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音乐视听 > 正文

    [经济跳得出魔法吗]魔法俏佳人

    时间:2019-02-07 04:28:22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一条印花税收上调的消息出台,就能瞬间将股市的大牛小牛全部打成全残或半残,一夜之间大熊小熊们统统杀了回马枪,以白倍于“胡汉三”的嚣张气焰宣告“我又回来了!”。可怜的小股民们只好拿到手的又送回去,吃进去的又吐出来。经过大熊市磨练过的老股民们还能免强支撑,而刚刚入市的新股民却个个惊慌失措,连退路都摸不着了。一时间怨气冲天是难免的,急过、怨过之后照样收拾了残局重新杀进茫茫股海去搏杀。铁杆股民就是这样炼成的,股市就有这样的魅力,只要你一步踏入,就会自愿终生套牢,谁也休想能将你拉出来。也许这就是经济,或者说是经济的魔法。让人纳闷的是,股市到底是个什么怪物,逢牛便疯,疯起来就挨揍,挨了揍就熊。十多年了,中国的股市怎么就跳不出这个怪圈。
      最近读了本书,似乎略有所悟。这是本很“美国”的好书,书名叫《魔鬼经济学》。先要说明一句,这本书并不是写股市的,与炒股一点关系也没有。我说这书很美国,是指该书从立论到写法全不着调,不像我们熟悉的经济学著作的有板有眼,有凭有据,让人一看就找不出不信的理由。也没有那些让外行们翻一下就自惭形秽的深奥和只有大师们才能看得懂的公式和数字。书中写的全是些再熟悉不过,平常到我们视而不见的日常琐事,而作者通过这些事物高速读者的是令我们意外的结论。
      有评论人士说,《魔鬼经济学》中确立了一个有悖于传统智慧的观点:如果说伦理道德代表了我们心目中理想的社会运行模式的话,那么经济学就是在向我们描述这个社会到底是如何运行的。
      而我的感觉是,这本书颠覆我们习以为常的道理,解构了我们曾经迷信的规律,将那些在传统里被奉为至宝的东西说得一文钱不值。
      该书的作者史蒂芬・列维特1994年在MT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并取得了终身教授职位;2003年他被授予全美经济学研究的最高奖――克拉克奖章,被誉为全美40岁以下最负盛名的经济学家。他的诸多研究都远离了主流经济学;他也不主张经济学陷入高深的数学研究中去。
      《魔鬼经济学》是列维特的第一本书,他在书中共讨论了6个问题,而每一个问题的切入点都很有意思。比如:学校老师跟相扑运动员之间有何共同之处:再如,为什么毒品贩子仍然跟自己的妈妈住在一起等,这样的问题恐怕连最爱异想天开的人也无法将它们与经济学扯上边。但读过之后,你也许不得不认同作者看似无厘头的论述。对于事事都要寻出一个冠冕堂皇的规律和因果的人来说,这本书无异是一盆凉水。而对专家权威迷信的人,读了这本书就难免会产生对离经背道者有了些理解甚至羡慕。
      
      书中的有些事例确实有点小说的效果。比如,引言部分选取的第一个事件。二十世纪90年代上半期,美国社会笼罩着一种极度恐慌的气氛,犯罪学家们估计,按照过去几十年当中的犯罪趋势,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的犯罪率将达到历史最高,大街上到处都是持枪行凶的匪徒,届时整个美国将沦为人间地狱――犯罪学家们对此列出了种种“令人信服”的论据,政府也在大声疾呼全社会来关注……可就在人人自危,感觉在劫难逃的时候,历史出现了让人尴尬而欣喜的转折:自90年代中期以后,美国的犯罪率一路狂降,美国突然又回到了太平的时代!几年前还在着力论证“犯罪浪潮势不可挡”的学者专家们又在忙着为“犯罪率下降”找理由,“强韧的经济形势”、“更有效的巡逻政策”、“严格的枪支管理条例”……就在众说纷纭的时候,然而《魔鬼经济学》的结论是:堕胎!1970年达拉斯州一名21岁的女孩儿打算堕胎,但在她生活的地区堕胎是违法的,她在一些权势人物的支持下,向政府提出申请,最终使法律允许全美实现堕胎合法化。列维特的结论是那些堕胎的女姓绝大多数属贫穷、未婚或未成年的女姓,如果她们的孩子出生,成为罪犯的可能性要远远大于普通孩子,由于法律的修改,这些潜在的犯罪孩子并没有出生。这样一个事实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于是,若干年后,犯罪率急剧下滑。这个结论,正统的专家没想到。
      罚款作为治裁手段,我们司空见惯,而收效甚微也是不争的亭。为什么?该书的作者认为罚款不一定会减少人们的某种行为。因为人们的行为动机不仅仅只包括经济的,也包括道德的。譬如人们曾在以色列日托中心进行一场实验。在最初的四周,研究者统计了每天下午来接小孩的家长大约会有8位迟到;在第五周,日托中心宣布每迟到超过10分钟的家长需要为每个孩子支付3美元的罚款。但是,结果是迟到的人反而越来越多,直到每天几乎有20位家长会迟到。为什么会这样呢7因为人的动机有经济的、有道德的。迟到本身是不道德的,给人罪恶感;但是现在付出了额外的3美元,家长迟到的罪恶感消失了――因为我为自己的迟到付了钱,所以我不必自责。因为家长认为已经用钱购买了迟到的权力,所以他觉得迟到也是理所当然了。毕竟,谁愿意为了一场精彩的球赛,或者为了把最后一点工作做完而去计较3美元呢?有趣的是,当在几个月之后,研究者取消了日托中心的罚款,但家长迟到的情况并没有回到罚款以前的水平,而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上。原因是这些家长认为日托中心取消罚款说明日托中心不在乎迟到行为,所以家长对自己的迟到也就不会在意。这道理你服吧。
      很遗憾,这本书没写炒股人的心态,不过按照列维特的思路,我们或许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相关热词搜索: 跳得 经济 魔法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