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成家班40年:不想哭的成龙还是忍不住掉了眼泪

    时间:2021-01-10 08:02:14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江宇琦

    导语

    四十年前,在香港动作片最兴盛的时候,五个年轻的武行自立门户,创建了自己的班子。

    在香港武师团队遍地开花的年月里,这本来并不是什么大事。然而,彼时毫不起眼的成家班,却在四十年的风风雨雨间,成为了名气最响亮的动作团队,并影响改变了香港动作电影的历史。

    “男人四十”,是许多文艺创作里都喜欢用到的一个符号。它往往代表了从稚嫩走向成熟的转变,也代表了被打上岁月烙印的困扰与无奈。

    简而言之就是一句话,这是最有故事的年岁。

    6月20号,华语电影史上最出名的动作团队“成家班”迎来了它成军四十周年的纪念日。那天,这支班子的带头大哥成龙的一条微博,将所有人的记忆,拉回到了过去的四十年里。

    这个属于一群男人的“四十岁生日”,背后同样是说不完的故事。

    香港武行的飞虎队

    成家班可以说是时代的产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香港功夫片兴起。与此同时,传统的戏剧、武术行当开始没落。为了生计,许多学戏习武之人,纷纷加入剧组,做起了武行。

    所谓“武行”,有点类似于今天所说的替身演员。早年的香港影坛把出身武术行当,后参与电影拍摄的武师叫做“龙虎武师”,到后来,这一称谓逐渐变成了“武行”。

    這其中,就有师从京剧艺术家于占元的一对师兄弟,洪金宝和成龙。

    凭借在戏班里打下的坚实基础,二人迅速在影视圈站稳脚跟,并逐渐从替身成为了正式的演员。

    在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人脉之后,洪金宝率先成立了自己的武行班子,洪家班。不久之后,成龙也自立门户,和王耀、谢见文等人成立了第一代成家班。

    现在看来,这样的武行团队更像是一个江湖团体。几个志同道合的好友凑在一起打拼,靠的是一身武艺、一口硬气和一份情谊。

    在二人逐渐站稳脚跟后,又一次时代的变化给他们带来了新的机遇:70年代中期,随着李小龙的突然离世和胡金铨、张彻接连几部作品的票房失败,一度风光无限的香港功夫片堕入了谷底。

    传统的功夫片不再吃香,市场急需新题材填充进来。这次站出来的,仍旧是洪金宝和成龙。

    1977年,洪金宝在导演处女作《三德和尚与春米六》开功夫喜剧之先河。成龙也在70年代末拿起了导筒,并于1983年推出了他的导演代表作《A计划》。

    二人还联手奉献了不少荧幕经典,在彻底拯救了香港功夫片的同时,也让洪家班和成家班不断壮大并成了香港最重要的武行团队。

    但日子久了,二人在合作之外也开始想争个高低,看看谁才是“香港第一”。

    双方的竞争倒也颇有一些江湖气:没有太多勾心斗角,而是靠实力说话。每每拍戏双方都要拿出所有看家本领,想要在票房和奖项上赢过对方。

    成家班的贾仕峰就曾说过:“当时我们都比到你活我死了,那时成家班做个危险动作,洪家班马上做另外个更危险的动作!”

    当时洪家班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各个身怀绝技,有的武行威亚很厉害,有的地上套路很厉害,拍起戏来可谓花样百出。

    反观成家班用的则是现代的打法,可能没那么多花活,可每一拳每一腿都实实在在的,看得十分清楚。

    而这种拍法的问题就在于危险太大。据说那时成家班拍戏时,片场门口通常停着一辆面包车,一有人出事,马上就被抬上车送医院。医院里甚至有七张床位是专门留给成家班的,因为几乎每天都会有他们的人被送进去。

    回想起那段岁月,贾仕峰颇为感慨:“那时电影就讲究硬气,都给观众看真的。有部戏就是很简单的一脚,在脸上踢一脚,因为要拍特写。第一个上,‘哄一脚晕倒了,第二个上,‘哄一脚又晕倒了,结果连上七个,都被踢晕了。”

    另一位成员赖胜光则说:“以前做一个大的危险动作,可能都会在心里想,今天晚上可不可以回到家。”

    如今来看,洪成的竞争没有输赢,二人的努力共同推动了香港功夫片的发展。可在当时,成家班的模式显然更受喜爱。双方斗了十多年,在前期的较量中成家班拿了七次金像奖最佳动作设计,洪家班则只有两次。

    成家班的敬业,更是为他们赢得了“武行飞虎队”的称号,在那时的电影人看来,他们是无所不能的。

    再无江湖

    和洪家班培养了众多明星的模式不同,成家班可以说是集所有人之力来捧成龙一人。

    在成家班最辉煌同时也是拍戏最不要命的那些年里,整个团队几乎完全被成龙一个人的光芒所笼罩,他们的付出和艰辛,都湮没在观众对成龙功夫电影一片叫好声中。

    兄弟们的好,成龙看在眼里。在当时,成家班的各项薪水、福利一直都是各大武行团队里最好的。除此之外,成龙还经常自掏腰包给兄弟们买衣服、请吃饭,丝毫没有“老板”的架子。

    成家班里的人都叫成龙叫大哥,而在那个年代里,他们真的就宛若一个家族,一群共同闯荡江湖的好汉。

    可惜好景不长,随着香港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原来这种小团体时的团队模式开始动摇。

    虽说情意无价,但在真金白银前,兄弟间的羁绊也受到了影响——九十年代初期,开始有人花重金来挖成家班的成员去做技术指导。

    比起在成家班里拿命换来的薪水,在外头当个武术指导轻轻松松就能赚取好几倍的收入,这让很多人动了离开成家班的心思。

    让成龙没能想到的是,第一个向他提出辞职的,是他最要好的兄弟之一:赖胜光。

    有一次赖胜光找到成龙,提出想要离开成家班的想法,但被成龙给拒绝了。于是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赖胜光天天往外面跑,去接各种私活。

    可即便如此,成龙依旧不愿意失去这位好兄弟,于是对他说:“成家班有事做(时),我再叫你回来吧。”

    赖胜光的“成功”,鼓舞了很多人,大家纷纷效仿,外出接活。一时间,曾经无比团结的成家班人心涣散了起来。

    终于,矛盾在1992年成龙拍摄《飞鹰计划》期间爆发了。

    当时这部电影计划要到西班牙去拍,整个团队都必须放下其他的活离开香港。以往到海外拍戏时,大家都会主动把护照教给制片统一办理手续,但那一次包括赖胜光在内的不少人都没有上交护照。

    虽然后来事情败露,大家不得不选择前往西班牙,但成龙自己心里头也明白,成家班这个团队是留不住了。

    《飞鹰计划》拍摄完毕后,成龙主动选择解散了成家班。加上洪家班等班底也于此前不久就解散了,那段属于香港武行班子的江湖岁月,也算彻底画上了句号。

    几年后,出于拍摄的需要,成龙组建了新的成家班,也有不少新人进入到了成龙的公司。

    但和老的成家班不同,新的成家班里不再是那些“横冲直撞”的愣头青,而是真正经受过现代化电影工业熏陶的成熟电影人。

    成家班基本不再沿用签约武师的传统做法,而开始灵活的随时调整需求,平时大家都各忙各的;
    到了成龙要拍电影时,再将大家聚集起来。

    原来的老朋友们很多也通过各种方式和成龙继续合作着。从这个层面上来说,成家班是一以贯之的。

    可回首起这段往事,还是会叫人有些唏嘘。因为从那之后,在这片领域里,有艺术,有金钱,有成绩,却再也没有江湖了。

    “说到底,我们还是兄弟”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旧成家班的解散,是一次成功的解散。

    因为即便当时成家班能坚持下去,但随着香港动作电影的衰落和市场的变化,这种家族式的武行团体,终究是会被淘汰的。

    解散反而给了他们各自发展的契机。

    擅长威压、飞车的赖胜光在离开成家班后,拍摄了《火烧红莲寺》等知名影片,直到2007年他还在挑战足以创纪录的飞车影片。

    成家班第三代成员贾仕峰,不光作为武术指导,参与了“黄飞鸿系列”等影片的创作,还于1992年远赴美国拍摄了《李小龙传》。

    成家班的幾位核心成员,在解散后作为动作指导界的大牛,发展得都很不错。

    至于成龙,更是在此后的几年里从亚洲明星发展成了国际巨星,成为了华语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一大符号。

    可成龙心里,依旧放不下那段日子。他在公司不断发展壮大、自己的事业越来越好时,无数次对身边的人说:“我想见的见不到,不想见的天天见。”

    尽管当年的老友也会偶尔回来帮忙,甚至会在他的电影里客串一把,但谁都明白,过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武行早就成了过去式,随着电影技术的发展,再也不需要一群人把命搭上来拍一组镜头了。

    (多位成家班成员参与了《宝贝计划》)

    成家班是时代的产物,最终被时代的变化所替代。即便是在电影里无所不能的成龙,也无力将这一切改变。

    就像电影《老炮儿》里的六爷,不管当年他如何不可一世,不管后来他多么桀骜不驯,但在历史的档口,还是会显得有些无力。

    可这是悲剧么?

    电影里,当年轻一代都觉得六爷傻得不行的时候,那些曾经和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们,却坚定地站在了他的身后。

    犹如当年一样。

    成家班四十周年的活动上,说好不哭的成龙还是忍不住了。

    正如十年前,成家班成员卢惠光在回应外界关于成家班的矛盾时曾说过的:“说到底,我们还是兄弟。”

    相关热词搜索: 成龙 掉了 成家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