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应用文书 > 正文

    我国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错配:理论与经验研究

    时间:2021-01-27 04:18:1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本文将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人力资本错配纳入集聚型经济的理论研究框架,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构建空间面板模型分析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错配的关系。理论与经验研究表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且经济集聚的拐点位置受人力资本价格扭曲的影响;集聚型的空间生产方式加剧了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程度;高经济集聚和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过剩,高经济集聚和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不足;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不足,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过剩;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时间依懒性与空间正向溢出效应。

    关键词:人力资本错配;人力资本价格扭曲;经济集聚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148X(2020)11-0125-11

    收稿日期:2020-08-15

    作者简介:黄宝敏(1986-),女,河南兰考人,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空间经济计量分析。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提高我国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6BJY070。

    随着“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逐渐减弱,提升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

    人力资本在不同地区、部门间的流动是以一定的生产方式为引导而形成。经济集聚作为一种紧凑型的空间生产方式,人力资本要素的流动与重新配置可能产生两个相反的结果,即人力资本错配的加剧和人力资本错配的改善。从劳动者自身来讲,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本流动往往是在个人利润最大化的目标驱使下进行的[1],劳动者通过对人力资本价格的追逐进行岗位选择,而这往往是导致人力资本错配的重要原因。从经济集聚本身来说,经济集聚具有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两种效应,经济集聚的正外部性(共享、匹配、学习等)有利于集聚区同质性劳动力市场的形成,进而有利于人力资本配置效率的提升;经济集聚的负外部性主要体现为要素的过渡集中导致的拥挤效应[2],而人力资本的过渡拥挤将会导致恶性竞争,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集聚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人力资本流动与重新配置的影响因素是复杂的、多样化的。经济集聚不应该仅仅体现在生产要素形式上的集聚,更应该体现为生产要素内容上的高效率生产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即经济的高效集聚。因此,应充分发挥经济集聚的正外部性,通过经济集聚改善我国人力资本错配,以实现“人力资本红利”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带动作用。

    一、文献综述

    资源错配属于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范畴,与资源错配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是资源配置“有效”,在资源禀赋约束条件下,生产性资源在各个领域合理配置,能够实现最大资源消耗下的最优经济效益,这种情况下的资源配置被认为是“有效”的。学者对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是从资源配置是否有效开始的,资源重新配置对生产效率提升的关键在于,资源重新配置应能够提高资源配置的“有效”性[3-4]。当资源配置偏离“有效”状态时,就产生了资源错配[5]。

    基于Syrquin在资源重新配置以提高“有效”性研究的开创性工作,学者相继构建资源错配模型来研究资源错配类型、测度方法、原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等问题[6]。资源错配主要有内源型资源错配和外延型资源错配两种类型[7],由于各经济主体(企业、行业、地区等)生产效率不同将导致边际产出存在差异[6],就产生了内源型资源错配,通过对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各经济主体的边际产出相同,即可达到资源的有效配置,从而消除内源型资源错配。外延型资源错配假定经济主体的边际产出相等,但是资源在各经济主体之间的重新配置能够有效提高产出水平[8]。在资源错配类型的基础上,学者对资源错配的測度方法进行了广泛探讨[9],Hsieh和Klenow(2009)通过比较劳动和资本要素的边际产出,对人力资本错配进行度量[6]。任韬和王文举(2014)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框架下,构建三次产业人力资本的最优配置模型,通过三次产业最优人力资本与实际人力资本的差值信息,对人力资本错配进行度量[10]。柏培文和杨志才(2019)则从生产率的实际值与有效值之间的差异性方面进行分析[11]。在资源错配的成因方面,学者们从行政垄断、政府干预、要素价格扭曲、信息不对称、金融集聚、职位寻租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等视角探讨资源错配的原因[12-14],并将对资源错配的研究范围扩展到行业间、地区间、企业间以及部门之间[11,15],并重点研究了资源错配对生产效率的影响[16]。一般认为,资源错配将会对生产效率产生消极影响,而资源错配的改善有助于生产效率的提升[17]。

    人力资本作为重要的要素资源,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经历了“人口红利窗口开启、人口红利实现和人口红利窗口闭合的过程”[18]。随着“人口红利”在世界范围内的减弱,学者越发关注人力资本配置问题,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研究正逐渐成为资源错配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对人力资本错配问题的研究尚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对人力资本错配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成因和经济后果两个方面。行政垄断行业往往具有较高的工资水平,其超强的人力资本吸纳能力将造成垄断部分严重的人力资本冗余,使部门间出现人力资本错配[14]。李世刚和尹恒(2014)则从职位寻租行为出发,探讨生产性部门与非生产性部门之间人力资本错配的成因[13]。人力资本错配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体现在对TFP的影响方面[17]。

    从以上相关研究综述可以发现,现有对资源错配、人力资本错配的研究主要从生产要素本身出发,而忽略了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的生产方式的影响。集聚经济作为一种紧凑型的空间生产方式,是生产要素流动与重新配置的重要驱动力。然而,鲜有学者从经济集聚视角来研究人力资本错配。从现有研究现状来看,季书涵等(2016)较早的从产业集聚的视角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进行了研究[19],并于2017年和2019年又进一步对产业集聚、资源错配和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分析。崔书会等(2019)从产业协同集聚视角对资源错配进行了研究,发现不同地区产业协同集聚对资源错配的影响具有显著的差异性[20]。从为数不多的关于经济集聚与资源错配关系的文献可以发现,在研究内容方面,对资源错配的细分主要从资本错配和劳动错配层面出发,而忽略了资源错配的方向,即忽略了资源配置过剩与不足的细分更具现实意义;在研究方法上面,主要进行直接的实证模型构建与估计,缺乏数理分析与理论层面的规范阐释;在研究深度与广度方面,对此方面的研究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更广泛的研究有待开拓。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将人力资本错配细分为人力资本配置过剩与不足,尝试将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人力资本错配纳入产出密度函数,构建理论模型进行规范性分析,并通过空间面板模型进行实证检验。

    二、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设

    (一)经济集聚基础模型设定

    Ciccone和 Hall(1996)提出的产出密度函数为学者进行经济集聚的空间活动分析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2],以此为基础,学者们在进行经济集聚模型设定时进行了各种变形与扩展[21-22]。本研究主要基于Ushifusa和Tomohara(2013)[21]的产出密度函数进行相关研究,产出密度函数的具体形式如下:

    qi=Qi/Ai=ΩiLiAiβKiAi1-βαQiAi(λ-1)/λ(1)

    其中,qi表示产出密度,用非农产业产值(Qi)与行政区域土地面积(Ai)之比来表示,用于反映经济集聚水平。Ωi为希克斯中性参数,用来衡量技术进步。Li和Ki分别为劳动投入和资本投入,则Li/Ai和Ki/Ai分别为单位面积的劳动投入和单位面积的资本投入。β和1-β分别为劳动和资本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且有0<β<1。α(0<α<1)表示由于生产要素拥挤所导致的要素边际生产率递减现象,是对要素生产效率的一种衡量,α的值越小,要素拥挤所导致的生产效率越低[21]。经济集聚带来的要素拥挤所导致的生产效率降低现象被称为拥挤效应[2],是对经济集聚负外部性的一种衡量。λ(λ>1)为产出密度系数,被视为集聚的正外部性参数[22],其值越大,产出密度弹性(λ-1)/λ亦越大,集聚的正外部性也就越强。

    进一步整理,可得考虑集聚型经济的产出函数:

    Qi=ΩλiLiAiβKiAi1-βλαAi(2)

    区别于传统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该生产函数是在经济集聚的生产框架下,考虑了要素集聚与经济集聚的外部性。以下相关数理模型的构建与推导,均基于该生产函数形式。

    (二)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人力资本错配

    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能够在行业间、地区间、企业间和部门间充分自由流动,人力资本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将表现为同质同酬。自由竞争下的人力资本价格是一种理想价格,同时,人力资本在不同行业、地区、企业和部门间的配置是一种优化配置。然而,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是不存在的,由于信息不对称、制度环境、人力资本的流动性限制等因素,人力资本的实际价格往往与理论上的理想价格相违背,即人力资本价格是扭曲的,人力资本的配置亦不是最优的。马颖等(2018)构建的包含人力资本价格扭曲的行业间的生产框架[1],对本研究有一定的启发性。以此为基础,本文在集聚型的空间生产方式下,同时引入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构建地区间的生产框架,从经济集聚角度阐释人力资本错配的发生路径。

    在经济集聚的空间生产方式下,地区生产函数设定为公式(2)的形式,同时,对生产要素价格做以下假定:①只存在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即劳动Li价格的扭曲),不存在物质资本价格扭曲(即资本Ki价格的扭曲)。②在自由经济市场中,理想的人力资本价格为ω,物质资本的价格为r。③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为τi,则扭曲的人力资本价格为(1+τi)ω。④当τi>0时,表示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当τi<0时,表示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当τi=0时,表示不存在人力资本价格扭曲。

    进一步,基于以上数理分析过程,借助于图形更加直观的观察经济集聚外部性和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不同取值下,人力资本错配的变化路径,如图1所示。图1将整个空间分为两个区域,处在第一象限区域的特点表现为:经济集聚存在较高的外部性,即1/(λαβ-1)>0;处在第二象限区域的特点表现为:经济集聚的外部性较低,即有1/(λαβ-1)<0。o点在纵轴的取值为1,过o点与横轴平衡的直线a表示不存在人力资本错配,高于或者低于该直线的取值表示人力资本过剩或者不足。曲线b、c、d和e表示人力资本价格扭曲τi不同取值情况下人力资本错配函数。当τi增加时,人力资本错配函数将会由曲线b平移到曲线c,或者由曲线d平移到曲线e,平移的结果直接造成人力资本错配加剧,表现为人力资本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加剧,这进一步反映了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加剧了资本错配。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这种交互效应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着四种形式,即高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过剩;高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不足;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不足;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过剩。除此之外,对图1的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当λ>1/αβ时,随着经济集聚的增加,人力资本错配将会得到缓解;当λ<1/αβ,随着经济集聚的增加,人力资本错配将会进一步加剧。这表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響存在倒“U”型关系,图2更加清楚地反映了该倒“U”型关系。

    (三)研究假设

    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表明随着经济集聚水平的增加,将会对人力资本配置产生消极影响,即人力资本错配程度是增加;当经济集聚水平突破一定阈值之后,随着经济集聚水平的进一步增加,人力资本错配程度得到改善,人力资本配置逐渐向“有效”状态靠拢。当经济集聚开始发生时,即当经济集聚水平处于较低发展阶段时,将会受到更多的政府引导与政府干预,市场化的力量被减弱,而政府干预下的集聚将会导致人力资本错配加剧[23]。同时,经济集聚的较低水平主要表现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尚未充分表现出来,劳动者在技能培训等自身素质方面的重视程度较弱,造成劳动力的简单迁移流动,而不是“人力资本红利”的提升,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当经济集聚达到一定的阈值水平之后,经济集聚的技术效应更加显著,劳动力在集聚区内的共享、匹配、学习等行为将提高人力资本的配置效率,从而有利于人力资本错配的改善。尽管随着经济集聚水平的提高,拥挤效应造成的负外部性也会凸显出来,但是由于正外部性大于负外部性,促使经济集聚高水平有利于人力资本错配的改善。崔书会等(2019)从产业集聚的视角,认为协同集聚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提高企业劳动力成本,进而有利于错配程度改善[20],这与我们的理论分析结论相一致。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

    人力资本价格作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因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受到生产方式的影响。因此,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要受到经济集聚水平的约束,体现为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影响的交互效应。在经济集聚的不同发展阶段,人力资本价格扭曲方向的不同,将导致人力资本错配的方向亦不同。在经济集聚水平较低时,主要表现为规模效应,技术效应尚未得到有效发挥。此阶段,劳动力的流动表现为简单迁移,自身的劳动力素质并未得到有效提高,如果人力资本价格存在补贴性扭曲,意味着企业给出了较低的工资水平,并在较低工资水平下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以弥补技术效应的不足,从而导致人力资本配置过剩;如果人力资本价格存在税收性扭曲,意味着企业给出较高的工资水平并要求更高素质的劳动力,而此阶段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红利”未实现,大多数劳动者素質不能满足企业的高要求,从而造成了人力资本配置不足。

    在经济集聚水平处于较高阶段时,由于技术效应促使劳动力共享、匹配、学习等行为特征发生,劳动力素质普遍的提升增加了劳动力成本和自身价值,此时“人力资本红利”凸显,如果人力资本存在补贴性扭曲,这意味着较高的人力资本面对的是较低的人力资本价格,将会造成人力资本的流失,引发人力资本配置不足;如果人力资本存在税收性补贴,将会导致大量的高素质劳动力涌入该经济集聚区,而企业为了留住更多的人才以提高企业人才储备和发展潜力,将导致人力资本配置过剩。据此,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2: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受到经济集聚水平的约束,即存在着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影响的交互效应,只要存在价格扭曲,这种交互效应将对人力资本错配产生不利影响。

    假设3:经济集聚和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交互影响存在四种形式,高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过剩;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过剩;高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不足;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供给不足。

    三、实证模型构建

    (一)空间面板模型构建

    经济集聚体现为一种空间生产关系,由此产生的人力资本错配亦存在一定的空间相关性。由于人力资本是在地区间、行业间以及企业间流动的,一个地区劳动力的流入必然伴随另一个地区劳动力流出,特别是相邻地区劳动力的流入与流出,因此,一个地区人力资本配置过剩或者不足,亦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即人力资本错配亦存在空间相关性。除此之外,人力资本配置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有一个双向选择过程,因此,人力资本错配亦具有时间依懒性。鉴于此,为了对本文研究假设进行经验研究,本文将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对应分析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于假设1和假设2,通过构建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对于假设3,基于对应分析方法进行检验。本文所构建的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如下:

    本文以我国1993-2018年30各省市的数据为研究样本,在以上变量中,对以绝对数表示的价值类变量,借助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定基处理,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除此之外,考虑到各个变量之间量纲、数量级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本文对变量做了对数处理。涉及的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环境年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年鉴。

    四、结果分析

    (一)模型估计结果分析

    为了实现对以上模型的估计,进而对本文的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基于我国1993—2018年30个省市的省际面板数据,并借助于Stata15.1软件进行计算。考虑到模型估计的内生性问题,工具变量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方面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思想。但是,在实践操作过程中,由于工具变量选择具有较大的技术困难,造成大多数文献在工具变量选择方面具有随意性,导致工具变量在实际解决内生性问题方面存在偏差。Jiang(2017)通过对国际三大金融顶级期刊中255篇运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的文章进行研究发现,工具变量估计方法使得回归系数的估计值扩大了九倍,大部分的工具变量估计结果与事实存在较大偏差,并从局部平均处理效应、弱工具变量和发文导向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得出工具变量估计并没有使我们更接近事实的结论[26]。对空间经济计量模型来说,固定效应和极大似然估计在纠正内生性问题带来的偏差方面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7],因此,本文在空间模型估计方面,主要基于固定效应模型进行极大似然估计。

    考虑到模型估计的稳健性,我们分别进行非空间混合效应模型、非空间面板模型、静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和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估计,估计结果如表2。结果显示,核心解释变量和大部分控制变量的估计系数在模型一到模型四中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估计系数的方向、大小和显著性在所估计的四个模型中均表现出高度的吻合,这充分说明本文所构建模型估计结果的稳健性和可信性。具体来看,模型一到模型四的估计结果均显示,经济集聚二次项的估计系数为负值,且均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统计检验,这充分表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关系表现为倒“U”型结构,理论假设1得到验证。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的交互效应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为正值,且均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这种交互效应对人力资本配置的影响是不利的。同时,由于经济集聚水平是大于零的数值,该估计结果进一步表明,价格扭曲越严重,人力资本错配也越发严重,理论假设2得到验证。

    考虑到空间效应和因变量动态效应的显著存在性,本文主要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具体分析。以下在对模型估计结果的分析中,主要对通过显著性检验的系数估计结果进行经济学解释。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影响的倒“U”型关系表明,随着经济集聚水平的提高,人力资本错配是不断加剧的,当经济集聚达到一定水平之后,即当经济集聚超过某一个拐点之后,经济集聚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将会缓解人力资本错配,使人力资本配置向着优化配置的方向发展。那么,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经济集聚的拐点水平在何处,以及将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接下来,进一步分析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倒“U”型关系中拐点的位置, 基于模型四计算的经济集聚拐点为0.8834×lmisp(基于模型三计算的经济集聚拐点为0.9057×lmisp-1.0565),结果表明,经济集聚拐点位置的大小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呈正相关关系,随着人力资本价格扭曲越严重,经济集聚的拐点水平越大。这也意味着,要想发挥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作用,要充分降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程度,尽可能的使人力资本价格合理化。

    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的交互效应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系数为0.1728,这表明两者的交互效应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本错配,与我们的理论假设2相一致。接下来,我们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一步研究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独立影响,由于其独立影响系数为0.1728×leco,受到经济集聚水平变化的约束,因此,我们固定经济集聚的平均水平5.0780下,观察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独立影响情况,影响系数为0.8775。进一步的分析发现,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一般水平的独立影响系数大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交互效应的影响系数,即0.8775>0.1728,该结果充分说明,经济集聚加剧了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程度。

    对部分控制变量估计结果的分析如下: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系数为-2.7982,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抑制了人力资本错配的发生,是实现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主要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亦是包括人力资本要素在内的生产要素重新优化配置的过程。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优化配置的积极影响,一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合理性与效率性,另一方面,人力资本的优化重组又会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升级的效率,从而有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城镇化、人口密度和城市创新性的提高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本错配的程度,具体来看,我国城镇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城市化,随着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而相应的经济模式和生产方式并未得到有效转变,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不对称性发展[28],进而导致了人力资本错配;城市创新性以国内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来表示,这意味着尽管国内发明专利数量逐年增加,但是,在实质上并没有实现技术进步,未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李静和楠玉(2019)认为,解决人力资本错配的占优决策并非创新驱动发展,而是产业结构升级[4],这与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不谋而合。人口密度的提高导致了人力资本错配程度的增加,一方面,较高的人口密度意味着较多的劳动力数量,而更多的劳动力数量并未形成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红利”,导致人力资本错配的发生;另一方面,人口密度的提升意味着更大的岗位竞争压力,不利于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

    对被解释变量空间效应与时间效应的分析如下:人力资本错配对相邻地区的人力资本错配产生了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表明某一地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加剧,会使相邻地区人力资本的错配程度增加,究其原因,在同一地区范围内,由于“虹吸效应”的存在,导致相邻地区包括人力资源的社会资源向某一地区集中,造成资源流入地区人力资本过剩,而资源流出地区人力资本将出现短缺。在人力资本错配的时间依赖性方面,人力资本错配滞后一阶的影响系数为0.1327,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检验,表明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显著的时间依赖性,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流动性限制和信息不对称等,导致劳动力在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逐渐转变,从而造成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时间依赖性。

    对核心解释变量空间效应的分析如下:经济集聚对相邻地区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关系表现为正“U”型关系,随着该地区经济集聚水平的增加,相邻地区人力资本错配将得到改善,当经济集聚水平达到一定阈值后,其进一步增加将会加剧相邻地区人力资本错配程度。主要原因在于,在达到阈值之前的经济集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辐射带动效应”,对其人力资本配置产生积极影响,而随着经济集聚达到阈值之后,经济集聚对周边地区的影响则逐步转变为“虹吸效应”,进而不利于周边地区人力资本错配的改善。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的交互效应加剧了相邻地区的人力资本错配,这充分表明,在集聚型的空间生产方式下,人力资本价格扭曲无论是对本地区的人力资本错配,还是相邻地区人力资本错配,均产生了不利影响。基于篇幅限制,对控制变量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略去,读者可以自行分析。

    (二)基于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

    从动态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效应分解情况表3来看,所有变量(估计系数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的变量除外)的长期效应均大于短期效应,这表明影响人力资本错配的因素主要是长期的。从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的估计结果来看,核心解释变量和控制变量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各有侧重,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经济集聚對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间接效应,直接效应不显著;经济集聚二次项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直接效应为负值,间接效应为正值,这表明经济集聚对本地区人力资本错配的直接影响为倒“U”型关系,相邻地区经济集聚对本地区人力资本错配的直接影响为正“U”型关系,由于直接效应大于间接效应,导致总效应为负值,这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总影响的倒“U”型关系的结论相一致。人力资本价格错配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交互效应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间接效应的影响较弱,这表明两者的交互项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空间溢出效应较小,主要表现为对本地区的直接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主要表现为负向直接效应,即产业结构升级是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重要举措;人口密度和城市创新性在长期效应、短期效应、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方面均表现出了显著的影响关系。

    (三)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和人力资本错配的对应分析

    在以上的实证研究中,基于空间面板模型对数据特点的要求,我们对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并未做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和补贴性扭曲的区分,人力资本错配亦未做人力资本配置不足和配置过剩的区分。而为了更加细致的研究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补贴性扭曲和人力资本过剩配置和不足配置之间的对应关系,即对理论假设3进行实证检验,我们通过构建对应分析模型进行分析,尽管对应分析是一种较为粗略的分析方法,但是,该方法对于本研究目的仍然是有用的。在对经济集聚高低程度度量方面,我们以经济集聚的平均值为基准,高于平均值的观测值,定义为高经济集聚;低于平均值的观测值,定义为低经济集聚。在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和补贴性扭曲划分方面,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大于0的观测值为税收性扭曲,小于0的观测值为补贴性扭曲。在人力资本配置不足和配置过剩划分方面,人力资本错配大于1的观察值为配置过剩;人力资本错配小于1的观测值为配置不足。本结果借助于SPSS软件进行估计,估计结果如图3所示。

    从估计结果可以看出,低经济集聚与高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和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人力资本配置不足与人力资本配置过剩分别属于不同事物的正反两方面,因此均被划分到了方向相反的不同区位。同时,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和人力资本配置不足紧密的聚在了第一象限,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和人力资本配置过剩紧密的聚在了第三象限。同时,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的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和人力资本错配的组合情况,均與低经济集聚离得比较近,这表明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和人力资本配置不足具有较强的紧密性,且低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人力资本配置过剩存在一定的紧密性,这与理论假设3的内容相一致。而高经济集聚与第一、三象限组合的距离比较远,这表明高经济集聚与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人力资本配置不足没有紧密性,且与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人力资本配置过剩亦没有紧密性,该结果从侧面也对假设3进行了验证。

    五、结论与启示

    唤醒“人力资本红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是实现“人力资本红利”的关键。我国存在较为严重的人力资本错配现象,如果资源配置水平达到美国的配置要求,我国制造业TFP将会提高30%-50%[6]。现有对人力资本错配的研究主要从生产要素本身出发,而忽略了促使生产要素流动的生产方式的影响。集聚型经济作为我国今后长期坚持的空间生产方式,是劳动力流动的根本驱动因素。本文从理论与经验两个层面,对经济集聚、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和人力资本错配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数理推导与实证检验,得出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倒“U”型关系,经济集聚的拐点位置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密切相关,人力资本价格扭曲越严重,拐点水平越大。(2)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受到经济集聚的约束,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与经济集聚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经济集聚在一般水平下并未缓解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产生的人力资本错配。(3)经济集聚不同阈值水平下,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存在四种类型:高经济集聚下,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过剩,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不足;低经济集聚下,人力资本价格税收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不足,人力资本价格补贴性扭曲导致人力资本配置过剩。(4)人力资本错配具有时间依赖性和空间依赖性。(5)产业结构升级对我国人力资本错配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积极影响。

    本文的研究结论具有以下政策含义:

    (1)降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人力资本价格扭曲是造成人力资本错配的重要因素,且在经济集聚型的空间生产方式下,经济集聚进一步加剧了人力资本价格扭曲对人力资本错配的影响,因此,降低人力资本价格扭曲是优化人力资本配置的关键。要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消除造成人力资本价格扭曲的体制性障碍,促进劳动力在不同地区、行业、企业以及部门之间的自由化流动,充分发挥劳动力供需的市场化力量。同时,要建立良好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公开机制,避免信息不对称造成的人力资本价格扭曲。(2)充分挖掘经济集聚的正外部性潜力。当经济集聚水平较低时,主要体现为经济规模的简单集聚和劳动力的迁移流动,其技术效应不显著,从而其正外部性对人力资本配置的积极影响效果有限。政府要给予积极的引导作用,一方面,要鼓励集聚区企业的研发创新行为,给予研发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另一方面,对于创新产品可以给予一定时期的消费税减免政策,鼓励消费者群体的积极消费行为。同时,要对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促使集聚区内劳动力的共享、匹配、学习等行为发生。(3)充分发挥集聚区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周边地区人力资本的有效配置具有积极影响。一方面,集聚区内产业结构要合理布置,避免产业冗余和产业薄弱,各个城市要合理分工,推动集聚区内经济的协同并进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带动引领作用,提供技术支持和经验分享。同时,集聚区内各个城市要挖掘自身的特色发展模式,形成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4)继续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高效升级。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产业、行业的结构比例,另一方面,要加快产业内的技术改进升级。具体来说,要深化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等。要重视实体产业发展,做实做强做优实体产业。(5)经济的创新发展要注重将实质的技术进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积极引导创新技术向实际生产过程的转化应用,一方面,要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发展建设,另一方面,要政策引导各地区、各企业进行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完善创新型城市和创新企业的绩效考评体系,把成果转化能力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 马颖,何清,李静.行业间人力资本错配及其对产出的影响[J].中国工业经济,2018(11):5-23.

    [2] Ciccone, A., Hall, R. Productivity and the Density of Economic Activity[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86(1):
    54-70.

    [3] Peretto, P.,Valente, S. Growth on a Finite Planet:
    Resources,Technology and Population in the Long Run[J].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2015,20(3):305-317.

    [4] 李静,楠玉.人力资本错配下的决策:优先创新驱动还是优先产业升级[J].经济研究,2019(8):152-166.

    [5] 杨志才,柏培文.要素错配及其对产出损失和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8):21-37.

    [6] Hsieh, C. T.,Klenow, P. J.Misallocation and Manufacturing TFP in China and India[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9,124(4):
    1403-1448.

    [7] 季书涵,朱英明.产业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7(4):57-73.

    [8] Banerjee, A. V.,Moll, B. Why does Misallocation Persist?[J]. American Economic Journal Macroeconomics,2010,2(1):
    189-206.

    [9] Restuccia, D., Rogerson, R. Misallocation and Productivity[J]. 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2013,16(1):
    1-10.

    [10]任韬,王文举.中国三次产业间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及转移分析 [J].统计研究,2014,30(12):20-24.

    [11]柏培文,杨志才.中国二元经济的要素错配与收入分配格局[J].经济学(季刊),2019,18(2):
    639-660.

    [12]王志浩,王洋. 人力资本流失、配置效率与东北地区经济发展[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98-112.

    [13]李世刚,尹恒.寻租导致的人才误配置的社会成本有多大?[J].经济研究,2014,49(7):56-66.

    [14]纪雯雯,赖德胜.人力资本、配置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变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5,36(6):45-55.

    [15]Vollrath, D. The Efficiency of Human Capital Allocation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J].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2014(108):106-118.

    [16]文东伟.资源错配、全要素生产率与中国制造业的增长潜力[J].经济学(季刊),2019(1):617-638.

    [17]袁志刚,解栋栋.中国劳动力错配对 TFP 的影响分析 [J].经济研究, 2011,56(7):4-17.

    [18]李静,楠玉.为何中国“人力资本红利”释放受阻——人力资本错配的视角[J].经济体制改革,2017(2):31-35.

    [19]季书涵,朱英明,张鑫.产业集聚对资源错配的改善效果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6(6):73-90.

    [20]崔书会,李光勤,豆建民.产业协同集聚的资源错配效应研究[J].统计研究,2019(2):76-87.

    [21]Ushifusa, U., Tomohara, A. Productivity and Labor Density:
    Agglomeration Effects over Time[J]. Atlantic Economic Journal, 2013, 41(2):
    123-132.

    [22]邵帥,张可,豆建民.经济集聚的节能减排效应:理论与中国经验[J].管理世界,2019(1):36-58.

    [23]肖兴志,李沙沙.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资源错配的纠正效应:线性抑或非线性?[J].产业经济研究,2018(5):1-13.

    [24]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8):79-81.

    [25]Hall, R. E.,Jones, C. I. Why do Some Countryies Produce so Much More Output per Worker than Others?[J].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9,114(1):83-116.

    [26]Jiang, W. Hav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Brought us Closer to the Truth[J]. Review of Corporate Finance Studies,2017(13):127-140.

    [27]何文举,张华峰,陈雄超,等.中国省域人口密度、产业集聚与碳排放的实证研究——基于集聚经济、拥挤效应及空间效应的视角[J].南开经济研究,2019(2):207-224.

    [28]刘航,孙早.城镇化动因扭曲与制造业产能过剩——基于2001—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4(11):5-17.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bring the price distortion of human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mismatch into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framework of agglomeration economy. On the basis of mathemat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spatial panel model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human capital mismatch.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re is an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human capital mismatch, which has both direct impact and 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 and the inflection point of economic agglomer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price distortion of human capital;the agglomeration mode of spatial production intensifies the impact of human capital price distortion on human capital mismatch;high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tax distortion of human capital price lead to excessive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 while high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subsidy distortion of human capital price lead to insufficient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low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human capital price tax distortion lead to insufficient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 low economic agglomeration and human capital price subsidy distortion lead to excessive allocation of human capital; human capital mismatch has time-dependent and space positive spillover effect.

    Key words:human capital mismatch; human capital price distortion; economic agglomeration

    (责任编辑:周正)

    相关热词搜索: 集聚 我国经济 人力资本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