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行业资料 > 正文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时间:2023-08-28 15:11:3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报告

    “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教育先行、实务滞后的状况使社会工作并不为社会大众所知晓。以下是达达文档网分享的内容,欢迎阅读与借鉴。

      一、过去10年发展历程

      xx市自xx年就开启了相关事业单位引进社会工作的实践探索,近20年来,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推进,涌现出了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的“xx模式”以及“社会工作者+志愿者”联动的“绿城社会工作”模式,以阵地化服务为核心的“馨家苑模式”,总结了下岗职工护理空巢老人居家养老的xx经验和一名律师联系一个行政村和社区的“一村(社区)一律师”的做法,等等。xx年全国首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真正推动了全市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普及推广工作的全面启动,为xx市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以及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社会工作发展正沿着“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的方向全面迈开步伐,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一)政策演进历程

      xx年以来,xx市陆续发布多项政策、制定系列制度加快推进全市专业社会工作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动全市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孵化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扶持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实现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全覆盖的总体目标。

      二是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规范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行为。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xx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xx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做好政府购买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明确政府购买服务的基本原则、购买主体、对象、方式、范围等一般程序,为全市社会工作规范发展提供政策依据。

      三是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关于建立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的通知》《关于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意见》《关于推进全市社会工作督导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等政策,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指明方向。

      四是不断完善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服务制度。出台《关于发展社会工作助力脱贫济困的意见》《xx市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实施办法》,详细阐述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机制,为推进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联动发展、促进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服务提供了指导意见和政策依据,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丰富人才资源。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数量及结构变化

      xx的社会工作起步相对较早,在社会服务方面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其中,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收养服务、社区建设、优抚安置、慈善事业、减灾救灾、家庭生活服务、教育辅导、司法矫正、医疗卫生、计划生育、职工权益保护、青少年事务、妇女权益维护等领域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形成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xx年以来,xx市政府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积极推动市直各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民政局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通过市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和岗位的示范、引领作用,完善监督管理、考核评估机制,切实加强对上岗社会工作的监管,确保服务落到实处,同时推动各县(市、区)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公安、团委、医疗卫生等系统通过公开招聘和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逐步引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并在实践中逐渐壮大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xx年起,民办社会工作机构在xx市纷纷成立,截止xx年度,xx市在册民办社会工作机构107家,基本实现社会工作机构在各县(市、区)全覆盖,社会工作队伍也在不断壮大[1]。xx省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考试是从xx年开始,xx年全省持证社会工作共有844人,而xx年xx市的持证社会工作已达到2000余人,10年来社会工作数量不仅剧增,社会工作人才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2]。

      随着xx年xx市政府购买服务的全面推开,xx市逐步建立了包括社会工作基础知识培训、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考前培训、一线社会工作实务培训、社会工作机构孵化培训、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等内容的社会工作人才培养体系,适应社会服务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遵循社会工作发展规律,优化xx市社会工作人才结构。

      一是邀请专业老师为全市各县(市、区)街道社区、社会工作机构及相关单位的基层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加深全市一线社会工作及相关单位工作人员对社会工作的系统认识;二是贯彻精细化标准,细分多领域培训,打造为困难群体和特殊群体提供急需服务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三是依托xx市社会工作组织孵化基地平台优势,坚持专业化方向,以职业能力建设为核心,广泛开展社会工作通识培训,强化社会工作价值伦理,提升社会工作人才专业能力,促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由重点领域向一般领域推进;四是实施xx市“百名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工程,从一线社会工作中选拔资深社会工作者开展3个阶段72学时的培养和3次阶段考核,培养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的高层次社会工作专业督导人才队伍,进一步推动了xx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结构的优化。

      同时于xx年成立xx社会工作协会,为省会设置社会工作专业高校和社会工作机构的有机结合搭建了桥梁和纽带,有效整合了各高校及社会工作机构的力量和资源,共同推动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工作。

      (三)薪资待遇水平

      回顾xx市社会工作快速发展的这10年,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整体薪酬待遇水平呈现上升趋势,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机制日趋完善,基本建立了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薪酬保障机制。

      xx年,金水区先试先行,首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开启了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探索实践,社会工作者的综合工资每月2000~2500元;2013年起,金水区政府购买标准提高到了5.6万元/岗位;xx年xx市级政府首次启动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购买标准提升到6.5万元/岗位·年,25万元/项目·年;xx年xx市级政府购买标准为6.7万元/岗位·年,30万元/项目·年。xx年xx市出台了《xx市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指出项目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应不低于项目经费总额的70%,并要求为社会工作者缴纳社会保险,进一步从制度层面保障了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

      xx—xx年,xx市民政局、市直相关单位、各县(市、区)民政局累计投入1.26亿元购买社会工作服务[1]。政府购买服务的主要对象从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向有需要的社会群体转变,服务领域从社会救助、居家养老、婚姻家庭、社区建设拓展到司法矫正、职工帮扶、纠纷调解等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随着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职业化、行业化进程的加快,社会工作者的薪酬体系也在不断完善,除了固定的基本工资之外,工龄、证书、专业、学习、岗位、项目成果/成效产出等各种形式的灵活补贴,不断丰富着社会工作者的工资构成,留住社会工作人才的同时也在鞭策着社会工作者不断努力提升自己。且xx市各区域也纷纷出台了社会工作支持制度,如金水区政府对考试取得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资格证书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分别给予200元、100元的职称补贴;xx新区社会事业局为服务满一年的社会工作者开通公租房“绿色通道”,大大降低了社会工作者的住房成本,提高了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幸福感。

      (四)社会评价

      xx年10月,中央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但是教育先行、实务滞后的状况使社会工作并不为社会大众所知晓。xx年以来,xx市不断扩大社会工作服务范围,涉及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家庭、社会救助、社区矫正、禁毒、医疗、“农村三留守人员”、心理健康服务等领域,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还是存在着不少误区,因此10年间xx市的社会工作宣传始终紧紧跟随社会工作服务与发展的步伐,虚功实做,服务与宣传齐头并进,把价值观、理念、方法等无形的东西融入搞活动、办实事等有形载体之中,化无形为有形,宣传普及社会工作专业知识,营造更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推动着社会工作走入千家万户,真正做到出影响、有实效,提高群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与认可度。

      一是通过培训促进基层干部观念更新,提高社会工作认知。xx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工作的宣传普及,联合市财政部门、市委党校中青班学员、市民政局联合举办社会工作基础知识普及培训班和市公务员大讲堂社会工作专题讲座,普及社会工作知识理念,营造有利于社会工作发展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二是依托孵化基地打造社会工作宣传交流窗口。截止xx年底,xx市已建成市级社会工作孵化基地1家,区级社会工作孵化基地4家,对初创期的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提供办公场地、办公设备、注册协助、资金扶持、能力建设、发展指导、政策辅导、宣传推广、人才培训等关键性支持,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不断拓展,社会工作专业化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三是开展社会工作宣传。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了社会工作督导培训项目、社会工作督导人才培养项目、社会工作宣传交流项目以及其他项目,通过积极沟通与合作,加强社会工作宣传和交流,为xx市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督导和一线社会工作人员,并通过媒体报道向大家展示xx社会工作的服务成效和专业形象。另一方面通过举办“社会工作周”系列活动、开展社区公益宣传、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热线、印发便民手册、张贴宣传海报等宣传社会工作,在全社会形成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共识,形成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共同推动社会工作发展的合力。

      四是自媒体的平台优势。社会工作者积极借助自媒体平台开展社会工作服务,扩大社会工作在社区居民中的知名度。比如,xx新区的“云端xx”项目,利用微信、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形式,广泛收集社情民意信息、协调沟通各方意见、组织开展线上服务,让辖区有条件的群众都能广泛参与、真实表达,通过线上线下积极“争取人心、凝聚力量”,化解不利因素,激发积极因素,扩大社会工作服务与社会工作宣传的社会影响。

      通过近几年对xx市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评估可以发现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深入开展以及广泛宣传,社会大众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有了较高的提升,居民与社会工作者之间建立了初步的职业信任,在遇到困难时会考虑向社会工作者求助;购买主体、用人单位等相关方,愈发重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在特殊群体服务中的运用,注重发挥社会工作在培育社区领袖、社区自组织以及社区文化营造等社区建设中的专业作用。

      二、过去10年发展经验

      经过10余年的努力,xx社会工作的发展不仅在全省名列前茅,而且也处于中西部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中上游水平。根据xx社会工作协会的调查,xx市各级政府xx年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资金约在4000余万元左右[1]。具体到xx市所辖的六个区、5个县级市、1个县来看,目前社会工作发展水平最高的当属xx市xx新区,以及xx市金水区。其中,xx新区自xx年开始购买社会工作服务,购买金额为622万元,xx年购买金额为1008.9万元,xx年购买金额为1083.9万元;金水区自xx年开始购买社会工作服务,xx年购买资金已经达到了1520万元,xx年购买金额为1527万元。作为当前xx社会工作发展水平最高的区域,xx新区已经形成了“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机构支持、项目运作、督导培训、专业评估”相结合的社会工作服务模式,已经成为xx社会工作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标杆,成为全省社会工作人才衷心向往的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场。鉴于xx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先进地位,本文以xx新区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为例,来阐述xx社会工作发展的先进经验。

      (一)党建引领

      加强党的建设是做好基层各项工作的重要基础,xx新区党工委坚持以党建统揽、统筹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党建工作站位,深化党建工作内涵,拓展党建工作思路,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社会工作服务发展。

      首先,xx新区要求所有党群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要以所在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为工作统领,定期开展党建教育主题活动,在思想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助人自助理念,确保能够体现党的意志和要求。

      其次,注重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要求东区社会工作者与所在的社区党支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制定详细的服务目标。社会工作自身的力量是不足的,但在党建的引领作用下,社会工作作为资源的链接者,把分散在各个角落的社会力量凝聚起来,共同参与社区治理。xx新区28个党群服务中心在xx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指导和引领下,结合各党群服务中心现实情况,坚持党建为引领,探索出了多种党建服务模式,包括“党建+服务”模式、“党建引领+志愿者+社会组织+社会工作”的多方协同模式、“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单位+党建+服务”的三共建模式等等。例如,xx新区普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的社会工作者们依托区域党委加大对社区党员队伍建设及党建活动的创新,利用党群阵地持续开展服务党员活动;作为传播党的声音的喇叭,定期召开党务联席会议和党建联席会议,通过会议收集社区内群众的需求;通过“社区红歌会”、“党建观影”、“新时代青年故事汇”、“党员联席会”、“党员进社区”等活动,丰富党建活动内容,加强队伍建设。明理路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的社会工作者们注重在党建引领下发挥辖区居委会、物业公司、高校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党员及居民代表在社区共建共治方面的作用。通过“明理于心·党群携手”服务计划,提供党建文化服务,主要包括:党员主题服务、在职党员进社区系列服务、居民协商自治服务等等。商务区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开展“跟党走、红心汇”党建指导项目,旨在为企业及“两新组织”提供组织孵化、党建指导、党员教育等在内的一系列党建服务;通过抓党建,促进企业及“两新组织”发展;通过抓党员教育,发挥他们在青年群体、企业发展、社区发展中的引领、推动和示范带动作用。

      (二)政府主导

      在政府主导方面,xx新区xx年10月出台了《xx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就社会工作的薪资权益保障、项目的奖惩办法、本土社会工作机构的发展、政府职能转型、基层社区治理等问题做了更加深入地阐述。同时,xx新区社会事业局有意识地贯彻“去机构化”、“去行政化”“去形式化”的领导理念,致力于打造“东区社会工作”这一地域性的服务品牌。在xx新区社会事业局购买的近30个党群服务中心项目中,120名社会工作统一穿着“东区社会工作”的工装,共同使用“东区社会工作”的名称,并尽可能地打破机构、社区、办事处之间的严格壁垒。为此,东区社会事业局统一为120名社会工作开展岗前培训,以及两天一夜的素质拓展活动,并通过举办东区社会工作年会的方式提升社会工作者的自豪感和荣誉感。这些开创性地举措在疫情防控期间发挥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最终催生了“云端xx”线上服务平台的诞生。疫情期间,各个党群服务中心的线下服务几乎停滞。但在东区社会事业局的指导下,东区社会工作者利用自身已经高度一体的区域优势,借助微信群搭建了音乐、舞蹈、太极、书画、阅读与朗诵、模特、葫芦丝、美食、手工、儿童青少年、企业青年等11个线上服务群,累计服务居民447926人次、开展活动1712场次,累计发布稿件1111篇、视频649个,累计文稿阅读量达695078次、视频阅读量达187761次,服务产出和服务成效十分显著。这些线上服务群由各个党群服务中心的项目社会工作者服务运营管理,链接志愿服务资源为整个东区的所有社区居民服务,基本打破了以往机构、社区、办事处的空间限制,形成了东区社区一盘棋的服务品牌,得到了省市相关领导的高度赞扬。

      (三)机构支持

      xx市xx年注册社会工作机构有100余家,但真正有生命力的保持运行状态的大体在30多家左右,而这些社会工作机构大多承接的有东区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或岗位。具体来说,东区的政府购买服务资金较多,每个党群服务中心项目均有30万元的项目资金,基本能够保证4名项目社会工作者服务1年的基本开支。同时,由于东区要求非常严格,项目资金的80%左右都要用于社会工作者薪酬或奖金,且必须缴纳社保,导致东区社会工作者的流动率相对较低,人才队伍比较稳定。而且,东区社会事业局还会根据第三方评估的结果对优秀的项目表彰,对及格和不及格的项目给予处罚,也迫使社会工作机构必须保证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质量。另一方面,机构还必须为项目点配备内部督导,并保证内部督导的督导效果。整体来看,xx市各个社会工作机构普遍比较看好东区社会工作的发展,从而将机构内最好人才资源都派驻到了东区。

      (四)项目化运作

      项目制是xx新区以及xx市各区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要运作形式,但在xx新区表现的更为明显。xx新区以“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的形式来购买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每个项目点配备4名项目社会工作者,包括1名项目主管,2名专业社会工作者,以及1名行政工作者。项目主管和专业社会工作者均要求持有社会工作证,行政工作者无社会工作资质要求。每个党群服务中心项目有年度购买经费30万元整,此后一年一签约。xx新区的这种项目化运作模式避免了社会工作的行政化问题,基本上能够确保4名项目社会工作者把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于专业服务。同时,这种项目制是依托于党群服务中心这一区域性综合服务平台的。一般来说,党群服务中心都会为社会工作项目组专门配置一间或多间办公室,以类似社会工作站的形式来帮助社会工作者开展服务。在经济条件和硬件设施条件较好的党群服务中心,社区甚至会将上千平方米的居民活动室交给社会工作运营。在这些条件好的党群服务中心,项目社会工作者可以开展瑜伽、国画、亲子英语、陶笛、中医讲堂、老年英语、电子琴、插花等多种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从而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增强社区凝聚力。值得一提的是,xx很多区域的项目制正从一年制向三年制,甚至五年制转变。例如,xx年xx市民政局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将由一年制变为三年制。整体上看,项目周期的延长有利于人员的稳定,保障项目成效。

      (五)督导培训

      xx新区每年度购买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同时,均会配套购买一个督导项目,以及一个第三方评估项目,对项目服务过程和服务质量进行追踪式指导和监督管理。例如,xx年xx新区管委会社会事业局投入1008.9万购买了28个党群服务项目、1个社会工作督导培训项目、1个第三方评估项目,以及17个社会工作岗位;xx年又投入1083.8万购买了30个党群服务中心项目、1个社会工作督导宣传培训项目、1个第三方评估项目,以及17个社会工作岗位。xx年购买的督导培训项目旨在为xx新区购买的项目社会工作、实习督导、以及承接机构提供督导服务,并通过实务指导和文书批阅,推动建立社会工作督导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全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专业服务水平,进而建立东区本土的社会工作人才激励机制。xx年服务周期内,督导项目组建了一支21人的督导团队,累计开展督导227次,495小时,908人次。同时,该项目还开展了23场培训活动,1次年度表彰,1次素质拓展活动,1次年会,有效提升了东区社会工作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督导团队具体包括13名中级社会工作师,8名助理社会工作师;6名研究生学历,15名本科学历;6名市区级双督导,8名市级督导,7名区级督导。督导的形式包括团队督导、个人督导、面对面督导、线上网络督导等等。培训专家包括xx社会工作行业资深社会工作者、高校专家,以及国内先进地区的资深督导等。培训采用菜单式培训方式,既包括岗前培训、个案、小组、社区等实务技巧、社会工作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性学习等常规知识培训,也包括写作、摄影、资源链接、财务管理等社会工作辅助技能培训,REBT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短期焦点咨询技巧等专业理论培训等。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社会工作督导培训项目相继出台了《xx新区社会工作人才督导和培养服务项目督导工作要求》、《xx新区社会工作人才督导和培养服务项目服务流程规范》等规范性文件,进一步规范了xx新区的督导和培训制度。整体来说,社会工作督导培训项目针对一线社会工作在实务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开展了针对性地督导支持和普及性的集中培训,提升了社会工作者的服务能力和专业性,进而提升了服务对象对xx新区社会工作服务的满意度。

      (六)专业评估

      xx新区每年购买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均会配套一个第三方评估项目,负责对所有的党群服务中心项目以及督导培训项目进行第三方的监督和评估考核。第三方评估项目一般由行业协会承接,分试用期考核、中期评估、末期评估三次进行,并附有末期评估时的项目财务审计报告,以及各个阶段的评估报告。xx新区的第三方评估项目比其他区域更加严格,同时分值比例也有所不同。根据《xx新区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实施办法》:购买方评价占评估总分的20%,社区评价占评估总分的20%,第三方评估占评估总分的60%;且中期评估分值占末期评估的10%;总分分为三个档次,85分以上为优秀、80—85分为良好、70—80为及格、70分以下为不及格;项目中期评估优秀和良好的,按照《合同》支付服务经费的30%。评估及格的暂支付《合同》服务经费的20%,不合格的暂支付《合同》服务经费的10%,末期评估不合格的需扣除部分项目经费。与其他区不同的是,xx新区的第三方评估多了一个试用期考核,且中期评估只占末期评估的10%,末期评估不合格还会扣除部分经费。此外,xx新区的评分标准更加严格,评分等级也要求更高,需达到70分以上才算合格,而其他区多是60分以上即为合格。

      从第三方评估的具体内容和方法来看,xx新区第三方评估的内容包括基础运营、人员管理、项目需求与服务设计、服务质量与成效、多方评价、财务管理、加分项等七大部分,满分100分,基本涉及了购买方、社区合作方、一线社会工作者、外部督导、服务对象等主要的利益相关者主体。在具体评估时,一般会遵循五个基本步骤:首先,由评估专家带队对各个项目点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摸底,根据一线社会工作和机构的反馈,以及购买方的意见制定评估指标体系;其次,由评估专家带队分组对各个项目点进行实地考核评估,并根据之前制定的评估指标体系逐项核查评分,评分结果占第三方评估结果的40%;随后,召开专家组集中评估会议,由省内外相关领域的专家根据实地考核结果和一线社会工作者的项目PPT汇报,给出专家评分结果,占第三方评估结果的60%;之后,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撰写评估报告,给出具体排名;最后,召开评估反馈会,对第三方评估的结果以及评估中发展的亮点、问题和建议,向购买方和项目社会工作者反馈。

      从评估指标体系层面来看,评估指标体系中“项目主管应获得助 理社会工作师或以上资格,且从事相关领域的社工实务活动满 1 年以上;专职社工应为取得国家认可的社工师(含助理社工师)资质的专业社会工作者或为高等学校全日制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项目人员稳定性高,项目人员半年内无流动”、“项目社会工作者制定有个人成长计划,并结合计划参加市、区或机构等相关专业培训与学习,培训记录、心得、总结以及督导跟进记录等材料完整”等要求,实际上都是在倒逼社会工作机构和一线社会工作者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第三方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结束后,xx新区社会事业局作为购 买方也会对各项目和岗位做一次评估,以充分表达购买方对项目和岗 位的评价与期待。评估成绩如果不达标的要进行整改,辅之以经济手 段予以警示。这样做既体现了对社会工作专业性评估的尊重,又兼顾 了项目购买方、用人单位、服务对象和服务提供方的利益和诉求,实 现了专业化和本土化的协调统一、专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统一、行业 管理与政府管理的统一。第三方评估和政府购买方评估各自独立进行, 也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与制衡作用,强化了评估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通 过严格的评估步骤,详细的评估标准,以及较高的评估要求,东区各 个项目点和社工岗位的服务质量和服务专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一 批具有服务特色和服务亮点已经慢慢涌现出来。

      三、过去10年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中的问题

      (一)毕业生流失率较高

      我国社会工作起步较晚,社会对社会工作的认知尚不明确,社会工作专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其社会认同度是比较低的,甚至有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么一门专业。由于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的发展程度有限,社会知晓度偏低,学生对该专业缺乏了解。以xx某大学xx级社会工作二班的学生为例,全班59名学生,仅一人主动报考该专 业,其他均为调剂生。调剂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再加上专业弱势在入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显现,致使学生认为社会工作专业前途渺茫,情绪低落,难以认可专业价值观,无法调动学习兴趣,因而丧失斗志,浪费了宝贵的大学时光,进而导致其自身专业能力不足,无法从事对口职业。

      社会工作人才流失问题凸显的不是简单的待遇以及晋升渠道问题,而是整个行业的结构问题。社会工作配套岗位少、薪酬待遇标准过低,晋升困难、专业认知度低、高校培养模式与专业需求错位、学生专业能力不足、就业观念的影响。当今社会,利益导向逐渐转变为整体价值追求。大学毕业生也开始重视个人利益的实现,在职业选择上,表现出较强的趋利倾向。日常的经济开支需要较高的收入来支付,再考虑到十几年的教育资本投入,毕业生更是迫不及待地选择高收入职业以回报家庭。鉴于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公众认可,多数毕业生表示从事本专业工作无法获得职业尊严,尤其是男生,更加坚决地选择其他行业。部分家长为了“面子”,帮助孩子谋求其他更“体面” 的工作。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社会工作人才流失。据统计,目前我国有 300所以上的高校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每年可以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过万人。但是,社会工作仍旧面临着人才供不应求以及人才大量流失的困境,尤其是高级社会工作实务人才和管理人才严重匮乏。从表面来看,社会工作人才匮乏是由于大量社会工作专业学生选择跨专业就业,但是从深度考虑,社会工作人才流失不仅仅是社会工作个人选择而导致的现象,而是一个社会现象,改善社会工作流失现象是全社会都要为之付出努力的工作。

      据xx社会工作协会调查,这些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大都是90后及95后的年轻人。读大学的时候,他们对所学的知识与对应的职业了解不深,对自身的能力认识不够,毕业后进入到不同行业,流动比率都相当高。职业流动,实际上也是年轻人自我了解和成长的过程,因而并不是社会工作这个行业特有的现象。只是由于社会工作在内地是新兴行业,属于“朝阳”职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80后、90后或95后,给人感觉比其他行业的流动性高。反观其他行业如教师、医生等,在社会上都是很成熟的行业,有较多资深的员工已在职场上从业了10年、20年甚至30年,所以在一个单位内,新入职的员工就算流失,感觉也不会太强烈。

      (二)人员流动性较大

      从近10年来看,xx市各个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都存在社会工作流动性较大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项目的不稳定性。目前,xx市社会工作的发展主要是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这种 “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政策大多不具有强制性,目前仍处于 “鼓励”阶段,但是也有可能会脱离社会实际需求。又加上每个项目或岗位的服务周期较短,社会工作者在一个项目或岗位结束后就可能要到下一个项目或岗位,就这样不停地更换工作地 点,也存在着所在机构下年招标失败的风险。而社会工作机构的项目负责人的经常变更也使得项目存在极大的不稳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但是人力、 资金、社会资源引入、项目落地执行等重要环节也需要依托政府部门的指导,社会工作机构与政府部门牵扯太多就可能会导致项目社会工作的行政化,以服务政府的行政工作为主。

      其次,岗位设置不规范,职业生涯受阻。很多社会工作机构的内部管理体系紊乱,社会工作者身兼数职,部分岗位甚至出现空岗数月的情况,有些社会工作机构不设专人管理。招聘信息模糊,社会工作一经录用被当做机构 “宝贝”一样,各个岗位争相使用,辛勤付出的 背后却是始终不见晋升机会,职业生涯受阻,薪资待遇也相对较低。此外,社会工作机构激励制度不完善。除待遇外,晋升机制、晋升空间也是社会工作者十分注重的要点,从各个机构现实情况来看,xx的社会工作者在发展空间上尚缺完备的政策及制度。高强度的工作,微薄的薪酬,使得社会工作这个领域的人才流失成为常态。

      最后,是社会认可度低,工作积极性不高。在国外,社会工作者被称为 “社会的治疗师”,具有很高的职业声望和社会地位,他们在社会服务机构工作中发挥着专门性社会服务的作用。而在我国,虽然政策中已经明确规定社会工作者为六类人才之一,并入全国30个专业技术职称系列中,但由于我国社会工作起步晚,人们对这个职业知之甚少,尤其是在北方,很多人对社会工作非常陌生,支持度极低,这就导致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活动时,市民不愿意参加,工作难以开展。其次,目前很多社会工作者进驻社区开展活动,都会受到社区行政的干预限制,社会工作者工作起来非常尴尬,长此以往,热情和积极性就会被吞噬,不得不考虑转行到其他领域工作。

      除了以上三点原因,导致一线社会工作者流失率高的原因还有:行业不成熟、存在不稳定因素、机构管理不清晰、发展前景不明朗,行业成长时间与空间欠缺等。现实社会太浮躁,太急功近利,服务购买方要求服务项目的效果要短、平、快,要立竿见影,开展活动的内容流水化,持续性和针对性较差,这些都是不利于行业发展的,严重的会导致机构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在这种大环境下,新入职社会工作者容易迷惘懈怠,会对专业有无力感,加之杂事繁多,有填不完的表,有开不完的会,无力应付者自然会 “落荒而逃”。这种频繁的流动和服务的“缩水”也会影响大众对社会工作行业的观感,不利于培养专业认同。

      (三)农村社会工作者较少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积累已经到达了一定的临界点,农村社会工作是不可避免必须进行的一个重点工作。农村社会工作在以往一直以来都是以消极被动的方式开展,社会工作人员在有关农村开展工作往往是在问题出现之后。先是因为当地农村出现了农村居民因为各种生活困难造成农村突出社会问题,再有社会工作人员到农村进行应急处理工作。比如,近年来出现的脱贫攻坚工作,就是因为广大农村各种贫困人群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严重农村问题,所以才对各地区处于贫困阶段的贫困人口进行脱贫救济。农村社会工作长期以来都是被忽略和弱化的一个环节,农村的发展始终滞后于城市,且农村有许多老人和儿童因为远离城镇和人群,因而农村才是对社会工作最为需要的地方,但是从事农村社会工作的工作者却极少。农村相比较城市来说,基础设施、住宿条件、薪资待遇等各方面都不如城市,所以愿意长期在农村驻扎的社会工作者屈指可数。农村社会工作也很难得到村民的认可。村民在长期的农村治理工作当中主要接受农村村委会的管理和领导,所以农村社会工作人员来到农村进行工作的时候不能够切实深入村民的生活实际当中,村民对社会工作者缺乏认同感和信任感。比如社会工作人员在农村工作时与农村人口交往不顺畅,工作人员对农村生活和农村居民的不熟悉,所以在双方交往时往往难以有切身的体验感和认同感,自然不能够以真诚的心态和行为去赢得村民的信任。此外,农村社会工作的成果难以维护。许多社会工作人员在农村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段时间的农村社会工作服务,但是因为自身工作时间和工作范围的局限,在完成工作目标以后社会工作人员就会远离这片农村社会,社会工作人员在一段时间内打下的工作成果,在后续的工作过程当中因为没有足够的支持与维护,村民自然而然因为没有人召集与组织而使社会工作成果难以维持。所以,农村社会工作不但要高度重视,而且农村社会工作者在开展专业服务当中要注意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不能够凭一时的热情开展工作,而是要以切实且长效的工作机制健全农村社会工作的质量和目标。

      (四)薪资水平较低

      社会工作机构资金来源大部分来自政府购买,而且许多项目都由政府支持,存在自我内在动力不足现象。机构要是想长足发展,关键还是依靠机构本身与社会工作人才的充分发挥,目前可以依赖政府的帮助尽快形成机构体制,搭建良好的运行平台,并且迅速成长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团队,将来才能够在政府大量减少预算的情况下自主运营和发展。

      政府购买服务经费是目前社会工作机构的主要经济来源,社会工作机构对政府的依赖性较大,创新性不足。据调查,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经费有15%用于机构管理,70%用于发放机构人员的工资、社保和绩效,但是有些社会工作机构的一线社会工作者扣除个人每月需缴纳五险一金之外,每月到手的工资还不到3000元。调查过程中,不少机构的社会工作者反映:“只见物价飞涨,却不见工资上涨”,社会工作者作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生活所需也是必须要有的,但是目前的薪酬待遇较低难以保证其正常养家糊口、生活无忧。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人才另寻生活出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机构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购买服务来获取经费,要多找几条筹资的门道,如:需找基金会、企业以及其他行业和领域的合作机会,需要找到机构自己创收门路,创新收入来源才是真正解决员工薪资待遇低下的渠道。此外,机构要鼓励员工自己申报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奖励机制, 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员工的工作热情度高了才会愿意留下来。

      尽管已经有不少的社会工作机构已经意识到社会工作的工资标准过低,但是由于既要维持庞大的专职社会工作队伍,又要给社会工作者加薪,对于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工作机构来说难度确实较大。面对这种情况要想留住人才,社会工作机构可以借鉴西方国家的少量高薪专职社会工作者和大量兼职、义务社会工作者组合的模式,专职社会工作者数量少但训练有素,兼职社会工作者利用业余时间无偿或者低偿从事社区服务,但工时和工作经历却被正式承认。这样一方面,对大学应届毕业生,或暂时失业、希望寻找专业工作的人而言,是确保工作履历不中断的极佳途径。另一方面也帮助机构解决了经费不足但却用人紧张、留住人才的问题。

      四、“十四五”期间xx市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发展趋势

      xx年9月,xx省民政厅、省委组织部等21部门联合发布 《关于加强xx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社会工作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具有xx特色的专业社会工作体系,社会工作服务实现民政领域全覆盖和社会治理重点领域基本覆盖。《意见》明确,将加快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实现社区治理、社会救助、卫生健康、教育辅导等20个重点领域基本覆盖。在这一背景下,xx市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将进一步得到壮大,社会作用将得到广泛认可。

      (一)人才数量不断增长

      首先,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将不断增多,培养质量将不断提高。目前,xx省开设社会工作的本专科高校达到20余所,比如xx大学、xx大学、xx财经政法大学、xx轻工业大学、xx科技大学、中原工学院、xx农业大学、xx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xx师范学院、xx理工学院、新乡学院、商丘师范学院、xx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黄河科技学院等等,已培养专业学生7000多人,未来预计还会有更多的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投身到xx社会工作发展进程中来。与此同时,高校也在不断创新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培养方式。一些高校选择与县(市)区的民政部门及社工机构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学科人才联合培育的方式,联合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并让社工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社区实习,进一步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与政府和机构之间的联系。

      其次,社会工作从业人员专业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以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考试为契机,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力度,有计划、分层次对城乡社区、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等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从业人员开展社会工作培训。推行社会工作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与相应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政策的衔接,持有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证书人员,用人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聘用(任)相应级别专业技术职务, 拓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

      再次,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机制将使社会工作人才就业机会增多。社会工作者职业涉及面极其广泛,医院内从事病人心理疏导工作的人员、司法机构处理和疏导家庭 纠纷的人员等,均属于社会工作者范围。按照“大市场,小政府”的发展趋势,以及各地的政府购买服务政策,上述社会工作终究会从民政、司法、卫生等系统中剥离出来,实现市场化、社会化运作,这也会提供大量的社会工作就业机会。

      最后,社会工作行业的人才流失率不断降低。社工虽然是新兴职业,但是随着社会建设的日益深入和民生改善,社会公众将充分认识到社工“助人天使”的职业特质,信服其促进“微观社会和谐”的职责定位。西方社会工作成熟定性的发展历史表明,社会公众信服社会工作者是解决社会问题的“医生”、是领取薪酬的“义工”、是解决公民小事的“能手”、是社区居民离不开的贴心“小棉袄”。随着社会工作在群众当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十四五”期间,社会工作这个新兴职业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再加上一系列国家的利好政策,社会工作行业规范、职业晋升、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等方面有了较好的发展,社会工作的人才流失率会大大减小,同时,还会有其他专业的人才涌入社会工作这一新兴领域,带来社会工作专业的繁荣。

      但是,相对于国内以及国外社会工作者的人口占比而言,xx市目前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数量上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弥补这一差距,xx还有很多难关需要攻破。首先,需要行业内的专家学者、基层社会工作者、社会媒体等相关群体付出更大的热情和努力,积极宣传专业社会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宣传专业社会工作对民众福祉、经济发展、政府绩效的巨大作用,最终引起xx市乃至省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关注并支持xx社会工作的发展,并将社会工作的发展视为关乎xx市乃至xx省形象和政府绩效的大事来办。其次,按照目前的社会工作者与人口比差距来看,xx在目前社会工作者数量和资金支持的基础上,还需要再提升数倍才能赶上全国平均水平。此外,应该在xx市,乃至省内外开展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引进工程,在住房保障、人才津贴、子女教育等方面形成有竞争力的政策条件,以吸引省内外,特别是东部地区发达城市的社会工作从业者来到xx服务。

      (二)人才质量不断提升

      一方面,随着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质量的发展,专业社会工作人才质量不断提升。xx市各大高校通过人才引进,招募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教师,通过优化师资力量,加大校本教研的力度,为专业教师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灵活度,增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学生的培养方式上,注重专业学习和实习相结合, 丰富学生的专业实践,采取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形式,使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另一方面,社会工作专业督导机制的建立, 使得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工作理论知识和实务方法在民政工作中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空间,为掌握主动、树立标杆,通过加强学习培训、专业考试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大幅度提升民政工作系统的社会工作者在社工知识和实务水平,积极引导xx市 “民政工作者社会工作化”转型。建立健全针对社区工作的人才引进、培训交流、激励保障等工作机制,在制度层面积极引导社区专职工作者逐步转变为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十四五”阶段,xx市还要在制度体系和人才激励层面下更大的功夫,尽快地提升xx市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服务能力。具体来说,第一,xx应该依托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建立健全本市的社会工作专家库,并清晰梳理和明确市内社会工作专家的数量、资质、研究领域、信用等级等指数化数据,从而为后续的社会工作培训教育、项目招投标、项目督导、第三方评估等行业发展建立稳定的高级人才队伍。如有必要,还可成立xx市社会工作专家委员会,作为市社会工作协会的一个分支机构开展相关智力支持和标准制定工作。第二,还要开发出系统的、完备的、固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系列培训课程。目前xx市很多社会工作培训的随意性和零散性较强,致使一线社会工作者特别是非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无法接受系统的社会工作培训教育就进入了岗位工作。因此,xx应尽快建立起社会工作者的系列培训课程,非本专业社工应该至少完成60个学时的系统培训才可上岗,本专业毕业社会工作人才进入岗位后也应当接受每月至少一次的中高级社会工作实务能力培训。第三,还要建立对项目社工和特色服务项目的激励机制,拿出一部分专项经费对优秀社会工作者和项目给予物质和荣誉表彰,并为xx优秀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提供人才储备。第四,参考东部地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验,xx市当前亟需建立本地的社会工作者职级和薪酬保障体系,从而为本地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发放以及职业激励提供标准。为此,首先要建立xx市内社会工作者招聘录用平台。可依托社会工作行业协会,统一征集和录入xx市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质、学习经历、工作经历、 荣誉奖励、从业信用记录等信息,从而为业内人员的招聘和录用提供一个公平、公开的平台。其次,应当参照东部地区尽快建立社会工作者的职级区分机制,可按照四级九等体系搭建职级晋升机制,并搭配相应的薪酬激励机制。

      (三)社会工作服务站的阵地作用更加明显

      根据 《xx省民政厅关于印发xx省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豫民〔xx〕5号)文件要求,xx市民政局于xx年12月发布了《xx市乡镇(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用3至5年时间,推进全市各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实现一县(区)一中心,一乡镇(街道)一站点,村(社区)都有社工服务”。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主要聚焦于民政领域服务对象,主要是纳入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保障范围的人员,包括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临时救助对象、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及按照政府购买服务资金使用方向确定的其他民政服务对象。乡镇(街道)社工站的主要服务内容涵盖社会救助、养老、儿童福利、社区治理、社会事务、人才建设、行业发展等七大领域。按照xx市的“一年起步、两年铺开、三年建成、五年提升”的发展思路,社工站建设将成为“十四五”期间xx市社会工作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社工站也将成为社会 工作者开展服务的主要载体。具体来说,xx年,xx市各开发区、各区县(市)至少要购买2个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项目,开展社会工作服务试点工作。xx年,金水区、xx新区应实现辖区所有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全覆盖,其余各区县(市)在60%以上乡镇 (街道)实施社会工作站项目,持续总结试点工作成效,完善服务内容,为全面铺开奠定基础;2023年,全市各开发区、各区县(市)乡镇 (街道) 社工站基本覆盖。2024至2025年,推进城市社区社会工作站建设,总结提升乡镇 (街道)社会工作站项目服务成效,推动打造出具有本地特色的民政基层服务网络。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