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陵园景观设计【陵园景观设计的主题分析】

    时间:2019-02-06 04:38:08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本文主要对陵园类纪念性景观的设计主题进行了分析,分别从陵园景观的设计主题、主题意义以及主题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将南京明孝陵、中山陵、雨花台烈士陵园三座陵园进行了比较。三座陵园服务于不同的对象,自然有不同的主题:明孝陵是基于“事死如事生”的墓葬观念;中山陵为在民众中宣传和推广孙中山“三民主义”及其遗嘱中表达的政治理念;雨花台烈士陵园的设计主题是“历史环境的再现,建筑环境的和谐”。但是三座陵园也有着相同的主题意义和表达方式。
      关键词:建筑设计;景观设计;设计主题;主题意义;主题表达;比较
      中图分类号:J501 文献标识码:A
      
      Subject of Landscape Design in Tomb Garden: A Comparison between
      Landscape Design in Mausoleum of the Ming Dynasty,
      Sun Yat-sen Mausoleum, and Yuhuatai Martyr Memorial Park
      GU Han
      
      一、设计主题
      因为纪念性景观艺术性强,主题的构思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有表象的也有内涵的。由于构思主题而引起的形象表现,可以说是无止境的,永远是探索者追求的目的。研究主题,往往是对所设计的对象做出历史性的判断,对事件的经过作出深入的了解。①明孝陵景观的设计主题可谓将中国古代帝王“事死如事生”的墓葬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明之前的唐、宋帝陵遵循上、下宫制度,在设计的理念上注重的是灵魂;而明孝陵的“前朝后寝”和紧凑有序的三进院落制度,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明孝陵“前朝后寝”是出于“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需要,帝王生前使用的宫殿按“前朝后寝”建造。按照古人的传统观念,皇帝死后也要和生前一样如期“临朝”处理政事,所以仍然需要饮食起居的“寝宫”。朱元璋生前将中国封建集权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他的施政思想在其陵宫的营建上也得到体现,而这种理念也为后来的明十三陵、明显陵和清东陵、西陵所承继,无疑具有开创性。孙中山先生于1925年在北京逝世,根据他本人生前的意愿,选址紫金山南坡为墓地。同年成立了以宋庆龄为首的治丧委员会,并决定举行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公开的陵墓设计竞赛。中山陵的设计主题是在民众中宣传和推广孙中山“三民主义”及其遗嘱中表达的政治理念,也成为国民党组织、筹办的孙中山先生葬礼包括其墓地设计的核心主题。雨花台在国民党统治时期,这个风景秀丽的名胜区,却成了无数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志士惨遭杀戮的刑场。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此英勇就义。因此在1983年6月19日,江苏省及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雨花台烈士陵园规划建设会议,确定了“纪念先烈,庄严肃穆,继承遗志,振兴中华”的建陵方针,雨花台烈士陵园景观的设计主题在此方针的指导下确立为“历史环境的再现,建筑环境的和谐”,为了记录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人对建筑艺术的物质要求固然重要,但是作为纪念性建筑而言,其精神上的要求更为重要。从古至今,各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优秀建筑都表明,建筑物完全可以成为仅为某种精神功能的载体而出现,如帕提农神庙、金字塔、泰姬陵等等。而陵园景观的建造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某种纪念的需要,所以它的本质就是物化形态的精神象征物,以物质传达精神是首要任务。它可以传达敬仰之情、歌颂之情,又或者哀悼、怀念之情等等。同样是纪念死亡,不同的陵园景观却通过不同的设计表达了不同的情感或意义:金字塔和木乃伊是希望身体能永久保存,有朝一日法老复活返还躯体;中国古代的殡葬则是“事死如生”魂灵观的显著表现,神道及石兽是为了再现墓主人生前仪仗的威严和国家强盛的景象。至于应该表现哪一种感情,则要根据不同的纪念对象来考虑,每一个纪念性景观都有它本身的、区别于其它的精神实质。
      二、主题意义
      1、追思“先人”古人认为“死生事大”,对死者尤为尊重,古时帝王墓称陵,圣贤者墓称林,即使死不见尸者也有衣冠冢。而从古至今,许多杰出人物都在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中成为了被崇拜的对象,对他们的崇拜心理大大促使了陵园景观的发展。追思先人是陵墓存在最初也是最原始的目的,不论是哪种类型人物的陵墓都具备这一基本意义。明孝陵是对开国帝王,对祖先的一种追思;中山陵是对一代伟人、革命先行者的追思;雨花台烈士陵园是对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的追思。
      2、表达“崇敬”
      从古至今,多少杰出人物都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社会环境中成为被崇拜的对象,出于对他们的崇拜和敬仰,人们借助建造陵园景观来表达纪念的情感。
      对被纪念的对象进行划分,一类是统治阶级或统治者。统治者陵墓的存在是当时时代必然的产物。帝王陵墓之所以大量存在,或许这个例子多少可以解释个中原因:十七世纪下半叶,当时的权臣高尔拜就曾经上书路易十四:“如陛下所知,除了赫赫战功外,唯建筑物最是表现君子之伟大与气概。”与此同时这类被纪念对象常常被赋予“神”的一些意义。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及马皇后的陵墓,它的“前朝后寝和紧凑有序的三进院落的制度,反映的是礼制,突出的是政治和皇权。”朱元璋生前将中国的封建专制集权发展到极致,他的政治思想和管理措施在其陵宫的设计、建设上也得到体现。陵墓纪念地或缅怀亲人,或纪念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业绩,但其意义均莫过于纪念为革命进步事业而献身的牺牲者。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为了缅怀先烈、教育后人。无数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志士惨遭杀戮的刑场,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此英勇就义。与这一些统治阶级的陵园景观相比,另一类陵园景观是为“人”而建造的,多为纪念历史名人或杰出人物。在陵园景观中,对知名人物的纪念比对帝王、战争英雄的纪念更加具有个性、自由随意,而且更加客观。相比于皇家陵园明孝陵的黄屋顶、红墙,中山陵建筑群采用的是蓝色的屋顶,灰白色的石头墙,这样更加贴近人民,贴近自然,象征着孙中山先生的平易近人。这既有中国传统,但又打破了过去皇家陵墓的惯例。同时在建筑纹样上用几何形取代了“屋脊吻兽”的龙形图案这一传统装饰中帝王权利的象征。与前面所说的一类相比,这些陵园景观因为避免政治性的原因,艺术表达更为自由,所呈现的作品更接近于人物的真实性格。
      3、追求“永恒”
      无论具有哪一种目的性的纪念性空间,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追求“永恒”,即希望被纪念的人或事件,特别是他们所体现的精神,能够像大自然一样,或者像神明那样,永恒存在。
      让六朝兴亡的历史、走马灯似的改朝换代,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同时朱元璋曾混迹于佛门,天地神灵、阴阳风水、生死轮回等观念都会给他一定的影响。明孝陵的营建是为祈求保佑帝祚久远,国运昌盛,使朱家天下世代延续。明孝陵注重陵址的选择,以求一处万年吉壤来造福子孙后代。在民众中宣传和推广孙中山“三民主义”及其遗嘱中表达的政治理念,是国民党组织、筹办的孙中山先生葬礼包括其墓地设计的核心主题。吕彦直的中山陵设计方案最大的特点是把总平面设计成了一个钟形,这就暗示着中山陵是一座警钟,告诫我们世人要警钟长鸣,号召后人要永远记得“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这样的一个名言,将孙中山先生的精神永世流传下去。雨花台烈士陵园在纪念革命烈士的同时,希望将死难烈士为革命信仰坚贞不屈的光辉形象和业绩犹如日月,永远映照在人民的心中,烈士英灵永存。4、记载“历史”
      人们希望将瞬间变成永恒,回顾并记录下历史上发生的事,让事件过程能客观再现或是利用遗址等创作手段创造可以凭吊的场所。明孝陵,让国人时常想起明朝在南京建都者的名字――朱元璋,以及曾经的辉煌,让人缅怀他曾经的业绩。中山陵的建造,记载了孙中山先生毕生的追求和理想。对战争英雄的纪念一类陵园景观数量较多,设计中会有一定选择性和倾向性。1983年6月19日,江苏省及南京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了雨花台烈士陵园规划建设会议,确定了“纪念先烈,庄严肃穆,继承遗志,振兴中华”的建陵方针。雨花台纪念陵园中纪念馆,纪念碑主要表现的是黑暗反动统治下的历史革命志士的殉难,陵园建在无数共产党人和各界爱国志士惨遭杀戮的刑场,成千上万的优秀中华儿女为了民族的解放实现共产主义理想在此英勇就义,是为了记录历史,缅怀先烈、教育后人。设计中,这几种类型特征有时会有交叉,但陵园景观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创造,它必然有明确的主旨和强烈的思想主题,因此它还是会侧重某一特征进行表达。三、主题表达
      人类只有通过语言或其它手段进行沟通,才有可能传达彼此间的情感。因此,沟通可以说是意义产生的基础。在各种艺术形式中,雕塑运用不同的材料,通过造型来表现主题;音乐则是运用旋律来表现主题。那么纪念性景观又是以什么方式来表现主题,受众又以什么方式来领会这个主题呢?
      纪念性景观的主题可运用多种手段来表达,这里包括美术、音乐和雕塑等艺术手段,还包括高科技、新材料等手段,通过对素材进行有效的组合,将纪念的主题意义更准确地表达出来。以下将从修辞的层面,对陵园景观主题意义的表述方式进行分析。
      1、象征
      象征――原义是“寓意于象”,用具体事物或某种形象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思想情感或特定的意义或主题。关于象征的意义,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象征的建立是以具体形象与抽象的意义之间结构特征的相符度为基础,而不要求质的完全契合;二、它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而产生抽象的精神意义,因而象征具有以有限的具体的事物表达纪念性景观表现出无限的意象的效果;三、用一事物来指代另一种事物,这种由联想所引起的意义当然并不是这种事物的属性所在,而是人为的感染力的结果。
      象征是一种文艺创作的手法,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的内容在特定的经验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强烈的表现。陵园景观多采用具有象征意义的手法,如数字、尺度、色彩与所寓意的事物相吻合。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纪念碑,碑高42.3米,碑身宽7米,厚5米,象征着纪念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利用色彩、材质和具有代表意义的自然物的形象象征想象的意象――黄色在古代是帝王的专用色彩,代表帝王,也代表皇家。明孝陵作为皇家陵寝,建筑外墙都用红色,屋顶覆盖着黄色的琉璃瓦。中山陵蓝色的琉璃瓦和灰白色的屋身,象征了孙中山先生开朗,平易近人的性格;雨花台烈士陵园采用了乳白色琉璃作为建筑顶部装饰,象征着革命烈士的正气凛然。
      象征也是造型艺术以抽象形体表达情感的另一个重要手段。在陵园景观设计中有重要地位。因为陵园建筑的象征意义常常超过建筑本身形式上的意义。明孝陵建筑的装饰纹样以龙为主,还有众多龙的亲属,究其原因,龙既然成为人们所崇敬的神兽,那么在装饰中应用龙的形象,自然就带有一种神圣的象征意义。还有明孝陵石像生既标识着帝陵的崇高、圣洁、华美,也起着保卫、辟邪、礼仪的象征作用。当初吕彦直的作品除了符合葬事筹备处关于简朴、中国风格和纪念功能的要求,尤其吸引评判顾问们注意的,还是它那无意而形成的钟形平面的象征意义。评判顾问凌鸿勋指出它“尤有木铎警世之想”。吕彦直否认自己有意将中山陵设计成钟形,他说:“此不过相度形势,偶然相合,初意并非必求如此也。”钟形对于中山陵为何显得如此重要?参观者非经鸟瞰实际上难以觉察的钟形平面为何会受到如此热情的称赞?这里是有缘由的。凌鸿勋所说的“木铎警世”,是理解这一钟形平面附加意义的关键。在《唤醒中国:国民革命中的政治、文化与阶级》一书里,费约翰将中国的觉醒看做是20世纪中国现代化以及文化、政治重建的核心问题。正如费约翰所指出,民族的觉醒并非出于自发,而是被“唤醒”,“改革家和革命家们具有一种强烈的目的感,一种对于理性的支配地位的热切认同,以及一种追求政治组织和纪律的可畏力量,他们呼唤着要‘唤醒’整个国家”。②作为意在唤醒中国民众的文化政治的一部分,中国现代艺术中的许多符号使“唤醒”这一主题得以普及。没有任何符号能比“钟”更适合初生的民国,因为它还与西方文化中的革命和独立主题相关。中山陵两座孙中山先生的雕塑也是一种象征。在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琢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它象征着孙中山的不朽存在。墓圹正中的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象征着孙中山先生不朽的遗体。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纪念馆檐下正中雕刻的“日月同辉”图案象征着死难烈士的光辉形象和业绩犹如日月,永远映照在人民的心中,烈士英灵永存。纪念碑碑顶造型的设计,综合表现了“火炬”、“旗帜”与“钟鼎”等象征含义。2、再现
      再现也叫“再生”或“重现”。再现手法的特点是对主题意义的表达最直接,感染力也是强烈的。再现的手法,是通过对历史场景或情节的模拟,调动各种相关线索,引发必要的联想,引导适当的推理,以恢复遗忘的知识或经验。再现的手法,也可分为具象再现和抽象再现两种,抽象的再现有时与象征手法具有某些共通之处。明孝陵的主题表达方式主要采用了再现的手法。从陵园布局看,首创了以孝陵殿为中心,组成南北走向的三大院落,平面呈竖式长方形,加上与方城明楼、宝城宝顶相连结,恰似宫廷中前朝后寝的建筑模式的翻版,表明朱元璋为自己死后作了仍如生前,前朝后寝那种生活方式的安排。陵墓石刻,主要包括碑刻、望柱、石像生等。它们的设置不仅具有纪念意义,而且是一种仪仗形式,目的是再现墓主生前的等级与拥有的权利。皇帝为了自己的安全与威仪,在宫殿门前大道两旁布置有警卫人员,这一举措也同样运用于陵寝之中,陵园门前神道两旁陈列的石刻群就属于警卫性质的。但因为古人迷信鬼神,墓前的警卫除了官吏士卒的形象以外,还布置了象征吉祥和驱除鬼怪的动物形象。前人有“石马嘶风翁仲立,犹疑子夜点朝班”之咏,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明太祖生前的仪仗场面。中山陵中两座雕塑也是一种再现。在祭堂正中,是一尊大理石雕琢而成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坐像高4.6米,孙中山身着长袍马褂,双脚并坐,膝上摊着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神情沉思,再现了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沉睿智。瞻仰者可以聚集在像前表达自己的敬意,仿佛是在和孙中山先生直接交流。墓圹正中的孙中山先生汉白玉卧像,再现了孙中山先生的遗体供人们瞻仰。雨花台烈士陵园是以历史事件为主题的纪念性陵园,选址是在原国民党屠杀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刑场,那就是悲剧的产生地,选址设在原址,这是合适的,因此要有一种适配的意识,也就体现了“历史环境的再现,建筑环境的和谐”这一总构思。其中的雕塑也是运用再现的手法,北殉难处烈士就义群雕,庄严凝重,再现了先烈们就义前的光辉形象;主题是“坚贞不屈”的砸碎旧锁链的烈士铜像再现了愤怒的革命烈士挣脱反动派的枷锁;《忠魂颂》浮雕再现了革命烈士们在英勇战斗的场景。3、叙述
      “叙述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指作家对人物、时间和环境所做的概括说明和交代,作家一般用描写、叙述等来塑造形象”。③叙述的手法具有历时性的特点,对观众的感染是渐进性的,往往是通过时空的转换来完成,比如采用空间序列。在纪念性景观中,叙述的手法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历史事件纪念馆、名人纪念馆这些具有史料意义的场所中,利用叙述的手法,向观众展示某人物的整个生平或某个历史事件。吕彦直设计的中山陵建筑中用体现孙中山先生思想的匾额,从牌坊的“博爱”到陵门的“天下为公”到祭堂“民族”、“民权”、“民生”及“天地正气”到再到墓室里“浩气长存”,叙述着孙中山先生一生的思想及追求,这是一种比较直观的叙述方式。中山陵祭堂中的孙中山先生坐像底座的四周,刻画着6幅反映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浮雕,内容为:如抱赤子、出国宣传、商讨革命、振聋发聩、国会授印、护国讨袁(以时间顺序排列)。这些浮雕默默地诉说着孙中山先生的战斗不息的一生。雨花台烈士陵园构思最终以纪念馆和纪念碑两个主要空间及其过渡空间来表达,这两个空间既是对革命历史的叙述,也是对革命烈士的纪念。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轴,将轴线贴切的镶嵌到这起伏自然的地貌中,顺其势而求其形,使空间程序和人们在参观、瞻仰中获得的感受意义相吻合。从南广场、台阶、纪念馆、馆前空场、桥、哀悼群雕、组合的水池,登上碑前广场,上大台阶,平台立碑,纪念碑的群组构思,是要使人们参观达到一个纪念的高潮,一种主宰全局的氛围,碑后的栏杆呈弧形,给人一种结束的感觉。一种起伏沉思的程序,一种上下登高而开阔的程序,一种从有限达到无限的程序,一种富于意义的程序,是对观者情感的一种引导,一种叙述,娓娓道来。雨花台烈士陵园的景观设计中没有喧哗与炫耀,以一种近乎平凡的手法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值得纪念的、难忘的空间;而是由一系列叙事般的、亲切的空间组成的纪念场地。4、隐喻
      比喻的一种――隐喻,用一个词或短语指出常见的一种物体或概念以代替另一种,从而暗示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隐喻是移情作用的结果,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与个人经验的不同,不同的人对同一物体就会产生不同的联想,这就是隐喻的“模糊性”。用隐喻的表达方法富有艺术魅力且表意深刻,耐人寻味,启发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加强了形象的生命力和永恒性。与象征的不同特点在于,隐喻是建立在人们的某种社会约定或过去的经验与知识的基础上的。
      关于明孝陵明初享殿的具体形制,根据现存享殿台基上遗留下来的石柱础来看,原来的享殿是面阔九间、进深五间的建筑。中国古代的阴阳学说将天下万物分为阴阳,男性为阳,女性为阴,连数字也是单为阳,双为阴,在阳性的单数中,九为最高数,五为居中之数。在早期经书《易•乾》中称:“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说:“言九五,阳气盛至于天,故云‘飞龙在天’。此自然之象,犹若圣人有龙德,飞腾面居天位。”后人便寓意九五是人君的象征,将帝位称为九五之尊。所以皇帝陵园中最为重要的祭祀建筑往往被设计为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雨花台烈士陵园中的纪念碑,碑高42.3米,碑身宽7米,厚5米,寓意是纪念南京1949年4月23日解放。另外,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因此,人们在利用植物进行造景的过程中,会根据特定的环境,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生理和外形特征,通过拟人、寓意等艺术手法,使许多植物成为了高尚品质和高洁情操的象征,即用植物的语言来创造一定的意境,由此来加深参观者对特定环境的了解与感悟。如松柏因其苍老刚劲、蟠虬古拙的形态和不怕严寒、四季常绿的生物学特性,比拟人的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意志和精神。雨花台烈士陵园内常用的松柏类植物有:柏树、龙柏、雪松、桧柏、黑松、马尾松、日本五针松、金钱松、日本冷杉、池杉等。另外,桂花香气四溢,喻示革命精神永放光芒,烈士们的业绩流芳百世;含笑祝愿先烈们含笑九泉;杜鹃寓意先烈们大无畏牺牲精神等等。雨花台烈士陵园中大量应用这类植物,使纪念这一中心主题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陵园景观设计中,这几种主题意义表达的方式有时会有交叉,从不同角度和需要综合运用这一些表达方式。
      
       ① 齐康《纪念的凝思》,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年版,第5页。
       ② 赖�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82页。
       ③ 辞海编委会《辞海(1999年编缩印本)》,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56页。
      
      参考文献:
      [1]齐康.纪念的凝思[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2]潘谷西.南京的建筑[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5.
      [3]潭垣、吕典雅、朱谋隆编著.纪念性建筑[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中山陵园管理局,南京孝陵博物馆编.明孝陵志(新编)[C].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5]臧卓美编著.明孝陵――建筑卷[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6]李开然.景观纪念性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7][民国]王焕镳撰.明孝陵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8][民国]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编.总理陵园管理委员会报告(上)(下)[R].南京:南京出版社,2008.
      [9]王韦编著.明孝陵――石刻卷[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0]丁奇.纪念性景观研究[D].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003.
      [11]赵海翔.纪念性景观表现[D].北京:中央美术学院,2005.
      [12]赖�霖.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82.

    相关热词搜索: 陵园 景观设计 分析 主题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