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纸下载
  • 专业文献
  • 行业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杂文文章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达达文库
  • 文档下载
  • 音乐视听
  • 创业致富
  • 体裁范文
  • 当前位置: 达达文档网 > 杂文文章 > 正文

    [梅兰芳访粤轶闻]梅兰芳访美

    时间:2019-02-06 04:30:55 来源:达达文档网 本文已影响 达达文档网手机站

       南下广东献艺      1928年的广州市,一个戏剧团“戊辰同乐会”特邀梅兰芳来粤演出。据香港《华星报》4月22日放出的消息说:“广东人欲点缀升平,因有延请梅畹华(畹华,梅兰芳别字。)南来演剧之举,先省后港。”并文中引述梅兰芳的讲话说:“梅对南方景物,常系衷曲,且以当时政局不宁,未得一履粤行为憾,每见粤人,辄絮诉萦念珠江之臆。”
      梅兰芳当时刚丧妻,强忍痛楚,办理了后事,于10月22日从天津乘日轮“神丸号”,经大连抵达上海,再乘船到香港,11月间抵达广州。配角谭富英也稍后赶到。
      广东人难得看到京剧,但早闻梅兰芳大名。第一个在报上向广东人介绍梅兰芳的,就是顺德名士罗瘿公,此人是清末翰林江孔殷的好友。江孔殷在广州市河南居住,是“戊辰同乐会”的创始人之一,民国初年去过一次北京,认识梅兰芳,结下交情,这次邀请访粤,就是江孔殷建议的。
      梅兰芳刚抵步,江孔殷立即到他下榻的酒店,送上由其题诗、第八夫人湘纨的国画一幅,作为见面礼:
      《戊辰九秋,畹华应征来粤登坛。南北瞪别已逾十稔,因以姬人湘纨旧作仿宋人芙蓉鸳鸯乙幅为赠,并系一绝以慰》
      画中人是美人妆,写到芙蓉总断肠;
      珍重涉江人宛在,不妨左顾有鸳鸯。
      广州人热烈欢迎梅兰芳一行。在他演出的海珠戏院前面马路搭起四座牌楼,其中海珠戏院门前的牌楼最为壮观,高八丈,两旁有亭台,嵌以梅兰芳的十二尺巨幅照片,挂上“欢迎梅兰芳莅粤”的美术字大标语,两旁设有音乐亭,乐队整天反复演奏中西乐曲,一片喜庆热闹气氛。广州各报也连篇介绍这位京剧大师的风采。
      
       演出起风波
      
      演出开始后,许多人来捧场,国民党党政机关也不甘后人,欲包场观看梅兰芳演出。但梅兰芳抱着面向大众的决心,对要求特权的当局,不予买账。据《华星报》12月8日文章《梅半芳却台记》报道:“梅伶应戊辰社征召来奏艺于粤,粤人始受北剧洗礼……惟各团体如省市党部、记者联合会有请其奏艺,梅伶多婉却之。”以至省市党部的包场票被全部退回,令他们十分尴尬。
      省市党部终于找到一个借口,以“梅一伶耳,有何价值博得如此欢迎”为由,下令把海珠戏院几座牌楼全部拆除,广州各报也迫于压力,从此,“表扬梅伶之作,亦不如初矣!”
      江孔殷自始至终支持梅兰芳的演出,并暗中加以保护。他长期在海珠戏院包了前座正中几个座位,这次更加发动他的家人前来观看、助庆。他的十三子江枫――南海十三郎――每场必到,看得入了迷。
      有江孔殷的撑腰,梅兰芳自然演得越起劲。一个晚上,两个国民党党棍故意喧哗大笑,企图拆梅兰芳的台,以报却台之恨。在场的江孔殷,即令一个学过霍元甲武功的孙子和一个男仆,前去制止,他们捋高衣袖,对那两个党棍说:“我家老爷江霞公(霞公,江孔殷别字。)叫你们安静点,否则不客气!”两个党棍乖乖停止捣乱。
      
      精彩演出惊南粤
      
      梅兰芳先后在海珠戏院演出《四郎探母》、《木兰从军》、《断肠花》等多出首本戏。广州观众看得如痴如醉,大饱眼福耳福。有一位冯幼纬将军,每场必到,捧场最力。江孔殷看过几出戏后,分别赋诗抒发他的感受:《题梅畹华华清池・四郎探母双剧》
      旷世谁同调,三郎与四郎;
      不图衰志日,犹见内家装。
      端相何人似,征歌举国狂;
      固知天上曲,能有几霓裳。
      一位不署名的人士在《华星报》上赋诗《海珠观京剧赠畹华君》曰:
      一曲方散出大都,声名藉甚锦氍毹;
      似从东阁窥何逊,却忆宫情按李蒙。
      
      演到“太史第”
      
      为答谢江孔殷的鼎力支持,梅兰芳结束海珠戏院的演出后,专诚到江孔殷的私邸“史太第”(坐落广州河南同德里)造访,在那里住了几天,受到上宾规格的接待,两人谈古论今,十公投契,江孔殷命爱女畹徵,画一梅兰图,江孔殷题诗,送给梅兰芳:
      《题徵儿画梅兰图即赠畹华》
      姓名呼出此花身,画里真真幻亦真;
      彩笔吾家儿女有,美人香草两传神。
      梅兰芳在“太史第”的后花园“百二兰斋”为众人多次演出他的首本片断,有时又在酒席间清唱一曲,南海十三郎抓紧时机,一边学习,一边向梅兰芳请教戏剧、戏曲知识,十三郎后来成为粤剧编剧大师,与梅兰芳的悉心传艺有很大关系。
      江孔殷又写《调寄江南月赠畹华》,表达深厚情谊,词云:凌波袜,心事托微茫。一样秋风团扇曲,漫将投枕蔑思干,魂梦莫相忘。
      
      诤言赠广东粤剧界
      
      自清末以来,广东粤剧一度式微,或陈词滥调,或格调低下,虽经潘达微、何剑士等有识之士力倡改良,未根本扭转。梅兰芳来粤演出期间,抽空观看了一些粤剧表演,又跟江孔殷等人谈论粤剧。江孔殷平日也关心粤剧,心中有许多意见:“当今广州的粤剧界实在令人有声无词;近则竞向白话平喉,文武生、丑老旦无大区别,又一变而为有词无声,安得有心人起而纠正之!”
      梅兰芳果然向新闻界发表对粤剧的尖锐批评,他说:“贵省唯一元旦角,遑论技术,即乔装尚未明了!”又对当时粤剧为吸引观众而一窝蜂流行的“机关”布置,他说:“我演《天女散花》、《上庙夫人》等剧时,为某些场面演得迫真。借助于幻术,本来无可厚非,诸名流就多非议……贵省的粤剧,动不动就搞‘机关’布置,讨好观众,实在令人喷饭!而有些粤剧内容淫靡,置社会公益于不顾,太不应该!”这些话都发表于1928年12月中旬香港的《华星报》。
      
       演出有盈余
      
      1928年12月中旬,江孔殷在“太史第”百二兰斋举行盛会饯别梅兰芳,粤剧界、文化界和许多社会名流都应邀出席。
      梅兰芳在广州、香港两地共演出30天,据《华星报》报道:“此次梅郎南来粤港两地,卖座均甚盛……随梅由北京南来者,其总包银为三万八千元,完全由梅郎支配,其余在沪招集之班底,其包银约一万元,订约演员三十日,计粤港合计收入十七万余元,对比当然获利。”

    相关热词搜索: 梅兰芳 轶闻

    • 生活居家
    • 情感人生
    • 社会财经
    • 文化
    • 职场
    • 教育
    • 电脑上网