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探望夏志清教授]夏志清的局限

    时间:2018-12-25 04:57:10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感恩节去纽约与儿女吃火鸡团聚。翌日晨起去电夏家�夏先生敏锐如昔,电话里谈起之前出入加护病房,大病刚好。我诚心表示探望夏家,他说�MOST WELCOME!一面听见他对太太王洞说�妈妈,张凤已经在纽约了,下午过来!
      承蒙他俩抬爱。早几年,我陪着读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班的大儿启远,在曼哈顿离哥大一箭之遥的寓所住了好些天,与夏家相叙机会较多。不像这回感恩节这么匆忙。每年节后这一天,是美国的疯狂周五采购日,我在寒风中远从哈德荪河那边的女儿家搭地铁,转两道车,奔波了一个多钟头,几乎穿越了整个曼哈顿,躲过购物与看球赛的人潮,才终于来到夏家。
      一进门,穿着心爱皮拖鞋、走得不太稳的夏先生说�这个时节出门,您肯定吃了很多苦!夏太太也热络地说�“你没到,他就问我几次了……”她强调�他马上就能认出你叫你的名字,走到你面前,都是不简单的……之前他曾经不能言语,头脑也并不是很清醒呢。刚好他妹妹夏玉瑛女士也由附近中央公园边自家住处来看他,夏先生当着妹妹的面说我�你保养得好,真漂亮,像年轻20岁的人……
      夏先生说话毫不矫揉做作,他会不留情面地说:XX太坏�骂骂也不要紧!对不?一副老顽童的得意样子!记得2002年他的代表作《中国现代小说史》因意识形态问题,延搁40年后终于在大陆出版。他当时激动地说:“现在到处都在谈论我,红得一塌糊涂!哈哈。”
      记得“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与中国文学”学术研讨会是2005年10月28号举行的。那天王德威特由哈佛回到哥大主持该研讨会。10月28日下午我讲完《夏济安、夏志清昆仲与张爱玲》,在玉瑛女士的热忱招呼中,我们开始认识。他一家与我们多位中外友人或执弟子礼之学者(谐称“徒子徒孙”)�在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会馆欢叙。我们一致推崇夏济安、夏志清兄弟在汉学领域上的重要贡献,其中包括韩南、孙康宜、朱家昆�耿德华、奚密、梅家玲,陈平原、李渝、陈国球、徐钢、林培瑞、齐皎瀚、王斑、宋安迪、韩嵩文、宋明炜、宋伟杰、白瑞克、王晓珏、何素楠、孔海立、陈菱琪、李峰、田玲、罗鹏、魏若冰、石敬远等众多贵宾。李欧梵、刘绍铭、柯庆明等教授虽然没有出席,却请人代读论文。夏先生演讲致辞时幽默地说,王德威是因为心里歉疚跳槽又回到哈佛,这才举办了这个大会。将举座来自世界各地齐聚一堂的一百多位学者当场捧腹绝倒。
      2009年春,哈佛老友王德威休假在外地,不料却传来夏先生肺炎重症住院的意外讯息,我因为路途遥远除电邮写信电话给夏太太外,束手无策。据说夏先生过中国新年时就咳嗽,日益严重疑似肺炎,去诊所开药回家吃了两天,情况持续恶化。2月初,夏太太先通话求助于主治医师希望住院,医生恰好要出去度假,没法照应病人,建议前往医院直接求诊。2月5号,他老人家就近被送去哥大诊所,当时吃了酵母乳呛进肺里而不能自己吞咽的夏老,需要紧急抢救。之后他进入加护病房。2月7号,院方认为他体力微弱,随即在夏先生鼻子里插入管子,以助饮食,并以氧气帮忙呼吸。
      第二天,一位年轻医师在看过片子后认为他鼻胃管插得过低,怕伤声带,将管拔出后重新插过,谁知道改插不成功,再换个医生也不行事。主治医生就担心他长了什么,所以一定要照食道镜,饿了3天,居然饿成重病,不仅不能自己吃东西,还一度呼吸困难。幸运的是他们到底算是救了他的命。夏太太忧惧心疼,度日如年。“当时仅靠打点滴以维持体力,夏先生年纪大了,当时又没别的办法,再这样拖下去,真怕万一!夏先生受罪,被折腾好久!吓得我每天都在医院里�只能看他心跳频率好些,才敢安心回家睡觉,这时常常已经夜间10点多了。”
      二月中,医师进一步建议在他的喉头和胃各开个小洞来插管灌食,夏先生无法表态,夏太太又举棋不定。后来得到汪班、赵俊迈诸友协助,请自香港开会回来的何大一来看夏老�征询意见。二月底,夏先生手术后完全靠机器呼吸和饮食。又熬了一个月,因为肌肉萎缩难复原,夏先生被送进纽布朗士的疗养院,诊治5周后,医生检验各器官,认为可以不需辅助机器,足以训练自力更生,再被转送新泽西专门疗养院,这时才开始康复、能够独立呼吸。夏太太说�于是我每天花2小时�到新泽西看他�去给他打气。这完全靠他自己乐观的意志力,终于奇迹似的康复了。
      住院六个月,2009年8月5日才被准许回家。忙得马不停蹄的夏太太,转述病情时三言两语说得轻巧。我因长期服侍母亲超过十年,感同身受,为她的着急忧心如焚。她满头青丝变得灰白,体型也仿佛缩小几号,不健全的女儿自珍有时回家还需要照应。他俩真叫人疼惜。夏先生说�我天性乐观开朗,现在还照常看书思考、说笑,只是卧床久了,散步有点困难,每天就做点小的运动。
      接着每隔一周,家庭护理到家中帮夏先生例行检查,他练习走路、爬梯等运动。夏先生越来越正常,讲话也一点不“胡说”了,连护士都对他连连夸赞。现在改为每星期一次到哥大医院理疗锻炼。下雪的日子,像除夕,夏太太为了不缺席,甚至还请专车送过去,夏太太开玩笑说“主要是夏先生喜欢这位35岁的女教练, 别人他嫌不够漂亮!”锻炼后,夫妻俩乘机在医院餐厅或外面西餐馆,中午相伴简餐小吃一顿,解解夏老的洋派胃口。闲来看看电视,渐恢复以往喜欢散步、喝咖啡还有看老电影的闲情。
      夏先生说话悠哉游哉,中间不忘诙谐幽默一番。我原本想照一张他坐我站的相片,结果他一定要我坐下,笑嘻嘻地说�“我又不是孙中山,来,坐我旁边!”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也把夏太太拉过来一起拍照。
      夏教授是现代中国文学史在西方的开山祖,他1921年生在十里洋场上海,时年88岁,大病初愈,就又跟我谈起现代文学的话题。他说起30年前的同事,在听完钱钟书语惊四座的哥大谈话后说:生平从未听过这样漂亮的英文,只有一位哈佛大学学者差可比拟,夏先生指这位哈佛大学学者就是翻译了《文赋》并研究诗经,又与诗人庞德(Ezra Pound1885―1972)研究往还的方志彤(Fang,Achilles)。我忆起方先生暮年,陆惠风先生陪我曾去拜谒,这位发福的老人家,当时不喜照像,开玩笑说会像动物园里被看的稀有动物。方先生属韩籍,有德裔太太。
      夏老兴高采烈一如既往,过年我电话贺岁时,他当时告诉我余光中早上刚刚来电,两人相谈甚欢。他又颇有默契,顺势谈起陈世骧教授的第一个太太姚锦新。姚锦新是作曲家,1942年左右,他们因赵元任先生的介绍,相识成夫妻,两人翻译出些小曲子,儿子还为他买到这本绝版书。我在赵元任年谱里读到过这位留德的钢琴家,我曾在40年代拜访赵家,但与陈世骧夫妻缘浅。据说姚锦新1945年就回中国大陆,再未涉足柏克莱加大,令陈世骧教授黯然神伤。
      夏先生是名重海内外的文学史家、批评家。他的散文也非常出众,知性感性交融,是知识性抒情散文典范,深刻动人。尤其他精选的早岁自述,说童年往事、青春梦恋,还有与哥哥夏济安的手足情深,讲述解析自己喜欢的电影、戏剧,均读来耐人寻味。张爱玲因夏志清教授50年前就独具慧眼而写入《现代中国小说史》,从而奠定了张爱玲的文学前途。
      在1991年我们参加他退休大会前,夏先生曾于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中国文学29年。而《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国古典小说》、《夏志清论评中国文学》为其驰名海内外的三部英文论著,中文评论集计有《爱情•社会•小说》、《文学的前途》、《人的文学》、《新文学的传统》、《夏志清文学论评集》以及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出版的《谈文艺忆师友──夏志清自选集》等六种。2006年七月他以最高票当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夏先生工作上对文学圣灵能昂首平视,生活中则能淡化感伤,丧子兄逝�女儿不健全皆能乐天知命,所以常保愉悦康健。
      我读其书,常心有戚戚焉。从80年代认识后,蒙其不弃,鱼雁过从,我常由他口述或书信指点许多不传之秘。特别的是,1989年他指点我写《哈佛心影录》关于他的那一章―――《夏志清教授―――现代文学的悲悯情结》;1995秋,我觉得刚逝去的张爱玲魅力难当,开始对她在哈佛接壤的踪迹搜索寻觅,夏先生当即允应用他的全部数据,慷慨介绍庄信正、司马新先生等人,还主动送来张爱玲亲手打字的履历表三张,令我顺利写出《张爱玲与哈佛》一文,2003春又写《张爱玲履历表》等文,并结集于《一头栽进哈佛》、《哈佛哈佛》、《哈佛缘》。
      我对夏先生的感激,是自然而然。他指点我爬梳张爱玲的资料,给我抒展新机的诠释,这些科研成果已经早为哈佛史勒辛格图书馆、瑞克利夫学院(哈佛女校―――赖氏女子学院)档案负责的诺斯太太Jane Knowles邀去归档。而《张爱玲与哈佛》现在也成为我在名校演讲最热门的讲题之一。
      
      写于2010年春节
      
      作者简介:张凤,女,美国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哈佛中国文化研讨会主持人之一;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纽英伦分会创会会长,现任理事长。

    相关热词搜索: 探望 教授 夏志清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