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14款保鲜膜均未检出DBP、DEHP增塑剂

    时间:2020-05-04 08:51:17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杨庄蓉

    根据本刊此次送检14款保鲜膜的检测结果,妙洁、佳能、心相印、克林莱等14款保鲜膜均检出不定量化合物。

    此外,14款保鲜膜均未检出两种增塑剂DBP、DEHP,消费者无须担心此次样品这两种增塑剂的安全问题。

    心相印、妙洁、佳能等迁移出微量化合物

    由于保鲜膜长时间直接接触各类食品,本刊对保鲜膜中的化学物质是否会迁移到食品中进行了测试。

    通过模拟油性食物,检测保鲜膜在常温(40℃,10天)、微波炉(121℃,2小时)两种使用场景下的总迁移量。

    GB 4806.7-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中对包括保鲜膜在内的食品接触用塑料的总迁移量的限量为10 mg/dm?。

    结果显示,心相印、妙洁、佳能等14款保鲜膜均检出迁移出不定量化合物,其中,在长达10天的室温使用场景测试下,3M、美丽雅相对析出的化合物较少,为1mg/dm?;而心相印、洁成相对其余12款总迁移量稍多,不过检出量均在安全范围内,符合国家要求。

    除了室温测试场景,本刊还加入了微波炉测试场景。

    此次测试的14款保鲜膜大部分宣称可以微波炉加热,但许多保鲜膜都在其包装上提醒:使用微波炉加热时,请勿将保鲜膜与食品或高油食品直接接触等字样。

    那么,当这些保鲜膜在高温条件下与油脂接触,是否仍然安全?

    结果显示,在微波炉使用场景测试中,14款保鲜膜都有不定量化合物析出,含量在0.7~1.2 mg/dm?之间,符合国家要求的安全范围。

    其中,旭包鲜、3M、美丽雅3款表现相对较好,析出化合物较少,均为0.7mg/dm?,而心相印与室温条件测试情况相似,相对迁移出的化合物较多。

    这些从保鲜膜中析出的物质,迁移到食品中对人体有害无益,尤其是保鲜膜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在温度较高时更易迁移,一旦进入人体,可能会对内分泌系统造成较大危害。且随着时间推移,迁移量也会逐渐增加,尤其在油性食品中的迁移趋势更为明显。

    但是,日常生活中油脂类食品是保鲜膜经常接触的一大类物质,本刊建议,尽可能不要使用保鲜膜尤其是PVC保鲜膜包裹肉食、熟食以及含油脂的食品,也不宜直接用微波炉加热。

    均未检出两种增塑剂:DBP、DEHP

    近段时间,保鲜膜尤其是PVC保鲜膜的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不管是专业机构、食品厂家还是消费者都心生疑虑:保鲜膜直接包装食物,在常温、冷冻、加热或微波炉使用情况下,是否会产生有害物质?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保持食物的品质、原味、延长存放时间而使用保鲜膜。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少伟对本刊表示:“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保鲜膜材质主要分为三类: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

    此外,聚乙烯PE根据合成的单体、方法、路线的不同还可分为低密度聚乙烯LDPE、 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等。

    刘少伟介绍称,PVDC保鲜膜具有很高的阻隔性能,适合包装熟食和肉类制品,耐热温度最高,可用来微波加热,但价格较高;PVC保鲜膜透明度好、有一定的黏性,而且价格低廉,因此长时间是保鲜膜市场的主流,如果与油脂食物接触、高温加热或者用微波炉加热,可能会有塑化剂迁移出来。

    PE是全球用量最大的通用树脂,化学性质稳定, PE薄膜透水透气适中,适合食品保鲜,且安全性相对PVC更高,这些特点使得PE迅速在保鲜膜市场发展壮大。

    而加入塑化剂,是为了提高塑料保鲜膜的软化性能,增加韧性使之不易破裂,并有很好的黏性和透明度。

    塑化剂,也称增塑剂,是一类常用的塑料加工助剂,由于能够增加塑料的塑性,改善加工功能,赋予产品良好的柔韧性而被广泛应用。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不同类保鲜膜可塑性为:PE>PVDC>PVC, 为了达到同一可塑水平, 三种膜可能所需增塑剂的剂量则正好相反。也就是说, PVC保鲜膜需添加较多的增塑剂。”

    随着增塑剂工业化生产,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逐渐成为增塑剂的主体,如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丁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乙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NOP、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等。

    但是,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被证实会干扰人体内分泌,影响生殖系统,引起多种疾病,欧盟化学品管理局(简称ECHA)将DBP、DEHP、BBP归为CMR(致癌、致突变、生殖毒性)物质。

    为此,本刊檢测了14款保鲜膜中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两种增塑剂,检测的14款保鲜膜均宣称为PE材质,无PVC材质保鲜膜。

    结果显示,14款PE材质的保鲜膜均未检出DBP 、DEHP两种增塑剂。

    目前,我国GB 968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用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对PVC塑料材质中的DBP限量为5%、DEHP限量为5%、DINP限量为43%,并无对PE材质的要求。

    而对所有食品接触材料制品中的DEHP特定迁移限量为1.5 mg/kg、DBP特定迁移限量为0.3 mg/kg。

    欧盟食品接触塑料法规EU No.10/2011规定,PE、PP材质中的DBP限量0.05%,DEHP、BBP、DINP及DIDP限量均为0.1%。

    中国增塑剂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多年来中国增塑剂市场中邻苯类品种占到了80% 左右,目前,我国是亚洲区域增塑剂生产量和消费量最多的国家。

    但眼下国内企业生产的主要增塑剂在许多方面,特别是卫生、低毒性等都难以达到各国环保的要求。

    瑞士政府决定禁止在儿童玩具中使用DEHP;德国也禁止在与人体、卫生食品相关的所有塑料制品中使用DEHP;与此同时,在日本,DEHP作为塑料助剂只限于应用在工业塑料制品中。

    不建议消费者使用 PVC保鲜膜包裹食物

    此前,廉价的PVC保鲜膜曾是人们主要使用的保鲜膜品类,但产品中氯乙烯单体(VCM)残留量以及大量DEHA塑化剂的毒性让PVC材料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目前消费者更多使用的是安全性更高的PE材料。

    刘少伟对本刊表示:“因为增塑剂易溶于油不溶于水,所以保鲜膜与油脂类食品接触时更易渗出,一旦溶解到食物中,对健康不利。”

    2005年,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加强食品保鲜膜监管有关问题公告》,禁止生产销售含有DEHA或氯乙烯单体含量超标的PVC食品保鲜膜,禁止企业用PVC保鲜膜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

    但这并不代表国内PVC保鲜膜无人使用。本刊查询多个电商平台,发现天猫、苏宁易购、京东等平台上仍有大量PVC保鲜膜在售。

    PVC材质的保鲜膜仍拥有较大市场的主要原因是许多超市、水果店、熟食店等对保鲜膜的需求量较大。而且在超市,消费者常常看到被保鲜膜包装的肉馅、酱猪蹄、小黄鱼等油脂类食品,难以辨别其材质。

    此外,部分电商平台的评论显示,许多店铺也常采购使用。

    “PVC保鲜膜不能接触油脂食品, 不能高温使用。” 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系主任赵梓年曾指出,“ PE及 PVDC保鲜膜相对更安全。”

    天津科技大学食品工程与生物技术学院副教授李霞也表示,PVC 加工过程中必须添加一些增塑剂以增加膜的韧性, 随着时间推移及一定的环境因素会迁出。危害的关键在于迁出量与转入食品中的量。一般来说, 食品加热、接触油脂会导致增塑剂迁移量更高。

    【特别声明】:本报道中试验结果、提及品牌仅对测试样品负责,不代表其同一批次或其他型号产品的质量状况。

    相关热词搜索: 增塑剂 保鲜膜 检出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