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肥城市二手房出售信息 [山东肥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时间:2019-02-03 04:44: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要:当前“乡村旅游”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以山东省肥城市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对象,对其发展的主导思路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将“文化灌注”作为其发展的关键,走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之路,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找准目标市场,构建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接待系统,推动肥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灌注;做减法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131-03
      
      1 肥城乡村旅游的概况
      肥城是桃文化胜地,境内有世界上最大的桃花园――十万亩桃花园,是发展乡村旅游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肥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及其平原与丘陵相间的地形,使10万亩桃园极具游览价值。春季桃花遍野,争奇斗艳,秋季果实累累,香飘万里,宛若人间仙境。加之广大农村至今还保持了原始的乡村风貌,同时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桃民俗,为肥城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2004年10万亩桃花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
      可以说,肥城的10万亩桃园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非常独特,是其它任何地区无法比拟的。另外,肥城还有“全国林网千佳村”、“千亩核桃园”、“千亩板栗园”、“汶河万亩大桑园”、“天然氧吧”翦云山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资源。同时,肥城还有牛山穆柯寨、中华商圣文化园、左丘明文化园等八大旅游区,可以与乡村旅游形成良性互补,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因此,肥城是发展乡村旅游的理想地域。
      2 发展肥城乡村旅游的思路
      一个地区在开发过程中,必须结合本地实际,开发出适合本地实际的乡村特色旅游产品,不可求全求大而投巨资,违背乡村旅游以“真”引人的本质,开发一些虚假的景观景点。因此,结合肥城资源优势、地域文化及优越的地理位置分析,发展肥城乡村旅游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2.1 “文化灌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目前,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是都市居民,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因此,肥城在发展乡村旅游中要特别注意乡村旅游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这是肥城也是国内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
      (1)“天人合一”原则。桃园、田畴、农舍、篱笆、豆角秧,窗含新绿,努力增大“大自然”在游客心目中的份额,多在“绿色桃园”、“绿色户外”上做文章,使游客在吃、住、行、游、购、娱上更加贴近自然,融入自然,使乡村真正成为游客“回归自然”的绿色怀抱,使游客从楼房和汽车中暂得解脱。
      (2)宁静舒缓生活节奏原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丢掉钟表,不闻号令,凭意愿行止起坐,如炊烟轻袅,如闲云舒卷。农事活动安排要“里紧外松”,营造宁静闲淡氛围。
      (3)农家活动展示原则。采摘,灌园,牧牛羊,饲鸡兔,都可让游客短时参与并配以讲解示范。
      (4)农耕场面展现原则。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提纯集粹,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地再现于乡野大地,让游客参与其中。
      2.2 农旅结合复合性开发
      乡村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搞乡村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竞争优势;乡村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乡村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肥城走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可试行以下做法。
      2.2.1 种“色彩田”
      美学素质较高的种植者可以考虑到农作物的色彩。肥城的十万亩桃花园最大的缺陷就是春天色彩比较单一,除了一望无际的粉红的桃花之外,就是黄呼呼的黄土地,容易使人视觉疲劳。因此,应该大胆尝试种“色彩田”。春之麦苗最先给大地带来绿色,桃花红时杨柳吐翠,秋季让桃园换上秋色的金黄。景色之“色”就是风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田”如同画在大地上美丽的图画,使农民在种田的同时为游客贡献色彩缤纷的田园风光。
      2.2.2 种“迷宫田”
      具有旅游知识的种植者都能种出“迷宫田”。无论是庄稼作物,还是桃树的栽种,都可以做到这一点。把田埂渠道设计成迷宫的线路,让游客在桃园、核桃园、板栗园或青纱帐内乘趣游走;也可以把桃园等各种果园搞成“迷宫园”,各路段设置不同品种的鲜桃为奖品以提高旅游者的兴趣。
      2.2.3 设立“动物幼儿园”
      把各户幼禽幼畜集中起来办“动物幼儿园”,能够吸引儿童游客;或在风景雅处设“牧场”,牛羊悠然食草,牧童手握横笛,于绿茵地上野餐或烧烤,别有情调。
      2.2.4 增加游憩功能
      在田园适宜处设石桌石凳遮阳伞,或利用树阴渠旁置躺椅秋千,把大自然建成游客的大“庄园”,让游客充分享受广阔的户外空间。
      2.2.5 设立“戏水场所”
      把用于桃园及农作物灌渠硬化并适当加宽,为游客提供戏水场所。也可修建“人工泉”(把出水口适当掩蔽),喷洒“人工雨”(把喷灌设施加高),这都能激发游客的兴趣。
      2.3 “做减法”来营造乡村旅游环境
      肥城发展乡村旅游,在开发建设过程中不能“轻环境营造,重设施建设”,以高资金投入去大兴土木,在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低门槛”,“门槛”低了,广大农民就能踊跃参与,形成规模,进而创出品牌。同时,“门槛”低了,意味着投资少,效益相应的就高。降低“门槛”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减法”。第一是在现有的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减”,将已经建设或者准备建设的不符合农耕文化要求的项目或活动减掉;第二是在乡村旅游项目开始设计时遵循“减”、“简”的思路进行建设;第三是减掉一些需要高额投资、回收期长的项目,以“俭”为原则进行投资建设。具体的办法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2.3.1 减去污浊求“净化”
      首先是“讲卫生”。卫生条件好了,游客才能放心吃住、安心游玩。所以,猪舍牛棚、粪坑柴堆等一系列不卫生的“辅助设施”,应该转入“地下”或迁出景区,只留果蔬“上阶绿”,花木“入帘青”的明窗净舍。
      2.3.2 减去异质求“纯粹”
      减却“异质”是去除或掩去工业化、现代化设施,使游客进入景区有进入“桃花源”的“隔世”之感,“只知有秦,不知有汉”,“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暂时忘却现实烦恼,沉浸于田园乡梦。
      2.3.3 减去繁杂求“自然”
      减却“繁杂”是突出自然景观,弱化“人间烟火气”。“森林中的小屋”,“荒原上的落日”,景区只突出“天”与“人”,最容易唤起“天人合一”,心凝神释的高层审美感受。
      2.3.4 减去“烦嚣”求宁静
      “烦嚣”是都市生活的一大弊端,肥城发展乡村旅游一定要做“宁静”。不要机器轰鸣,喇叭高叫,人头攒动及人声鼎沸,也不要如电视剧《刘老根》中的俗艳色彩,“乡村集市游”除外。乡村旅游的客人多数有着高层次审美需求,他们追求“人间有味是清欢”,投入大自然,欣赏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带给人的舒缓宁静之感。“天籁”更能突出乡居之宁静,如鸡啼、犬吠、鸟唱、蛙鸣,可适当点缀。
      对乡村旅游来说,“做减法”比“做加法”更经济,“做减法”后的乡村旅游环境更清简、更洁净,田园意趣更浓。“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出现在田野上的景观符号虽然数量少了,但蕴涵的乡村农耕意味更丰富、更典型、更纯粹。
      2.4 要构建地方特色旅游接待系统
      乡村旅游风景区的旅游接待要素,长期以来,虽然以“农家乐”为主,受到了游客的青睐,但还应该在继承其传统的基础上,发展旅游产业链。
      2.4.1 住宿产品
      肥城乡村旅游特色住宿产品的打造,最关键的就是要与地域文化相结合。在历史上,肥城农村的传统民居就是石头房子,非常有特色,给人质朴优雅的感觉。而且这些石头房子大多已经废弃不用。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应该加以修缮和保护,这些就是肥城乡村旅游接待系统中的特色住宿产品。在发展过程中,要追求“外粗内细”的效果。虽然外表粗糙,但内部却应该力求满足游客的需求,干净卫生,向“星级”看齐。不可以“返朴归真”为由,忽略了内部设施的完善。
      2.4.2 餐饮产品
      特色餐饮产品是现代餐饮企业保持生命力的法宝。作为乡村旅游中的餐饮产品更是如此,除了餐饮企业应具备的基本卫生条件之外,作为经营者应该在菜品上下功夫。不要以自己的消费观念角度来考虑问题,应该认真分析游客的消费心理。游客在都市已经吃腻了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他们想吃到的美味应是“忆苦思甜”式的菜品。经营者应充分发挥乡村的资源,开发各种“田园农家菜”,例如肥城近年来开发的“桃花宴”、“肥桃宴”等特色餐饮产品,颇受广大游客的欢迎。但应注重文化内涵的注入,打造餐饮名牌,吸引游客的同时要注意食品的安全。
      2.4.3 购物与娱乐活动
      “购”是旅游六大产业要素中的重要一个,关系到一个地区整体旅游经济效益。近些年来,国内的旅游购物消费在不断的增加。肥城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也要格外注意这一点。自2000年以来,在当地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结合肥城独特的地域文化――桃文化,开发出了一系列的桃木旅游商品,如桃木剑、桃木拐杖、桃木梳、桃木如意等,已获得“全国最受欢迎的旅游纪念品”等20多个国际、国内奖项,深受广大游客的喜爱,到肥城不买桃木旅游纪念品已成为游客的一种遗憾。另外,笔者认为今后肥城还应深入挖掘桃文化,发展创意与桃文化、桃民俗有关的娱乐活动,让游客参与其中,丰富旅游内涵,真正打出桃乡的特色来。
      2.4.4 旅游交通条件
      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提。不要因为道路设施的不完善导致旅游者因看不到路标而找不到目的地的情况发生。道路的狭窄也会使驾车的旅游者在坑凹不平的乡村道路上行走艰难。现在人们驱车前往肥城的家庭旅游者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年一度的桃花旅游节,更是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肥城观光旅游。随着近年来政府投入的不断加大,道路设施的完善使肥城的乡村旅游发展得越来越好。
      2.5 找准目标市场
      一个旅游产品在开发之前,必须要进行科学的市场分析。肥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其有着天然的市场优势。肥城地处“山水圣人”旅游热线的中心地带,交通便利,而“山水圣人”旅游圈的资源构成中,人文景观过多,缺少满足休闲娱乐方面需求的自然景观。肥城发展以桃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项目,恰好适应这一市场需求,与“山水圣人”旅游圈实现一个良性的互补,共同促进发展。
      同时肥城方便快捷的交通,只要稍加宣传,就可吸引济南、济宁等周边市场及北京、天津、上海等远程市场的客源,具有巨大的潜在客源市场。肥城乡村旅游的发展无论是对“山水圣人”旅游区还是对肥城本地的旅游,都将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3 结语
      乡村旅游投资少,风险小,是一项创意到位即可“点石成金”的旅游项目。一方土地,亦农亦旅,同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游憩效益,是一项值得扶持及推广的优势产业。通过上述分析,只要开发恰当,桃乡肥城乡村旅游市场大有可为。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使更多的农民改变传统观念,参与旅游市场经营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特色,将旅游资源转化为农村致富的一条新路,把乡村旅游的“蛋糕”越做越大,让更多的农民尝到甜头。
      
      参考文献:
      [1] 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8.
      [2] 申葆嘉.旅游学原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2):7.
      [3]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2).
      [4] 黄郁成.黄光文.论农业旅游开发的资源凭借[J].旅游学刊,2003,19(10):79~81.
      [5] 张延毅.董观志.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经济地理,1997,17(2):108~112.
      [6] 乡村旅游及其发展概况[N].经济参考报,2004-11-1.
      [7] 段利娟.浅议城市近郊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以郑州市惠济区为例[J].财经界(下半月),2007(1).

    相关热词搜索: 肥城 山东 乡村 研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