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隋唐茅山宗高道王远知的境界

    时间:2020-12-07 03:58:3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张正线

    内容摘要:王远知以一百二十六岁的高龄受到唐代统治者和百姓的瞩目,创造着神话般的奇迹;他出身显贵,从小热衷道教,融合佛道的理论开拓创新;他学识渊博,利用自己所学,为历代帝王出谋划策,提高了道教的地位,使茅山派在唐代成为了道教的主流,茅山派的思想意识形态几乎占据整个唐王朝的统治。他重视道教的开放性,广泛游历,惠眼识人,注重发扬广大茅山道,使茅山道派后继有人;王远知为大唐帝国的创建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本人又能激流勇退,淡泊名利,其精神境界受到世人的尊崇。

    关键词:隋唐茅山宗高道 王远知 境界

    王远知为茅山宗第十代宗师,出身显贵,聪敏好学,博览群书。他在瞬息万变的形势下,能认清中兴之主,然后利用所学,使唐统治者不但认同茅山宗,而且还使茅山道成为了道教的主流,奠定了道教的崇高地位。他注重养生,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受到了世人的瞩目;王远知为了扩大茅山道派的影响,不断游历,广收门徒,惠眼识人,培养了茅山道的知名人士,使茅山派后继有人。王远知学养精深,为道门一代宗师,他的言行举止,处世态度,对后来道教徒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王远知培养出来的知名门徒学识渊博,道义高深,且遍布于南北各地,不断传播茅山道的精髓,使茅山派的思想意识在整个大唐王朝占据核心地位。

    一.学识渊博,突显政治才华

    王远知出生于官宦世家,其祖父和父亲俱官至刺史,其母也是官宦之女。长于官宦之家的王远知,聪明好学,博综群书,加之悟性高,年青时就显示出了极高的文化素养。其父昙选崇信佛教,家中佛教藏书不在少数,王远知也读过许多佛教经典。王远知的父亲比较开明,相信和尚宝志的言论,所以对于王远知喜欢道教并不强加干涉,这为王远知成为茅山派宗师打下了良好基础。家中藏书多,王远知颇能融汇儒、释、道各方面的知识。博览了家中藏书之后,王远知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所学。当他听说陶弘景是上清派的一代宗师,非常博学,颇受梁武帝的器重,享有“山中宰相”的美名,他就去茅山拜陶弘景为师,深受其师喜爱,成为了道士。王远知不但从陶弘景那里学到了道教的思想理论,掌握了茅山道的理论精华,还学到了陶弘景作为一名山中宰相具有的政治才能。为了掌握更多的知识,他转易多师,又师事宗道先生臧矜,从臧兢那里接受了许多玄学的理论。“王远知著有《易总》十五卷,题王法主撰,久佚”。i可见,王远知曾深入研究了《周易》的阴阳五行、八卦學说理论,《易总》是我国较早研究《周易》的著作之一。他的这些知识,为他以后从事政治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远知非常了解一种宗教的存在和发展,不但要有下层群众的宣扬,同时也要得到上层统治者的支持。在陈朝时,他名声已经广播,他刻苦钻研《易》,给人算命,知人生死祸福。陈后主听到他的名声后,召入重阳殿,王远知辩论超诣,深得陈后主的礼敬,离开时,陈后主赏了很多的钱财送还其回到茅山。王远知用这些钱财在茅山建造了靖室居住,孜孜不倦的研究道教的道义。炀帝即帝位后,向王远知亲执弟子之礼,炀帝向王远知所询问的有关神仙之事和天下大事,王远知都能对答如流,令炀帝很满意,在京师建造了玉清玄坛让王远知居住。王远知确实感激炀帝的款待,也曾想过为炀帝效力。当炀帝要劳民伤财去扬州游玩时,王远知认为炀帝不应离开京城而去南方,炀帝没有听从,此事让王远知看清了炀帝的残暴不仁,他不能助纣为虐,于是毅然离开。在群雄争鹿中原之时,他要辅助哪位名君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发扬光大茅山派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难题。他权衡再三,最终锁定了和炀帝有亲属关系的李唐王朝。李渊起兵之时,王远知向李渊密传符命,坚其决心,助李氏取得天下。由于王远知在李渊建唐过程中充分发挥了政治才能,受到了高祖的封赏。

    武德年间,太宗李世民在平王世充时,与房玄龄微服拜见王远知,王远知一见李世民,就认定其将来必登上皇位,成为一代明君。李世民与王远知经过一番畅谈,李世民发觉王远知天文地理、方道儒释、用兵之法、治国之道等方面无一不精,认为天下传言不虚,对王远知非常佩服。王远知和李世民的一番谈话更加鼓舞了秦王的士气,为其夺权做了心理的准备。李世民很希望王远知能出山治国安民,但被王远知婉言谢绝,这使得李世民更加佩服这位仙风道骨的宗师。

    二.惠眼识人,壮大茅山派

    王远知很清楚,要想使茅山派不断壮大,思想意识形态的渗透最重要。如何才能使茅山上清派的思想意识为君主采纳,并且使这种思想意识深入到日常百姓的生活中,王远知进行了深入的思索:要想使统治者不断的信奉道教的思想,使道教能和儒家、佛教相抗衡的话,就要有一批学识渊博,道德境界高深的高道来继承自己的思想,使茅山道形成星火相传的形势。在茅山时,王远知收了同乡20岁的王轨为徒。16年来,他苦心栽培王轨,亲传《道德经》《西升经》《灵宝经》《南华经》的精髓给王轨。王轨还经常将他从老师那里所学到的道学知识传授给其他入道的人。王远知曾带王轨游京洛,让王轨不但增长了见识,也结交了统治阶层。之后,王远知借茅山道观需要修葺为由,让王轨回山修葺,之后王轨就留在茅山收集整理道经,还收了不少著名的弟子,这使得茅山道派在南方有了坚实的基础。

    王远知要扩大茅山派在全国的影响,因此他应邀拜见隋炀帝,无非是想借助统治者的力量来壮大茅山派。“炀帝优礼王远知,使其得以从南方到北方进行传道活动,这对于道教茅山宗的北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茅山宗的扩展势力争取到了支持,而且为唐代茅山宗横贯大江南北、成为道教主流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ii也为王远知物色在北方传播茅山道的继承人提供了保障。王远知在北方曾几次得到最高统治者的接见,炀帝还在京师置玉清玄坛让他居住并亲执弟子礼,这使他的声名传遍了大江南北。许多著名的道士都仰慕他的名声,想让自己的弟子拜王远知为师。道士刘爱道就鼓励潘师正拜王远知为师。潘师正以孝闻名,声名远博,王远知应该早有耳闻,当他见到潘师正,非常欣喜,欣然收潘师正为徒,还称潘师正为潘仙,授以三洞真经,留师正在嵩山传道。潘师正在嵩山修道,传承并弘扬上清经法于北方。之后,潘师正被尊为国师,深得高宗和武后的尊敬,他的弟子韦法昭、司马承祯、吴筠等也是名气远播。

    唐朝立国后,王远知以道教领袖身分拥护李世民,助其夺得皇位。功成身退,固辞还居茅山。太宗为了报答王远知。贞观九年,“敕润州于茅山置太受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iii进一步壮大了茅山派的队伍。

    王远知历经陈、隋、唐三朝更替而恩宠不衰,为茅山宗在唐代成为道教主流的格局奠定了基础。王远知以126岁的高龄仙逝,潘师正,徐道邈、陈羽、王轨是王远知培养的著名弟子。这些弟子各尽才能,继续发扬了其师的风格,使茅山道教进入历史鼎盛时期。

    三.形神兼养,提升人格魅力

    王远知高贵的出身,渊博的学识,宁静而淡远的处事风格,曾得到了陈隋唐几个统治者的尊崇,帝王以能受茅山之符箓为荣,能拜王远知为师而自豪,这就使他具备了与众不同的魅力。隋王朝统一之后,王远知的声名随之传入北方。隋炀帝为晋王时,曾具礼迎请过将近八十岁的王远知。王远知来谒见炀帝,既至忽须发变白,过一会儿又变黑,王远知的道行令炀帝又敬又惧而遣送他回到了茅山。之后,隋炀帝又亲执弟子之礼,提高了王远知的声望。

    李世民为秦王时,一百多岁的王远知为李世民登上皇位做出了贡献。太宗记住了这位仙风道骨的一代宗师王远知。李世民称帝之后,对王远知关怀备至,大加赏赐,置道观,度道士,并下旨表彰王远知的不慕名利的品质。“先生操履夷简,德业冲粹,屏弃尘杂,栖志虚玄,吐故纳新,食芝饵术,念众妙于三清之表,返华发于百龄之外,道迈前烈,声高自古。非夫得秘诀于金坛,受幽文于玉笈者,其孰能与此乎!朕昔在藩朝,早获问道,眷言风范,无忘寤寐……”iv

    这份玺书充分肯定了王遠知的行为及体现出的人格魅力。王远知的人格境界已经超越了贯常的功利境界:他不贪恋官位,激流勇退,品德高尚,平易质朴,在修炼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品质,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以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精神自由。王远知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茅山派宗师,非常注重修道养生。他修道基本上以清修为主,吐故纳新,食芝饵术。他超脱世俗,挑战生命的极限,活到百岁之外,创造了生命的奇迹,让当时的人们产生了一种莫名奇妙的崇拜感。王远知对于金丹之术不太重视,没有材料看到他为统治者花费精力去衍炼金丹,他把主要的精力用在了规劝统治者如何治国安邦上。王远知追求自由、潜心问道,淡泊名利的精神受到很多人的仰慕,吸引着许多文人流连忘返,有的甚至想加入茅山派,追随王远知在山中修炼,以成为茅山派弟子而感到荣耀。

    王远知神奇的出身,个人禀赋和努力,使最高统治者产生了敬畏之情。王远知以一百二十六岁的年龄寿终正寝后,还受到唐最高统治者的尊重和加封。

    王远知用他的政治才能为唐代统治者的太平盛世出谋划策,帮助李氏二代,不但赢得了唐代统治者的尊重,奠定唐代重道抑佛的基础,而且使得道教的地位超越了儒家和佛教而成为了国教;他清静寡欲,与世无争的思想受到了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敬仰。他学识渊博,惠眼识人,广收门徒。他的后代传人又发扬他的精神,传播他的思想,这些传人有很多成为了唐代的国师,广大了茅山派,使得茅山派在整个大唐都享有崇高的地位,成为道教主流。其后传人遍布南北名山,广泛传播三洞经法,王远知之开创之功不可没。

    参考文献

    [1]李永刚编著,《茅山道教》[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2]李大华.李刚.何建明著,《隋唐道家与道教》[M],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3]刘昫等撰,《旧唐书.王远知传》[M],中华书局,1975年5月

    注 释

    i李永刚编著,《茅山道教》[M],第36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ii李大华.李刚.何建明著,《隋唐道家与道教》[M],第23页,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iii刘昫等撰,《旧唐书.王远知传》[M],第16册,第5125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

    iv刘昫等撰,《旧唐书.王远知传》[M],第16册,第5125页,中华书局,1975年5月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人文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茅山 隋唐 境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