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齐襄王与宋太祖:高明的帝王之“术”

    时间:2020-10-28 03:54:03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刘志刚 胡阿祥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其中的“法家”有三种主要的思想流派,分别在主張“法治”的基础上而有所侧重。其一重“法”,强调建立法制,以约束臣民;其二重“术”,强调运用谋略,来驾驭臣下;其三重“势”,强调确立权威,以震慑群臣。三者之中,“法”与“势”基本上都具有外显属性,是明白可见的;而“术”则具有一定的隐蔽属性,特别是某些暗藏于心、不动声色的权谋之术,更是难于形之于外。所以,如何做到有效地运用“术”,往往也最考验帝王的执政能力。

    重“术”思想以郑国人申不害为宗。申不害曾担任韩国的相国,辅助韩昭王推行“法”治、“术”治,在他的治理下,韩国一度十分强盛,诸侯各国都不敢来侵犯。申不害为政,主张君主对于“术”的运用,要懂得顺势而为,化解矛盾,以此收获“以柔克刚”的奇妙效果。《战国策》中有一则故事,就讲了齐襄王通过对“术”的灵活运用,来达到收获民心的目的。

    齐襄王即位后,任用田单为相国。在此之前,由乐毅率领的燕国军队曾接连攻破齐国七十余城,只有莒和即墨两个城没有攻下。田单坚守即墨数年,最后以火牛阵大败燕军,并乘胜追击,尽数收复齐国失地,还迎立了齐襄王。因为这些功劳,田单在齐国的威望很高,齐襄王对他颇为顾忌。

    有一天,田单乘车外出,在经过一条河时,见到有位老人徒步涉水,可能是因为河水太冷,老人冻得坐在地上走不了路。田单一时找不到多余的衣服,就解下自己的大衣送给老人穿。齐襄王听说这件事后,对田单就更加讨厌了,认为田单是故意向百姓施恩,借此博取更大的威望,然后找机会来取代自己成为齐王。他心里这么想,嘴上不自觉地就说了出来,并且被不远处一位穿珠人听到了。

    齐襄王索性就问这位穿珠人怎么看待这件事。穿珠人回答说:“不如因以为己善。”劝齐襄王把田单做的这件善事转化成自己做的。齐襄王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说:“寡人忧民之饥也,单收而食之;寡人忧民之寒也,单解裘而衣之;寡人忧劳百姓,而单亦忧之,称寡人之意。”这段话说得很漂亮,简单来说,就是你田单所做的一切善事,无论是给百姓饮食还是衣服,都是按照我齐襄王的意思做的。不但如此,几天之后,齐襄王还特地召见田单,在大庭广众之下慰劳了一番,同时又下令表示要收留那些受困于饥饿和寒冷的百姓。这样一来,齐国的百姓都认为,田单所有的善政,都是在齐襄王授意之下实施的,于是纷纷颂扬起齐襄王的功德来。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中,齐襄王借力使力,几乎没费多少力气,很轻巧地就把田单的功劳转化成自己的功劳,既收揽了民心以为己用,也消除了君臣之间潜在的对抗危险,其对权谋之“术”的运用,可谓十分高明。而在北宋年间,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做法,同样显示了帝王之“术”的灵活与高效。

    宋朝建立之初,除了致力统一天下,不使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之外,宋太祖赵匡胤还一直担心某种可能来自身边的潜在威胁。他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历史上看,因为地方藩镇势力太强,所以自唐朝末年以来,短短几十年间,天下分裂,五代十国,出现了一堆“皇帝”,这可谓前车之鉴;从现在的情形来看,经过多年征战,天下固然渐趋平定,但也锻炼出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这些人握有重兵,而且功勋卓著,一旦生出反叛之心,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是眼前之忧。更何况,当初赵匡胤自己也是因为仗着手里的兵权,才夺取了后周的天下。

    赵匡胤思来想去,最后决定“开诚布公”地和这些将领谈一谈。不过,虽说要“开诚布公”,但是具体如何谈,却是需要一定谋略的。于是,某天下了晚朝,赵匡胤召集石守信等将领留下来喝酒。喝到酒酣耳热之际,赵匡胤向几位将领倒起了苦水,说如果不是靠着大家的力量,自己是做不了皇帝的。但现在感觉做皇帝太难了,几乎每天都睡不好觉,吃不下饭,远远不如当初做节度使的时候快乐。经他这么一说,石守信等人自然就要问个为什么。赵匡胤接着说,原因其实很简单,皇帝这个位子,天下有几个人不想坐呢!话说到这里,几位将领大概都吓了一跳,连忙跪下叩头,说皇帝您多虑了,现在天下已定,谁还敢生反叛之心!

    双方的对话进行到这里,赵匡胤表达了自己的担心,而将领们也表达了自己的忠心,可以说第一个环节已经完成。但赵匡胤接下来话锋一转,又进入了对话的第二个环节。他说,我知道你们不会这么做。但是,谁能保证你们的手下没有贪图富贵之人?一旦他们硬把黄袍披到你们身上,你们就算不想做皇帝,估计也不得不做了。赵匡胤的这番话,首先表达了对几位将领的信任,接着又表示只是信任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甚至直接以自己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故事为例,把困扰自己的难题又抛给了几位将领。这样一说,石守信等人总算明白了皇帝真正的意思,但这个难题又不是仅仅靠着空口表达几句忠心,就可以解决的,不禁心下惶恐,继续叩头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怎么处理,还请皇帝拿出个妥善的解决方案。

    这正是赵匡胤想要的结果。在对话的第三个环节,他先是跳过问题不谈,而从侧面提醒诸将,人生苦短,所谓富贵不过是多多积财享乐,保持后代足用而已。然后他又转回到原来的话题,劝说诸将不如放弃兵权,受封到地方上去,择买好田好宅,为子孙后世置办家业,然后以歌舞美酒相伴,让自己尽享天年。同时他还保证,要同诸将结为姻亲关系,君臣之间上下相安,永无猜疑。

    言尽于此,赵匡胤已充分表达了他打算要解除诸将兵权的真实想法。赵匡胤的这一番话,摆事实,讲道理,而且逻辑清晰,条理分明,既暗含皇帝权威,又兼顾君臣情分,最后还把方案当面提出,这样一来,几位将领就避无可避,只得连声称谢了。第二天,诸将纷纷以生病为由,请求皇帝罢去军职。赵匡胤依其所请,并信守诺言,将诸将分置各州,轻轻松松地将兵权收回到了自己手中。唐末以来,曾给诸多帝王造成无数困扰的君弱臣强的现象,就因为这一场宴会上的几杯热酒,而从此烟消云散。

    齐襄王“因以为己善”,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这就是高明的帝王之术。我们可以看出,“术”虽无形,但是有力,关键在于讲求谋略,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以化解矛盾,消除对抗,平衡各方力量。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齐襄王不把田单的善政归为自己的善政,而是与田单进行对抗,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如果宋太祖没有把解除兵权这件事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并且对后事做好妥善处理,而是直接要求诸将交出兵权,后果又会怎样?如此看来,战国时“法家”提出“术”的概念,并将之与“法”“势”并列,共同看作帝王治国理政的三大要素,的确是很有道理的。

    (刘志刚:常熟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历史学博士;胡阿祥: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水师范学院甘肃省“飞天学者”讲座教授)

    责任编辑:彭安玉

    相关热词搜索: 太祖 帝王 襄王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