳虹 高德芳

    【摘 要】 自“11超日”违约事件的发生开始,企业债券的违约风险逐渐从工业机械、煤炭、钢铁等周期性较强、产能水平过多的行业,分散到了服装、鞋类、纺织品、食品等进入相对容易的行业;违约的企业性质也从民营企业散布到了公众企业、央企及集体企业等;发生违约的企业大多处于工业机械、金属非金属、建筑与工程和综合类行业。随着违约事件增加,各界对其关注程度就越高。因此,文章总结了发生违约的企业债券所具有的共同特征,为债券市场参与者投资决策作基础。

    【关键词】 违约事件 特征 企业债券

    引 言

    企业债券违约的情况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密不可分,现阶段整个宏观的经济环境不景气,企业债券也迎来了违约的高峰。在违约事件不断发生的这一大环境下,投资者大多处于观望状态,高收益也代表着高风险。而频发的企业债券违约事件也增加了监管部门的压力,同时也引起了市场各方参与者的关注,因此本文从发行人、公司属性、公司所处行业、违约债券类型、违约期限、违约金额及地区等角度对2017年以来的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为债券市场发展提供参考。

    通过Wind统计得知,2017年以来(截至2018年5月31日)违约企业债券共70只,涉及信用违约主体27个,债券违约金额共计559.96亿元。下面对统计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希望从中发现企业债违约规律,以求更好的把握债券市场的投资决策并能够对债券潜在的违约可能性有所预判。

    企业债券违约事件特点分析

    (一)行业差异明显,违约主要集中于周期性行业

    金属非金属、建筑与工程、工业机械和综合类行业的违约金额居于前列,这些行业的周期性比较强,并且处于行业的中上游。属于这四类行业的企业违约金额共计334.14亿元,所占全部违约比例已达到59.67%。据企业债券违约数量角度方面分析,工业机械、建筑与工程、金属非金属等行业同样也是2017年以来发生违约的70只债券发行人的集中地。

    由于处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大多产能过剩情况十分严重,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频率较高,这种情况在我国实行供给侧改革前就更加明显。周期性行业要进行整体结构的完善更新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时间方面比较长,所以此类企业大多数获得盈利的能力较弱;另外,周期性行业中大多数企业的资产较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保障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资金的流动性比率较低,所以这一类型的企业所面临的债务比重往往较大。上述各种原因加总,引起处于周期性行业的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普遍较低。当所面对的行业经济环境不景气时,就极有可能导致企业经营状况恶化企业。随之而来,用于周转的资金不足,最终导致企业债券违约的发生。

    (二)债券违约主体主要是民营企业

    从企业债券的违约数量角度方面分析,民营企业违约数量最多,共计50只,所占比例高达71.43%;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集体企业、公众企业债券违约数量较低,以上四类企业违约数共计12只。其中,民营企业是债券违约的主要集中地。

    国有企业的违约金额为60.7亿元,所占比例为10.84%;50只民营企业违约总额382.81亿,占比68.36%。通过上述分析得知,民营企业违约金额最高,国有企业虽然违约数量不高,但违约金额也有一定的占比,这主要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规模比较庞大,并且需要融资的比例高,所担负的债务也较高,因此国有企业违约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巨大的损失。而民营企业往往经营规模较国有企业来说不大,容易受到整个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面對风险时抗压能力不强,一旦遇到宏观经济走弱等外部环境恶化冲击,往往导致盈利不善、现金流状况不佳,从而发生债券违约事件比例高。

    (三)再融资困难是触发违约的导火索

    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呈下降趋势,正合适与频发的债券违约事件相对应。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发生频率增加,使得加大了企业筹集资金的门槛。而银行理财产品对资金的需求量也较大,金额在7亿元左右,这也使得银行的现金流有紧缺性的风险。基于以上分析,那些经营状况一般的企业无法运用发债、银行借款来筹得资金,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需要资金的企业融不到资金,解决不了自身的财务状况,进一步加大了违约的风险。

    本文总结了企业债券违约事件发生的特点,包括行业差异明显,违约主要集中于周期性行业;在所有违约企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比最高;违约的企业债券大多集中于华北、东北等地;再融资困难是引发企业债券违约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违约事件发生特点进行梳理,为债券市场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参考,以期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芳.我国债券市场信息披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证券市场导报,2013年第2期:71-73.

    [2] 王艺钦,刘琦.“12湘鄂债”违约案例分析[J].现代商业,2017(21) :180-181.

    [3] 牛雨.“新常态”下企业债券违约的应对与管理——以东北特钢为例[J].财会学习,2016(15):233-236.

    [4] 汤婷婷,李运波.关于企业债务重组的问题研究[J].中国商贸,2014(20):145- 146.

    [5] 董裕平.警惕地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J].中国金融,2017(11):77-79.

    [6] 王娟,张贵平.我国债券市场违约问题[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15):96-98.

    作者简介:王佳虹(1995-),女,汉族,山东威海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应用经济学。高德芳(1995-),女,汉族,山东济宁人,山东理工大学经济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专业:企业管理。

    相关热词搜索: 违约 企业债券 特征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