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遍撒杨枝三千界,春城何处不飞花_春城何处不飞花

    时间:2019-02-02 04:48:41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摘 要: 教材中精选的课文,贴近学生生活,在结构、内容、主题、写法、语言等方面都是学生学习的样本范例。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课文教学中的写作因子,寓写作教学于课文教学,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从而深化写作教学,做到课文教学和写作教学融合并进,共同创造语文教育的新天地。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课文教学 实践
      
      语文教学包括课文教学和写作教学两大内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新教材的实施,课文教学的探讨与创新进行得如火如荼,而写作教学由于新教材的编排体系人为的淡化、自身的难度等多种原因,一直处于教学探索的边缘地带。长期以来,我们的课文教学与写作教学严重脱节,讲课只是讲课,作文只是作文,两者之间很少有关联,于是学生自然产生了讲课与写作是毫不相干的两张“皮”的认识。但作文分值占中考语文总分三分之一的绝对优势地位,又让人不得不重视它的存在。怎样在如火如荼、硕果累累的课文教学的基础上,让荟萃名篇佳作、具有时代感和生命活力的新教材这个“例子”放射出迷人的光辉,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便成了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写作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训练,难度大,涉及面较广,因此借助课文教学对学生进行写作的训练非常必要。通过实践,我认为,在不违背“写作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长期持续的过程”这个规律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教材,提升学生的思想,做好写作单项训练,最终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寓写作教学于课文教学,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一、结构训练
      我国古文论中对文章的基本要求是“有物有序”。“有物”,是指文章要有真切、实在的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清晰、严谨的文章结构。所谓文章结构,就是文章内容的组织构造,通常称为谋篇布局,它是指文章中整体与部分、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分”为“合”,组“局部”为“整体”的构造艺术。文章内容只有通过组织安排才能表达出来,文章的主题也要通过结构,也就是一篇文章的骨架来加以凸显。考纲上关于基础等级的第四条要求是“语言通顺,结构完整”。常见的文章结构方式有四种。
      (一)并列式。
      并列式结构模式的实用性是很强的,抒情散文、议论性散文、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文体均可使用。因此,这种写作结构模式若能真正掌握并灵活运用,学生会受益匪浅。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命,生命》中写了三个有关生命的事例:小飞蛾在险境中极力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每一件事例有一个侧重点,共同表现了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主题。
      (二)总分式。
      顾名思义,先总说后分说来安排文章结构的方法。“总”,是对“分”或者文章内容的总体概括;而“分”,则是对“总”的扩展,是文章内容的具体展开。“总分结构法”在具体的运用中,既可以先分后总,又可以先总后分,根据表达的需要来灵活选择。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行道树》采取总―分―总的结构,文章第一段总写“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然后分写行道树的处境、命运、精神,最后总写“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来点明中心,表达了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的主题。
      (三)对照式。
      即将所要表现的主体放到与其相似或相近的人或事物中进行比较,加以对照;或者将与主体相对立的人或事加以对照,从而突出文章中心的文章结构。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先写出了百草园的无穷乐趣,又接着写三味书屋的枯燥乏味。两者对比,自然突出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恋和向往之情,不用空洞记叙童年生活的美好,采取对照式更容易被读者接受,这也是文学技巧的运用。
      (四)递进式。
      即文章各层之间显示出由浅入深、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其特点是各层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变更。
      例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叔叔于勒》采取“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逐层深入的方法去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
      综上所述,学习写作的人,应首先掌握安排文章结构的方式方法。一篇文章的结构犹如一座房子的房架一样,房架牢固、合理,那么整个房子盖出来就会美观、舒适;同样,一篇文章的结构,如果布局清晰、严谨,那么整篇文章就会显得优美、完整。任何文章,都以一定的结构模式表现出来。语文教材选编的课文应该说是多样化的,而且具有代表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把文章的结构模式理清,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文章内容是如何填进这些结构的。
      二、内容启发
      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其入选文章,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质兼美的佳品。这就为寓写作教学于课文教学,运用课文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准备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一)提供材料,注重积累。
      在教学中,有不少学生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或者刚开了个头,敷衍几句,就草草收场,内容空泛,不知所云,因此对作文望而生畏。这除了缺乏经历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针对这种情况,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在讲解课文的同时,把自己掌握的与课文相关的信息(如课文的背景内容、历史文化、人物事迹)尽量剖析出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作文时有更鲜活的内容,分析现象的能力有更大提高。
      如《雷电颂》中提到的屈原,教师既可以从他的文学才能方面去分析――作为一位诗人,他的《离骚》这一千古绝唱,奠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至尊地位,又可以从他的品德方面加以借鉴运用――屈原在几千年来一直被视为“忠君爱国”、“忠信、廉洁、正直”的爱国忧民的典型。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理想、廉洁、正直等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在后来的写作中,学生都能够较好地活用从课堂中获得的资料。
      学生应关注某一位历史人物或文学人物,掌握其重要经历,熟记并理解他们的主要作品、名篇名句,甚至关注他人对该名人的评价,试着将积累的素材用于不同的作文中,切实掌握作文素材的变通本领,为写好考场作文打好扎实的素材基础。学生平时的积累可能也有,但不会变通,不知道用于什么话题,不知道如何运用素材。教师可以从历年中考优秀作文中挑选相关文章对学生进行熏染,使他们看到针对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其他人是如何思考的,又是用于何种话题,语言是如何组织的,使学生在遇到相似的话题时,可以尝试模仿。而且,通过阅读大量优秀作文,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功底在潜移默化中能得到提高。
      (二)展开联想,触类旁通。
      “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这是联想电脑的一句广告词,它说明了联想对我们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联想同样重要。心理学家认为,想象的过程是大脑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因为作文是一项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所以丰富的想象是创造新表象的动力源泉。而想象的基础往往是联想,联想越丰富,想象的空间就越广阔,作文时则会文思泉涌,写出生动感人的文章。梁实秋在《作文三阶段》中曾说:“想象不充,联想不快,分析不清,词藻不蓄,是造成文思不畅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联想对作文教学非常重要。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展开联想,以一推类。
      例如,从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亲爱的爸爸妈妈》中的“宽容”的话题,学生联想到了诸葛亮七擒孟获、共产党在“西安事变”中的表现、“把敌人看作人”、“马踏兰花草,留于马蹄香”、“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等。
      这样的积累,触类旁通,极大地扩充了学生掌握的素材,如果学生再加以创造性的发挥,则能提高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智力,激发学习语文和写作的兴趣,读写结合,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水平,“一箭多雕”。
      (三)放飞想象,随文练笔。
      教学的艺术在于教师唤醒学生的思维,激活智慧的火花,拓展思维的空间。教师精心挖掘教材细微之处与绝妙之处,及时捕捉写作时机,为学生提供乐于表达的机会,并从中领悟到写作的技巧,学生潜能的迸发一定会超乎教师想象。
      通过学习,对于课文内容,学生或多或少都有所感悟。教师可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编写故事,补充情节,抒发感想。在学生练笔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指导他们灵活自由地进行训练,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这种写作练习是从课文内容入手,学生一般都会觉得有话可写。
      例如,在学习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孤独之旅》后,通过课文中杜小康成长的心理轨迹“感到茫然―感到害怕―缓解恐慌―依然恐慌―感到孤独―不再恐慌―长大、坚强”,我让学生也模仿自选一个情景写一个心理变化的片断。
      教师紧扣课文创造性地进行练笔,既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又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灵感和欲望,为学生提供现成的“下锅之米”,有效突破没有内容可写的难点,降低习作的难度。既写之有物,又言之有味;既花时少,又便于教师指导,在循序渐进中提高写作水平。
      三、主题提炼
      文学作品的主题是作品的灵魂,它是作家在作品中通过描绘现实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时代的特征,只有明确地认识作品的中心思想即主题,才能把握作品的精神实质。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主题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丰富多彩。
      以八年级下册为例:第一单元是人生轨迹篇,第二单元是歌颂自然篇,第三单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忧思篇,第四单元是民俗风情篇,第五六单元为古文单元,浸透了古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等多方面的思考。
      其中,主题深刻的精品文章不胜枚举,如严友春《敬畏自然》一文,“敬畏”有两层含义:一层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一层为“畏惧”,破坏大自然,必然遭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人类应该调整自己与自然的关系,与自然求得和谐的发展。
      主题是对文章内容,以及作者观点与思想感情的最好概括。对于语文课文中作者的体验或感悟,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和分析,使其对学生作文主题的确立产生作用。
      我在实践中先让学生思考,把握好火候,当学生真正写不出而“知困”时,再适时进行点拨:在我们所读的某文章中如何表达的?又给了我们什么样的感悟?中学生具有模仿性,模仿是中学生学习的需要,是学习的必要途径,从穿衣吃饭、唱歌跳舞到写字作画,无不如此。所以学生在学习写作时,也需要例子和范文。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习阅读与作文的熟练技能。”只要长期进行,持之以恒,学生就会在写作“知困”的情况下自觉地思考曾经学过的课文,用课文来启示他们对生活的感知,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的激情。
      四、写法模拟
      在课文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讲得头头是道,使学生听得云里雾里。在学生看来,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他们的写作无缘的,就是想用也不会用。因此,学生对老师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把讲解课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课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
      (一)从课文中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
      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法。
      这是中国传统戏曲常用的表现手法。当观众“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急切地盼望角色出场的时候,角色便将门帘一掀,迈步出场了。当他运步到了舞台中央,再来一个干净利落的亮相,便在观众心目中留下鲜明的初步印象了。
      譬如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故乡》中:
      “我便招宏儿走近面前,和他闲话:问他可会写字,可愿意出门。
      ‘我们坐火车去么?’
      ‘我们坐火车去。’
      ‘船呢?’
      ‘先坐船,……’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作者以杨二嫂尖利的怪声作为她出场的开场白,让心情平和的读者一下子产生了强烈的震惊:是谁,谁来了?从而吸引读者,成功造就悬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杨二嫂一出场就起到了先声夺人的艺术效果。在记叙文中运用此技巧,人物的形象便显得立体而深刻。很多学生上课时读过就算了,缺乏对先声夺人手法加以运用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能从课文中提炼这一技巧并提醒学生加以训练,效果就会比单看《作文选》好得多。在我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习作也验证了这一点。
      2.典型环境中的人物性格。
      围绕着某个中心事件,展示其他种种人不同的反应,充分展现各人的身份、地位和性格,通过不同人物的行为言语,以及人物间的相互烘托对比,使每个人物都显得立体而丰满。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散步》中,在面对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的分歧之时,文章这样描写: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祖孙三代人在面临散步选择道路的典型事件中,各自不同的反应表现了各自不同的性格特征。儿子表现出小孩子的天真顽皮,“我”的反应表现了中年人孝敬长辈、重视家庭亲情,母亲的反应表现了老年人的慈祥、疼爱小辈,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跃然纸上,突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这一主题。而学生在自己的作文练笔中,往往忽略了这样的典型环境对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我在写作教学中对该课文加以引用,很多学生好像豁然开朗了,在以后的习作中开始有意识地“依葫芦画瓢”。
      3.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塑造人物性格。
      记叙文描写人物,一般是从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方面直接描写,或通过描写其它事物对人物的印象、感受等从侧面间接描写。
      人物语言个性化,指一个文学人物的语言要和他的身份、年龄、性别、所处的环境等都相吻合,体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如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范进中举》中,范进因没有盘缠,走去同丈人商议,被胡屠户一口啐在脸上,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不要失了你的时了!你自己只觉得中了一个相公,就‘癞虾蟆想吃起天鹅肉’来!我听见人说,就是中相公时,也不是你的文章,还是宗师看见你老,不过意,舍与你的。如今痴心就想中起老爷来!这些中老爷的都是天上的‘文曲星’!你不看见城里张府上那些老爷,都有万贯家私,一个个方面大耳?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
      从胡屠户对中举前穷困潦倒的范进的臭骂的语言描写中,读者很容易地感受到了一个凶暴粗鄙、尖酸刻薄、自高自大、蛮横泼辣、庸俗势利的市侩形象。学生在自我理解和教师重点强化的基础上,能够深刻地意识到语言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性。心理、外貌、动作等描写方法也是如此,而且多种描写方法相结合起来,效果会更好,会使文章行文更从容多变,人物形象更立体。
      4.对比映衬,相辅相成。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我们看到不少对比映衬的综合运用,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见。诸如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勇与惧等的相互映衬,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如八年级下册中苏联伟大的文学家高尔基的优秀作品《海燕》。文中描绘革命暴风雨来临时,在十分恶劣的环境中,海鸥“呻吟”、“飞窜”、“恐惧”、“掩藏”,海鸭“呻吟”、“吓坏”,企鹅“胆怯”、“躲藏”,这样写正是为了将后两者与海燕“高傲地飞翔”、“欢乐地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以衬托出海燕的英勇、乐观。写海燕高傲地飞翔之前,先写狂风、乌云、雷电的猖狂、暗、低、肆虐是为了点明海燕所处的恶劣环境,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突出海燕的高大形象。文中以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先驱,以形形色色的各种水鸟象征害怕革命者和假革命者,两者一“勇”一“惧”,由此形成鲜明的对比。
      运用不同的描写手法,把不同的性格予以艺术对比,这正是突出主人公鲜明的个性特征的重要艺术。
      (二)从课文中学习首尾照应的技巧。
      所谓首尾照应即使文章的起和结在内容上或形式上复合起来,收到回环往复、加深读者印象的作用。考场作文写作时间短,评分要求高,开头和结尾是阅卷老师关注的重要部分,也是作文得分的亮点之处,因此装扮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就会使文章“亮点”闪烁,从而让阅卷老师刮目相看。比较保险的方法就是首尾照应。
      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紫藤萝瀑布》中,文章开头写道:“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则写:“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从中我们看到作者的行动经历了一个“走―停―走”的过程:开头作者“走”,可能是在散步,但被路边盛开的紫藤萝吸引住了,于是停下来欣赏;结尾“走”,意义更深一层――在紫藤萝的光辉和芳香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作者深受鼓舞,于是走向无限的生命支点。这种首尾的回应,很能强化读者的认同感,容易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三)从课文中学习夹叙夹议的风格。
      纵观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许多得高分的考生,大都善于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叙”与“议”的关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两者有机结合,水乳交融,使文章内蕴丰富,枝繁叶茂,从而在揭示文章的主题或中心论点时,能做到水到渠成。
      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杨绛的《老王》结尾写道:“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作者通过发表自己的感慨,文末议论,画龙点睛,从而揭示文章的主旨:人人要关怀不幸者,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走一步,再走一步》、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冯骥才的《珍珠鸟》的结尾议论的作用也都是如此。
      五、语言积累
      常言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词汇、句子也就好比巧妇手中的“米”,无米,巧妇也就一筹莫展。语言学习总是从模仿开始的,积累语言是重要的一方面,日积月累,丰富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文章的生动活泼,同词汇、句子的丰富是分不开的。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学生自己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说得明白一些,就是将文中语言内化成学生自己的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词语、句式有意识地收集整理,并进行迁移重组或仿写练习,做到读写一体化,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通过有目标的背诵积累,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会随之增强,从而较好地发挥整体优化作用,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比如《威尼斯商人》中“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像甘霖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故乡》中“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等言简意丰、意蕴隽永的句子。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学生有了积累的兴趣与习惯,持之以恒、细水长流,就会达到聚沙成塔的目的。
      六、结语
      语文教材汇聚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文化精华,久经岁月磨练,不仅是一个璀璨夺目的美的世界,而且是最好的范文天地。学生把教材当例子,当作优美的范文,在一种优美的、愉悦的情趣中,学习到写作的方法,感受优美作品的魅力,从而会激发起创作的欲望。因此,寓写作教学于课文教学,既可以使写作有依托,做到经常化、具体化,加大课文教学的有效值,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和写作水平。“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将不再是初中学生可望而不可及的神话。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课本(人教版).
      [2]顾黄初,顾振彪编.语文课程与教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课程・教材・教法.课程教材研究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5.
      [4]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2007.12.
      [5]苏立康著.阅读与作文:教学理论与实践.华夏出版社.

    相关热词搜索: 春城 飞花 遍撒杨枝三千界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